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08 08:28:4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4篇【精品】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4篇【精品】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进一步体验成就感。

  2、培养幼儿初步创编歌词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3、教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创编第二段歌词。

  二、活动准备:

  1、课件《雪花和雨滴》、歌曲《雪绒花》

  2、事先丰富幼儿和活动有关知识经验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做律动入场。(放音乐《雪绒花》,根据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雪花飞舞、落地的动作)

  (二)过程:

  2、听录音:

  (1)"沙沙沙"小朋友听什么声音?是谁啊?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朋友咱们一起问一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播放课件)"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2)小朋友知道小雪花是从哪来的?(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小雪花回答:我从天上飘下来的

  (3)那小雪花为什么要来?它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小雪花回答: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3、教师配乐完整朗诵,幼儿看课件跟诵4、学习歌词用个别对话的形式:师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幼答:"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我从天上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用集体对话的形式、男孩女孩对话的形式。(方法同上)5、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6、师幼一起跟音乐演唱歌曲。

  7、教师弹琴:幼儿演唱歌曲;男女各派一名选手K歌比赛。

  8、启发幼儿进行创遍第二段歌词(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什么季节来了?(幼儿自由回答)师播放课件:你听滴答滴答,谁来了?"(小雨滴)(2)"小雨滴为什么要来,来告诉我们些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小结:小雨滴是特意来告诉我们春天来到了,它可真好。为了感谢小雨滴我们为它编首儿歌,好不好?(幼儿自由创编儿歌)师问:是谁敲着窗户滴滴滴滴哒-----幼:是我,是我,我是小雨滴,我从天空中落下来------

  9、师小结:你们太棒了,为小雨滴编了这么好听的儿歌,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老师把小朋友的儿歌配上了旋律,小朋友听一听好听吗?(跟着钢琴旋律,教师范唱歌曲。)

  10、学唱歌曲:

  (1)师弹钢琴,幼儿和教师一起唱(2)分组演唱、个别进行演唱、对唱进行演唱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吗?

  (师幼一起完整的演唱歌曲两遍)11、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幼儿自由回答)师小结:雪花和雨滴特别喜欢小朋友给他们起的名字,他说他已经有好听的名字了叫《雪花和雨滴》,谢谢小朋友。

  三、结束:

  好了,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你们能告诉我现在的心情吗?(幼儿自由回答自己的心情)那一会我们一起把这种快乐画下来吧,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其他的小朋友好不好,表演歌曲出教室。

  四、活动延伸:

  美工区:画冬天的景色或歌曲内容的画。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发现身边浪费水的行为,愿意与同伴、家长共同探讨节约用水的方法,初步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

  2、能在家长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制作剪贴宣传画活动,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与协作。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在系列主题活动中了解了水的重要性,并与家长共同收集与水有关的.资料。

  2、物质准备:

  ⑴课件:幼儿洗苹果的录像。

  ⑵在活动室四周布置节约、浪费水的对比图。幼儿人手一份粘贴纸。

  ⑶师生与家长共同收集的宣传资料,并分类。

  ⑷剪刀、浆糊、湿抹布、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及水粉颜料)。

  ⑸宣传画纸6-10张、未装饰的小宣传单人手一张。

  (6)相机若干

  3、场地准备:

  三、活动过程:

  1、儿歌《大苹果》引入:

  “小朋友,你们吃过苹果吗?吃苹果前咱们要做什么准备?(洗手、洗苹果)(幼儿个别回答)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是怎么洗苹果的”

  2、幼儿观看课件,并引导谈谈洗苹果时怎样节约用水。

  “她的方法对不对?哪不对?为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她?”

  “怎样用水才节约?”

  3、观看课件:正确的洗苹果的方法。

  “小朋友说了这么多节约用水的方法,我们来看看,这回她有没有改过来。”

  4、请幼儿与家长观看教室四周的图片,讨论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为正确的做法贴上红花粘纸。

  集中谈话,模糊统计红花数量。

  提问:“你把小红花奖给谁了?为什么?”“这几个人为什么没有得到红花?这样浪费水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后果?”

  5、鼓励幼儿和家长利用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的宣传资料说一说、评一评生活中的各种用水的现象和行为。

  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节约用水的办法,也发现了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浪费水资源,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与爸爸妈妈一起当节约用水的宣传使者,制作宣传海报。

  6、亲子制作:节约用水剪贴画(此环节不要太罗嗦,主要让家长幼儿明白自己的任务就行,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1)师讲解制作宣传画的方法。

  ①分版块制作: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水的用处等。

  ②图文并茂,有说服力、号召力。作完在一角签上全体制作者的名字。

  ③小传单只需装饰边缘添加小图案即可。

  (2)要求:

  ①剪刀的使用。(安全、取放。)

  ②糨糊用量、湿布的用法。

  ③垃圾应放在框里、物品要及时归回原位。

  (3)亲子制作。

  (4)展示作品合影留念。

  7、分工合作,在幼儿园适宜的地方张贴宣传画、到各班分发小传单,宣传节水知识。(教师或家长跟踪摄影)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幼儿摸箱。

  3、ppt

  【活动过程】

  一、照平面镜,玩镜面游戏,感受平面镜的成像引入。

  师: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面镜子,待会儿请小朋友们来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你和镜子外面的你都一样吗?摸一摸,这个镜子是平的还是不平的的?

  二、创设"魔法情景",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师:林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借了一个魔法宝贝,这个魔法宝贝功能很多,不仅能舀东西吃,还可以用来照,照出来的样子还不一样,大家猜猜是什么呢?

  师:这个魔法勺和刚才小朋友们找的镜子可不一样,它不是平的,请你们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来舀东西吃的一面,感觉下它是弯进去还是鼓起来的呢?哦,弯进去的这面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凹面,我们一起用这个凹面再照照自己的小脸蛋,看看我们的小脸蛋是朝上还是朝下呢?哦,原来勺子的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另一面如上。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勺子用来舀东西的弯进去的那一面叫做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鼓出来的那面叫做凸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

  三、巩固凹面和凸面,摸箱游戏。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魔法箱,魔法箱里有许多小朋友用魔法勺照出来的魔法卡片,待会儿我会请表现好的小朋友从魔法箱里摸出一张魔法卡片,并要说出这张魔法卡片上的小朋友是用魔法勺的凹面还是凸面照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答对有魔法礼物奖励!

  四、总结"魔法经验",结合ppt拓展幼儿实践运用。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勺子有这样的魔法,还有很多东西都有这样的魔法,小朋友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凸面镜做成的呢?哪些东西是用凹面镜做成的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结构特点,学习用替换词语的方法仿编诗歌。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魔术箱 魔术棒 各色蜡笔 小图片(红的太阳、黄的小鸡等) 图加文诗歌 涂色画纸。

  活动过程:

  1.欣赏魔术表演,引起幼儿参与兴趣

  (1)小朋友好,你们见过变魔术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个魔术表演。(出示魔箱)这是一个魔术箱,这是(?)蜡笔魔术师,它带着这几个小蜡笔魔术师要为我们变魔术。变魔术的过程小朋友一定要认真看,一会儿老师要提问,看谁能回答上来。

  (2)教师魔术表演,请幼儿参与,并提示幼儿使用句式“××会变××”进行回答。

  例:教师出示一只黄色蜡笔,放入魔箱,幼儿从魔箱中取出一张黄色小鸡的图片。

  (3)教师小结:这个魔术好玩吗?蜡笔魔术师还为我们编了首儿歌,名字叫“小小蜡笔”

  2.(出示图文资料)我们一起看着这幅图听一听,说一说。

  (1)教师朗诵,提示幼儿看图说出儿歌的中间部分。

  提问:儿歌的第一句是什么?什么颜色会变什么?最后魔术师回到哪里?

  (2)边看图文材料,幼儿完整欣赏诗歌。

  (3)请幼儿与教师共同朗诵。

  3.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儿歌创编。

  (1)蜡笔魔术师用这些蜡笔变出了这些东西,请小朋友先想想这些蜡笔还会变什么?(教师将幼儿仿编内容用绘画或图片展示)

  (2)还有好多蜡笔也想变,请小朋友帮帮它们,说说什么颜色会变什么?

  例如:红色( 涂红色 )会变( 苹果图片)

  (3)完整朗诵幼儿自己创编的.诗歌。

  延伸活动:

  用蜡笔涂色

  蜡笔魔术师想请小朋友帮它一起变魔术,你们愿意吗?(出示涂色画纸)什么颜色会变(香蕉)?什么颜色会变(树干)?你们想变哪幅上的东西,自己上来选择画纸,拿上蜡笔变一变,好吗?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中班语言 仿编诗歌,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我首先确定了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结构特点,学习用替换词语的方法仿编诗歌。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然后围绕目标,以变魔术的方式引入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同时让幼儿感受了诗歌的结构特点;然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幼儿欣赏诗歌,并完整朗诵诗歌;接下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仿编诗歌,并把幼儿编出的内容用图片或画图形式来及时展现出来,使幼儿积极思考并大胆表现,整节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以至于延伸活动幼儿都非常有兴致地连着完成下来,效果很好。我在活动中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能让幼儿说出的一定让幼儿自己说出,充分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百科:蜡笔是将颜料掺在蜡里制成的笔,可有数十种颜色,画画用。蜡笔没有渗透性,是靠附着力固定在画面上,不适宜用过于光滑的纸、板,亦不能通过色彩的反复叠加求得复合色。它是儿童学习色彩画的理想工具,一些画家用它进行写生和色彩记录。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11-06

[经典]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经典)12-01

(经典)中班教案01-13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精选)中班教案08-22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精选)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