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范例(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实用的软管节约小妙招,初步理解节约的意义。
1、尝试使用多种方法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残留物,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教具:课件(图一、图二、图三)
(2)学具:旧牙膏(人手一份)、剪刀、小棒等(若干)、小罐子。(图四)
擦布、皮鞋、脏玩具。(图五)
护手霜(若干)、挤牙膏器(若干)(图六)
2、经验准备
幼儿有使用小工具进行操作实践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挤牙膏大比拼(目的:探索多种挤牙膏的方法,初步萌发节约意识)
1、导入:旧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丢弃的牙膏。主人说我已经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体里还留着许多牙膏。谁能帮帮我,帮我挤出来?"(教师出示旧牙膏)
2、幼儿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挤出剩余牙膏,教师观察指导。(图四)
(教师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使用小工具,鼓励幼儿耐心操作使用多种方法挤牙膏。提醒幼儿把取出的牙膏收集在小罐子里。)
3、幼儿交流操作方法,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介绍使用小工具取牙膏的方法。
4、拓展思路(图一)
师:原来被扔掉的牙膏皮里还有这么多牙膏,要是浪费了多可惜呀。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除了刷牙,牙膏还有什么其它的用处呢?
小结:牙膏的用处有很多,除了能刷牙外它还可以清洁很多的物品,如:擦拭水龙头、擦皮鞋、清洁茶杯茶壶,另外它还有治疗烫伤的作用呢!
5、鼓励幼儿尝试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脏玩具。(图五)
二、牙膏的朋友们(目的:拓展思路,迁移学习的经验)
1、师:牙膏住在软管家里,还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住在软管的家里?
重点提问:还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可以使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节约好方法?
2、 幼儿积极发表意见
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日用品都是住在软管的家里,如护手霜、洗头膏、面霜等等,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在软管中遗留很多还能用的东西,我们一定注意做到节约、不浪费。(图二)
3、师:要想做到节约、不浪费,其实从第一天使用的时候就应该注意。
重点提问:怎样挤才能做到不浪费?
小结: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应该从软管的底部开始,挤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挤 太多,只要有合适的量就可以了。(图三)
三、神奇的挤软管器(目的:拓展眼界,操作使用感受新发明的好处)
1、师:这就是为了避免浪费,发明家设计的"神奇的挤软管器",大家可以试试感受它的好处。(图六)
2、幼儿操作:使用挤软管器挤护手霜涂抹双手并说说它的优点。
小结:我们以前挤软管需要双手配合,而且无法控制挤出的量,在使用完后每个软管内都有很多东西残留在里面无法挤压出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了这个新发明,只要轻轻单手轻轻一按就可挤出,它也可以做到使用后软管里几乎没有剩余的东西,真是简单、方便,实用,具有环保性。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熟悉歌词和旋律,感受歌曲的节奏,并且学会唱该歌曲。
2、通过音乐律动表演,幼儿体验创编摘果子和嬉戏的乐趣。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苹果树和小朋友的彩图。
2、准备歌曲的钢琴伴奏。(请另一位老师)
活动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出音乐活动主题
师:
1、这是什么树?(苹果树)猜一猜是什么季节?(秋天)小朋友们在树下面干什么?(幼儿自由发挥后教师总结)
2、秋天来了,幼儿园里的苹果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是香喷喷的苹果味。小朋友们看到那么多红苹果可开心了,他们决定一起去树下唱歌。唱的是一首名字叫《高高的苹果树》的歌。我们先来听一遍,听一听歌曲里发生了什么。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师清唱一遍)
师:
1、在怎么样的苹果树下唱歌?(在那高高的苹果树下)
2、树下都有谁呀?歌词里是怎么说的?(坐着快乐的你和我)
3、大家在苹果树下做什么呢?(我们唱歌,做游戏)
4、一起来有感情地念一念歌词吧,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的记性最好。(教师和幼儿一起有节奏地念两遍)
三、教师弹唱,幼儿学习
1、教师范唱一遍歌曲,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幼儿尝试跟着教师一起唱,并且一边根据歌曲节奏拍手。教师用铃鼓打节奏,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拍手,拍肩膀或者拍大腿。
3、指定个别幼儿来跟着老师一起唱,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肢体动作,幼儿尝试学习,增加意境美。
四、学习舞蹈动作
(借助苹果树的`彩图,让幼儿模拟体会在苹果树下唱歌玩耍的乐趣)
师:故事里的小朋友们玩的这么开心,现在让我们也一起去高高的苹果树下玩吧!我们在苹果树下不但要唱歌还要跳舞哦,先跟着老师一起来做。
1、教师先边唱歌曲边完整地演示一遍舞蹈,幼儿欣赏并且跟学。
2、请幼儿和教师一边唱一边表演舞蹈动作两到三遍,速度逐渐由慢到快。
五、律动游戏“找朋友”
师:现在我们可以走出座位来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苹果树下表演,看哪几个小朋友最棒。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告诉幼儿在歌曲尾奏的时候自由走动找好朋友,歌曲开始后与好朋友一起表演,一遍完了以后换新的朋友再进行表演。教师可先找另一位教师搭档演示面对面表演两遍。
2、幼儿参与游戏,和教师一起边唱歌曲边找朋友面对面来完成舞蹈动作。师幼一起表演数遍直到幼儿掌握为止。
3、可叫表现好的幼儿单独给大家表演。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保健老师的工作,感受保健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2、学会如何向保健老师问好。
3、愿意接受保健老师的检查。
活动准备
1、保健老师图片。
2、保健老师给小朋友检查身体的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保健老师。
如: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老师,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你们想不想认识她呢?(幼儿作答:想认识)我先不告诉你们她的名字,我先问小朋友们一个问题,妈妈带你们去检查身体,都是谁帮你们检查的?(幼儿作答:医生)哦,他们是怎么给你们检查的?
2、教师:我介绍的这位新老师,她的名字叫“保健老师”,你们想知道她是做什么工作的吗?(幼儿作答:想知道)她就像是医生,但她在学校里为小朋友工作,她很关心小朋友们的.身体,比如:她会经常摸摸小朋友们的头,看是不是发烧,再检查小朋友们的眼睛,是不是异常,再看看小朋友的牙齿是不是很疼,坏掉了,她还检查小朋友们是不是带有不安全器具,她检查的地方太多了,她是不是很关心小朋友们的身体呢?你们喜欢这样的保健老师呢?
3、通过观察图片,加深幼儿对保健老师工作的认识,并感受那份关爱之情。
如:亲爱的小朋友们,除了以上我说的保健老师的工作之外,我们来看一看她还为小朋友做了哪些工作?
4、教师:小朋友们生病了,保健老师帮助喂药,小朋友的手不小心扎破了,保健老师帮忙包扎,小朋友每天是不是长身体了,保健老师帮忙量体,如果偏瘦,保健老师会提醒小朋友不要挑食,要多吃点营养的东西,如果偏胖了,保健老师又会提醒小朋友要注意饮食习惯,还有小朋友生病了,保健老师又会帮忙打针,小朋友们,保健老师是不是很关心我们呢?那我们是不是希望、喜欢让她们帮我们体检呢?
5、引导幼儿如何向保健老师问好。
如:亲爱的小朋友们,保健老师这么地爱我们,那我们是不是也爱她们呢?如果见到她们,我们该怎样向她们问好呢?如果早上我们见到了保健老师,我们应该说:保健老师早上好,如果下午见到保健老师,我们要说:保健老师下午好,如果放学见到了保健老师,是不是要说:保健老师再见!
6、请个别幼儿示范向保健老师打招呼。
7、教师:保健老师是好老师,她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所以我们要听她们的话,保护好自己,让自己健健康康的,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说声:保健老师好!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户外活动时 ,看到几个幼儿,在随意的拉着轮胎玩,于是就设计了本活动,使他们正确的发展臂部力量。
【活动目标】
1、练习拉着轮胎走,发展臂部力量。
2、能灵活的拉着轮胎改变方向。
3、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拉着轮胎走,发展臂部力量。
难点:能灵活的拉着轮胎从而改变方向。
【活动准备】
球,轮胎,绳子,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锻炼身体吧。
2、幼儿跟随老师做健康操(教师自编)
二: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地上放了这么多的球,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球运走?
2、幼儿自由探索。
3、请个别幼儿示范拉着装好球的轮胎走。
4、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把装好球的轮胎拉得又快又稳。
5、教师示范。
6、幼儿自由练习拉着轮胎走。
7游戏:“老爷爷运粮”
a、交代游戏规则:幼儿分三组,每组幼儿站在起点线上,游戏开始,第一位幼儿拉着装好球的`轮胎,到达终点后,将球取出,放在指定的篮子里,然后拉着轮胎原路返回,将绑好绳子的轮胎交给第二位幼儿,最后,先回到起点的队获胜。
b、游戏进行。
三、放松活动。
听音乐,幼儿坐在轮胎上按摩自己的双臂。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我感觉幼儿整体反应还不错,在活动设计环节,我感觉考虑的不够周到,比如,幼儿拉轮胎用到的绳子,没有想到是否安全,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在自由练习时,没有考虑到个别幼儿,应该对他们给予指导。最重要的是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幼儿准备活动,没有让他们真正的起到热身的作用,这也是我的失误,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是我尤其要注意的。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体验、理解老年人行动的困难,激发幼儿爱老人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挂图一张(图为孩子们为老人庆祝节日的画面)、拐棍、幻灯片、彩笔、手工纸等。
2、与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事先联系好。
【活动过程】
1、了解九月初九重阳节
出示挂图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下挂图上有什么?(爷爷奶奶还有小朋友),谁来说一下他们在干什么?(小朋友们在给爷爷奶奶跳舞、唱歌,有的小朋友给爷爷端茶,有的给奶奶送水果,还有的小朋友在给爷爷奶奶捶背……)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重阳节)
教师小结:九月九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小朋友们都来给爷爷奶奶庆祝节日。
2、了解老人行动不方便,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愿望。
(1)放映各种老年人动作的幻灯片:请小朋友看爷爷奶奶在做什么,他们的动作和你们一样吗?为什么?
(2)先请一名幼儿扮演老年的.不同动作:慢慢走路,吃力的捶背,手拄拐杖等,再请一名幼儿扮演小朋友做一做是怎样帮助爷爷奶奶的:扶爷爷走路,给爷爷捶捶背等。
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爷爷奶奶年龄大了,需要帮助,我们应该爱护他们。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家是怎样对待爷爷奶奶的。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爷爷奶奶的?(给爷爷奶奶倒水;给爷爷奶奶送包子吃;扶着爷爷奶奶走路;帮助爷爷奶奶扫地等)。
教师启发幼儿明白:老年人年纪大了,容易疲劳,也容易孤独,更需要有人去关心他们,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要做一个尊老爱老的好孩子。
4、为爷爷奶奶送礼物。
师:今天是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请小朋友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我们一起送去,还要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好吗?
请幼儿选择材料绘画、做手工等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
【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后和孩子们带上礼物,去敬老院给爷爷奶奶庆祝节日,培养孩子从小热爱老人的情感。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活动准备
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活动过程
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3)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3、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4、游戏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5、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6、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活动反馈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况,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械,个别小朋友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消除。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会一直忘记自己手中的仪器是干什么的,教师适当的给予提醒。还有部分幼儿说到打针就怕即使是假的,通过这次活动,部分幼儿觉得打针也不是很恐怖。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也加深了预防疾病的意识,目标基本完成。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 能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2 . 学习为歌曲《十个印第安人》伴奏。
3 . 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4 .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CD、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印第安人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境感应
1.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到野人部落去玩,部落的酋长专门派人和我们玩,我们一起听听是谁?(放音乐CD)二、看图识谱1.师:印第安人想考考我们,让我们拍一拍图上的节奏,我们一起看一看。
2.师出示图谱:× ×× × ××、× × × ×、× ×× × ×、×---,引导幼儿用拍打肢体的方法拍出节奏。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完整地拍出歌曲的'节奏。
二、乐器演奏
1.师:现在该用我们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了,请你们拿起乐器试一试。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的演奏姿势。
2.幼儿看图谱演奏乐器,教师纠正幼儿的错误。
三、听音合奏
1.戴上印第安人头饰听音乐演奏。
师:让我们也来做印第安人,请小朋友轻轻地戴上头饰,听音乐一起演奏。
2.收拾整理乐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组织井然有序,过渡比较自然 幼儿在活动中,收放乐器常规比较好,在用肢体动作拍打节奏时,幼儿会拍手、拍退、拍胳膊等等,对节奏的掌握很准确,这是因为幼儿平时积累了有关经验,在活动中,及时发现幼儿错误的地方,并给予纠正 最后一环节,在戴上印第安头饰演奏,使活动推向了**,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站起来,围着圆圈走起来,幼儿边走边敲,玩得很高兴。总的来说,活动的目标基本达成,活动效果也很好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使幼儿在添画过程中知道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2、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
3、一位大班幼儿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请出大班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问好)元元特别喜欢圆的东西,请他来说说他喜欢什么圆圆的东西?(大班幼儿说:我喜欢玩圆圆的皮球,爱照圆圆的镜子,爱吃圆圆的'饼干,还会变圆的魔术!)
教师:什么是变圆的魔术呀?你能变给我们中二班小朋友看吗?
二.元元表演变圆魔术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元元是怎么把红色的圆变成苹果的呀?(在红色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你们会变吗?你们会变什么呢?怎么变呢?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元元的变圆魔术学会了。
教师:元元,你还会变什么?元元:我还会变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呢。
元元表演(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花,四个圆变成了蝴蝶。)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请幼儿自由讨论,告诉身边的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任务:我们今天也来学元元变圆的魔术。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的外面一层,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了,可以互相参观,也可以请客人来参观,告诉客人,你把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了。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去变圆。
(2)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把废纸仍在箩筐里。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
四.评价
鼓励幼儿大胆的告诉同伴和客人,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么东西。
五.延伸活动
小朋友,你们除了认识圆还认识什么形状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它们也想让我们小朋友来变魔术,以后我们请它们都来,变出更多,更美的东西好吗?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玩各种图形的添画。
中班教案 篇9
一、设计意图
本活动旨在突破单一的色彩工具,尝试将水粉颜料与其它绘画工具(蜡笔)结合起来以多种技法(湿画法、撒盐法)使用,让幼儿感受由此带来的奇特的画面效果。活动设计中,我以游戏为载体,以幼儿生活为源,用“给宝宝洗澡”的形式串联起了各活动环节及作画步骤,让幼儿在玩中出新,在玩中学。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蜡笔简单勾勒出物体的形象。
2、尝试在湿画法中用盐进行作画,感受其所产生的奇妙的肌理效果。
3、体验玩色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排笔、大号水粉笔、水粉颜料、盐、纸、盛水桶、抹布,范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夏天到了,许多宝宝都出来做游戏了。猜猜会有谁呢?(启发幼儿自由想象)
2、师:你想和哪个宝宝玩,就把它画出来吧!
教师巡回指导,找出画的好的作品作范例。
(二)讲解示范
师出示范画(已有一个简单的蜡笔画形象):我也找到了一个饮料宝宝做朋友。瞧它玩得多开心呀!
l、师:宝宝们玩得真开心。可是天气太热了,宝宝们全身都是汗,我们一起帮它们洗个凉水澡吧。——用排笔蘸清水打湿画纸2、师:洗完澡可得赶紧穿上衣服。想一想,你准备给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动作要快,不然宝宝会着凉的!——上色(请一幼儿和老师一起上色)
3、师:为了让宝宝更舒服些,我们最后再给它撒点“爽身粉”吧!一一撒盐法
要求:用三个手指抓少量的盐,均匀地撒在画面上。
a、“爽身粉”是什么呀?——盐
b、原来我们平时厨房里用的.盐也可以拿来作画。这种用盐作画的方法就叫撒盐法。
4、师:那撒盐法的效果是怎样的呢?会发生什么事儿呢?画面干了以后就可以看出来了。
师展示另一幅已完成的撒盐画,引导幼儿观察。“盐撒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象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盐会吸收水分,留下象雪花、蒲公英状的痕迹)
(三)、幼儿创作,师巡回指导。
l、正确使用排笔,控制好水分。
2、上色动作快,注意色彩的衔接。
3、撒盐要均匀且量少。
(四)、欣赏交流作品
把幼儿作品平铺在一块大垫子上展示。请幼儿说说喜欢哪个宝宝?为什么?
(五)、 结束
师:让宝宝们睡个觉,休息一下吧。我们也要到教室里去给小手洗个澡了!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01-13
[精选]中班教案08-30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经典]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