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04 11:33:5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常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常用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清楚讲述图片内容,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认真倾听与大胆讲述的习惯。

  3、懂得要保持环境卫生。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大挂图4套,幼儿两人一张小图片,空罐头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空罐头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组图片讲的就是关于这个空罐头的。

  二、幼儿自由观察、讲述图片。指导语:请你们看看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1、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2、交流:你看到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三、逐幅观察,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大胆想象。

  1、欣赏图(1)引导幼儿想象:小猴为什么扔空罐头?

  2、欣赏图(2)重点引导幼儿用表情、动作等表现小猪,启发幼儿想像:小猪被砸到后会怎样?

  3、欣赏图(3)提问:小兔看到空罐头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欣赏图(4)提问:小乌龟把空罐头当成什么?

  四、幼儿结合小图片,自由结伴讲述。

  五、完整讲述。

  六、组织幼儿讨论:

  1、小动物谁做得比较好,谁不好?为什么?

  2、如果大家都乱扔空罐头会怎样?如果你看到空罐头,你会怎么做?

  思品教育:不能乱扔垃圾。

  七、延伸活动:“有趣的空罐头”。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大灰狼是否该救的讨论,能大胆地与同伴进行辩论。

  2.思考大灰狼该不该救的理由,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初步理解狼的行为习性和有关生态平衡的出浅知识。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大灰狼该不该救》;教学cd《大灰狼该不该救》;阅读材料2《大灰狼该不该救》。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模拟狼的叫声,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是谁发出这样的声音?你认为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播放教学cd,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故事。

  2.理解故事。

  (1)教师出示问题:你听到了什么?原来,是老狼掉进了陷阱在呼救,你们说要不要救它?

  (2)教师再次播放教学cd,让幼儿在对故事比较了解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3.展开讨论。

  (1)幼儿自由结伴组成若干小组,围绕问题畅谈想法:要不要救老狼?为什么?

  (2)幼儿分成"要救大灰狼"和"不救大灰狼"两组,每组幼儿在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参与两组的讨论,了解幼儿的想法。

  (3)持不同意见的两组,各自说出本组的意见。

  (4)教师作为参与讨论的一员,谈自己的想法:狼是肉食动物,但我们不能因为狼吃小动物而随便捕杀狼,这样会造成自然界生物链的`断链和生态的不平衡。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和它们和平相处。

  活动建议:

  1.活动中的讨论环节,教师可将自己作为讨论小组中的一员,与幼儿一起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语言区提供阅读材料2《大灰狼该不该救》,请幼儿自主阅读并完成提示内容。

  3.活动后,教师可以提供有关动物方面的百科全书请幼儿阅读,使他们能从多方面了解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依存关系,了解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对生态环境会造成破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造成伤害,使幼儿对如何保护狼等肉食动物有新的认识。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指出15以内的一排物体中任意一个物体是第几个。

  重点难点:

  1.指出15以内的一排物体中任意一个物体是第几个。

  活动准备:

  1.挂图:《第几个》。

  2.《我的数学》第20~21页。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数一数画面上一共有几名小朋友,再通过教师的提问指出小朋友在队伍的位置。

  1.小朋友排成了一排,这里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

  2.老师站在队伍的最前面,请你从前往后数一数,第三个小朋友是谁?

  3.戴眼镜的小朋友分别站在队伍的第几个?

  4.穿点点连衣裙的`小朋友站在第几个?

  5.站在队伍第11个的是哪个小朋友?他长什么样子?

  二、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到第20~21页,根据书上的问题圈出相应的小朋友。再请幼儿互相就画面出题,找到画面中相应的小朋友。

  三、教师随意拿取教室里的物品排成一排,请幼儿互相提问来找到对应的物体。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倾听故事,了解故事中有趣的情节。

  2、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幼儿画册》。

  2、 配套磁带。

  知识准备:

  已有听故事的经验,喜欢听故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认真倾听故事,了解故事中有趣的情节。

  难点: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问引导法、观察法、情景表演法、图片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鸡蛋的图片,师:看看,又是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鸡蛋)

  2、师:这个鸡蛋很神奇的,想不想知道怎么神奇?播放小鸡的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3、师:你知道鸡蛋神奇的地方在哪里?听,蛋壳里有什么声音?小鸡想干什么呀?

  二、播放课件,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小蛋壳》的前一部分。

  师:鸡宝宝离开了小蛋壳,小蛋壳心里觉得怎么样?重点理解词汇:孤单。(孤单就是一个人,没有朋友,孤零零的意思。)

  2、小蛋壳觉得自己很孤单,便去寻找小动物,你觉得小蛋壳会成为谁的家?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继续欣赏故事。小蜜蜂的家在哪里?蚂蚁的.家在哪里?小蛋壳对小青蛙、蜗牛说了什么?它们的家在哪里?

  4、引导幼儿继续欣赏故事。小蛋壳最后成为了谁的家?它的心情变得怎么样?

  小结:小蛋壳做了金龟子的摇篮,它变得不在孤单了。

  三、完整欣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1、师:故事讲完了,还想再听吗?

  2、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四、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让小朋友们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现在小孩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做事,上这节课来让小朋友们认识自己的手和手的功能,并教育他们勤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树立养成自立,清洁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五个手指的名称。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活动准备

  手的图片,动物指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

  老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和材料,请幼儿操作,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来做这些的?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提问:1.刚才你做了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2.除了刚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

  老师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怎么多的事情,那么,小手为什么会怎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1.幼儿观察手

  提问:你的手上有什么?(手指)

  2.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

  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拇指,让幼儿伸出大拇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叫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拇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

  (2)巩固认识手指

  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老师将“戴在”指上。

  b.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

  3.认识手的其他部分

  (1)手指长在哪里?(手掌)

  (2)手还可以怎样分?(手心,手背)

  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四.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手会怎样?怎样保护手?

  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小结: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他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五.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启发幼儿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反思

  让幼儿积极参与,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考虑到师幼互动。活动过程中反复做戴指偶的游戏来巩固认识手指的名称,设计本课程的活动过程中少了绘画和唱歌的内容,在上课过程中会加上这些内容,让幼儿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我会继续补充自己的不足,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有表情唱这首歌,唱准八分音和附点音符。

  2、感受歌曲的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铃、木鱼、响板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自由当中进教室

  2、练声:1=C--F,练习曲《小星星》

  3、师随《我的皮鞋踏踏响》的录音表演引题。

  4、幼儿说说:

  1)小朋友听到歌里唱什么?老师在表演时哪个动作最多?

  5、教唱歌曲:

  1)师弹旋律,幼儿学词。

  2)师和幼儿完整唱这首歌,引导幼儿唱准八分、附点音符

  3)引导幼儿边唱边用手、脚打节奏。

  4)幼儿徒手练习节奏器的`伴奏。

  6、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听音乐自由动作出活动室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01-13

[精选]中班教案08-30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经典]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