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8篇[热]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读准2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讲解第二段大禹治水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读讲第1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2、板书课题:16 大禹治水。指名读“禹”(yu)
3、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碰到生字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碰到难读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努力读通。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下列生字的读音要强调:
治、制(zhi翘舌音) 姓、洪、通、形、姓(后鼻音) 理(li边音)雄(三拼音)仔(平舌音) 淹没(mo多音字) 冲倒(dao多音字) mo (淹没) dao(倒下 )
没 mei(没有) 倒 dao(倒立 )
3、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 ),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滔滔淹没,冲倒)。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自己的房子被冲倒了,没有地方居住。)
(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4、指名试读,学生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四、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治,洪,姓。
2、指名认读
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
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
7、在练习本上练写。
五、作业
练习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读懂故事,体会成语蕴含的道理。
一、课前检测、预习
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南辕北辙季梁行驶楚国奔驰诚恳旅费固执
驾驶
二、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利用工具书解决。
三、合作探究
1、这个朋友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吗?
2、这个人是谁?劝了他几次?怎么劝的?那个人又是怎么回答的?
3、朋友劝他他接受了吗?像这样总是固执己见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
学法指导:
1、用“”画出季梁劝朋友的话。
2、用“”画出朋友说的话。
四、课堂检测。
1、听写词语。
2、课内阅读。
车上的朋友不明白,()错了,()好、()多、()技术高,这几个条件( ),他离要去的楚国就会()。
1、将句子补充完整。
2、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积累词语13个、句子2句。
2、能真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3—5小节。
3、能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印、疗”。
4、使学生受到爱的熏陶、体会到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教学过程:
一:上个月,小朋友们都捐来了校服,你们知道这些校服都是捐给谁的吗?
1、讨论。
2、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齐读)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课题:39、一群光头男孩
二:范读课文
1、听课文:思考:怎样出现一群光头男孩的'?
边听边标号。
三:交流,学1-2节。
1、找出生字:印、州、镇、菜、瘤、治、疗
a.开火车读
b.记住字形
c.“莱-菜”区别字形。
d.抽读
2、读好这两节、
四:大家看到布莱恩这样,又是怎样做的?学3-5节。
1、学生字:剃、唯、透、拥
a.小小组自学。
b.交流自学情况
2、一个同学又怎样做的?读好男孩的话。
a.指名读。
b.后再读。
3、读好最后两节。
a.男、女比赛读
b.小组读。
c.齐读
4、这个班级中的一个同学,你还会用什么方法献爱心?
五:查字典比赛。
印疗
完成课后表格: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习《夜行黄沙道中》,初知词的内容,学生熟读成诵。阅读分析短文《爸爸的咳嗽》,了解内容,体会并讨论短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和背诵表现出词的静谧的气氛和作者喜悦的心情;体会短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短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夜行黄沙道中》
1、释题:“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
2、简介作者:辛弃疾。
3、老师范读。
4、学生朗读。
5、初知词的'内容。
词中有“蝉鸣”,有“稻花”,可知作者是在夏天的夜晚行于黄沙道中。作者着力描绘了夏天夜晚的静谧,想象了秋天的丰收景象,表现出一种恬淡喜悦之情。
6、学生朗读并背诵,注意表现静谧的气氛与作者喜悦的心情。
二、阅读分析短文《爸爸的咳嗽》
1、学生自读课文。
2、思考回答练习第1题。
这短文记叙了“我”为爸爸找病因的经过。由爸爸的病因说明了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治理环境污染的心愿。
3、体会并讨论短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让学生实践运用自读、圈画、想象、批点的阅读方法进行自读自悟,通过交流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3.通过对描写作者和大猩猩进行交流的句段的理解,体会“我”对大猩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体会女科学家的敬业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实践运用自读、圈画、想象、批点的阅读方法进行自读自悟,交流合作。
教学难点:体会“我”对大猩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关于作者的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猩猩吗?说说你对大猩猩的了解有多少?
(身高.体重可以和我们人比较;食肉还是食素。)
2、质疑课题。
虽然我们通过资料了解了大猩猩是素食者,但是大猩猩由于它粗鲁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看起来十分吓人。而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位美国女科学家,她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医生职业,孤身到非洲的原始森林中从事大猩猩的研究工作。看题目,你有什么感受或疑惑?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的“弥漫”.“妖娆”.“鞋襻”等词的意思。
3、朗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读进去。
4、同桌互相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句段,深入感悟。
1、自读、勾画、想象、批注。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我是怎样和大猩猩的交流的?”的句子,反复品读。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情景,适时地在书上标注出自己的收获或感受。
2、小组交流自读的情况和读书的感受。
3、交流指导。
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交流感受,深入品读。
(1)第4自然段。
让学生说说:你认为这是个怎样的'女科学家?
带着对女科学家的崇敬读一读这段话。
(2)描写“我和大猩猩握手”经过的5---13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抓住对皮纳茨外貌的描写体会作者对大猩猩的喜爱。
②抓住“我”和大猩猩握手前后的动作描写,还有通过想象当时的情景,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对“这是我平生以来得到的最珍贵的礼品。”这句话的理解。
④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部分。
四、拓展读写。
同学们,本文中我们看到的都是她和大猩猩有趣的一幕幕交往,其实在考察大猩猩的过程中,她曾尝过不少大猩猩的苦头甚至是对生命的威胁。就是这样一位放弃了恬静舒适的生活,从事了近20年大猩猩的研究,为人类解开了许多有关大猩猩的谜团的女科学家,却在一次拯救大猩猩的行动中惨遭偷猎者的杀害。
1、你想对偷猎者说什么?
2、推荐阅读《我和我的动物朋友》
五、作业
你有过和动物交流的体验吗?同学之间说一说,写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
1、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董荐瑞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2、通过朗读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训练学生运用如果就、宁可也的句式和课文中的词语说话、写话,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课文5-7节。
三、教学准备:(1)放像机 (2)彩电 (3)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根据意思听定词语。(坚毅、眺望、嘹亮、恳切)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段让我们带着仇恨,坚决的语气齐读第二段。
3、那么董荐瑞是怎样逼近暗堡,炸毁暗堡的,我们用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董荐瑞的精神;通过读和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就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第三段
1、自由读5、6两节:①用 划找描写战斗环境的句子;
②从这些战斗环境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在这样一个抢林弹雨,生命危险的战斗环境中,董荐瑞是怎样冲向暗堡的呢?用划出描写董荐瑞冲向暗堡动作的词语。
3、从这些动词中可以体会到董荐瑞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4、引读第6节。
师:敌人看到抱着炸药包猛冲而来的董荐瑞,内心感到无比害怕,知道自己末日来临了,但是,他们还要垂死挣扎。
生接读: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全是血。
师:血,更加激起了董荐瑞对敌人的'无比仇恨,这时候,他只有一个信念,冲上去炸掉它。
生接读: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荐瑞扫射猛冲到桥下。
(三)学第四段
1、董荐瑞冒着枪林弹雨冲到了桥下,出现了这最壮丽的一幕,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第七节。
思考: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播放枪林弹雨的录音)
2、万分紧急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万分紧急指出什么?
3、这时候董荐瑞是怎样想的呢?出示练习题,见作业 练习(二)
4、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舍身炸暗堡这部分内容,体会董荐瑞的哪些动作、态和话语最使人感动?(用标明)板书见后
5、那么炸毁暗堡这一段该怎么读呢?板书:稍快、沉缓、有力。
(四)录像激情,训练读写。
1、学生观看董荐瑞舍身炸暗堡的录像片。
2、看了录像,有什么感想,把激动的心里话说给董荐瑞叔叔听。
3、学生做作业
(三)。
4、反馈矫正。
5、全体起立配音朗读第七节。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运用线、色描绘太阳,激发学生大胆地表现太阳的美。
2、学习想象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知太阳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想象,通过联想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阳。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来具体表现太阳,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描绘的过程中,如何丰富太阳的形象。
教学准备
小纸片、作业本、记号笔、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过程复备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师问: 你们看(出示图片),这节课老师请来了谁?
生答:太阳!(师板书:太阳)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欣赏太阳:
师问:你们喜欢太阳吗?
生答:喜欢!
师说:老师也喜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美丽的太阳图片。它们分别是什么时候的美景?
生赏并答: A、日出美景
B、温暖的阳光
C、落日美景
2、赞美太阳:
师说:太阳真是太美了!(出示图片)这是科学家通过卫星拍摄下来的太阳近照,就像一个……?(生:大火球)那你们知道这个大火球有哪些本领呢? 生:若干学生说说自己的了解(太阳是个大火球:会发热,又会发光。它的光芒远远地照射到地球上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师小结:你们说得真好!其实,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有了太阳,大地有了光明(点击出示图片);
美丽的花儿开了(点击出示图片),有了美丽的风景(点击出示图片); 庄稼收获了(点击出示图片),
生活变得更精彩了。平时,老师也发现小朋友们都喜欢画太阳。
3、画太阳:
师:那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画一画太阳。
作业要求:
(1)、请你们在一分钟内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心目中的太阳画出来 。
(2)、在小纸片上画小些,不涂色。
生:快速想好就画一个小太阳。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习作交流:
师:巡视,选出两件幅不同的太阳(普通画法和拟人画法)。
师:将两幅习作一起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供学生对比,你更喜欢哪一幅?
生:说说为什么?(把太阳想象成人物,表现更生动。)
师:老师也喜欢用这种拟人(板书)的方法画太阳,这样表现更有趣。请看:(点击出示图片)
2、范作欣赏:
师:晴天太阳很开心!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嘴巴往上翘)
师: 雨天太阳很伤心。(点击出示图片)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生答:说说自己的发现。(嘴巴朝下挂和流眼泪)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请你们继续观察:阴天太阳很生气!(点击出示图片)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瞪眼和咬牙)
师:其实,画表情很简单。(点击出示下一张)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表情歌》:
翘起嘴巴微微笑,挂下嘴巴很伤心,
掉下泪珠开始哭,瞪眼咬牙要发火。
3、添加光芒:
师:脸上有了表情(板书)还不够,光光的脑袋不好看。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生:在脸的周围加上光芒(板书)。
师:(点击出示图片)这个太阳的光芒是用什么来表现的?
生答:点。
师问:这个太阳的光芒是用什么来表现的?
生答:线。
师问:这个太阳的光芒是用什么来表现的?
生答:面。
师问:这个太阳的光芒是用什么来表现的'?
生答:线和面结合。
师:接下来再让我们欣赏几幅不同的光芒设计。
4、佳作欣赏:
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太阳佳作(幻灯片13和
14)。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找3—4人说说自己认为独特的地方?
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创作欣赏:
师:再出示小朋友们画的太阳。请大家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生:这是一个馋嘴的太阳。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太阳。这是一个厨师太阳。这又是一个爱吃的太阳。
师:这些太阳画得很可爱,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爱好!想象独特、画的也很大值得大家学习。
2、学生思考:
师问:那你心中的太阳有是什么样的?
生:想一想,说一说太阳的爱好?
3、友情提醒:
作业要求:
抓住表情
设计光芒
涂好颜色
大胆地画吧画大些,老师期待着你们的佳作!
4、学生创作: 进一步构思
画草稿
着色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1、作业展评:
自我介绍,互评(肯定优点)或教师点评(太阳个性、表情、光芒、色彩的优点和建议)。
2、拓展:
师:今天, 我们通过想像画出了各种不同个性的太阳。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吗?
生:欣赏彩纸剪贴、橡皮泥捏制的太阳。
3、师生再见:
谢谢同学们!
谢谢老师!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评:不仅引导学生弄清了“战象”的意思,还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评: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注意把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因为是预习过,教师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精选)08-13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优秀教案02-28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复习教案08-23
语文教案【精选】08-18
语文教案(经典)11-22
(经典)语文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