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18 09:42:5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范例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范例7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画鱼的兴趣,能大胆地表现“好吃的鱼”。

  2、能用几何图和线条画出简单的鱼,并用色彩进行装饰。

  3、继续学用“短线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儿在选择、调换颜色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二、活动准备:

  (一)材料:

  1、自制教学课件。

  2、玩具小猫、图画纸若干。(每张纸上画上一个煎盘,并用缝纫机在煎盘的四周扎一圈细密的小孔。)

  3、油画棒、勾线笔、彩纸条、胶水、剪刀等。

  4、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小叮当》背景音乐磁带。

  (二)知识:

  1、幼儿在家观察过家长烧鱼的方法。

  2、有过运用“短线排列”的方法涂色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1、课件显示小猫,告诉幼儿: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朋友们给它送来了很多礼物,是什么呢?

  2、屏幕显示各种各样的鱼,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这些鱼的造型。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鱼是什么样子的呢?(用三角形、半圆形、圆形、梯形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3、师继续讲述:小猫收到了这么多的鱼,心想,如果能把这些鱼烧成各种各样的味道,请朋友们一起来吃该有多好啊!可小猫不会烧鱼,怎么办?(启发幼儿动手帮小猫烧鱼)

  4、师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鱼可以烧成什么味道的呢?(茄汁的、咖喱的、红烧的、糖醋的、葱油的……)

  (二)教师以烧鱼的形式,为幼儿做示范:

  1、教师介绍煎盘,准备烧鱼。

  师:说了那么多,老师都谗了!赶快准备烧鱼了,先拿出烧鱼用的炊具——煎盘。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⑴、先把鱼放入煎盘里。(在煎盘里画上一条鱼)

  ⑵、然后在鱼的周围浇一层油。(涂上一圈不规则的黄颜色)

  3、师生共同讨论:烧鱼的时候可以放些什么作料?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自己制作作料并贴在鱼的边上或身上,如绿色的葱段、红色的辣椒、黄色的姜片,还可以添画一些作料,如咖啡色的酱油等。

  4、最后,教师提醒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用短线排列的方法给鱼涂上相应的颜色。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

  1、要求幼儿尽量把鱼画大些(不超出“煎盘”)。

  2、启发幼儿选用一些与咖喱的、红烧的`、糖醋的、葱油的及其他作料相似的颜色,把鱼烧得又香又美。

  3、对个别运用短线排列法涂色有困难的幼儿,做个别辅导。

  4、提醒幼儿最后撕去煎盘周围的纸边。

  (四)评价活动:

  1、请幼儿将各自的煎盘放在铺好桌布的桌子上,教师抱着玩具小猫和幼儿一起围坐在桌子旁以品尝鱼味的形式评价作品。

  师:哇!小朋友烧了那么多好吃的鱼,我们和小猫一起来看一看、尝一尝,比一比谁烧得鱼又香又美。

  2、对大胆造型、配色鲜艳以及构图独特的幼儿多做鼓励,也可用大家提建议的方法,帮助个别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四、活动延伸

  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在煎盘里,除了可以烧鱼,还可以烧些什么?让幼儿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画下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想想、找找、说说的过程中知道动物尾巴的各种功能

  2。能够仔细观察并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提前了解一两种常见的动物尾巴的功用

  2。动物图片

  3。视频:动物尾巴作用

  4。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回忆游戏,激发兴趣

  二、观察动物尾巴的特征

  1。师:动物身上都有一条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观察尾巴特征

  3。教师小结

  师:动物的尾巴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长有的短,还有的'上面有不同的图案,这么神奇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4。个别幼儿猜猜

  三、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1。播放录像,了解尾巴的作用

  2。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3。个别幼儿说说

  4。教师小结

  原来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有的可以保持平衡,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用来帮助逃跑,还有的可以用来报警、储存脂肪……它们的尾巴用处真大。

  5。拓展思维

  师: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

  四、游戏:找尾巴

  1。讲解游戏要求

  2。幼儿寻找动物朋友的尾巴

  3。个别幼儿上前介绍

  师:你给动物朋友找到尾巴了吗?它的尾巴是怎样的?有什么作用?

  4。师小结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

  2.学习画出人物脸部的特征。

  3.激发热爱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铅画纸、彩笔、录音机、轻音乐。(见资料包)

  活动过程:

  1.导入。

  (1)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今天是教师节。

  师:今天是9月10日,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这是谁的节日呀?

  (2)幼儿向班级老师问候节日好。

  请出我班的老师。幼儿向老师们问声节日好。

  2.让幼儿了解教师节。

  教师向幼儿讲述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老师教小朋友们学本领很辛苦,小朋友想怎样表达你对老师的爱呢?

  3.观察我的老师。

  (1)请幼儿观察我们班的老师并进行描述。

  师:请小朋友看看我们班的老师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分别观察老师的脸形、头发、眼睛、鼻子、耳朵、嘴巴。

  (2)教师提问。

  老师都是什么脸形?圆圆的还是瓜子脸?老师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长的还是短的?直发还是卷发?老师的眼睛是怎样的?大大圆圆的.还是细细弯弯的?老师的鼻子是什么样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嘴巴又是怎样的?

  4.幼儿给老师画幅画。

  (1)教师示范讲解画法,引导幼儿把老师的脸部基本特征画出来。

  (2)幼儿在音乐中绘画自己喜爱的老师。

  教师提出绘画注意事项和要求。幼儿绘画,教师观察指导。

  5.幼儿给老师送上教师节的礼物。

  (1)幼儿说说自己画的是哪个老师,请同伴评价。

  (2)幼儿将自己画的老师的像送给相对应的老师,并向老师们说一句:"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活动反思:

  此次教师节主题活动,促使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在孩子逐渐建立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自尊和自信,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力。进一步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她所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力和思想感情的幼儿,而在进入幼儿园后的全部生活内 容都是在老师的护理和照料下进行的。每天我们都做着几乎同样的工作,而我们的工作确是那麼的重要。使孩子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发挥成长的潜力。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慈母般的爱心,还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才能受到幼儿的尊敬。 其实,一件平常小事说着容易可做起来很难。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做孩子们心中的好朋友、好老师是我的幸福!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借助已有游戏经验,感受散文诗的情趣美。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用诗中的句式回答问题。

  3.通过玩游戏“颜色宝宝在哪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太阳头饰、红、黄、蓝、绿、白色、粉红色、紫色、桔黄色卡片;

  2.大幅的散文图片(根据散文诗的内容来设计)。

  活动过程:

  1.交流玩“捉迷藏”的经验,回味情趣。

  师:昨天老师和小朋友们玩了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初步熟悉散文诗。

  (1)师出示背景图、太阳和颜色宝宝: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它们来到了哪里?你猜它们会怎么玩?

  (3)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4)提问:你觉得这首散文诗有趣吗?哪里最有趣?

  3.第二次欣赏散文诗,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1)师出示图片,边操作教具边朗诵散文诗。

  (2)提问:

  ①是谁把太阳的.眼睛蒙了起来?太阳数数时,颜色们在干什么?它们是怎样去躲的?学习词:静悄悄

  ②颜色们都躲到了哪里?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色彩的相互对应。)

  ③颜色们都躲好了,太阳找到他们了吗?黑夜解开手帕,太阳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

  4.师幼共同朗诵散文诗。

  5.游戏:颜色宝宝在哪里?

  (1)师:太阳和颜色宝宝们玩得真开心,其他颜色宝宝也想来玩这个游戏,你们猜还有谁也想来?它会躲在哪里呢?

  (2)师扮演太阳,每个幼儿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颜色宝宝,帮它找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静悄悄地躲起来。

  (3)师:和你的同伴说一说:×颜色躲在哪里?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幼儿使用筷子的基本方法。

  2、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喜欢使用筷子的情感。

  3、了解筷子的种类和区别,如(不同材质、长短、粗细)等。活动准备:幼儿每人自带一双筷子、筷子舞音乐、贴有标价的分类盒、各类食品、人手一双消毒过的筷子、擦手纸巾等。

  活动过程:

  一、 说一说:各种各样的筷子。

  师: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双筷子,下面我们把你的筷子介绍一下。

  幼1:我的筷子是爸爸从国外带回的。

  幼2:我的筷子是竹子做的。

  幼3:我的筷子上有“喜”字和“万事如意”。

  幼4:我的是象牙筷。

  幼5:我的筷子上有象斑马一样的花纹。

  师:你们观察真仔细,和旁边小朋友介绍介绍,你的筷子是什么样的?还有的小朋友没介绍呢。幼儿 和旁边小朋友两两讲讲。

  师:我们把筷子轻轻放在桌上,不发出声音。我们带来的筷子是各种各样的。现在请小朋友把筷子和别的小朋友的放在一起,看看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幼1:筷子有各种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白色的,是五颜六色的。

  幼2:身上的花纹不一样。

  幼3:有的是用木头做的,有的是象牙筷。

  师:请幼儿把用木头做的举出来,木头做的比较普通,也多。有一种用特殊的材料不锈钢做的,叫“不锈钢筷”。老师也带来了一双筷子,用布袋装着,是用特殊金属材料做的`,叫“银筷”,问:银还可以做什么?

  幼1:银可以做银戒指。

  幼2:银可以做挂件。幼……

  师:要是把筷子放到娃娃商店去卖,怎么放?出示10元、5元、2元的篮子。 老师的银筷放入10元篮子,还有的呢?

  幼1:象牙筷、不锈钢筷放入5元篮子。

  幼2:木筷、竹筷放入2元篮子。师:现在可以放入商店里卖了。

  二、 玩一玩:筷子游戏。

  师:筷子能够发出声音呢。从桌子底下把筷子拿出来吧,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敲。全体幼儿听着音乐玩:筷子打节奏 师:筷子还变出东西呢。你们看老师变成了小兔。边说“筷子筷子变小兔”边把筷子放在头上变成小兔的耳朵。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幼:变出房顶、望远镜、小提琴、二胡、蜜蜂……当幼儿说到抽香烟时,老师的随机很好,说抽香烟影响身体健康,我们不学。

  三、 练一练

  筷子的使用(提供各种食品)。师:平时生活中,筷子最常用的是什么?到了中班我们都学会用筷子吃东西了,今天我们用筷子吃东西,看谁不用另一手帮忙夹住东西不掉桌上。提供的东西有圆的、长的食品。师:提醒幼儿把玩的筷子给老师,到旁边去擦擦手。全体幼儿练习使用筷子。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青菜有营养,不再抗拒吃青菜。

  2、在品尝活动中喜欢吃青菜。

  3、用牙齿模型演示、牙齿热身操等方法练习咀嚼。

  4、引导幼儿快乐的参与游戏,认真遵守游戏规则。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青菜人手一份;青菜做的衣服,背景音乐;牙齿模型;各种青菜烹制的食物;餐具等

  活动过程:

  1、巩固对青菜外部特征的了解,知道青菜很有营养。教师:你们今天带来的是什么呀?青菜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发现一样细细的东西藏在哪里?吃青菜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现场调查,了解幼儿不喜欢吃青菜的原因。

  教师:但是为什么青菜这么有营养小朋友们却不爱吃呢?这是为什么?

  总结: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因为吃青菜容易卡住喉咙,所以很多小朋友都不爱吃。

  3、教师讲述故事,引发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

  教师:青菜妈妈遇到了一件难过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青菜妈妈说那个爱捣蛋的家伙藏在哪里?它总会干什么坏事?

  4、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幼儿找到对付"卡卡"的方法。

  教师: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对付卡卡,吃青菜的时候不被卡住?

  教师依次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想出的方法,并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示出来。

  小结:其实我们的牙齿也像刀一样,能把青菜切碎,更能把卡卡切断,切小,切碎!

  5、咀嚼游戏,加强幼儿对咀嚼的`认识。

  牙齿热身操,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中边念儿歌边运动牙齿。

  提问:这个牙齿热身操是怎么做的?你能上来做一做嘛?

  总结:今天我们学会用牙齿像刀一样把卡卡切碎了,美味的青菜就可以下肚了!

  6、幼儿品尝活动,鼓励幼儿大口咀嚼青菜。

  总结:今天我们打败了卡卡,没有被卡住,青菜好吃吗?其实除了青菜,像菠菜,芹菜等等的长叶菜里面也都藏着卡卡,你们现在会对付它们了吗?怎么对付?用大牙齿用力地把菜咬碎,就不会被卡住了!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学唱歌曲《小鸭嘎嘎》,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重难点:

  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唱准附点节奏。

  尝试分组演唱,并能快速准确接唱歌曲。

  活动准备:

  《小鸭嘎嘎》音乐,PPT课件,分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互动,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导入:水中游来小鸭子

  (1)(出示PPT图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个浴缸大吗?请你学一学。

  (2)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看看是谁?(出示小鸭)这是我朋友哎,猜猜我为什么喜欢它?它摸上去什么样?眼睛大吗?学一学。

  2、小鸭嘎嘎叫

  (1)欣赏歌曲第一段

  师:我喜欢小黄鸭可爱的样子,我还喜欢它什么地方呢,这回要请你们的耳朵来帮忙听一听了,这首歌会告诉你,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问:我为什么喜欢它?你们会洗澡吗?一起来学一学吧!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和小黄鸭一起洗澡吗?因为这个浴缸太大了,我一个人洗很孤单,小黄鸭陪我洗澡,还陪我玩水呢!你们喜欢玩水吗?怎么玩?来,学一学。

  (2)重点练唱小鸭叫声(附点节奏)

  师:刚才你们玩水的时候,来了两只小黄鸭,还记得小黄鸭的叫声吗?哪一只是我的朋友呢?请你听一听吧!

  (师分别演唱两只小鸭的叫声,幼儿听辨并练习附点节奏,并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

  (3)学唱歌曲后一部分

  师:我的小鸭还有本领呢,快来找找吧!

  ①师逐句弹唱唱后一部分。幼儿倾听并找出小黄鸭的本领。

  ②欣赏PPT课件,引导幼儿添加象声词。

  刚才你们听到“我会游”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唱”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吹泡泡”的后面又有什么声音?两次吹泡泡的方向一样吗?请你学一学怎样吹出向上和向下的声音呢?

  ③幼儿随乐表演唱。

  3、小黄鸭合唱队

  (1)齐唱练习

  师:(出示PPT图片六只小鸭)小朋友的歌声引来了一群小黄鸭,这六只小鸭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小黄鸭和唱队”,今天它们是来演唱《小鸭嘎嘎》这首歌的,可是他们还不会唱呢,你们会唱了,你们来教教它们,好吗?

  (2)分组演唱小鸭子合唱队要去沙滩上演出,他们要分成三组,一组唱游泳的,一组唱唱歌的,一组唱吹泡泡的,怎么分呢?你们愿意和它们一起表演吗?请你自己选一个队加入吧!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为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出。

  活动反思:

  《小鸭嘎嘎》这首歌曲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歌曲内容生动有趣,富于表演,很适合中大班幼儿学习。

  这次活动也是一次游戏化教学教改模式的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理解记忆,学唱模式,将歌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游戏场景中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潜移默化的学会了歌曲,整个过程像是在玩耍,没有了教的痕迹。事实证明,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合幼儿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欣赏感知音乐,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孩子们的情绪是快乐的,态度是积极的,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中。

  这种游戏化教学模式更贴近《指南》的目标要求,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让幼儿在不断的感受与欣赏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表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指南》。

  我会把这次观摩示范活动做为起点,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使我们的游戏化教学更有效。

  小百科:鸭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是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是一种常见家禽。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动物。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01-13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经典)12-01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精选]09-14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的教案06-10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精选)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