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17 11:24:4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6篇(荐)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6篇(荐)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学习择臂动作,增强上肢肌肉的力量,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重点与难点

  能抬高手臂,将手中物体用力掷向目标。

  活动准备

  1.小皮球若干,装在废旧的丝袜中打上结为流星球。

  2.在树上、墙上或一家高度的绳子上布置好有各种野兽图像的活动场景。

  3.系在竹竿上可以操作摆动的'大老鹰一个。

  4.录音机一架、磁带若干。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启发:我们小朋友真聪明,做了许多流星球,今天我们就来做杂技党员,听着音乐,玩流星球好吗?

  (2)全体幼儿跟着老师玩流星球,听着音乐,进行身体的预备活动——向前和身体两边甩球;抛接球;从头顶和胯下传球:两人合作,蹦跳过对方从自己脚底下甩过来的球。

  2.提供材料。自由练习。

  (1)教师引导:“这里挂着几条绳子,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把手中的流星球投过绳子,投得越远越好。”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高度和距离的绳子练习投掷,教师观察各种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活动状况。 3.难点练习,重点指导。

  (1)幼儿站在起点线上,对着挂在绳子上的各种野兽进行目标投掷练习。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眼看前方。手臂抬起,对准目标用力投。”

  (2)幼儿自由选择挂在树上、墙和上和绳子的目标,进行打野兽的练习,教师随机观察指导。

  (3)做游戏:“打老鹰”。

  教师出示系在长竹竿上的“大老鹰”,忽高忽低,四处奔跑,幼儿根据这一活动目标的位置和方向,调准自己对位置和方向,对准“大老鹰“’投掷手中的流星球。

  活动结束:

  放松身体,慢慢地走回教室休息。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大自然是神奇的,长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草,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长出了各种不同的蔬果,每当孩子在草地里玩耍时,他们总会发现衣服上染上了小草的绿颜色,每当孩子吃完草莓、杨梅这些水果时,就会发现手上被“染”红了……这些想象告诉我们孩子在更早的时候已经接触到色素了,只是他们还不了解与认识这些隐藏在植物体内的色素。“植物色素”这个词对孩子来说很陌生也很书面,但是“植物色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随处可见的。《纲要》中提出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因为孩子在生活中对植物体内出现“颜色”这一现象产生了疑惑与好奇,于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因为中班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是通过感知觉和操作活动来认识世界,所以我选择了一些幼儿熟悉的材料来引发幼儿对活动现象产生兴趣,能主动探索色素的秘密,从而了解到植物中含有色素这一科学现象,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块白布和叶子;

  2、四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小番茄、各种颜色的花瓣等);

  2、小积木,白色棉布每人两份;

  3、各种食物:糖果、有颜色的馒头、面粉等;

  4、黑板一块、PPT课件。

  教师示范材料:白布,绿叶。

  活动过程

  一、观看魔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观看魔术表演。

  (1)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棒的魔术表演,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表演魔术:现在我的魔术开始了,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这是什么?(出示叶子)看一看,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魔术结束,发生了什么现象?(白布变成绿色的了)

  2、幼儿尝试操作。

  (1)你们觉得这个魔术有趣么?那现在我们自己来尝试变一次。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材料?(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变“魔术”。

  (3)观察自己“魔术”后白布的变化。

  老师提问:为什么布会变成绿色的呢?(因为叶子上的绿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结:原来植物的叶子里有绿颜色,它有一个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儿预测猜想。

  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那你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还会不会藏着其他的颜色?(幼儿猜想)

  2、幼儿探索验证。

  (1)熟悉材料

  师:我们现在自己来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体里有没有其他的颜色。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各种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实也有植物的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逐一介绍材料:胡萝卜、小番茄、柠檬皮青瓜皮杨梅各种花瓣等)

  (2)第二次操作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魔术这个本领了,这一次请你们自己来变魔术。道具呢还是有一块白布,然后请你们在箩筐里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放在白布上来变魔术,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变好以后请你在白布上写上你的学号,把它送到这里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

  请幼儿把变好颜色的布按颜色分类摆放好。

  黄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红色的色卡

  绿色的色卡

  其它

  其它

  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的'呢?(引导幼儿用“我用什么变出了什么颜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师小结:

  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还有绿色。这些藏在植物身体里的颜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联系生活,提升经验。

  1、生活应用

  (1)出示PPT

  这些植物色素还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们吃的食物里,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播放PPT(彩色面条):这是什么?它和我们平时吃的面条有什么不一样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2)观看视频(需要联网播放)

  厨师在干什么?你在画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胡萝卜、菠菜)

  小结:对了,这些植物色素就蕴含在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们加在面粉里,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条。

  (3)观看PPT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食物含有植物色素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4)教师小结:

  这些食物中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们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们的食物变得更加美观,更加的营养。

  四、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已经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种颜色,想不想把这块布变得五颜六色,更加美丽?请你们一起继续来完成好不好?

中班教案 篇3

  环境创设

  1.将收集到的全家福照片张贴在主题墙上,供幼儿相互介绍与交流。

  2.将收集到的一些家用电器的图片、玩具模型及相关资料投放到活动区,供幼儿使用。

  3.在美工区投放纸盒、纸箱等各种废旧的物品,以做幼儿制作“家用电器或家具”的材料。

  生活活动

  1.能主动承担值日任务,树立服务他人的意识,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进餐过程中保持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文明进餐,不挑食,不浪费粮食。

  3.懂礼貌,讲礼仪。早晨入园,晚上离园的时候,主动跟老师、同伴打招呼,会使用“你好、再见、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家园联系

  1.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看照片,让幼儿了解自己长大的故事。

  2.请家长协助提供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介绍自己温暖的家。

  3.请家长指导幼儿观察、了解家中的几种家用电器,介绍其作用及安全使用方法。

  4.请家长鼓励幼儿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活动

  1.通过学习故事《一座小房子》、散文诗《家是什么》,让幼儿能根据画面内容大胆想象,猜测故事的发展变化,感受家庭的温暖,增进对家人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2.学习体育活动《蚂蚁运大米》,锻炼幼儿手脚动作的协调性。

  3.科学活动《我家的电器》的学习使幼儿初步了解了家用电器的特点和用途,知道了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知识。

  4.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让幼儿体验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总之,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爱家的情感,感受了爱的幸福和甜蜜。

  区域活动

  1.美工区:幸福的一家人、我的故事,让幼儿感受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能画出自己成长中的小故事。

  2.表演区:过家家,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了表演游戏的乐趣。

  3.阅读区:妈妈和我、爸爸的本领大,增强了幼儿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4.建构区:搭建我的家,让幼儿喜欢自由搭建活动,体验了创造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不同的玩法,了解管子的输送作用。

  2、在观察操作中,探索各种弯管的作用,发现能使球转弯的秘密。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索发现。

  活动准备:

  管子、乒乓球、球门、各类小玩具、设计图、水、水盆、音乐。

  活动过程:

  一、经验导入

  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管子?

  小结:管子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和管子玩游戏。

  二、管子游戏

  1、玩法提示:让小玩具和管子一起玩,让小玩具从管子的这头进去,从管子的.那头出来。

  2、幼儿探索不同的玩法,尝试运用多种材料。

  3、发现交流。

  幼儿个别介绍自己不同的玩法,并上前演示。

  4、小结

  (1)管子平放,可以通过用力让小玩具出来。

  (2)管子抬高,不用力也能让小玩具直直的出来。

  三、“转弯射门”游戏

  1、提出要求,介绍玩法:“转弯射门”。

  2、介绍、认识管子的好朋友:各种接头管。

  3、幼儿探索、尝试用多种接头管进行“转弯射门”。

  4、探索交流,活动小结。

  四、“管子设计师”

  1、出示设计图,引导幼儿观察。

  问:用了几根管子?你从哪里看出来?

  2、共同合作,(分成2组)尝试看图示设计连接水管。

  3、集体验证,通水试验,分享成功!

中班教案 篇5

  教材简解:

  纸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生活用品,中班幼儿对纸的认识也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尽管如此,但平时的生活中幼儿很少会去留意关注纸的特性,其实在纸身上有着非常多的奥秘,这些奥秘与它们的用途也息息相关。中班幼儿有在小班学习的基础他们可以用眼睛观察颜色的不同并用手触摸感觉光滑与粗糙。更愿意喜欢以其它的活动形式来探索及发现纸在生活中的趣味性。《纲要》中也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相符,这样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观察,积累经验利于教学。

  活动目标:

  1.感知比较3种常见的纸,发现它们的不同。

  2.乐于用语言和符号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通过实验活动,初步发现3种纸具有不同的吸水性。

  活动重点:了解常见纸制品的特征,感受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难点:让幼儿发现纸的硬软及厚薄不同。

  设计理念:

  生活中离不开纸,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用到纸,纸是我国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至今,纸仍被广泛的运用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孩子们时时处处也都能接触到纸。但是他们对之缺少系统的了解,本次课,通过让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比一比,讲一讲,动手实验的过程,自己去发现纸的不同质地,不同功能,在探究中孩子们发现纸的不同特质。

  设计思路:

  在认识纸的特性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且对触觉的探索又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深入了解了纸的'软度和厚度,层层递进地引导幼儿挖掘各种特性。

  活动过程:

  1.感知3种纸的不同

  (1)教师出示3种纸,并问孩子:"这是什么纸(了解名称)?"

  (2)提出问题:"每人都有3种纸,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它们有什么不同?"

  (3)幼儿自己取3种纸进行感知比较,发现纸的软硬、厚薄、颜色、光滑度等的不同。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在幼儿表达基础上,利用表格形成集体记录。

  2.操作实验

  (1)教师介绍纸宝宝开花的实验方法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相互交流并记录。

  提问:"你们看到这3种花宝宝哪种花宝宝开得最快,为什么?

  小结:

  皱纹纸的花宝宝开得最快,它吸水多。把这一结果记录在集体记录表中。利用记录表,梳理3种纸的不同。

  3.提出问题,引出新活动"今天是用这3种纸来做的花宝宝,然后比较哪朵花宝宝开得快。请小朋友回去再找出三种不同的纸叠成花宝宝,放在水里会怎样?"教师小结:纸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离不开纸,所以我们要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中班教案 篇6

  一、简单:一双手,一张嘴

  当钱老师走进我班教室时,我几乎不敢相信,因为,钱老师是空着手来的。往常看到的开课老师都是大包、小包好多教学具。我有点不放心,还是问了一句:“需要做什么准备吗?”她回答我:“不用了,谢谢!”

  钱老师什么都没带,却用一双手、一张嘴,吸引了孩子,同时,还让孩子们也自觉地动起了手,张开了嘴。

  原来,简单也有这么大的魔力。

  我知道,准备虽然简单,但“竹”早已在心中扎根。简简单单的“一双手,一张嘴”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随便在什么时候,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胸有成竹”地组织好活动。

  二、自然:朴实的美

  在《手指编故事》活动中没有刻意的环境渲染,一切都自然而然。当别的老师为能成功地上好课,而在想方设法控制幼儿人数时,钱老师却说:“没关系,让他们都参加吧!”当我准备让调皮的孩子分开坐,以免影响活动的进行时,钱老师说:“没事,我喜欢活泼一点的孩子。”朴实的话语,自然的心境,显示出了一种有别于娇媚名花的无名小花的朴实美,幼教之友《真实 自然 简单》。

  三、真实:源于生活

  手指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对于手指游戏,孩子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他们会模仿或想象手指造型代表的意思。本次活动中教师表演一连串手指动作,启发幼儿想象故事情节。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和想象能力。

  故事的情境源于孩子真实的生活。故事中三只小动物对待石头的'态度是孩子生活情景的再现,因此孩子们在看手指表演故事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猜测故事情节,有话可说。

  当然《手指编故事》活动也不是完美无瑕的,我个人的小小建议是:

  1.应鼓励幼儿不同的思维和创造。活动中教师在让幼儿讨论“如何搬走这块碍事的大石头”时,孩子们有了不同的处理结果。我觉得“不搬”的建议也是好建议,废物巧妙利用,漂亮的石头可以让人们在走累了时坐下来欣赏风景,教师应对幼儿的这种创意进行肯定。

  2.根据组织流程目标可作适当的修改。原来的第三个目标可作为隐性目标,不必列出来。我觉得情感目标倒是需要深挖的,根据活动实录,我觉得把目标作如下修改更合适。

  (1)猜猜讲讲变化的手指造型,喜欢玩手指游戏。

  (2)乐意参与手指编故事的活动,开发多元智能,并能完整地说出故事情节。

  (3)根据生活经验想象正确处理石头的方法,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经典)12-01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的教案06-10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精选]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