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根据《纲要》精神,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以幼儿熟悉的家庭人员游戏为引趣部分,通过幼儿的直接参与,感知10以内的数量。在活动中又以多媒体课件来创设小熊整理玩具这一情境,既富有童趣,又直观形象的展示出了幼儿所要学习的内容,吸引幼儿的兴趣,从而达到活动目标。
在巩固幼儿按数量分类的理解时,我设计了 “送小动物回家”和“娃娃家超市” 2个小游戏,游戏中引导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整个活动让幼儿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
2、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录象、操作图片、小动物图片、小房子、实物若干、玩具柜、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一家人”复习巩固数字
师:你有家,我有家,我们都有一个家。小朋友,我们玩一个一家人的游戏呀?老师先说游戏规则。
游戏:“你有家,我有家,我们都有一个家;数一数,拉一拉,我们几个是一家。”念完儿歌,幼儿赶紧找到相应数目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圆圈内。(教师说10以内的数量)
师:小朋友一家可以在一起玩游戏,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熊一家在做什么?
二、幼儿通过看课件,初步感知按数量分类的意义
1、师:小熊的爸爸妈妈要出门了,他们告诉小熊,自己在家把房间的玩具整理好,我们来帮帮小熊,它的玩具应该怎么整理?
2、幼儿动手操作各种分法后汇报自己是怎么分的。
3、师幼共同观看课件中小熊的分法,,说一说小熊是怎么分的?
4、教师小结:小熊是按数量分类的,就是把数量相同的物体放到一起。
三、通过操作游戏巩固按数量分类
1、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1)师:小熊整理好了自己的玩具,高高兴兴和小伙伴去玩了,天黑了,小动物们找不到家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2)教师说游戏规则:请小朋友数一数小动物的只数,有几只小动物就送到几号房子里,每个小朋友只许选择一种小动物。(教师提醒幼儿要数准小动物的数量后,在把他们送回家。)
(3)幼儿集体游戏
(4)师:你把小动物送到哪座房子里了?为什么?
2、游戏:“娃娃家超市”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开心吗?今天,娃娃家超市里的东西不知道被哪个淘气包弄乱了,小朋友愿不愿意帮帮老师把它们按数量摆好?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分类情况。
3、扩展:按其他标准分类
(1)师:小朋友,你去过超市吗?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2)幼:把吃的分一类,把玩的分一类……
(3)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超市的录象,看看录象中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4、教师小结:超市里的东西可以按种类、用途、颜色等标准分类,这样摆放可以方便顾客买东西,看起来也比较整齐。
5、幼儿按照自定标准把物品重新分类。
6、分好后,幼儿分组完娃娃家超市游戏。
四、自然结束
中班教案 篇2
一、教学根本目的:
1、孩子按意愿尝试自己独立选取教学材料,打扮水果篮,培育审美情调。
2、孩子观测和察看、表述、记录教学中加强、累积水果的感性经验。
3、孩子在教学中体会成功快乐,产生关心长辈的感情。
二、教学预备:
1、早期知识预备:已认知了些许熟知水果。
2、教学材料预备:种种水果,水果篮,记录卡,装扮用的`彩带,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等。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兴致
以观摩“水果商店”引题启发孩子教学兴致。
(二)观测和察看互动
1、交流沟通
提问:
(1)水果商店均有哪一些水果?
(2)你最喜爱吃啥水果?为何?
2、感情共鸣
提问:
(1)为何爸爸妈妈常常买水果给孩子吃?
(2)我们可为他们做些啥呢?
(三)动手制作
1、观测和察看欣赏
提问:水果装在袋子好還是装在篮内好?为何?
2、动手操作要求
(1)孩子自选水果并记录
(2)孩子自选教学材料装扮果篮
四、观看作品
1、孩子相互观看,出示作品。
2、激起述说馈赠祝词。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通过平日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都比较活泼,也爱模仿小动物。所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让幼儿参与尝试创造性的进行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和身体灵活度
2、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和身体灵活度
教学难点: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熊爸爸和熊妈妈头饰各一个,熊宝宝头饰若干个,《熊走步》音乐伴奏,《快乐的小熊》乐曲,布置场景。
教学过程:
开始环节:
1、利用篮球场做场地,在场内某一角画一个圆圈作为小熊的家
2、律动引入场。
基本环节:
一、利用篮球场做场地,在场内某一角画一个圆圈作为小熊的家。大,考吧.幼,师,网选两个学生当老熊其余的都当小熊在场内走跑跳跃。
二、教师做示范动作及讲解游戏规则
三、播放音乐游戏开始,两个老熊手拉手的尽力追赶小熊时,就将小熊用四肢手围住再把所捉住的小熊带到家里不得逃出场子。每捉到一对小熊时,这对小熊也可手拉手的帮助老熊捕捉其余的'小熊。如果小熊捉的比较多的时候也可以连成一个大网捕捉小熊,直到捉完为止。
四、第一次游戏结束后,教师纠正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束环节:
熊爸爸熊妈妈和小熊宝宝玩的很高兴,天黑了,我们回家休息吧。(跟着音乐走出活动场地)
延伸环节:
我在组织逮小熊这节活动中,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一些方法,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幼儿的情绪高涨。在本届活动中,孩子们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并且增强了团队意识。
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活动,但也有不足之处,小熊家的创设过于简单,在以后的设计中我要加以装饰,让孩子们更加喜欢这种活动以及感到家的温馨。
活动反思:
故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事物,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一次又一次地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反之处。在整个活动中,孩子要随着故事情节多次做出选择。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理由,只要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要给予肯定。第一次活动的重点放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导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比较一个场景中不同的故事,再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决定,使他们更有主见。最后,利用路线图记忆、讲述故事,也是为了帮助孩子梳理故事的情节,为第二次活动做准备。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了解常见车辆的名称及作用的基础上,并按不同类别分类。
2、初步认识些常见的交通标记,在游戏中学习运用。
活动准备:
1、卡车、自行车、小轿车、面包车、人力车等车辆标记小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份
2、音乐磁带
重点:在了解常见车辆的名称及作用的基础上,并按不同类别分类。
难点:初步认识些常见的`交通标记。
过程:
一、认识车辆,了解用途
1、呀,我们汽车厂里一下子造了那么多车子!
2、你是什么车?有什么用?
二、幼儿探索、分类
1、我们一起停到停车场去吧?停车场在哪里?(认识停产标志)
2、请车子进入停车场后找到自己停车的地方,听音乐幼儿停车。
3、请幼儿说说自己停在这里的理由。
4、请幼儿看看,自己如果停错了,就重新停好车。
三、游戏:认识标志
1、车辆们现在我们要出发了,到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
2、看,前边路口有一个牌子,这是什么呀?
认识一些常用的交通标志
3、下次我们开得更加远,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标志,到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哦!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和感受。
2.体验妈妈怀孕的辛苦,萌发更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向妈妈了解怀孕时的过程和感受,收集一些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书籍、资料。
2.妈妈怀孕时的ppt。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1)欣赏妈妈怀孕时的ppt
(2)说一说妈妈怀孕时是怎样的。
2. 了解生长过程
(1)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长的过程(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通过脐带进行呼吸并吸收营养逐渐长大,9个月后,宝宝就出生了。)
(2)小结:我们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在妈妈肚子里住了9个月,并且慢慢长大。
3. 模仿体验
(1)幼儿在自己的衣服里面塞上枕头,步行、爬楼梯、奔跑等。
(2)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很辛苦,现在我们长大了,懂得了要更爱妈妈。
4. 拓展延伸
宝宝会在妈妈肚子里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在纸上画下来,并说一说。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家园互动,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孩子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和感受。
2.可以借鉴“长高”的诗歌,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妈妈、爸爸把我们带大很艰辛。
3.在语言区里提供有关书籍,了解妈妈的生育过程和宝宝的生长过程。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10的形成,知道9添上1是10。
2.认读数字10,知道10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蓝气球9个,红气球10个,数字卡片1—10。
活动过程:
1.复习9的形成。
出示蓝气球8个,提问蓝气球有几个?怎样使他们变成9个?
请一位幼儿操作添成9个气球,添上后点数说出总数。
小结:8个气球添上1个气球是9个气球,8添上1是9。
2.学习10的形成。
出示:红气球9个,提问红气球有几个?怎样使他们变成10个?
请以为幼儿上来添成10个气球,然后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9个气球添上1个气球是10个气球,9添上1是10.10个气球用数字10表示。
3.认读数字10,理解10的实际意义。
出示数字10,引导幼儿说说10的'实际意义,找一找周围哪些东西数量是10个。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讲述10像什么?
4.游戏:比多少。
画上两个圆圈(两个呼啦圈也可),听音乐,音乐一停,站在圈上比比哪个圈里的人多?
活动延伸:
幼儿学习资源4第9页,数一数,将气球与相应数字连起来。
数一数小鱼和小鸟的数量并添画。
中班教案 篇7
拼图目标:
培养宝宝初步建立简单的图画概念,培养宝宝学会辨别物体的特殊细节。
环境创设:
各种完整或不完整的动物形象的图片。
过程:
在桌子上放着各种完整或不完整的动物形象的图片(有的缺耳朵,有的缺鼻子等等),并将相同的动物贴在一起,供宝宝自由地选择,如:完整的小鸡与不完整的.小鸡放在一起。爸爸妈妈可先引导宝宝看完整的动物形象图片,然后引导宝宝观察不完整的动物形象图片,找出它所缺少的部分,并贴在相应的部位,游戏反复进行。有的宝宝可能寻找多次才获得成功,爸爸妈妈决不能急于求成,应让宝宝反复地尝试。
建议:
可给宝宝拼2~4块的拼版或六面拼图,提高宝宝的操作兴趣。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练习甩布块,锻炼上肢力量,促进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在活动中协调性和灵活性的锻炼和培养。
难点: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参与以及幼儿的灵活性培养。
活动准备
气球10个、青蛙头饰、一块大布、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
青蛙妈妈带着孩子跳到场地,带领幼儿做活动准备。
2、游戏:
a、荷叶与风(布块的游戏)
教师出示布块引,导幼儿将布块变成大荷叶。幼儿分别站在布块外边,根据老师指导做游戏。
b、荷叶与露珠(气球的游戏)
教师将气球放在布块上,(模拟露珠出现了),引导幼儿数露珠并观察大小,模拟露珠在荷叶上滚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露珠在布块上轻轻滚动。
c、青蛙躲雨(躲在布块下的游戏)
教师:“哎呀,下雨了,怎么办?”
引导幼儿在荷叶下躲雨的办法,引导幼儿将荷叶高高抛起躲在荷叶下。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中班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阶段时期,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习开发思维,这很重要,需要幼师指导学习。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a、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活动中幼儿还是缺少自觉能力和思维的创新,对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了锻炼与发展,也使一些不合群的小朋友能克服孤僻的`性格。
b、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由于他们进入幼儿班是带班的班主任,所以对班级也有所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和学习特点还有性格特征都有全面的把握。
c、对幼儿互动的反思,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对教师指令不清时应该再更详细的教导,个别不能达到要求的降低要求,这样活动就能进行的顺利。
3、对活动效果的评价,整体幼儿参与较高,对于发展的幼儿来说活动相对简单,对于个别幼儿来说活动相对复杂,应使更多幼儿参与活动。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全面的考虑到各个环节,更加充分的做好这次活动。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运海洋球。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身体的控制能力。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海洋球150个。
2。篮筐四个。
3。独木桥两座。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动动脖子,左、右、前;动动手臂,动双脚"
二、探索运用身体各个部分运球
1。师:请你们到那边每人运一个海洋球到我这里。你们刚才是用什么运球的?
2。师:除了我们的两只手,身体的哪些地方也能运球?请你们去试试,最好和别人想的方法不一样。(幼儿尝试、探索。)
3。集中交流你发现身体的'什么地方也可以运球?哪些地方运起来球不容易掉下来?(引导幼儿发现一些不容易掉下来的方法。)并该幼儿在"大头儿子"身上的相应部位也贴上小球。
4。师:原来身体这么多的地方都能运球,现在请你们去试试一下子运许多个球,比比谁运的球多,又不掉下来。
5。你一下子运了几个球?怎样才能一下子运很多个球,又不让它掉下来。
6。我们再去试试,请你们把身上能运球的地方都用上,如果遇到了大灰狼,我们就变成木头人,一动不动,把你的海洋球保护好,别让大灰狼抢走了。(游戏若干次)
三、游戏"运海洋球"——你们的本领练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比赛,分两队过独木桥运球,比比谁一次运球多又不掉下来,最后我们看哪组运的球多。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动作的灵活性,增强体能。
活动准备:
塑料圈每人一个,山洞(纸箱)、垫子和泡沫板等若干,小皮球、小枕头、可乐瓶若干(幼儿人数的3-4倍),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幼儿手拿圈开汽车进场,跳开心舞。
2、游戏:"狼来了"。
兔妈妈带小兔把圈搭成小兔的家(圈与圈连成圆形或方形),然后小兔们在兔妈妈的带领下去为新家购买物品。要求:每次只能买一样物品,买来的物品要用双腿夹住跳回家。当老师喊:"狼来了!"小朋友迅速逃回家,在塑料圈里蹲下。老师说:"大灰狼走了。"小朋友再出来买东西。
3、游戏:"小兔搬家"。
教师与幼儿商量:"大灰狼真讨厌,经常偷袭我们,我们还是搬家吧。"→讨论怎样才能把家里的那么多的东西都搬走→兔妈妈和几只小兔示范夹物跳的搬家方法(1)造新家。
自选小桥路[塑料地垫铺成曲折的小桥]或小树林路[可乐瓶搭成],夹着圈跳到家的新址,把圈搭成一个新家(圆形或方形),再爬过小山坡[堆成山坡状的垫子],钻过山洞,回到原处。
(2)搬家。
自选小桥路[塑料地垫铺成曲折的小桥]或小树林路[可乐瓶搭成],夹一样东西跳到新家,把物品放进新家的筐里,再爬过小山坡[堆成山坡状的垫子],钻过山洞,继续搬家。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
4、放松整理活动。
(1)把东西分类(2)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进行放松活动。
家园立交桥:
1、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是幼儿屡玩不厌的活动,富有情节的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符合幼儿动作的发展水平。中班的幼儿双脚跳的.动作已较协调、轻松,而夹物跳对他们来说增加了难度,富有新的挑战性,游戏化的情节更吸引了幼儿进行反复的跳的练习。材料的提供也考虑到幼儿的差异,(如易夹的小枕头和难夹的可乐瓶;小桥和树林也具有不同的难易程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不同的运动能力。
2、家里也可利用简单的情景设置(如绕过沙发、跳过席梦斯床、爬过靠垫小山坡、钻过桌子山洞)夹上不同的物品进行夹物跳的练习。有趣的亲子游戏一定会让孩子兴趣大增。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经典)12-01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的教案06-10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精选]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