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10 07:50:3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3篇(必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3篇(必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通过图标、提问,体验和理解角色之间关爱的情感。

  3、能够大胆地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

  图书一本、配套图标、恐龙偶 。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活动观察

  ◎ 出示恐龙偶,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龙?你们知道这是怎样的恐龙?小翼龙呢? 霸王龙是侏罗纪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他能把猎物的骨头都啃得干干净净。如果弱小的翼龙遇到可怕的霸王龙会怎么样呢?

  幼儿观察恐龙偶

  幼儿先猜测后听老师描述

  初步了解了霸王龙和小翼龙后,带着疑问欣赏故事

  ◎ 欣赏文学作品

  教师:看图书讲述故事

  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教师提问,初步体验关爱的情感

  当小翼龙出生后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它的?

  当霸王龙遇到困难的时候,小翼龙是怎么做的呢 ?

  ◎教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回忆故事内容。

  当小翼龙出生的时候爸爸和妈妈是怎么照顾他的?小翼龙害怕霸王龙吗?小翼龙怎么做的呢?下雨了呢?肚子饿了呢?最后霸王龙怎么做的?

  幼儿回忆故事的相关情节并大胆讲述。在讲述过程中理清故事的基本情节。

  通过观察图片再次理解故事情节。

  ◎ 看图再次回忆故事环节,进一步体验关爱的情感。

  小翼龙为什么要帮助霸王龙呢?小翼龙的妈妈是怎么说的?

  霸王龙好了吗?他怎么做的呢?为什么这样做?

  ◎ 小翼龙怎么呢?霸王龙想说什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原来霸王龙悄悄地改变了,那么他们再次遇到会怎么样呢?请小朋友将你们想到的内容画下来。

  通过看图和提问幼儿再次体验关爱的情感

  自由表达自己的观念,与同伴讲述。

  幼儿将想到的内容说一说再画下来。

  《我是霸王龙》“二研”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在“一研”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考虑了两个因素一个是绘本本身的内容和情节相对复杂,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幼儿理解,二是幼儿的年龄特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通过绘本的内容讲述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所以目标定为初步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情节。通过图标、讨论,体验和理解角色之间关爱的情感。能够大胆地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

  本来在试上课的时候发现中班幼儿对恐龙的认识和了解相对比较单一,有的只知道一两种恐龙的名称,对于生活习性基本上不知道,所以我觉得在知识经验的准备方面,主要是让幼儿熟悉恐龙的名称和习性。但是借班上课的时候却发现,这个班的幼儿对恐龙的了解比较深刻,在活动的导入部分老师只需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幼儿就能够充分发挥了。所以我对“备课强调先要备幼儿”有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过程:

  讲完故事我先通过笼统的提问让幼儿走出故事,去回忆故事的情节,并大胆讲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了解。然后通过图片再次帮助幼儿理清故事中关爱的.情节。重点观察两副图片,让幼儿理解“为什么小翼龙决定帮助霸王龙和霸王龙最后的表现。”重复霸王龙在改变以后说的一段话,再次体验和理解角色之间关爱的情感。每次和幼儿共同回忆故事内容或者是出示图标的时候,幼儿都能够讲出和图书相一致的内容,给我的启示是:图标能够帮助幼儿记住故事的情节,还应该考虑有其他的方式也能够达到此效果。

  活动策略:

  图标的运用,幼儿能够根据画面的内容复述故事的情节,还能够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讨论的方式幼儿能够相互启发,进一步熟悉故事。重复观察画面,使幼儿对故事情节有更细的了解。视频展示只能够看到单副图效果不及看图讲述好或者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敢于玩摸袋游戏,不惧怕陌生的东西。

  2.在游戏中放手尝试,克服胆怯的心理。

  3.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两个布口袋,各种小玩具和物品(幼儿熟悉的和陌生的,让人奇怪的玩具)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难点:敢于玩摸袋游戏,不惧怕陌生的东西。

  活动过程:

  1.出示神秘口袋,激发兴趣。

  (1)事先在口袋中放入幼儿熟悉的喜欢的玩具(如小动物,小球等)

  (2)师:这是个神秘口袋,能变各种各样的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3)幼儿上来尝试摸一摸

  (4)师:请你反复在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5)师:好,我们先不拿出来,你觉得这是一件什么东西?你的'感觉怎么样?

  (6)师:咦,这会是一件什么东西呢?我们拿出来看一看。

  1.“不怕不怕”尝试触摸陌生的物体,培养勇气

  (1)出示另一个口袋(内装一些幼儿比较陌生的玩具物品)

  (2)师:这个口袋里的东西有点奇怪,你敢摸吗?

  (3)请愿意尝试的幼儿上前来摸,先间接摸,老师可抖动一下口袋,在直接摸。

  (4)师:你摸到了什么?什么感觉?老师觉得它在动,你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5)幼儿在引导下举起来给大家看,教师鼓励幼儿说:“我不怕”。

  (6)教师带领大家鼓掌赞扬他勇敢

  (7)鼓励所有幼儿这样做,对胆小的幼儿,教师可和他一起把手伸进口袋触摸,并表扬他勇敢

  (8)师:xx小朋友有点害怕,老师和你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吧,老师抓着你的手,我们一起把手伸进去摸一摸。

  1.活动结束:

  玩游戏“我不怕”,说说自己不怕的东西。

  (1)出示一个气球,告诉幼儿:气球要找朋友,找一个勇敢的朋友,气球找到谁,谁就要告诉气球自己不怕什么。

  (2)教师抛出气球,幼儿抢接气球,谁接到了气球,就说一句话,如:“我不怕XXX。”然后该幼儿抛出气球,接到气球的幼儿也说一句话,反复进行。

  (3)幼:“我不怕xxx,我不怕xxx”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懂得应该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

  2、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语气表演儿歌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敲门的文明礼仪。

  2、物质准备:奶奶、雷公公、啄木鸟的头饰,啄木鸟和雷公公的声音。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导入活动。

  (1)跟幼儿一起玩红红和黄黄的手指游戏。

  (2)提问:红红到黄黄门口的时候是怎么敲门的?(咚咚咚)你们平常是怎么敲门的?

  (3)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有礼貌的,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没礼貌的。

  2、教师示范朗读。

  (1)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常规幼儿认真倾听。

  (2)朗读前抛出问题: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幼儿带着问题倾听儿歌更有目的性。

  (3)提问:装雷公公和装啄木鸟的时候分别是怎么敲门的?(幼儿敲桌子表现)你喜欢哪种敲门方式?奶奶最后给谁开门?为什么?

  3、幼儿学习朗诵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语气来学习朗读儿歌。

  提问:

  (1)雷公公的`声音的怎样的?(很大声),啄木鸟啄树的声音是怎样的?

  (2)朗读"我装雷公公"这一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很急,敲门时"轰轰轰"的很大声)

  (3)朗读"我装啄木鸟"这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比较柔和,敲门时"笃笃笃"的声音比较轻)

  4、幼儿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态度与效果

  提问:我装雷公公敲门"轰轰轰"时,奶奶开门了吗?我装啄木鸟"笃笃笃"敲门的时候,奶奶开门了吗?为什么?

  5、组织幼儿分组表演《雷公公和啄木鸟》,让幼儿从中进一步体验作品。

  (1)教师当奶奶,全班幼儿当小朋友,桌子当成是门,让幼儿与教师一起边朗读边表演。

  (2)幼儿分组表演,第一组幼儿表演"雷公公",第二组幼儿表演"啄木鸟",教师扮演奶奶

  6、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像啄木鸟一样轻轻地有礼貌地敲门,在日常生活照不仅仅是敲门要有礼貌,时时刻刻都要做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1、将雷公公、啄木鸟、奶奶的头饰投在表演区,鼓励幼儿表演儿歌。

  2、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要学啄木鸟讲文明、懂礼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的教案06-10

【精选】中班教案09-20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精选)11-06

[经典]中班教案12-16

(经典)中班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