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范电信诈骗教案

时间:2024-07-02 07:43:2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防范电信诈骗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防范电信诈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防范电信诈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识别电信诈骗

  2. 理解电信诈骗行为的危害性及防范措施

  3. 认识警方的工作以及求助渠道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 电信诈骗的识别标准

  2. 识别电信诈骗的经验分享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1. 活动一:介绍防范电信诈骗

  (1) 介绍电信诈骗的概念及危害 教师:热爱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有关电信诈骗的话题。首先,我们来讲一讲电信诈骗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通讯方式,骗取大家的金钱或者个人信息,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电信诈骗的危害很大,它会导致你的钱财受损,身份被盗用,甚至给你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影响。

  (2) 讲解电信诈骗的手段

  教师:电信诈骗的手段有很多,在这里,我为大家列举了主要的几种方式:

  首先,虚假中奖诈骗。骗子声称你中了大奖,需要通过汇款、转账等方式获取奖金,但实际情况是根本没有这个奖,这是骗子骗取你的钱财。

  其次,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主要通过冒充公检法的身份,谎称你存在违规行为,需要缴纳罚款或者咨询费用,把你的钱骗走了。

  再次,冒充亲友诈骗。骗子通过冒充你的亲戚、朋友等身份,声称有事需要你的资助,需要你通过转账、汇款等方式向他们打款,从而骗取你的财产。

  最后,网络购物诈骗。骗子通过虚构商品信息,吸引你购买商品,但事实上根本没有商品,将你的钱财卷跑了。

  2. 活动二:讲解电信诈骗的防控方法

  (1) 正确认知电信诈骗的危害

  教师:认识电信诈骗的危害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受到了电信诈骗的危害,从而重视它。我们要坚信,只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方法,我们就能避免电信诈骗。

  (2)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教师:骗子骗取个人信息的方法很多,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电话、地址、身份证号等。同时,我们也要防范陌生号码,家长们可以在手机上设置拦截陌生号码的功能。

  (3)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教师:骗子的方式之一就是冒充你的亲戚、朋友等身份,然后骗取你的钱或者个人信息。我们要警惕此类情况的发生,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建议大家先确认一下身份,别轻易相信来路不明的信息。

  (4) 关注公安部门的警示信息

  教师:公安部门年年发布电信诈骗的黑名单,我们要及时关注并了解。如果有被骗的情况,首先要保持镇静,随后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

  3. 活动三:电信诈骗的演示及体验,培养幼儿识别电信诈骗的能力

  教师可以模拟骗子的情况,带领孩子们分辨案例,并进行简单的模拟操作,让孩子们体验一次欺骗的感觉。

  4. 活动四:游戏,巩固知识点

  教师设计情景游戏,让幼儿根据学习内容进行游戏答题。

  四、教学评价

  1. 知识点掌握情况考查

  2. 情景游戏表现考核

  3. 答题情况考核

  四、教学时间分配

  本次教学共计1个小时,按照20:35:5分配,第一个小时为基础知识

  讲解,第二个小时为演示和体验,最后15分钟进行游戏答题和总结。

【幼儿园防范电信诈骗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防范电信诈骗心得体会06-07

银行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工作总结范文04-27

防电信诈骗教案范文06-25

老年人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宣传标语12-24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06-23

防电信诈骗标语11-04

防电信诈骗标语05-25

电信诈骗工作开展总结11-04

预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11-06

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