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有趣的膨胀
设计思路
这一活动来源于我和孩子的一次偶然对话,有次我用胖大海泡茶喝,孩子们看到我杯中的胖大海后,都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而当他们看到放入杯中的胖大海刚开始很小,过不了多久却变得非常大时,一个个惊讶不已,追着问我:"它怎么会变得这么大的呀?"我敏感地意识到,孩子对膨胀这一现象感兴趣。纲要中又指出:幼儿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于是有趣的膨胀这一活动就自然生成了。依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思维逻辑,本次活动幼儿将在激趣导入说一说、操作探究试一试、视频分享看一看的多感官参与过程中,经历一次愉快的探究之旅。
活动目标
1、观察物体遇水发生膨胀的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与水温、浸泡时间有关。
2、知道耐心观察的重要性,萌发探究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观察物体遇水发生膨胀的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与水温、浸泡时间有关。
难点:知道耐心观察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们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在水中膨胀现象有所了解。
材料准备:(1)记录表(每组一份)、操作卡片(每组一套)。(2)1组热水、3组冷水(3)压缩面膜、茶叶、银耳、木耳、胖大海、紫菜、积木(4)生活中膨胀现象的视频、投影仪。
活动过程
环节与时间
教师行为
幼儿行为(预设)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说一说
(3分钟)
二、操作探究试一试
(15分钟)
1、猜一猜
师:猜猜看这是什么?我们把它放到水里看看。
2、做一做
师:它在水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你平时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放到水里也变大的?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像这个压缩面膜一样,遇到水之后会变大,这就是一种有趣的膨胀现象。
1、介绍材料和记录表
师:猜猜看哪些材料放到水里会发生膨胀?
幼:糖、奶片、药片……
幼:裂开了,变大了。
幼儿生生互动
引起幼儿的探索欲望
幼儿初步感受膨胀的存在。
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分享同伴资源。
环节与时间
教师行为
幼儿行为(预设)
设计意图
三、视频分享看一看。
(2分钟)
哪些材料放到水里不会膨胀?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1)一个杯子放一种材料。
(2)如果材料放进水里会变大,就把图片贴到打钩的一栏,如果不能贴到打叉的一栏。
(3)4人一组。
3、幼儿第一次观察并记录,教师指导。
4、分享交流实验结果。
(1)满足集体的需要
师: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2)选择样本资源进行交流。
5、幼儿第二次观察并调整记录表。
师:这次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小结:物体的膨胀和水温、浸泡时间有关系。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会发生膨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幼儿观看利用膨胀原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视频。
生生互动,个别交流
幼:茶叶会膨胀
幼:积木可能不膨胀
差异资源
1、热水里的茶叶变大,冷水中的茶叶没有变大。
2、有的材料放进水里发生膨胀,有的没有发生膨胀。
两次操作、观察中,发现材料在水里的变化,感受物体的膨胀跟水温、时间有关系。
经验的拓展、提升。
【中班科学:有趣的膨胀】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有趣的硬币教案11-18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纸09-22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纸》教案01-11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有趣的图形宝宝》03-24
中班教案《有趣的指纹》05-28
有趣的气球中班教案03-19
《有趣的石头》中班教案06-21
大班科学有趣的指纹教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