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时间:2024-06-04 10:59:2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

初中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探索等式具有的性 质并予以归纳。

  (2)能利用等 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 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借助于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下几节的学习铺平道路.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 学生学会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然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难点: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温故知新:

  实验一:天平一边放重3 00克的一本书,另一边放50克的砝码多少各个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准备天平,让学生边做边观察边思考

  活动(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天平平衡后,两边分别同时放上两个砝码,天平还能保持平衡吗?试一试。

  问 题二:如果把天平看成等式,你能得到什么规律,试一试用文字语言叙述后再用字母表示

  先合作、交流 ,后找多名学生归纳规律,在学生都理解后教师出示: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设x=y, 则: X+c=y+c x-c=y-c(c为一个代数式)

  问题三:如果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 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你能得到什 么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小组进行实验 ,总结规律。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设x=y, 则:cx=cy x/c=y/c

  (c为一个不为零的数)

  活动(三)拓展运用:

  例1 解下列方程:

  (1)X+2= 5 (2)3=X-5

  第一题教师领学生完成,给出解方程的完整步骤,逐步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第二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锻炼学生组织语言能力。

  例2 解下列方程:

  (1)-3X=15 (2)-N/3-2=10

  学生独立完成(两生黑板练习),后两生给与评价。

  活动( 四):议一议:

  通过对以上两个方程的求解,请你思考一 下,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你的解对不对?

  合作交流并回答

  活动(五):练 一练 :

  课本随堂练习。

  活动(六):小结反思: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另外你有什么感 触?

  活动(七):布置作业:

  必做题

初中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等式的性质,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初步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它们将不等式变形。

  教学难点: 不等式基本性质3的探索与运用。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1.举例说明什么是不等式?

  2.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1 ) 若x-6=10, 则x=16( )

  ( 2 ) 若3x=15, 则 x=5 ( )

  ( 3 ) 若x-6>10 则 x>16( )

  ( 4 ) 若3x>15 则 x>5 ( )

  【设计意图】(1)、(2)小题唤起对旧知识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回忆,(3)、(4)小题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温故知新

  问题1.由等式性质1你能猜想一下不等式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吗?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不等式。

  估计学生会猜: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不等式。教师引导:“=”没有方向性,所以可以说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而不等号:“>,<,≥,≤”具有方向性,我们应该重点研究它在方向上的变化。

  问题2.你能通过实验、猜想,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吗?

  同学通过实例验证得出结论,师生共同总结不等式性质1。

  问题3.你能由等式性质2进一步猜想不等式还具有什么性质吗?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等式依然成立。

  估计学生会猜: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你能和小伙伴一起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吗?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发现了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会出现两种情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探索规律,从而形成共识,归纳概括出不等式性质2和3。

  问题4.在不等式两边都乘0会出现什么情况?

  问题5.如果a、b、c表示任意数,且a<b,你能用a、b、c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表示出来码?

  【想一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思考,独立总结异同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二者进行比较,有助于加深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促成知识的“正迁移”。

  综合训练:

  你能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吗?

  1、课本62页例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问题是由a>b经过怎样的变形得到的,应该应用不等式的哪条基本性质。由学生思考后口答。

  2、你认为在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哪一条性质最容易出错,应该怎样记住?

  3.火眼金睛

  ①a>1, 则2a___a

  ②a>3a,则 a ___ 0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训练,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思考、交流。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提高。学生自觉形成本节的课的知识网络。

  思考题

  咱们班的盛芳同学准备在五、一期间和他的爸爸、妈妈外出旅游。青年旅行社的标准为:大人全价,小孩半价;方正旅行社的标准为:大人、小孩一律八折。若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一样,你能帮盛芳同学考虑一下选择哪家旅行社更合算吗?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初中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相关文章:

比例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02-21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11-06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15篇03-28

【精品】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三篇04-04

【精华】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4篇11-01

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基本性质》06-02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05-28

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04-22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12-21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汇总5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