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时间:2024-06-03 15:30:4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女字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女字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例字“安”下边的文字,思考:女字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女”的书写有什么变化?不同部位的女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安”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安、委”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女字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40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女”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书法家——董其昌,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董其昌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进一步巩固女字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

  第15课全包围和双包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全包围和双包围的形态特点;过程与方法:掌握全包围和双包围运笔方法和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还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全包围和双包围的区别。

  教学难点:

  全包围和双包围例字的'写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全包围和双包围,掌握运笔1.学生看书,感知竖画。

  (1)认识左全包围和双包围并书写。

  (2)指名说说:书上共有几全包围和双包围,它们的样子有什么异同?(3)学生齐读文中的“笔画特点”的内容。2.了解运笔,学会书写。3.指导书写。

  4.老师逐个范写、讲解。5.学生练写,老师个别指导。

  三、评价小结

  1.回课巩固全包围和双包围书写要领。

  2.评价表扬课堂中书写认真、姿势正确、书写美观的同学。

  板书设计

  第15课全包围和双包围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3

  第9课上下相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相等型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上下相等型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认识上下相等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难点: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板书课题:第9课上下相等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相等型结构的字?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上下相等型字的`写法:(1)上下约各占高度的1/2。(2)注意上下不可远离。

  (3)上稍窄下稍宽,上下不可远离。(4)各自成型,上下呼应。

  2.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3.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学一学,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五、欣赏书法名言。

  六、板书设计:

  第9课上下相等

  1.上下约各占高度的1/2。

  2.注意上下不可远离。

  3.上稍窄下稍宽,上下不可远离。

  4.各自成型,上下呼应。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4

  第11课上下对正和左右对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对正型和左右对称型的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和左右对照查找出病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识这两种类型的字并能正确书写。难点:分心病例,通过对照查找出病因。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板书课题:第11课上下对正和左右对称2.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写好这两种类型的字。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上下对正型字的写法:(1)注意中心是对正的。(2)上中下结构同样适用。

  (3)上下结构的'字,若左右同形的,应在上下中心对正的基础上做到左右对称。2.讲解左右对称型字的写法:(1)一般以中竖为中心。(2)左右中心对称。

  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4.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学一些,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

  四、书法小故事。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5

  一、指导思想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接触毛笔书法比较少,对基本的执笔、运笔、行笔都缺乏一定的了解,书法知识知之甚少。基于这种现状,我们采用书法入门描摹临系列教学,从基本的描红开始,逐步学习基本笔画,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教材分析

  1、在教学中我们选用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作为学习的范本。

  2、《颜勤礼碑》是颜书成熟期的'代表力作。其用笔之劲健、爽利,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结字一反初唐的中间紧缩而笔势开张,内紧外松,宽舒圆满,雍容大度。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写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规范的写字技能。

  四、教学目标

  1、在书法学习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指导学生写出一笔漂亮的字,对其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社会交际起到深远的影响。

  3、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4、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五、教学措施及方法

  1、加强课堂教学,认真上课备课,与通用格教学紧密结合,加强作业检查批改力度。课堂中注重渗透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确定“写字先做人”这一教学原则。

  2、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坐姿、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3、继续深入研究开发学生书法校本教材。

  4、强化责任意识,抓好学生的习字质量。

  5、有计划开展习字活动,全面提高整体的书法水平:

  6、定期举办书法展览,定期更换一次学生书法作品(主要从书法选修班中选取)。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书法比赛,积累参赛成果。

  7、加强书法教学的评价研究,制定评估细则,认真评定学生的习字质量。

  六、教学进度

  单周进行中国画,双周进行书法。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笔画点。通过观察分析形态以及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能力。

  2、学习书写含有笔画点的字。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巩固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

  2、了解基本笔画点的特点和运笔方法,掌握写法。

  课前准备:坐姿,头正、肩直、臂开、足安。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基本笔画“点”。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点”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4种不同形式的点(右点、左点、撇点和挑点)。

  2、学生练写,观察自己写的.“点”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

  3、教师具体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要有轻重变化。详细讲解: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撇点和挑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左点.写法基本同右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撇点,实际上是有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挑点,是在左点的基础上像右上方出钩,速度要快但不能细。

  4、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5、指名说一说右点、左点、撇点、挑点书写要点。

  (二)学生再次练习书写,老师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点的字。

  1、出示范字。右点例字:良、云、求、永、宋。左点例字:小、心、必、尘、乐。撇点例字:首、半、兰、前、兴。挑点例字:冻、海、洗、状、壮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演示书写过程。

  5、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字进行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四)讲解王羲之学习书法的小故事,让学生在休息的同时明白练字必须刻苦、坚持,不能着急。

  (五)作品展评(师生共评,边评边适当修改)

  三、课堂小结。

  希望这一节课能让你们如沐春风,让自己美起来更让自己的字美起来!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7

  教学内容:课本5-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卢中南先生硬笔作品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从中了解书法的博大精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卢中南先生作品的风格特点。

  2.难点:知道卢中南先生的字的笔道劲利、舒展、结构严谨、字势挺拔、具有一种俊美洒脱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田英章老师的硬笔书法作品,相信同学们一定被田英章老师深厚的书法功底、超群的书法技艺所深深折服。希望同学们以田英章老师为榜样,勤学苦练,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本课让我们继续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中,再来认识一位与田英章老师比肩的当代书法名家—卢中南老师。

  二、教学新课

  1.讲解卢中南老师及他的作品。2.讲解卢中南老师字的特点。3.欣赏卢中南先生的作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8

  第一课硬笔书法欣赏概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硬笔书法欣赏方法,提高对硬笔书法欣赏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以教材为依据,扩展教学内容,通过看、听、交流等形式,学会对硬笔书法进行欣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材中硬笔书法作品的欣赏。

  难点:理解同一个字由不同的人书写出来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书写工具是毛笔,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书写工具由古代的毛笔,变成了现代的多种书写工具,例如,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等,而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又同程硬笔。硬笔书法的价值与软笔(毛笔)书法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板书课题“硬笔书法欣赏概述”)。

  二、新课教学:

  1.讲解田英章硬笔书法的`特点。

  2.讲解书法欣赏的含义。

  3.讲解欣赏方法书法的步骤。

  4.让同学们分别欣赏田英章硬笔楷书作品、卢中南硬笔楷书作品。5.讲解字的结构和笔画。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9

  教学时间:

  1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呼应

  2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为什么要呼应?

  二、新授

  (一)什么叫呼应

  1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2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3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呼应

  1出示例字“小”

  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3出示“心”字

  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

  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

  三、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8课避让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0

  第13课两面包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行楷的基本特点,并能掌握一些行楷的书写技法。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讲解、观察等形式,使学生观察到行楷的书法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行楷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楷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技法。

  难点:行楷的书写技法。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内容。

  1.总结上节课的内容。(重点是吴玉生先生的书法书写特点)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五课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

  二、教学新课

  1.简单介绍什么是行楷?2.简单介绍行楷的实用性。

  3.以教材为基准,简单将楷书和行楷两种书体进行对比。

  三、讲解行楷可以通过以下六种途径来提高书写速度。1.缩短行笔距离。2.调整楷书笔顺。3.改变笔画形态。4.使用弧线代折。5.连写相邻笔画。6.适当应用草书。

  (说明:以上六种途径,在实际书写中,通常是综合应用的。)

  四、指导学生将教材上的行楷字进行临写。

  五、课堂总结。

  六、板书设计:

  第13课

  1.缩短行笔距离。2.调整楷书笔顺。3.改变笔画形态。4.使用弧线代折。5.连写相邻笔画。6.适当应用草书。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1

  第7课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难点: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课时划分:1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方法: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2.讲解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方法: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上下两部件的重心熬的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4.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学一学,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五、板书设计: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相关文章:

《书法》教案04-20

《书法》教案05-24

小学书法教案05-26

毛笔书法教案05-30

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07-14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24

书法课教案03-24

小学毛笔书法教案03-23

书法课教案05-25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