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教案

时间:2024-05-25 16:01:01 教案 我要投稿

书法课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法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书法课教案

书法课教案1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笔顺规则(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提高捺画的书写质量。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表扬班里刻苦学习写字的同学。

  三、 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一课:笔顺规则(一)。出示挂图“十、干”,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此时板书:先横后竖。 分组观察“十、干”的特点; “十”的特点:1.笔顺:先横后竖:2.这两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3.笔画粗细比较;4.这个字大致成什么图形。 “干“的特点,老师可依“十”的特点,请同学们总结出规律,启发学生思考。老师出示“人、入”的范字挂图,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板书:先撇后捺。 在老师的启发下,分别说出这两个字的特点,并提示学生写“捺”的`注意事项。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一课作业,硬笔部分提出:捺的书写要自然。老师放音乐,巡视行间,随时纠正学生的坐姿、执笔及书写时的毛病。

  五、 总结:展示作业,表扬书写好的及进步大的同学,号召同学课下多练习。

书法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参照正奇相生写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了解正奇相生的`写法,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了解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能参照正奇相生写几个硬笔字。

  教学准备:

  学生:硬笔书法纸。

  教师:各种各样正奇相生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汉字结构安排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课,了解书法作品中的有特点的一些汉字应该如何书写。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①、什么是正奇相生?

  ②、汉字正奇相生处理上有哪些要点?

  ③、书写有哪些要求?

  2、学生自读关于正奇相生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相关的书法作品,学生分别指出哪里是正奇相生的结构。

  三、学习“我知道了”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那么正奇相生汉字又应该怎么写呢?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正奇相生汉字的写法。

  四、学习“我来找找”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汉字,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主笔在什么位置?教师出示。

  2、书法作品。学生找一找主笔。

  五、“我先试试”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正奇相生汉字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知识。写几个硬笔字。

  2、学生书写作品。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

  六、总结:

  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结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

  七、布置作业:

  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

  第1课 正奇相生

  主笔错落

书法课教案3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笔画的粗细变化。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

  三、 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题:第十二课 笔顺规则(二)。同时出示挂图“工”字,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它的规律:“从上到下”。同时板书:从上到下。

  老师启发学生说出“工”的具体写法:

  (1) 先说出第一笔的位置,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的斜线上,穿过竖中线上半部分的三分之一处,这一笔画较粗。

  (2) 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有一定的斜度,较短。

  (3) 第三笔较长,与第一笔和横中线的.距离相同,左低右高。

  (4) 整个字形大致呈梯形。

  “王”的具体写法: 在分析“王”字的基础上,尽量请同学们说出其写法。

  (1) 第一笔和第二笔两个短横较粗。第一笔在竖中线上半部分的二分之一处。

  (2) 第三笔在竖中线上,有一定的斜度。

  (3) 第四笔是长横,较细,与第一二笔之间的距离相等。

  (4) 整个字形大致呈梯形。

  从左到右:“川、林”的写法

  (1) 说出笔顺;

  (2)总结出“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

  (3)说出每笔的位置;

  (4)每个笔画的不同点;

  (5)这两个字所呈现的大致圆形,这些可分两组讨论,得出结论。 硬笔部分,熟悉笔顺规则,强调一下起笔收笔动作稍大。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二课作业,伴以较轻松的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书写中的错误。

  五、 总结:展示学生的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

书法课教案4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竖钩的写法、钩的写法。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表扬班上书写认真的同学。

  三、 复习竖(垂露竖)的写法。

  垂露竖的写法: 先左上,转笔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收。

  问:如果在垂露竖的末端加点东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待学生说出“竖钩”后,出示课题:第九课:竖钩的`写法。

  四、 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 请学生看图,观察“竖钩”的特点:

  1、其外形像一个钩子;

  2.其是竖和钩组成的;

  3.其在竖中线上。

  竖钩的写法:因为垂露竖已经学过,所以尽量请学生多动脑子,总结出竖钩的写法。 先左上,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锋,出钩。请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书写练习。

  五、 巩固练习:完成第九课作业,范字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图形为“ ”形;

  2.笔顺;

  3.“竖钩”在竖中线上。

  硬笔要求:学生写出的字尽量和帖一样,每写完一遍,和帖上的字对照检查一遍,不断地纠正错误,越写越好。学生练习时,配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时的一些错误。

  六、 总结:

  展示作业,给予表扬(表扬方式方法,老师自酌,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佳),对课下练习的学生多加鼓励。

书法课教案5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写好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写好字的作用和方法。 教学重点;写好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难点:写好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 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即使在现在电脑普及的时代,钢笔仍是不可取代的主要书写工具。“字是人的脸面”,因此,从学生时代起开始进行正规的钢笔字训练,将受益终身。 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你想用潇洒漂亮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二、根据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临帖和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所长,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近,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 摹帖,就是把薄纸蒙在帖上,直接描画,如同描红,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字形结构。临帖,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去写。只要仔细认真,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只摹不临,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缺乏神采。初学者宜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临帖的'方法

  临帖要做到三要:一要眼到手到心到;二要少而精;三要不断比较。 眼到手到心到,是指临帖时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不仅用眼睛看,用手认真写,而且要开动脑筋,思考怎样临才能临得象。 少而精,是指每天规定五到十来个字,反复写,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尽量消化它,最好能掌握它;如果字一下子临得很多,往往会象抄书一样,印象不深。 不断比较,是指临了一遍后,把自己临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看那一笔写得好,那一笔写得不好。字形结构是否摆稳,到底象不象;要找出差距看出缺点,从而加以改进。临一遍,比较一遍,改进一遍;不断临,不断比较,不断改进,就会越写越象,越写越好了。

  3、连续不断,持之以恒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没有掌握,当然谈不上进步,而生硬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根据经验,楷书练字临帖,每天差不多要写二百多字,必须一次性连续不断写完。这才能达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这也是锻炼毅力的好办法。学习时要象蚯蚓钻进泥土里似的,一头钻进字帖里,专心致志。每天抽一定时间临摹帖,滴水穿石,日久见功夫,辛勤耕耘,一定会有收获。

书法课教案6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

  (1):从内到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

  (1):从内到外。竖折和走之的写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表扬班上书写认真、进步较大的同学,尤其是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的,号召同学们学习。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说出“凶、运“的笔顺,引导学生总结出”从内到外“。(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请老师不要着急,老师可预备好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同学们,“凶”字先写哪几笔,后写哪几笔,那么谁能说出从哪儿写到哪儿呀?)老师板书:第十四课:笔顺规则

  (1):从内到外。老师和同学具体分析“凶“和”“运”的写法。范字“凶”:先写第一笔短撇和第二笔长点,两笔交叉在米字格中心偏上,看准位置,不宜过大,第三笔竖折和第四笔竖把“ ”包起来,形成三面包围(第三笔竖折的`写法应给同学提示一下),这个字呈“ ”形(见课本)。范字“运”虽然较难,但在分析“凶”字的基础上,可多让同学们说一说。这个字共七笔,第一笔到第四笔组成“云”,其占据米字格的中心,要小,收紧,这样走之才能把“云”包围起来(走之这几笔,老师可演示,提醒学生)。这个字呈圆形。老师可让同学们说说从内到外的笔顺还有哪些字(山、远、达、廷、延等),可让学生多动脑子。硬笔部分也都是笔顺从内到外的字,老师稍强调一下并提出看谁临得像。

  四、巩固练习:

  五、完成第十四课作业,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书写中的错误,发现写得好的同学。

  六、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如有全班性的错误,要纠正。

书法课教案7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撇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撇的写法,中锋行笔。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猜谜语:长头发,飘起来。打一笔画。待同学们说出“撇”后,出示课题:第六课撇的写法。

  三、将受新课。请学生观察“撇”的特点,和哪个笔画有相像的`地方:

  1.它和“悬针竖”有相像的地方,它们都是起笔粗,末端细。

  2.它和“悬针竖”的角度不同,“撇”是斜的,“悬针竖”是垂直的(学生可能说不出“垂直”两字,只要说出是“直”的即可)。撇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左斜下行(要中锋行笔,边行边提),提笔出锋。可让学生用手指代笔在书上写几遍。让同学们看范字“左”、“千”,说出笔顺,及其在米字格的位置。硬笔作业要求:出锋自然,不要过快。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六课的作业,巡视行间,轻声地纠正同学们的错误,同时放段音乐(声音不要过大),使同学们在欢快地气氛中学习。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挑出写得好的作业在专栏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书法课教案8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四):从内到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笔顺规则(四):从内到外。竖折和走之的写法。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表扬班上书写认真、进步较大的同学,尤其是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的,号召同学们学习。

  三、 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说出“凶、运“的笔顺,引导学生总结出”从内到外“。(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请老师不要着急,老师可预备好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同学们,“凶”字先写哪几笔,后写哪几笔,那么谁能说出从哪儿写到哪儿呀?)

  老师板书:第十四课:笔顺规则(四):从内到外。 老师和同学具体分析“凶“和”“运”的写法。范字“凶”:先写第一笔短撇和第二笔长点,两笔交叉在米字格中心偏上,看准位置,不宜过大,第三笔竖折和第四笔竖把“ ”包起来,形成三面包围(第三笔竖折的写法应给同学提示一下),这个字呈“ ”形(见课本)。 范字“运”虽然较难,但在分析“凶”字的基础上,可多让同学们说一说。这个字共七笔,第一笔到第四笔组成“云”,其占据米字格的'中心,要小,收紧,这样走之才能把“云”包围起来(走之这几笔,老师可演示,提醒学生)。这个字呈圆形。老师可让同学们说说从内到外的笔顺还有哪些字(山、远、达、廷、延等),可让学生多动脑子。 硬笔部分也都是笔顺从内到外的字,老师稍强调一下并提出看谁临得像。

  四、 巩固练习:

  五、 完成第十四课作业,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书写中的错误,发现写得好的同学。

  六、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如有全班性的错误,要纠正。

书法课教案9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 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 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 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 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 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书法课教案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竖心旁、单人旁、羊字旁和右耳旁”。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到现在为止学习了哪些偏旁部首?你能说出左偏旁的部首有哪些吗?右偏旁的又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4个。(板书,让学生说出部首名称)

  二、自主观察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2个左偏旁和2个右偏旁有什么特点?

  2、自己思考后再小组讨论

  3、点名汇报

  4、板书写出“快、他、群、那”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书

  ① 左偏旁形窄让右,主笔都为“垂露竖”

  ② 右偏旁左右一致,主笔为“悬针竖”

  三、范写,学生观察

  四、自主练习

  五、讲评

  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好的同学作品

  2、全班讲评,好的作品投影出来,予以表扬

  六、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左偏旁的提。

  2、学会写“氵、扌、言字旁、提土旁”四个偏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复习第一课学了什么笔画

  2、今天我们学习了4个部首,看看大家还记得这些小朋友不

  3、板书课题,写出“三点水,言字旁,提手旁,提土旁”

  4、同学们你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二、自主观察

  1、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点 (都是左偏旁,都有提)

  2、点名汇报

  三、范写,认识“三点水”以及“江”

  1、写出“三点水”以及“江”

  2、三点水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提的长短

  4、引导学生写字学会分布位置、左右对称

  四、范写,认识“言字旁”以及“说”

  1、引导学生“言字旁”竖提不能提的太长,不能超过竖中线

  2、让学生写3个“说”,评议

  五、范写,认识“提手旁”以及“把”

  1、写“提手旁”时,提位于左下格、上横稍短

  2、“巴”字位于竖中线右边,“竖弯钩”与竖中线重合

  3、学生模仿写

  六、范写“提土旁”和“地”

  1、引导学生“提土旁”是一提而不是“土”横

  2、左偏旁稍微小一点

  3、左右分部对称

  4、学生仿写

  七、让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左偏旁的撇,捺和点。

  2、学会写“放,外,她,欢”四个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复习第二课学了什么笔画

  2、之前我们学习了4个字,看看大家还记得这些小朋友不

  3、板书课题,写出“放,外,她,欢”

  4、同学们你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二、自主观察

  1、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点 (都是左右结构,都有撇,捺和点) 2、点名汇报

  三、范写,认识“三点水”以及“江”

  1、写出“放,外,她,欢”

  2、每个字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斜侧要适当,字体才端正平稳。

  4、引导学生写字学会分布位置、左右对称

  四、让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偏旁中竖,提,撇,捺,点的写法。

  2、学会写“件,情,桃,河,话,扔,块,孩”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生字“件,情,桃,河,话,扔,块,孩”

  2、让同学们识读

  二、自主观察

  1、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左右结构的字)

  2、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4、总结板书

  三、范写

  1、提问:件的第五画是什么?情的第五画是什么? 桃的第六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件,情,桃,河”

  3、让学生注意笔画顺序

  4、学生模仿写3个

  四、范写

  1、提问:话的第四画是什么?孩的第五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话,扔,块,孩”

  3、让学生注意笔画顺序

  4、学生模仿写3个

  六、学生自主练习写

  七、总结,展示写得好的练习

  教学反思:

  (略)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独体字变作偏旁时笔画的变换

  2、学会写独体字变换的偏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生字“禾、女、足”

  2、让同学们识读

  3、‘禾、女、足’是独体字作为部首,有哪些字

  二、自主观察

  1、展示图片: 禾→秋

  女→好

  足→路

  2、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独体字作为偏旁发生了变化) 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5、总结板书

  三、范写

  1、提问:禾的第五画是什么? 秋的第五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秋”

  3、让学生注意第五画是“点”且不起过竖中线

  4、学生模仿写3个

  四、认识“女”到“好”变化

  1、女的“一”画中是横且稍长

  2、引导学生观察“好”,“女”的变化

  3、作为部首“横”变了“提”

  4、师范写

  5、学生模仿写3个

  五、认识足字旁

  1、引导观察“足”和“路”的第六和第七画分别是什么?

  2、让学生记住足字旁作为部首,“撇”变“竖”,“捺”变“提”

  3、师范写,学生举手跟写

  4、学生模仿写3个

  六、学生自主练习写

  七、总结,展示写得好的练习

  教学反思:

  (略)

  第二课 左右结构的字

  (二)

  ——左右宽窄,配合得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偏旁组合的字

  2、学写左偏旁窄,右偏旁宽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左右结构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话、唱、脸、往

  二、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字结构

  2、写字时左边稍微窄

  3、板书示范

  4、告诉学生在竖中线左侧画一条竖线,然后写左偏旁,后写右边 5、学生模仿写3个“话”

  三、自主练习

  1、板书写“唱”

  2、让学生根据方法练写

  3、小组评议

  四、布置作业写“话、唱、脸、往”各一行

  教学反思: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偏旁宽、右偏旁窄的.字

  2、写好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指名2个到黑板上写,回顾上一节课

  2、评议

  3、师范写“刻、刚”

  4、作比较,有什么不同

  5、指名汇报

  6、师揭示课时 今天我们学左宽右窄的字

  二、指导书写

  1、首先,我们观察到利刀旁稍向右

  2、分部田字格

  3、在田字格向画一条竖直线

  “亥”占田格中竖式左边,“利刀旁”第一笔与刚画的竖线重合

  4、让学生模仿写3个

  5、检查评议,纠正写错误的同学

  三、拓展

  1、板书左宽右窄的字:刚、影、船

  2、学生仿写

  3、小组3评

  4、选出小组中写得最好的展示

  四、学生自由练习写

  五、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宽窄相同的字

  2、写好左右宽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前2节课学过左右结构的字

  2、左宽右窄、左窄右宽的字引出这节课内容,左右宽窄相同的字

  二、引导观察

  1、观察分析左右相同以为左右宽窄一样

  2、板书“林”竖中线左边写“木”,横变提稍短 竖中线右边写“木”,左右一样宽

  3、板书“林借”,边写边指导

  三、学生模仿写

  1、仿写“林,借”

  2、回顾,写左宽右窄,左窄右宽,左右相同的字

  四、学生自由练习写

  五、总结左右结构字形写法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上下结构的字

  (一)

  ——字头要端正,看准竖中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结构的字

  2、正确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老师这里有一位小朋友写的名字,大家猜猜看,这位小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呢?出示“六字亲意”,指名回答

  公布答案:指名分析,楚中天写成林蛋大的原因

  总结:要写好字,首先要把字间架结构放正

  二、引导观察

  1、我们来看“六”是什么机构?(上下结构)

  2、范写指导:从上往下分层写

  3、学生模仿写

  4、点名写,评议

  5、范写“声、岁、尖、走”边写边讲述

  6、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结构中字头要端正,看准竖中线

  2、正确规范书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看到“林蛋大”的笑话,所以我们深深指导字要写端正才不会闹笑话,今天我们再学习上下结构的汉子

  二、引导观察

  1、范写“井”

  2、学生仿写3个

  3、我们再学习“云”起笔是横,横要平,竖中线一般在横的中间

  4、学生模仿写3个

  5、范写“石,春”让学生仿写

  6、自由练习

  7、布置作业:“瓜、象、多、伞”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上下结构的字,字底要支撑好上面的笔画

  2、规范书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评讲作业:好的投影展示,写的不好的投影指导,让其他学生避免犯错误

  2、展开今天课堂内容,出示“定”的下片

  二、引导观察

  1、让学生观察“定”分析书写结构

  2、分析,下层的“工”是字底,承托上面的笔画

  3、范写引导

  4、让学生在田格上范写3个

  5、小组评议

  6、范写“衣忘变”

  7、学生自由练习

  三、总结

  上下结构的字要整体分析在田字格的占位情况再下笔,上下结构的上下层不能分离成为2个字,要书写规范,多练习多书写才会把字写得工整。

  教学反思:

书法课教案1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 讲授新课。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 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 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3.左上格、坐下格;4.右上格、右下格。 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 点2.横3.竖4.钩5.挑6.撇7.短撇8.捺 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

  四、 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可提出要求:1.临得像;2.要有起笔和收笔;3.捺要写得自然。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以利总结。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课下练习写字。

书法课教案12

  第1课单人旁和双人旁

  教学目标:

  1、学会书写单人旁、双人旁的字,能准确在田字格中书写。

  2、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能写规范的字。

  3、能自主观察字的结构变化,提高对书法的赏析能力。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谜语:小小身体瘦又长

  五彩衣裳直心肠

  嘴巴尖尖会说话

  只见短来不见长

  2、师:铅笔可是咱们写字时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瞧,林老师把它请来了。

  铅笔头:大家好,我是铅笔。这节课我会陪着大家一起学习,先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非常有名的书法家吧!

  书法家小故事:《王羲之与鹅》

  3、今天咱们学写单人旁双人旁(板书)

  二、自主观察,儿歌记忆

  (一)学写“单人旁”

  1、过渡:老师先教大家写单人旁。

  师: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础,但是学会观察是写好字的关键

  2、单人旁怎么写才好看呢?

  师:看看谁的`眼睛亮晶晶,最会观察!

  提出观察要求:每一笔如何书写?

  和同桌说说,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别小看这个撇,它不仅决定了竖的位置,而且决定了整个字的位置。)

  师:老师把大家的意见归纳成一首小儿歌:

  一撇别太平,竖直顶撇腰。(做手势)

  生熟读。

  3、师范写。播放音乐

  4、同学们,想试着写写吗?

  铅笔头提示:坐姿八字口诀执笔六字口诀

  学生描红两个临写一个。

  (描红的时候要注意每一笔从哪儿起笔,到哪儿收笔,描好以后坐起来。)

  出示作品,互动评价。

  (二)学习“带单人旁的字”

  1、师:单人旁和许多字宝宝是好朋友他们合在一起组成了许多新字呢!

  看,老师请来了这学期咱们学的带单人旁的字宝宝们。咱们一起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出示:带单人旁的字

  2、同学们咱们又要仔细观察这些字了,看这次谁的眼睛亮晶晶,最会观察!

  这些字在结构和字形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师:中国的汉字是非常奇妙的他们不仅有共同之处,每个字也有它独特的一面。

  4、出示:伴

  观察:这个字的左边和右边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生: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出示:演示左短右长

  两名学生演示。

  看老师怎么写的,范写。

  出示:铅笔头提示:写字时,左手和右手一样平放在桌上,并轻轻压住作业本哦!

  学生描红,临写一个。(看得准,记得牢,才能写得好。)

  5、出示:信

  观察:这个字又是怎样的呢?

  生:左窄右宽左长右短

  出示:演示左长右短

  出示:铅笔头提示:我有一个好习惯,写完字后再对照书上的字看看像不像。

  生范写。

  学生描红,临写一个。

  (三)学写“双人旁”

  1、对比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不同

  双人旁和单人旁是可好的朋友了,他们长得很像,但也有不同之处,谁说说看?

  2、出示:双人旁

  儿歌:一撇短而轻。单人腰下站。

  生熟读。

  3、范写生描红临写。

  4、出示:行很

  生观察:

  行左窄右宽上伸下缩

  很左窄右宽上缩下平

  5、出示:铅笔头提示:我有一个好习惯,写完字后把本子边边角角抹抹平。

  生描红临写播放音乐

  6、作品展示,互动评价。

  三、总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想写一手漂亮的好字,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有收获!

书法课教案13

  第一课

  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目的:

  1、掌握铅笔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能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书写时精神集中。

  4、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在习字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几幅硬笔书法作品,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2、说说自己的感受。

  3、师:一笔好字看了以后,令人赏心悦目。但是要写好字必须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板书课题,第一课,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二、写字姿势

  1、出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图。

  请学生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坐的?

  总结: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2、全班学生练习正确的坐姿,师巡视纠正不良坐姿。

  三、执笔方法

  1、老师讲解执笔方法

  2、老师示范,学生学习执笔,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四、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写“三、九、中、元”

  老师巡视,重点指导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五、课间活动

  手指操,活动手腕,促进手指和谐操作。

  六、学生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七、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课,我们懂得了书写时只有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正确,才能做到正确、整洁,有速度,希望同学们多写多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

  横和竖的写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横和竖这两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收笔。

  2、写好带有这两种基本笔画的字“十”、“三”、“工”等,注意生字中横、竖的写法。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

  4、继续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坐姿。

  教学准备: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嘉宾,看哪位同学能认出他们?

  2、师范写:—、

  3、学生评议,起笔、收笔的轻重。

  4、思考:横、竖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5、揭题,板书课题

  二、指导书写“—”。

  (一)1、师范写,生观察结构,琢磨如何写重笔。

  2、指名写,评议指出临帖要领,横的行笔方向稍向上行。

  3、全班练习写三个“—”

  (二)指导书写长横、短横。

  注意:长横起笔、收笔较重。

  短横起笔较轻 。

  1、指名板演:评议

  2、全班练习长横、短横各写三个。

  三、指导书写带有横的字。

  1、指名读:一、二、三。

  2、引导观察占格。

  3、生仿例写字,同桌评议。

  四、指导书写“一”。

  1、师范写,生观察结构,琢磨如何写重笔。

  2、指名写,评议指出临帖要领,竖的行笔方向稍向下。

  3、全班练习写三个“一”

  (二)指导书写垂露竖、悬针竖。

  注意:垂露竖起笔、收笔较重。悬针竖起笔较重、收笔较轻。

  1、指名板演:评议

  2、全班练习垂露竖、悬针竖各写三个。

  五、指导书写带有竖的字。

  1、指名读:十、土、士、干、上、王、工、止、正。

  2、引导观察占格。

  3、生仿例写字,同桌评议。

  六、行款练习.学生抄写第十八页的一段话。

  七、小结

  第三课 撇的写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撇这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行笔、收笔。

  2、写好带有这种基本笔画的字“千”、“开”、“左”等,注意生字中撇的写法。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

  4、继续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 ,坐姿。

  教学准备: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笔画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

  2、出示“”,同学认读。

  3、师范写“”,请同学评议。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指导书写斜撇、平撇、竖撇、弧撇。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斜撇、平撇、竖撇、弧撇的不同。

  注意:行笔方法不同。

  2、指名在田字格中写斜撇、平撇、竖撇、弧撇,指导学生结合习字要点进行评议。

  3、全班练写,老师巡视辅导。

  三、指导书写带有撇的字

  1、指导名读“千、午、牛、开、升、生、左、天、”。

  2、引导观察“千、开、左、天”四个字中撇的写法。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一个,与例字比较,同桌评议。

  4、总结:行笔方法不同,形成各种撇。

  5、全体学生练习写这些字

  四、练习行款

  抄写一段话。

  五、小结

书法课教案14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

  (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

  (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提高捺画的书写质量。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表扬班里刻苦学习写字的同学。

  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一课:笔顺规则

  (一)。出示挂图“十、干”,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此时板书:先横后竖。分组观察“十、干”的特点;“十”的'特点:

  1.笔顺:先横后竖:

  2.这两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笔画粗细比较;

  4.这个字大致成什么图形。 “干“的特点,老师可依“十”的特点,请同学们总结出规律,启发学生思考。老师出示“人、入”的范字挂图,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板书:先撇后捺。在老师的启发下,分别说出这两个字的特点,并提示学生写“捺”的注意事项。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一课作业,硬笔部分提出:捺的书写要自然。老师放音乐,巡视行间,随时纠正学生的坐姿、执笔及书写时的毛病。

  五、 总结:展示作业,表扬书写好的及进步大的同学,号召同学课下多练习。

书法课教案15

  教学目标:

  1、以“美”字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内容,读出作者的豪迈性格。

  2、以“美”“醉”为例,让学生掌握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汉字楷书字形的美观书写。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歌

  1、请学生齐读诗歌。 预设:能读整齐,但是读不出诗歌的韵味。

  2、教师取首句引出下一环节。 兰陵美——酒,被你们读成了白开水了,怎么读出酒的“美”,我们还要先从“美” 字入手。(引出第二环节)

  二、品味诗歌,以诗促写

  1、何为“美”?(出示金文大篆) 羊大为美,古人多以羊为食,羊肥而肉美,所以 “美”字意为(味道好:色香味俱佳) 如果“美”字用到人(老师)的身上,意思就必须要发生变化,否则后果很严重,所以“美”字又衍生出(好看;高尚美好)

  2、如何写得“美”?

  “美”字的含义我们大致了解了,那么你们可会写“美”字? 预设:同学一定发笑,认为老师小题大做 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板书“美”字,教师做比较品评。 落实:宋体“美”与楷体“美”书写略有差异,我们通常书写的楷体字上下结构的汉字以稳为佳,就像向上搭积木,底盘越大,整体感觉越稳当。所以要想把“美”字写得美,我们应该这样处理;

  (2)教师示范书写 以此类推,诗中的“盛” “客” “是”在结构的处理上都应注意上下比例的处理。

  (3)学生临摹字帖中本诗上下结构的字

  (4)教师巡视点评:大家的书写效果,怎一个“美”字了得!

  3、我们刚刚写了很美很美的“美”字,诗人李白则在他乡兰陵喝到了很美很美的酒,诗中可写出了此酒“美” 在何处?

  (1)学生发言

  预设答案:香气宜人:郁金香 酒具华美:玉碗盛来 色泽透润:琥珀光

  (2)请学生读出这兰陵酒的美醉感觉 学生读,教师也可以示范 兰陵 “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3)教师追问:难道好酒就美在包装、色泽和香气吗?美酒终究还是品出来的 滋味。诗中可还写出了此酒美在何处? 学生讨论后发言 明确:能醉客 (使宦游在外,客居他乡的'游子沉醉其中,忘记思乡之情。)

  (4)补充比较其他写漂泊异乡的诗词后,教师提问: 同样是写身居异乡的诗词,本诗在情感有什么不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泊船瓜州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李中《客中寒食》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 《江外思乡》 预设:少了一些离家在外的忧愁,更多的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特点。

  (4)有感情吟诵诗歌,读出兰陵酒之美,读出诗人李白的豪放之性情。

  4、分析落实上下结构字形书写的处理方式

  (1)兰陵美酒能醉客,错把他乡作故乡。怎一个“醉”字了得!那么,我们又怎么来从结构合理的角度来书写“醉”字? 学生讨论发言后,请两个同学板书,再请其他学生点评。 明确:两者相争,我们做到不偏不倚。(可以现场举例)

  (2)教师板书示范“醉”字的美观书写。

  (3)学生临摹字帖中本诗左右结构的字。

  三、提高鉴赏

  楷书书写可以做到工整又美观,是特别适合我们学生的一种字体,也是中华书法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楷书这种字体,我们今天再来欣赏一下草书的《客中作》书法作品。投影展示草书作品《客中作》,请学生谈谈鉴赏感受。(感受到行云流水之感即可)

  结束语:

  兰陵的美酒醉了李白,使他不知何处是他乡;美观的书写醉了我们,让我们借《客中作》领略到汉字之美。在此乘兴作诗一首:(投影出示) 兰陵美酒醉李白, 忘却何处是他乡。 美观书写诗中悟, 巧用诗歌在汾阳。

【书法课教案】相关文章:

书法课教案03-24

书法课教学反思06-13

关于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案例02-03

大班健康教案极限爬行教案06-09

大班健康教案小心危险教案06-09

卫星比武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04-13

小班游戏教案推小车教案06-10

太阳的教案11-21

《草原》教案 02-07

《蚂蚁》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