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建立关于体积大小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积木,问:你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什么知识呢,谁来介绍一下好吗?你们还想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什么知识呢?生:想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引导探究
1、教学体积概念。
(1)教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请大家注意观察。看能发现什么新知识。
教师演示实验:
第一步:出示有杯水的玻璃杯,在水面处做一个红色记号。
第二步:在水杯中放入一块石头,在水面处做一个黄色记号。
第三步:拿出石块后,再放入一大些的石块,在水面处做绿色记号。
观察思考:在水杯中两次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汇报归纳:水杯中放入石块后,石块占据了空间,把水向上挤,水面向上升。
石块大占据空间大,水面上升得高;
石块小占据空间小,水面上升得低。
讨论、归纳:物体占有空间。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
(2)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一个火柴盒,一个工具箱、一块水泥板。
教师:观察这幅图,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一些?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小一些?
指名让学生回答。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3)做一做。
请一位学生读题。指名让学生回答:哪堆的体积大?哪堆的体积小,为什么?
教师:通过做这道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先让几位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总结
(4)你们能举出几种体积大小不同的物体吗?说说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2、教学体积的单位。
(1)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带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比一比,你们能确切说出它们的体积大小吗?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我们已经知道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根据这些推想出有哪些常用的体积单位吗?
根据学生发言,逐次板书:常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
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带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量一量它们的棱长各是多少。
板书: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立方厘米的体积有多大,1立方分米的体积有多大,身边什么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
估量大约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拼起来有1立方分米。
认识立方米。
先让学生根据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个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想象1立方米有多大。
教师用棱长1米的架子演示1立方米的大小,教师请8位学生钻进架子里,半蹲着,充满棱架。让全班同学体会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3)巩固体积单位的认识。
“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用体积单位计量体积。
小组活动,同组的同学合作,任意取几个1立方厘米小方块拼起来,说出拼成的图形体积有多大,再用1立方分米的方块拼起来,说出拼成的图形体积有多大。
“练一练”第3题,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小结: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体积就是多少。
三、反馈练习
1、填空(第2题)
2、摆一摆(第4题)
3、摆一摆、想一想。(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用12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把你摆的情况记录下来,看你能发现什么?
长(厘米)
宽(厘米)
高(厘米)
体积(立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把这堂课学习的内容整理一下,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相关文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06-27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数学教案01-17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案10-19
小学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08-2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09-22
长方体体积教学反思11-19
《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教案12-21
《正方体》大班教案03-09
长方体教学教案02-26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