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的活动教案

时间:2024-05-26 17:43:58 教案 我要投稿

折纸的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折纸的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折纸的活动教案

折纸的活动教案1

  小朋友都比较喜欢手工折纸,如何折一艘小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由幼师OK网整理的适合中班幼儿的手工活动,通过学习纸船的折法。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教材分析:

  小船是孩子们喜欢的形象,故事中的小船乘风破浪,歌曲中的小船悠扬、安静,本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小船的折纸图,能够均匀平整的进行对折,折叠出小船的形象,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发展手部的精细动作。

  活动目标:

  1、掌握纸船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平整地将纸张向左右两个方向对折。

  活动准备:

  小船玩具、图片,纸船范例一个,长方形纸若干张,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音乐片段。

  活动建议:

  1、出示各种各样的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启发引导幼儿观看及总结船的外形特点。提问:你看到的小船是什么样的?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纸船的折法,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最后重点讲解纸船的翻折成形。提问:第一步怎么折?如何才能均匀的将纸折叠?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4、进行游戏《划龙船》,将“纸船”放在“池塘里”。

  5、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纸船的折法,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折纸的活动教案2

  目标要求:

  1.学习折、叠、压等折纸方法,培养幼儿看示意图折纸的技能。

  2.在教折啄木鸟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同伴之间合作互助的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猜谜:小小鸟儿本领大,长着尖尖长嘴巴。森林里面捉害虫,飞来飞去工作忙。你要问问它是谁,大树医生就是它。

  加深幼儿对啄木鸟形体特征及生活习性的了解,产生折纸兴趣。

  2、教折过程

  1)出示实例、步骤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讨论,共同分析折纸符号、步骤

  鼓励幼儿说出讨论结果,正确引导。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对幼儿给予信任、宽容,及时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增强幼儿自信)

  2)示范

  用范例纸一次性完整示范,重点地方进行详细演示。

  3)幼儿动手折纸

  通过答疑帮助幼儿掌握折叠的步骤和方法。

  鼓励幼儿大胆寻求帮助。

  (培养交往、合作互助的能力)

  3、装饰作品

  折好作品后,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彩笔装饰,使作品变得有个性、鲜活、富有灵气。

  4、展示讨论

  可让幼儿将啄木鸟粘贴在自制的大树上,欣赏作品。

  引导幼儿谈谈学会了什么方法。

  反思:幼儿作品中有优秀的,也有差一些的,不管好差都应把作品展示出来,做的好的幼儿会“更上一层楼”,做的不太好的,要多鼓励,帮助他以后做的更好。不仅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而且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折纸的活动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平时都比较喜欢画画和动手方面的活动,但由于刚刚小班升中班的缘故。并考虑到幼儿安全方面的因素,很少使用剪刀。但幼儿渴望能够亲手制作出奇妙的物品,利用幼儿好奇的心理,让其发挥大胆的奇思妙想。开展此活动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

  【活动目标】

  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明白和认识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等几种在折纸中出现的简单的折纸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小马的步骤和所需注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几种线条的折法即线条名称。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做好的一匹小马的样品。

  2、A4白纸【每人一张】水彩笔【每人一盒】剪刀【每人一把】

  3、A3白纸【教师备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样品,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小动物,【小马】试着让幼儿说出其特点。

  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小马的办法。

  3、教师用A3的大纸演示【在室内来回走动】便于幼儿看得清楚。

  【1】、教师讲解制作小马的方法和步骤。

  【2】、鼓励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自由讨论其制作方法。

  【3】、引导幼儿认识和运用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这几种折纸中常出现折法。

  4、让接受快的小朋友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幼儿讲解经验【毕竟孩子之间有更好的交流方式】。

  5、鼓励幼儿将折好的作品打开重新再折一遍,目的是让幼儿记得更深刻。

  6、重新折好后,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小马】画出五官即涂色。并用剪刀剪出马的四条腿。

  7、最后将自己的作品装进自己的袋子内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折纸属于纯手工作业,幼儿非常感兴趣并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2、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于大胆的尝试各种方法。

  3、但由于此次活动幼儿刚刚才接触,出错最多的地方是嘴巴的处理那一块,缺乏对基本常识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就是使用剪刀也不是很熟练,需要以后经常练习,相信以后对此类活动会逐步熟练的。

  4、也有个别幼儿出错可能是不理解教师讲解的意思,也或许是对此活动的陌生所导致的因素。

  5、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经常开展手工课程,在讲解的时候说慢一点、示范时的动作也要慢一点。尽量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折纸的活动教案4

  材料:电光纸

  方法:

  一、正方形按虚线向对角线折叠

  二、按虚线及箭头所示方向向上向下折叠

  三、折好后的背面

  四、在折叠好的'蘑菇上面画上花纹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蝴蝶

  准备材料:彩色正方形纸、剪刀、胶棒、蜡笔。

  制作过程:

  1.将彩色正方形纸沿图2虚线对折,注意角对角,边对边;

  2.用剪刀按照图3剪下阴影部分;

  3、按图4所示,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打开;

  4、将图4翻个面,用蜡笔画出翅膀,用剪刀剪一些五彩纸片粘贴在翅膀上,蝴蝶就做成了。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小鱼

  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旧挂历纸。

  方法:

  1、正方形按虚线向对角线折。

  2、按虚线向对角线折。

  3、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4、按箭头所示方向折。

  5、完成图。

  幼儿园中班剪纸活动:荷花

  材料:电光纸、皱纹纸、彩笔

  步骤:

  一、正方形粉色皱纹纸按虚线对折

  二、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三、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四、剪半个花瓣

  五、将两朵四瓣花粘在一起

  六、完成图

折纸的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折纸的技能(边、角对齐、压平)

  2、学习单张纸的简单折叠技能和简单的变化方法。

  3、培养幼儿对这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折叠用纸若干、变形金刚一只。

  活动过程

  1 出示玩具变形金刚,作几次变化

  2出示正方形的纸一张,教幼儿将这张纸变成一件有趣的玩具。

  (1)将正方形的纸对折成长方形

  (2)将对折后的长方形想旁边对折成小正方形(方法同上)

  (3)将对折后的正方形拉开,在其两边向中间各对折一次,形成两扇门

  (4)将小门的上端啦出两个三角形(难点,重点演示)

  (5)将三角形的下端往上折一下,即成一架钢琴(在讲解、演示的同时出示折纸的`图示,要求幼儿边听老师讲解、边看图示)

  (6)将上述过程编成一个顺口溜:一个正方形,变成长方形,在变成一个正方形。关上两扇小门。拉出两只三角形,鼻子往上翘一翘,变成一架小钢琴。

  3、将钢琴变一变 师:我是变形金刚,我会把钢琴变成另外一件玩具(教师将钢琴变成畚箕。 教幼儿将钢琴变成畚箕(教幼儿将钢琴的上部用手一捏,即成畚箕)

  4、将畚箕变一变 教师说:我在来变一变。变成一顶济公帽 教幼儿将畚箕变成济公帽。教师用顺口溜的形式进行:放下一个鼻子,把它翻个身子,关上两扇窗子,叠好两床被子,拉开来就是一顶帽子。

  5、幼儿带上济公帽。听听音乐、唱唱、走走、玩玩。

折纸的活动教案6

  一、设计意图

  幼儿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他们有着极强的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因此,及时并适当的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累科学经验,指导其学会一定的科学方法,将使幼儿的科学素质得到早期培养,有意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次活动,通过“如何使纸船不被打湿”的实验,让幼儿们初步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乐趣。

  二、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使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蜡(油画棒)不吸水的特性。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五大盆水、油画棒每组一盒、毛巾、纸制作的纸船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有在水中玩纸船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纸船、激发幼儿已有经验

  小朋友们,纸船可以在哪里玩?玩久了纸船会怎么样?

  (二)教师出示纸船设疑,引发幼儿思考

  1、教师出示纸船:“老师这里有两艘纸船,我们看看,哪一艘湿得比较快。

  2、教师引导观察纸船使用的纸不一样,幼儿大胆猜想结果。

  (三)师幼共同实验,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

  1.老师示范对比实验,使幼儿明白蜡是不吸水的。

  提问:为什么涂了油画棒的纸船没打湿,没涂油画棒的纸船打湿了呢?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将水滴在涂了油画棒和没有涂油画棒的纸上进行对比:没有涂油画棒的纸吸水快,涂油画棒的纸吸水慢。

  2.教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油画棒是不吸水的,所以把油画棒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小纸船,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

  五、幼儿动手制作小蜡船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用蜡笔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雨衣,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

  2、小朋友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腊。

  六、自由在水中玩蜡船,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鼓励孩子想出更多保护小纸船的不被水打湿的方法。

折纸的活动教案7

  游戏目标:

  1、让幼儿认识小狗的外形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范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狗吗?你见过的小狗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小狗的外形特征。你们喜不喜欢小狗?

  二、观察小狗范例。

  1、小朋友们都这么喜欢小狗,小狗说它也喜欢你们,所以我把小狗请到我们班来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2、(出示范例)瞧!这是什么呀?(小狗),对了这是一只小狗头。这只小狗头是用什么折的呀?(用纸折的)

  三、观察制作示意图。

  1、出示制作示意图

  这只小狗好孤单,它想找伙伴,我们来帮它找找好吗?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一张正方形的纸,我先来帮这只小狗找朋友。(示范折小狗的方法)

  2、教师边折边引导幼儿看图示意思:

  (1)先把正方形的纸角对角对折,变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2)再把三角形的两个小角往下折,折出它的耳朵,

  (3)最后用蜡笔画上眼睛和嘴巴,小狗头就折好了。

  3、瞧!老师已经帮它找到一个伙伴了,你们想不想帮它找更多地伙伴呢?那现在就请你们帮它找吧!”

  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一定要反小狗的耳朵多出来一点,画上眼睛和嘴巴。

  2、要求幼儿耐心地看图示一步一步折叠,折痕要平整。

  3、给不会折的幼儿帮助。

  五、、展示幼儿作品

  1、幼儿作品。今天这只小狗头找到了这么多的小伙伴,它太高兴了,表扬折的好的小朋友,

  2、请幼儿互相欣赏、、体验制作的快乐。效果分析:

折纸的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看图折纸,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2、压折四角,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

  3、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耐心认真工作的态度。

  重点;在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难点: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

  活动准备:

  1、折好的手表作品

  2、手工彩色纸。

  3、《手表》制作步骤示意图,手表一块。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折纸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东西,猜猜是什么?仔细听:有家兄弟真奇怪,哥哥短,弟弟长,一天到晚转圈圈。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除了时钟可以看时间,还有手机、手表也能看时间。

  3、今天老师带来一块手表,出示范例,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二、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发现示意图折纸的方法。

  1、在折手表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折纸符号。出示折纸图谱,教师在幼儿探索发现的基础上,教幼儿认识折线,箭头,曲折线。

  2、按折纸符号幼儿自己理解。

  三、请小朋友尝试按照折纸步骤。

  1、教师按顺序出示示意图,并用简单的语言给与提示。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完成作品。

  2、让幼儿看图折纸基本的方法。

  3、重点:第四步,在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4、难点:第五步,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示来辅助幼儿理解。

  5、第一遍作品完成之后,老师给与幼儿肯定和表扬,并让幼儿看着图示再折一块手表。

  6、不会折的幼儿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折的?(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7、折好手表后,画出表面时间,装饰表带。

  四、展示作品后把手表带在自己的手上。

  1、把幼儿折好的手表作品展示在手表店里(黑板上),看看谁的`手表折的平整、设计的好看。

  2、自己喜欢哪一块手表。

  3、带上自己的手表,看看时间是几点了。

折纸的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剪、黏贴和钉等方法制作风车。

  2、在用自制的风车的进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预备:

  风车的范样;正方形的.广告纸、筷子、安全图钉和剪刀等人手一份;教学挂图。

  活动进程:

  一、教师玩转风车,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爱好。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在玩甚么?(风车)你们玩过吗?风车转起来是甚么样的?

  二、出示操纵材料,引导幼儿学习制作风车。

  1、教师:风车是怎样做的呢?需要哪些材料?(做风车需要蜡光纸、剪刀、图钉、筷子)

  2、教师:你觉得用这些材料怎样才能做成风车呢?还需要用甚么材料呢?

  三、引导幼儿看挂图,学习风车的制作方法。

  1、教师:你能看懂图上的意思吗?你觉得图上提示了我们甚么?

  2、教师:剪的时候要留意甚么?从甚么位置开始剪了?

  3、教师:安全图钉怎样钉?钉在甚么位置?

  4、教师:你还有甚么困难吗?

  四、幼儿尝试看图示自制风车。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随着开始动手制作风车吧。

折纸的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图示,探讨手套的折叠方法,难点部分借助动画完成折叠。锻炼小手的灵巧性,喜爱制作活动。

  活动准备

  乐趣练习,颜料,毛笔,胶棒,星 贴纸,彩纸(鹤 3张,大 1张)

  动画片

  重点

  用白色的蜡笔表达雪,用绿色水彩涂树的底色会更漂亮.

  折手套是有难度的,请根据孩子的年龄调整进行速度.

  如果折手套比较困难,利用折星星,桃心,蜡烛会更漂亮.

  和小朋友们的对话

  老师:下雪啦.

  雪从天上落下来.

  天上的'仙女们,

  总是总是洒着

  片片白雪.

  圣诞节的时候会装饰漂亮的圣诞树对吗?

  都用什么东西装饰呢?

  小朋友:星星...袜子...小拐杖...玩偶...小花灯...

  老师:哇~那圣诞树一定会很漂亮.

  挂上一闪一闪的星星,再装饰上糖果拐杖,

  还有小礼物盒子都一串串的挂到树上,那一定会是特好看的圣诞树..

  折漂亮的手套挂到上边会不会更神奇呢?

  折温暖的手套,还会折小朋友们想要一起过圣诞节的人的名字。.

  想和谁一起过圣诞节呢?

  小朋友:爸爸妈妈,朋友,叔叔....

  老师:这样啊.折家人的名字试试看吧,想着朋友,把手套挂上,一定会洋溢着温暖的爱意的。

折纸的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看示意图折电话机,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共同体验活动的快乐 。

  3、培养孩子关注他人的情感及初步的社会交往意识。

  活动准备:

  1、能看懂折叠符号,会唱幼儿歌曲《打电话》。

  2、电话或手机一部、范例(折好的电话机—话筒和底座)、正方形的彩纸、歌曲《打电话》音乐带、剪刀、胶棒。

  3、了解孩子心中最思念的人(指在外地的亲人),并事前与之约定,在活动开始时打个电话过来。

  活动重点:

  在整个活动中,营造和谐的氛围,增进孩子与亲人间的感情。

  活动难点:

  1、折纸过程中,训练孩子看示意图折纸。

  2、培养孩子耐心、细致的良好个性。

  活动过程:

  一、电话导入,思念亲人

  “铃、铃……”电话铃声响起,家长接听后让孩子接听电话,与其问候、交谈:“你在哪里?在干什么?”唤起孩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亲子谈话,激发兴趣

  1、谈话内容:打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能够相互了解情况,表示关心。

  2、启发引导:打电话很高兴,做打电话的游戏一定很有趣。

  3、达成一致: “我们折个电话机吧,以后每天可以做打电话的游戏!”

  温馨提示:家长在活动中要专心致志、心平气和、态度和蔼、不急不躁,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亲子交流,学习折纸

  1、出示范例,观察外形。

  家长以变魔术的方式呈现已折好的电话机,让孩子感到惊喜。再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并说出电话筒和底座的形状及颜色。

  2、学折电话筒。

  1家长示范折电话筒,边折边讲解步骤。

  2孩子和家长一起折电话筒。

  a、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彩纸。

  b、看示意图,按步骤折,一边折,一边说折法。

  温馨提示:此过程,主要培养孩子看图折纸的良好习惯,训练仔细看图,认真理解图意。折纸时,要求边、角对齐,折线压平。孩子学习折纸的初期阶段,可能会有一些畏难情绪,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孩子做得好时及时表扬,遇到困难时积极鼓励,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决不能包办代替。

  四、亲子游戏,共享快乐

  播放音乐《打电话》,家长和孩子各持一个折好的'电话筒,家长扮演孩子思念的亲人,一问一答,演唱歌曲。

  家长和孩子:“宝宝和××呀,正在打电话呀。”

  家长:“喂,喂,喂,宝宝在哪里?”

  孩子:“哎,哎,哎,宝宝在家里。”

  家长和孩子:“宝宝和××呀,正在打电话呀。”

  家长:“喂,喂,喂,宝宝在干什么?”

  孩子:“哎,哎,哎,宝宝在做游戏。”

  孩子熟悉玩法后,可调换角色,孩子问,家长答。不断更换歌词,说地名、说场所、说学习生活或其他文艺、体育活动,逐步提高难度。(如:在幼儿园——学跳舞,在超市里——买袜子,在动物园——看大象,在足球场——踢足球,在南昌——看电影,在上海——逛商场)。

  温馨提示:整个游戏过程,家长要放松心情,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对唱,积极启发引导孩子,将日常生活进行迁移,创编歌词。当孩子唱出一个新的词语时,及时表扬鼓励“宝宝真聪明,你还能说出新的词吗?”若家长轮流参与表演,孩子的兴趣会更高。

折纸的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示用正方形叠花

  2、通过观察折纸示意图和教师的示范讲解,借助图示和相互学习从而掌握双正方形的折法。

  3、喜欢折纸活动体验折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形纸人手两张。图纸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

  1、春天来了,你们知道有哪些花开了?(幼儿回答)

  2、师小结:是啊,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有粉粉的谈话,黄黄的迎春花,白白的梨花,红红的山茶花……

  3、老师今天也带来一种花(出示郁金香)

  4、你们认识这种花吗?他叫郁金香,叫什么?(幼儿说)

  5、你们想学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种新的折纸方法,请小朋友看步骤图来折

  二、带领幼儿看步骤图折纸

  1、请幼儿看图示,观察上面的线所表示的意思(……,↙,↗)

  2、幼儿看步骤图,学折郁金香,请折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不会折的幼儿可以寻求帮助

  三、评价

  请小朋友拿折好的郁金香布置墙面。

折纸的活动教案13

  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这说明了手和大脑的密切关系,"心灵手巧"、"十指连心"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午饭之后我经常让他们折纸,我也常常有意无意在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每次孩子们在活动开展之初兴趣都很高,摆弄几下之后就没有兴趣了,因为他们会折的东西有限,如何教小班幼儿学折纸,让他们乐于动手,主动参加活动呢?我设计了这节课。

  教案设计:

  一、目标:

  1.学习用双三角的折法,制作小鱼。

  2.使用的记号笔、蜡笔、水彩笔等美术工具和材料,对小鱼进行装饰。

  二、准备:

  小鱼范例若干、大小不同正方形纸若干、背景图鱼池一张、胶棒三、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激发幼儿折纸兴趣昨天晚上老师折了许多小鱼,我们来看看吧。

  我们给这几条小鱼找些朋友好吗?

【折纸的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折纸活动教案05-20

艺术活动教案05-15

绘画活动教案05-15

买菜活动教案05-15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31

中班活动教案02-24

绘画活动教案11-25

冬至的活动教案11-24

美术活动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