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26 09:43:4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7篇【合集】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7篇【合集】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夹缝想象画的奇妙,并尝试对不同的物体的夹缝进行想象创作。

  2、能用明暗对比的方法(线描),凸显夹缝中的画。

  活动重点:

  感受夹缝想象画的奇妙,发现其中的奥秘

  活动难点:

  对不同的物体的夹缝进行想象创作,并以线描方式突显夹缝中的'画

  活动准备:

  记号笔、画纸、固体胶等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魔术变变变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瞧,我用一双拖鞋会变出什么来呢?

  师:我变出来的花瓶在哪里?

  小结:我们把两样东西之间分开的地方叫做夹缝。

  设计意图:利用变魔术的方法引出活动的主题。同时通过“我变出来的花瓶在哪里”?这样的提问让幼儿真正理解到夹缝的意思。

  二、夹缝画的秘密

  师:老师用拖鞋变的魔术好玩吗?想不想学?(教师示范变的过程)

  师:那花瓶要怎样让大家一下子就看出来呢?

  小结:添画的花纹要和拖鞋上的花纹有明疏对比(密、种类多、排列整齐)

  师:如果你们是魔术师,会用夹缝变什么呢?(改变两只拖鞋的摆放方向,请个别幼儿上前来变)

  小结:原来摆放的位置、方向不一样,夹缝的形状会不一样,变出来的东西也会不同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于魔术进行解密的一个过程。同时,同过改变拖鞋摆放的方向,激发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

  三、小小魔术师

  师:孩子们,你们都是最棒的魔术师!看,老师这里有好多东西。

  要求:1、选自己喜欢的相同的两样东西,摆一摆放一放。

  2、先看看它们的夹缝像什么?会变什么?

  3、然后用固体胶把它们固定,再用笔把它表现出来。

  4、还要想一想怎样让你变出来的东西,让大家一眼就看到。

  设计意图:让幼儿通过摆一摆,放一放来真正感受夹缝变东西的魅力。

  四、欣赏—神奇的夹缝画

  师:看看小魔术师们都变了哪些东西出来?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让其他幼儿猜一猜。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猜一猜,体验创想活动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合唱活动,初步掌握气息的运用及正确的发声方法。

  2.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演唱歌曲,体验合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师生问好歌》、《小动物、交通工具之歌》、《绿舞台》等歌曲。

  2.音乐准备:歌曲《海宝乖乖》。

  活动过程

  一、练声

  1.《师生问好歌》

  重点:唱准音阶中的每个音。

  难点:气息的运用——唱的时候力气要用在“你好”的“你”字上。(眉毛上扬,脸要像麦当劳叔叔那样笑)

  2.《小动物、交通工具之歌》

  重点:听辨音乐旋律及节奏的快慢,准确地唱出小动物和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

  难点:动物的叫声——开口音;交通工具的声音——闭口音。

  二、复习歌曲

  1.《小朋友,你好》

  重点:熟练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

  难点:创编歌曲,向同伴问好,向老师们问好。

  (1)完整演唱歌曲。

  (2)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动作要优美。

  (3)向同伴问好,掌握三个字的名字和两个字的名字的唱法,“xx XIX坠XIX益整到”。

  (4)向老师们问好:老师们,你们好1

  2.《绿舞台》

  重点:演唱歌曲,用跳跃音表现出歌曲的欢快。

  难点:最后一句“嘀哩嘀哩”,引导幼儿舌头弹动快,唱清歌词。

  (1)完整演唱歌曲。

  (2)多种形式演唱歌曲:男女声演唱、领唱、分组唱。

  三、新授歌曲

  《海宝乖乖》

  重点: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难点:理解并唱准延时音“乖乖”、“开开”、“拍拍”、“来来”。

  (1)教师示范演唱,幼儿熟悉歌曲。

  (2)教师在情境中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C3)学念歌词:师生对接;听旋律有节奏地念歌词。

  (4)学唱歌曲: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相互交换。

  (5)学唱延时音:教师用情境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学唱。

  (6)表演唱。

  教师反思及活动点评

  教师反思

  1.在合唱指导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为幼儿创设了情境化的语言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喜欢上合唱,乐意参加合唱活动。

  2.在歌唱时,教师不时地引导幼儿要学会倾听钢琴的声音,学会轻声演唱,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嗓子的保护,而且也能使幼儿更好地掌握音准。

  3.在幼儿演唱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及时地提出,让幼儿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在教师形象的引导、正确的范唱中,幼儿逐步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演唱,激发歌唱的.兴趣。

  活动点评

  1.在情境中学习歌唱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歌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情境化的语言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想“唱好歌”的积极性。接着,教师还用形象的语言提示幼儿,帮助幼儿在情境中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例如,幼儿在唱到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中的“画小鸟,飞在蓝天里”一句时,音高不到位,教师马上用语言提示:“小鸟要飞在天上,我们用力气把小鸟托上去。”从而将演唱技巧不着痕迹地融合在情境语言中。

  2.在互动中练习歌唱

  我们认为教师要有一双灵敏的耳朵,以及良好的音乐素养,这样才能及时捕捉到幼儿在演唱中的优点和问题。例如在本次活动申,教师在指导幼儿歌唱时,就能及时听出哪些音太高了,哪些音还没有唱到位。教师在指导时,还应注意层层递进,并且注意抓住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加以示范和辐射。

  3.在美的氛围中感受音乐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伴奏为幼儿烘托了一个非常优美的氛围,让幼儿沉浸其中,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

  4.用适当的体态动作指导歌唱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运用了一定的手势和肢体动作,配合夸张的语调,从而紧紧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了指导效率,使幼儿爱唱歌,会唱歌。

大班教案 篇3

  水果头像

  目的:

  1、在已有各种水果绘画经验的基础上,能利用水果的各种形象、造型把它们拼接成水果头像。

  2、大胆作画,感受绘画的乐趣,以及发挥想象。

  准备:

  1、各种水果的挂牌,水果妈妈的.围兜一个,绘画材料人手一份。音乐磁带。

  2、幼儿已有几种水果的绘画经验,且幼儿也认识了很多水果。

  过程:

  一、引起幼儿绘画的兴趣

  教师做水果妈妈,幼儿做水果娃娃,大家随音乐跳到活动室,水果妈妈:娃娃们快坐下,听妈妈讲故事好不好呀。

  故事:在一个水果王国,住着很多和你们一样可爱的水果娃娃,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可这个水果王国被好吃懒做的老鼠知道了,他们就知道吃现成的。水果娃娃知道了一开始也好害怕,不过它们动动小脑筋想到了好办法。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呀?

  (教师边说边进行绘画示范)菠萝娃娃做了脑袋,草莓娃娃做的眼睛,香蕉娃娃做的鼻子,樱桃娃娃做的嘴巴,橘子娃娃好可爱,用一瓤一瓤的橘子做了耳朵,哎一个头像出来了,再说那老鼠还想攻占水果王国呢,一看见有人呀,吓得一溜烟就跑掉了。

  教师:那妈妈现在要考考我的水果娃娃了,你会用什么水果来拼头像呢?(教师可引导幼儿想说说脑袋用什么水果比较好,还可以提示注意颜色的搭配,并且还可以用水果切开的漂亮图案,如西瓜,橘子等。最后将孩子的设计再总结一下。)

  二、幼儿创作

  教师:妈妈发现你们好棒哦,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妈妈真为你们骄傲,那我们把它赶快画下来吧,在创作前妈妈还有几个建议,可要听好了,一是画脑袋的水果一定要大一点,二是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不要都选一种颜色的水果,最后就是想想你们的水果头像是不是还可以打扮得很漂亮哦。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三、展示作品

  教师和幼儿一起评价。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知道不能爬阳台和窗台,不在窗台上蹦跳,不在未封闭的阳台上玩耍。

  2、能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简单地说明原因。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已有的关于阳台的经验。

  教师: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家里的阳台有什么用,你们会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教师总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进行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阳台。

  2、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1)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一:一个小女孩,正站在一个大的室内飘窗窗台上,此时窗户是开着的,她探出身体,把头手伸出窗外,冲着楼下喊:“妈妈,快上来!”小男孩在宽宽的窗台上蹦跳。

  教师:小女孩在干什么?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这位小男孩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能在窗台上蹦跳?

  (2)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二:妈妈和小女孩在阳台上,阳台上有牢固的围栏。

  教师:这个阳台安全吗?说一说为什么它比较安全。小朋友在阳台上应该怎么做才安全?

  (3)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三:阳台的一端放置着洗衣机、洗衣池,阳台地上还有几盆花,一个小男孩在阳台上骑木马。

  教师:阳台上有什么?这些东西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在阳台上玩耍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为什么不能在阳台上面玩耍呢?

  (4)教师总结:不能把身体探出窗户和阳台护栏,也不能在窗台上蹦蹦跳跳,这样一不小心没站稳就会摔下去;也不能在阳台上玩游戏,阳台上有各种其他的东西,不小心撞上去,会受伤的。

  3、引导幼儿讨论,拓展幼儿经验。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在阳台上还有哪些事情危险不能做?

  教师总结:

  如果衣服被吹到了阳台外面,自己不能伸手到阳台外拿,应该请大人来帮忙。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被关在阳台上,应敲门请屋里的大人帮忙开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黑鱼》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并乐意讲述。

  2、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学习与同伴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小黑鱼PPT;录像。

  2、各组一张蓝色卡纸,二盒印泥,一根勾线笔,若干纸巾,每人一个小鱼印章。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黑鱼

  二、根据教师提供的情节线索逐图欣赏故事,寻找答案。

  (一)小黑鱼的痛苦——小黑鱼的'兄弟姐妹都被大鱼吞进肚子里

  1、这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悲惨的事情?小黑鱼失去了它的朋友,心情会怎么样?

  2、理解词语:孤单

  (二)小黑鱼的惊奇——小黑鱼在海洋中的各种发现

  1、小黑鱼在海洋里看见些什么又高兴起来?

  (三)小黑鱼的好办法

  1、遇见大鱼逃避和躲藏是不是好办法,该怎么办?

  2、从画面证实小黑鱼想的好办法:许多小鱼组合成一条大鱼。

  3、六人结伴,尝试共同努力用印章敲印成一条大鱼?

  (四)小黑鱼的胜利

  1、想象小黑鱼和它的兄弟姐妹再遇到大鱼会怎样?

  2、观看故事结尾,体会成功的快乐。

  三、在完整欣赏中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

  1、播放《小黑鱼》视频供幼儿欣赏。

  2、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3、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小黑鱼》,请你回去和小朋友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吧!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找数字、数大栗、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数的认识,发展幼儿猜测和手口一致数数的能力。

  2、激发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大栗、各种瓶瓶罐罐、数字卡片若干(绿色为猜测数字50以内、黄色卡片上的数字为30以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幼儿自由进入,看,这是什么呀?(大栗)瞧,那边还有什么?(各种瓶瓶罐罐)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瓶瓶罐罐和大栗做游戏。教师示范放大栗,幼儿数,提醒幼儿放到跟杯口一样平。

  二、幼儿尝试边数边放大栗,一个瓶子大概能放多少个做到心中有数。

  1、请幼儿找个瓶子放大栗,边放边数,记住自己放了多少个?

  2、交流:你的瓶子放了多少个大栗?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3、请幼儿将大栗倒掉,将瓶子放在原来的'地方。

  三、幼儿先进行猜测,挂数字卡片,再放大栗,比一比谁猜得最准确?

  1、教师示范:你觉得这个瓶子可放多少个大栗,请大家猜一猜?我猜可放18个,猜想的数字是18,找张绿色的数字卡片18挂在瓶子上,到底可放多少个呢?一起边放边数,找张黄色的数字卡片挂在瓶子上,表示放大栗的数字。

  2、幼儿操作,比一比谁猜得准,装完一个再装一个,装好后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3、操作后交流:

  你装了几个瓶子?

  哪几个瓶子你是猜准的?

  哪几个瓶子没猜准?猜了多少个放了多少个?

  四、看着瓶子上的卡片按一定顺序排排队。

  1、将幼儿猜想的绿卡片放回原来的地方。

  2、请幼儿看着瓶子上的黄卡片按一定顺序排排队,排得对不对,请幼儿读一读。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在主题《我是中国人》中,我们班的幼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一些有关中国的文化,他们知道了京剧脸谱是中国的国粹,蓝印花布是我们的民间特色等知识,当然,中国的代表性建筑——*,也成为了孩子们资料收集的一部分,孩子们能够尝试在区角中画画*。但是,从幼儿的画面中发现,孩子们表现的*特征并不明显,缺乏仔细观察,因此,为了帮助能更好的表现*,并我预设了本次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围绕“*前照张相”贯穿整个活动,在引导幼儿表达表现自己和*的同时,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引导幼儿欣赏、感知*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做一做、摆一摆的形式帮助幼儿直观感知人物拍照时不同的动态;第二环节幼儿绘画表现不同人物动态和*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和祖国的象征建筑一起拍照留念的快乐情感。第三环节欣赏、交流中,提升幼儿有关人物动态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大胆表现人物在*前照相的活动情景。

  2、通过绘画,表现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纸、记号笔、蜡笔、*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通过欣赏*的照片,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出示幼儿在*前照的照片这是谁?他在哪里拍的照片?和谁一起拍的照片?

  2.*是什么样子的,有几层,每层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3.请幼儿上来摆不同的姿势:

  (1)去过*的孩子:说说在*前拍照的感受,并摆不同在*前拍照时的姿势。

  (2)没有去过*的孩子:假如你去*你会拍一些怎样的.照片。

  4.重点示范手和脚的动作,如:拍手、叉腰、抬腿等。

  小结:*是我们中国很有名的建筑,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很多人到了北京,都要去亲眼看看,并会在*前拍照留念,代表喜欢和爱自己的祖国。

  二.观察示范——通过观察,引导幼儿了解*和人物的画法

  1.创作要求:那今天我们到*前拍张照片留念吧!

  2.幼儿作画,师指导:

  (1)你想在*前哪个地方拍照呢?中间?还是两边?你和谁一起拍了照片?他是什么动作的?

  (2)引导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和动态,表现你最喜欢的手和脚的动作。

  (3)*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画清楚了吗?

  小结:图画中,我们人物在前面,所以画的大一点,然后再画后面的*。

  三.欣赏交流——通过欣赏大家的作品,互相学习大家的优点。

  谁拍照的时候动作最神气,他是什么动作的?谁和他不一样?谁跟很多人一起拍了照片?*拍清楚了吗?

  小结:原来通过不同的曲线,可以表达手、脚和身体的不同的动作。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案03-02

大班教案【经典】11-26

大班教案(经典)11-04

大班教案[经典]08-18

大班教案(经典)08-17

大班教案(精选)07-31

(精选)大班教案07-30

【经典】大班教案08-30

[精选]大班教案08-25

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