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飞天》教案

时间:2024-05-26 08:17:1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梦圆飞天》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梦圆飞天》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梦圆飞天》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远洋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文章主题:课文按照“神舟”5号飞船升空的先后顺序,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后的喜悦与自豪。

  写作特点:课文按照“神舟”5号飞船升空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材料,前后可以分为“送行——发射——问候——梦圆”四大部分。

  本文知识点梳理:

  1、字词:“乳、执”是翘舌音;“澎、控”是后鼻音。

  2、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的时间20xx年10月15日。

  3、 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

  4、有关飞向宇宙的古代传说、人物、艺术等相关资料,如“嫦娥奔月”、“万虎飞天”、“敦煌飞天”等。

  5、现代航天的相关知识。

  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分析、品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准备:幻灯,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熟悉课文,理清课文层次,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课题,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

  2、播放神舟五号发射录像。

  3、师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3。提出要求:

  (1)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读准生字新词,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4)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如何描写的?

  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

  (2)布置其他同学认真听

  (3)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执”是翘舌音。

  5.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

  三、交流感悟

  1.听写部分词语。

  2.安排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课文,简单赏析课文。

  3.质疑问难:

  (1)哪些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

  (2)你对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3)教师给予解答。

  (补充资料)

  A俄罗斯塔斯社在今日头条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神舟”五号发射的消息。称:“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个中国公民。”

  B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吃饭有几种吃法。一种是坐着不动,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样,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另一种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块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间不动,人飞过去用嘴凑上去咬住它。吃饭的时候要闭着嘴吃,千万不能叫食物残渣漏到嘴外边去,否则食物渣子会在空中飘浮不落,很难清除,如果自己或同伴把它吸到鼻子里就不好办了。

  4.简单指导,理清课文脉络。

  (1)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重点写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五号”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2)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3)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4)点明了此次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四、安排写字练习

  指导写习字册,教师巡回指导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在课堂上朗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生共同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二、精读感悟

  1、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2、朗读2-5自然段。

  (1)感受人们为神舟五号送行场面的热烈。在送行的人中,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

  (2)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

  (3)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

  (4)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3、指导朗读感悟“发射”情节。

  (1)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2)反复让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3)点名读,分角色读。

  (4)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

  (5)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

  (6)“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4、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

  (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杨利伟的话有两处。第一处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3)请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

  (4)请小组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台上朗读。

  三、合作探究

  1、老师提问: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布置小组合作探究。

  3、指导方法:

  (1)再读课文,进行系统思考。

  (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感触。

  (4)开展互动,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4、全班交流。

  四、资料交流

  1、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2、教师说说资料交流的意义。

  3、小组进行交流。

  4、班级交流,教师指导。

  板书设计

  5.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梦圆飞天》教案】相关文章: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03-13

圆的面积教案08-04

中班艺术教案:奇妙的圆01-08

圆的面积教案优选4篇10-18

中班语言教案:有趣的圆07-07

圆的周长教案范文合集10篇08-22

圆的周长教案集锦8篇07-03

《小鱼的梦》教案04-04

彩色的梦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