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之歌教案 推荐度:
- 长江之歌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推荐】长江之歌教案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江之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江之歌教案1
一、课题:《长江之歌》
二.教学目标
1.朗读、想象、感悟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并在朗读中产生共鸣,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读中探究发现时局特点,感受拟人、反复、比喻等方式的表达效果,并能模仿某一句段进行创造性想象仿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教学准备
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感悟语言,读中体悟情怀、读中丰富情感,在反复的朗读,与作者产生心的共鸣,进而升腾起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时过程:
一.聊长江,激发情趣。
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思考:刚才在歌曲中你听到唱的是哪两条河流?
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指幻灯片说:这就是长江)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
3.学生交流。
备知识点: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老师这儿有一幅地图,你能来指给大家看看吗?(点击地图)
4.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阿姨,让她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母亲河的有关知识。(放长江录像片段)
(用激情而又自豪的语调):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我们来学习一下。(板书:之歌)
5、你知道这首歌吗?你知道有关这首歌的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介绍《长江之歌》的来历。
师:这首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想不想欣赏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随着话语的结束伴奏旋律逐渐消失)生(齐声):想!
师:那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了解歌词边来欣赏这豪迈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独唱《长江之歌》)。
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下。
(指读、齐读)用赞美的语气读好课题。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品品,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读体会,一定有满满的收获。
二、听录音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自由交流总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板书: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2.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
4.鼓励大家仿读(正确、流利、感情),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
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那么刚才在读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词和句是你不懂的,先在书上作个记号,然后同桌讨论讨论。
三、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⒈检查生字词(同桌相互讨论提出理解与不理解的生字词)
(1)注意读音:哺bǔ涤dí埃āi灌uàn溉括i
(2)讨论理解词语的意思。灌溉哺育尘埃荡涤风采磅礴回荡依恋源泉
(3)听写十个词语。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投影字幕核对)
四、再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现在我们再一次来欣赏这篇课文,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再一次来赞美长江,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配音朗诵)
五.探究这首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1.读后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规范性语言;让学生探究发现到的写在黑板上,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
①.拟人比喻:“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把长江拟人化,当作母亲来写,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各族儿女、很伟大;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使它们永不分离。)②.反复:“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反复出现两次,更加集中体现了作者赞美、依恋长江,依恋“母亲”的情怀。)
③.押韵:全诗押韵为“ai”
④.句式整齐:“你从??你向??你用??你用??”句式整齐,读来节奏明快、琅琅上口。
六.谈收获,学以致用
1.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都有一颗会感受美的心,在探究发现活动中表现不错,我们探究了诗歌的特点,想干什么呢?
2.模仿其中一个句段,进行创造性想象仿写。
你从走来,;
你向。
你用,;
你用
长江之歌教案2
1、长江之歌
姓名: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bǔyùuàn括iqì括iyuán quán
() ()()()
chén' āidàndírǔzhīpángbó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气概() ①大略:②一律③气度,神情.
2.无穷() ①没有钱②极端:③完了,穷尽
3.采:①用手指或指尖摘;②选用,取用;③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气;④
彩色。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
(2)太阳升起来了,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 () ().
(3)班会课上,同学们的许多建议都被老师采纳了。 ().
三、填空。
1、课文中直接抒发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朗读这些诗句,我们应该用_____________的语气。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潮是_________________;你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惊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____________________”流到“ _________________”,“你是无穷的源泉”。
2.文中最能体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本诗中总结全诗、深化中心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积累
1.可用来描写长江的成语:
滔滔不绝气贯长虹波澜壮阔汹涌澎湃奔腾不息源远流长
2.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课后作业:
1.《长江之歌》那荡气回肠的旋律,令我深深感动。(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赞美一位你敬爱的人。
例: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用“――”画出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2)选段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__,用“你”而不用“她”,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________”和“ _______”。这两个词充分体现了长江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4)选段中“________ ”、“ 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举两个例子说明长江在祖国建设中的伟大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之歌教案3
一、复习检查:
1、写本课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名朗读。
(3)讨论评议
3、细读第二段
(1)学生齐读
(2)讨论评议
(3)小结:
长江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今天,长江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齐走向未来。
三、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
2、播放《长江之歌》,学生学唱。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和阅读训练。
长江之歌教案4
长江之歌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交流、讨论。
5.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默读第一小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长江之歌教案5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通过朗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
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教师引读。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指导朗读第2节,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力量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文献摘录:
《长江之歌》: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
长江之歌教案6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六、板书设计:你是无穷的源泉?
长江之歌
你有母亲的情怀?
七、课后记:
导语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名曲旋律,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氛围,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
尽可能保持导入这个教学环节的新颖性,不但是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而且,我发现,会使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使直接兴趣变为间接兴趣。
当然,设计导入方法要因文而异,要自然、妥帖。既不能为“导入”而导入,完全是为了追求兴趣,又不能扯得太远,说得太多以免“喧宾夺主”,给人以画蛇添足之嫌。
长江之歌教案7
题目:歌曲《长江之歌》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长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唐诗,能够用自然流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母亲河――长江的赞颂感情。
2、在感受、理解《长江之歌》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方法表现赞颂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长江之歌》以及歌曲的掌握。
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探究等
课型:综合课
教具:多媒体视频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我们初一时学的关于黄河的是哪一首?我们中国除了黄河还有一条大河是什么?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有哪些(《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师: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他们哺育
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1、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请学生谈谈对长江的感受。
2、播放《长江之歌》课件,(展示长江概貌),让学生观看课件并了解长江概貌。
3、师生共同探讨长江地理知识(源头、入海关、流经、全长等)。
(二)、授新课:(学习歌曲)
1、作品介绍(创作背景介绍):这首歌是由王世光作曲,胡宏伟填词。作于1984年。
听一遍歌曲,师:在听歌曲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歌讲述的什么内容,是一首什么样的歌?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速度,歌词运用的什么样的手法?
这是一首洋溢着赞颂感情的抒情歌曲,它讴歌了万里长江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各族人民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这首歌曲是根据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填词而成的。
2、学唱歌曲
(1)放音乐及视频听歌
(2)有感情朗读歌词
(3)学唱歌词
(4)老师带着学生唱
(5)作品分析
歌曲是g大调,四四拍
采用了三段体的曲式,第一乐段是个8小节的方整型乐段,第一乐句是其主题,在节奏上弱拍起的节奏型贯穿整个乐段,从弱拍到强拍的小三度进行,加强了歌曲的抒情成分,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重复和变化重复,使主题音调更为突出,整个乐段具有明朗从容的性格特征。第二乐段是个对比性乐段,在节奏上将弱拍起换成了强迫起,旋律素材虽然取之于第一乐段,但由于采用了模进的手法,使曲调逐渐向高音扩展,造成了滚滚向前的气势,表现了激昂、赞颂的情怀,同时,也使我们产生波浪翻滚、江面宽阔、景色秀丽的自然景色的联想,最后一句出现了全曲最高音6,把乐曲推向了高潮,第三乐段是再现乐段。
(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学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五、(1)近几年一个很大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为什么会造成水土流失?
因为人们的乱砍滥伐激怒了长江。
(2)我们应该怎么做?
热爱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母亲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长江之歌教案8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二、范读课文
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
(1)正确、流利、有感情;
(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
三、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哺bǔ涤dí埃āi灌uàn溉括i
(2)词语:
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
(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赞美、依恋)
2、讨论交流: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
(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
(2)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查阅资料。
【长江之歌教案】相关文章:
长江之歌教案12-08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03-25
浪之歌教案04-15
杨树之歌教学反思11-09
春之歌教学反思12-21
树之歌的教学反思02-24
丰收之歌教学反思07-27
关于长江的导游词08-09
小学音乐《长江我的家》教学反思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