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精华[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春娃娃》,知道在春天里,周围的花草树木、小动物都会发生的变化。
2.愿意投入到故事情境中并喜欢春天这个季节。
活动准备:PPT、《春娃娃》图画书
活动过程:
一、介绍春娃娃——引发倾听故事的兴趣
1.出示春娃娃师:春天到了,春娃娃醒了,他要去串门了。
提问:什么叫串门?
小结:“串门”就是去客人家做客,聊天。
2.猜猜春娃娃会去找谁串门呢?
二、故事《春娃娃》——欣赏故事,了解大意
1.布谷鸟提问:调皮的春娃娃先去找了谁?布谷鸟在干什么?春娃娃用什么好听的话叫醒了布谷鸟?(学学布谷鸟的叫声)
小结:春娃娃用轻柔的声音叫醒了布谷鸟。
2.柳树提问:春娃娃做了什么,让柳树姐姐的短发变成了长发,越变越漂亮了?(幼儿扮演柳树,教师扮演春娃娃,为春娃娃梳头发。)
小结:春姑娘梳着柳树姐姐的头发,柳树姐姐的头发变长了。
3.桃树提问:猜猜春娃娃还会去谁的家?春娃娃又是怎么把它叫醒呢?
师:请你们也来做做美丽的小花,让春娃娃吹着,绽开美丽的花朵。(教师做春娃娃来吹,引导幼儿开小花,看看谁的小花开得最漂亮。)
小结:春娃娃,吹啊吹,吹醒了桃花姐姐。
4.你喜欢春娃娃嘛?为什么?
小结:春娃娃,真可爱,她轻轻地叫,轻轻地梳,轻轻地吹,哇!柳树绿,桃花开,布谷鸟儿唱起歌!
三、完整欣赏故事,找找其他的春天——充分感受春天的变化
1.完整倾听故事师:春娃娃一共去了几个朋友的家?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2.幼儿和教师一起扮演春娃娃,找春天师:你们想不想做春娃娃,去其他春天的`朋友家里做客呢?那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做做春娃娃,我们去操场上,用好听的话,把其他春天的朋友叫醒吧。
3.请幼儿用好听的话叫醒(小花、小草、小树叶……)
小结:春娃娃把这么多的好朋友都叫醒了,春天变得更加漂亮了。
活动反思:
《春娃娃》充满着温馨的情感色调,春娃娃调皮可爱的形象让人眼前不由一亮,正是在这个小精灵的带动下,布谷鸟放声歌唱,柳树姐姐的头发由短变长、变绿,桃花姐姐展开了笑脸,连小朋友们也一起欢声歌唱,迎接春天的来到。这篇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春娃娃”以其细腻的情感基调,如同山泉缓缓流淌,向我们展现了春天的优美画镜。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让幼儿喜欢上简笔画。
能大胆的点评出来好与坏。
活动准备
荷花的图片。
画画本、铅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图片
1、看这是什么啊?美丽的荷花你们喜欢吗?
2、荷花都有什么颜色啊?那荷花生长在什么地方啊?
3、原来大家知道这么多那!老师想知道你们绘画荷花吗?
4、看这么美丽的荷花,荷花的颜色还有这么多,你们想不想用画画的.方式来把荷花的美丽记录下来啊?
二、学画荷花
1、那老师来教你们画荷花好不好啊?那我们是不先要拿出画画本和铅笔做准备啊!
2、大家都准备好了吗?老师先教大家画荷花的花瓣,荷花的好不好看主要也是花瓣。
3、用花瓣画出花朵的形状,再来画荷花的茎部,细长的茎上还有小刺,现在看看还差什么没有画了?
4、茎的下面画上一片椭圆的荷叶,荷叶上还有叶脉,一朵美丽的荷花画好了。
三、小结
1、我们用油画棒把荷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吧!我们来评一评看谁涂地好?
2、让幼儿能说出来什么地方涂地好?什么地方涂地不好?
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猫,初步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乐意玩扮演小猫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老鼠的图片或手偶若干,小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
师模仿猫的叫声,问:谁来了?
是小猫的叫声,你们和小猫打打招呼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并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小猫的认识。
提问:
小猫的全身长满了什么?她的毛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小猫的.头上长着什么?(引导幼儿正确学说: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巴)看看小猫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小猫的耳朵很灵,谁愿意来摸摸小猫的耳朵?看看小猫的嘴巴长得什么样?嘴巴旁边长着什么?
小猫有几条腿?它是怎么走路的?我们来学学小猫走路,为什么小猫走路是轻轻的?(它的脚下长着肥厚的肉垫)小猫的身体后面还长着什么?
三、出示挂图,介绍猫的眼睛、胡须、角爪和尾巴。
师:你们仔细看看,小猫在早上的时候,眼睛是什么样的?
中午的时候,小猫的眼睛有什么变化呀?这是什么时候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哇!你的小眼睛真亮!这个时候小猫咪的眼睛是怎样的?
师小结:小猫早上半睁着眼睛,中午眯着眼睛,晚上眼睛睁得大大的。
师:你们知道它的角爪有什么用吗?
师:你们知道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吗?
师:原来它的尾巴有保持平衡的作用,所以它从高处跳下来都是四肢着地的,不会摔伤。
四、游戏“猫捉老鼠”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猫捉老鼠”,我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小猫。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球、拍球活动、知道有气的球跳得高、没气的球跳不起来。
2、观察手动充气工具充气的过程,感知皮球的外表变化。
3、喜欢参与科学小游戏,对科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有气的球,尝试拍、滚过球。
2、物质准备:瘪球三个,手动充气工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玩球活动。
1、教师(出示瘪皮球):这是什么?(皮球)你以前玩过吗?
2、请几个幼儿上来玩一玩瘪皮球,其他幼儿观察。
教师:今天玩的.皮球和我们以前玩的皮球有什么不一样?(这个皮球拍不起来)
二、感受空气。
1、今天我们玩的皮球为什么拍不起来呢?(因为它没气了)
2、认识充气工具,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体。
教师出示手动充气工具,让幼儿认识这是给皮球充气的。用手动充气工具,在幼儿的表面皮肤(脸上、手上)打气,让幼儿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
三、给皮球充气,感受球逐渐变鼓的过程,知道手动充气的方法。
1、教师:我们来给皮球充气吧,气要从哪里才能进去呢?我们来一起找找看皮球的充气孔在哪里。
2、教师和个别幼儿用手动充气工具给2只皮球充气,让幼儿幼儿双手捧着皮球,感知皮球渐渐鼓起来的过程。
四、幼儿玩球,感受充足气体的皮球跳得高。
1、教师:现在充满气的皮球和刚才的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呀?(现在的有气,能跳起来;刚才的没气球跳不起来。)
2、教师:现在皮球有气了,可是皮球宝宝跳得很低,谁有办法能让皮球宝宝跳得高一点?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得出结论:气的多少与球的弹跳高度有关,气越足,皮球跳得越高。
3、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五、进行游戏。
教师把皮球都放掉气,幼儿来给它充气,然后拍皮球。比一比,谁的皮球跳得最高?
游戏可进行3—4遍。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苹果、梨、葡萄等各种水果的颜色,以各种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愿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梨、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一张没涂色,一张涂有颜色)。
2、水果卡片(梨、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个面吧。"
(一)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张),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二)师:"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三)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有颜色的一张拿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四)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有颜色的一张水果的图片拿过来,即黄黄的梨子、紫紫的葡萄、绿绿的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要求: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一)给苹果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
(二)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三)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再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四)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五)"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连起来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六)请幼儿集体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三、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每人选一张水果卡片,并练习儿歌。如老师问:"什么水果红红的?"
手里拿苹果卡片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拿其它水果卡片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五、延伸活动: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在语言活动区放置其它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它们编《水果歌》。
附儿歌:《水果歌》
什么水果红红的?
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
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
葡萄葡萄紫紫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
西瓜西瓜绿绿的。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2-23
小班教案【精选】07-27
[经典]小班教案07-31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经典)09-12
小班教案[经典]12-17
小班教案(经典)12-19
小班教案【经典】01-03
(经典)小班教案02-18
(经典)小班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