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6篇[实用]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也能主动让一让别人,作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透过游戏让幼儿体验互相谦让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体验游戏图片分析儿歌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系有细绳的小球矿泉水瓶子
活动过程:
1.游戏“逛公园”
1)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五个幼儿。
2)教师向幼儿说明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谁。(红色代表妈妈,绿色代表爸爸,蓝色代表哥哥,白色代表爷爷,粉色代表小妹妹。)
3)幼儿将小球放入瓶子(公园)中,教师引导幼儿:公园里有什么,你们在公园里玩得开心吗?
(铃声响起)教师:“公园里着火了,大家快跑!”
(铃声结束)幼儿松开手,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你们从公园跑出来没有?为什么没有跑出来?结果怎样样?你们又是怎样跑出来的?
小结:公园里着火了,大家都赶紧往外跑。有的人互相拥挤,只顾着自己,结果谁也没有跑出来。都受伤了,有的人互相照顾,一个一个地跑,就全都跑出来了,谁也没有受伤。
2.讨论:大家就应让谁先跑,谁最后跑?为什么?
3.第二次玩“逛公园”的游戏,鼓励幼儿按照大家讨论的顺序从公园里出来。
4.看图讲述: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做得对不对?我们就应向谁学习?
5.儿歌:“拍手歌”。结束活动。
附儿歌《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世界有我也有你。
你拍二,我拍二,大家生活在一齐。
你拍三,我拍三,互相谦让很简单。
你让我来我让你,和谐社会更美丽。
活动延伸:
在幼儿园放学回家的时候,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楼道的拥挤状况,让幼儿了解拥挤的害处,在实际生活中明白要让老人和小孩先走,走的'时候靠楼梯的右边,不能拥挤。同时号召家长也一同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教育幼儿养成互相谦让的好习惯。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教育幼儿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歌曲《滑滑梯》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怎样玩的?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欣赏歌曲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三、提问幼儿理解歌词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四、讨论: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应注意排好队?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进门出门时;上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教师小结:
大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反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家长工作: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活动反思: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体验动手做粘贴画的乐趣,感受动手动脑带来的快 乐
能够小组合作创造出关于圆的粘贴画
能够了解圆的形状特征,知道可以利用圆组成不同的`物体
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环境创设---在教室中挂上有关圆的图片或相关的美术作品
知识经验---提前让幼儿在家学习关于圆的基本知识
物质材料---多媒体材料、不同颜色大小的圆、自制图画若干幅、图画纸若干张
活动重难点:能够自己动手完成一幅粘贴画
活动过程:
一、作品导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出主题
出示关于圆的粘贴画作品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播放多媒体资料,展示作品
1、播放PPT,让幼儿知道圆可以变出很多的物体
提问:小朋友们知道这都是什么动物吗?
这些动物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2、教师示范利用圆片组成不同的动物,让幼儿产出动手操作的兴趣
3、教师讲述正确的粘贴方法,提示幼儿要注意胶水的使用方法
三、分小组,让幼儿合作动手制作粘贴画
1.分发材料,每个小组一张图画纸,若干圆片和胶水
2.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粘贴,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动手能力的辅助
3.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
四、总结课堂表现,给予幼儿鼓励
活动延伸: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给父母欣赏,尝试回家利用不同的形状和父母一起进行粘贴画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力与球的关系,懂得用相同的力吹久一点,球就飘得久一点的道理。
2、尝试不同材料做的纸球用同样的力吹会有什么结果。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透明的塑料杯(一次性),可弯曲的吸管,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包装纸,塑料包装纸,铅画纸,包书纸,白纸等);
2、做好的成品8套;
3、做纸球(气球)的图示一套;
【活动过程】
第一层次:能让气球飘起来,知道用力一吹,就会使球飘得很高;
第二层次:能想办法让球飘得久一点,能让球滚动;
第三层次:按照图示折叠气球,并把吸管放入杯子,完成制作;
第四层次:探索并找出作品不成功的原因,并且进行调整,直至成功;
【活动说明】
1、吸管的出气口必须对准气球,才能让气球飘起来;
2、制作气球的纸越轻,吹得越高,越重越厚吹得越低;
【指导建议】
1、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加强活动的游戏性,让幼儿在自由自在地操作,探索中发现力与球的关系。
2、可引导幼儿对观察到的现象作观察记录。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雷阵雨是一种夏天特有的自然现象,对雷阵雨带来自然界的一些变化发生兴趣。
2、能从闪电、雷雨的全过程中感知自然现象的变化。
3、懂得雷雨天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
重点:懂得雷雨天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
难点:能从闪电、雷雨的全过程中感知自然现象的变化。
活动准备:
课件、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回忆雷雨前的景象和感受。
1)“你见过下雷阵雨吗?”“天空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还看到和听到些什么?”“这样的天气你们感觉怎样?”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 “从图片上看到什么?图片上还有哪些和平时不一样的景象?”“这样的天气会发生什么事?”
2)教师小结雷雨前的自然征兆。
2、观看视频雷阵雨,懂得自我保护:
1)听雨:“雷雨声听上去是怎样的?你害怕吗?”
2)交流雨:“雷雨从天上落下是怎样的?(丰富词汇:倾盆大雨) “想象雷雨中幼儿园的操场、花园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住的.小区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3、了解雨天的自我保护方法:
1)“下雷阵雨,小朋友能不能出去?”“闪电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小结:下雷雨时尽可能不要在室外,不要在树底下或电线杆旁避雨,遇到响雷时可以捂住耳朵,张开嘴巴,保护耳朵。
4、观看雷雨过后的景象。
1)出示可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雨后的天气怎么样?”(适时丰富雨过天晴)“雷雨过后感觉怎样?”
2)讨论:“雨后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周围有些什么变化?”
3)教师小结
三、结束部分
“你喜欢不喜欢雷阵雨?什么时候下雷阵雨?”
中班教案 篇6
【游戏主题由来】
《小羊和狼》是中班表演游戏中的传统教材,由于故事中的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单,具有趣味性,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琅琅上口,因此,非常适合中班幼儿进行表演、听了三遍故事后,幼儿就基本上会复述这个故事了,而且在复述的时候幼儿园不由自主地表演了故事中角色的动作,比如猫用爪子抓狼,狗用嘴咬狼,马用腿踢狼,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等、看到幼儿喜欢这个故事,我们就开展了"小羊和狼"的表演游戏、
【游戏总目标】
一、喜欢参与表演游戏,感受故事情节、角色情绪的变化,尝试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角色性格特征。
二、能根据角色的特征运用表演道具装扮角色,并能根据故事内容布置游戏的场景。
三、能合作游戏 ,学会协商,轮流扮演角色、使用玩具。
四、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会有条理地整理游戏材料。
五、会根据游戏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评,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下一次游戏的改进方案。
六、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七、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一、熟悉角色的出场顺序,并能运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演。
二、能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初步运用表演道具装扮自己。
三、能按意愿分组,初步学习协商游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在语言区中投放《小羊和狼》的故事图片,让幼儿学习复述故事,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2、在美工区中指导幼儿学习制作小羊、狼等角色的道具。
物质准备:制作小猫、小狗、小羊、狼、白马、大象的头饰,房子背景、积木若干。
环境创设:展示幼儿设计的道具,布置好游戏场景。
【活动过程】
一、展示布置好的场景,并出示幼儿制作的道具,导入游戏。
(一)介绍布置好的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上周我们一起寻找了可以用来布置小羊家的材料,今天老师就要把这些材料布置成了小羊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道具。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为那个角色制作道具的,你是怎么制作的?
(三)师幼回忆故事中角色出场的顺序,熟悉狼和小羊、小动物们与小羊以及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师提问:
1、故事刚开始时谁先出场?他应该站在哪里?接着谁来了?大,考吧、幼,师,网狼对小羊说了?小羊是怎么回答的?狼又是怎么说的?
2、后来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先是谁?接着是谁?他们都对小羊说了什么?
3、天黑了,小动物们都在小羊家一起商量怎么对付大灰狼,它们是怎么说的?
二、提出游戏要求,帮助幼儿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一)鼓励幼儿用协商的方式选出组长,组长按组员的意愿协调、分配角色。
(二)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道具装扮自己,然后开展游戏。
三、幼儿分组开展表演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一)观察幼儿角色分配和道具的使用情况。
(二)观察表演中角色出场的顺序和角色对话的情况。
四、整理游戏场地,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一)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合作整理游戏场地,归类收拾游戏材料。
(二)交流游戏情况。
1、请游戏中表演较好的小组上台表演精彩片段,其他幼儿欣赏、评价。
师:你们觉得他们表演的怎么样?谁表演的最好?好在哪里?
2、讨论道具的使用情况以及初步学习协商游戏的情况。
师:今天游戏中你扮演什么角色?用什么道具来装扮自己?你是怎么跟同伴一起游戏的?
3、讨论下次游戏需要增添的道具。
教学反思:
故事情节有趣、紧凑,语言朗朗上口,幼儿很喜欢这个故事。启发幼儿说出“团结起来力量大”,并以此为契机针对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强,谦让行为差,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现象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遇到事情要互相商量,这样大家才能在幼儿园一起快快乐乐地游戏、学习、生活。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11-19
(经典)中班教案01-13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精选)11-06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经典]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经典)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