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07 09:03:5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精华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精华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说一说生气的原因,知道生气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

  2。尝试用各种办法改变生气的情绪,使自己快乐起来。

  活动准备:

  《我不想生气》绘本视频、幼儿生气视频课件、PPT课件、跳绳、音乐、图书、糖果、绘画用品、《生气我有好办法》统计表

  活动过程:

  师:(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新朋友,让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请看大屏幕。

  哎哟,小兔怎么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原来小兔生气了,让我们去看看小兔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出示合成图片)为什么生气呢?(幼儿讨论)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视频上半部分)小兔是因为什么生气的呢?

  教师小结:哦,原来小兔生气是有原因的,被人嘲笑会生气,被人误会会生气,生气是有一种正常的情绪,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气,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生气。

  师:在幼儿园,小朋友会不会生气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小朋友生活视频)

  提问:洋洋因为什么事情生气呢?生气的时候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你有生气过吗?为什么事情生气的'?当时是什么表情?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你还见过谁生气?他当时表情怎么样?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蒋老师也有生气的时候,每次我生气就觉得头疼,生气不但能影响我们的情绪,也能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不能无缘无故或者是就为了一点点小事就发脾气,如果生气了,就应该想一些好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去试一试,找一种最适合你,能让你在生气的时候能快乐起来的办法,并记录在统计表中。

  师:你刚刚了什么办法改变你生气的情绪?除了这些办法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你生气的情绪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是怎样改变自己情绪的?(播放视频后半段)当你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生气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办法帮助他,让他快乐起来呢?

  教师小结: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寻找快乐的方法,当别人生气的时候,我们也要想办法,让别人快乐起来。

  师:小朋友们有了这么多寻找快乐的方法,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教室看一看,还有哪些小朋友不快乐,让我们把我们寻找到的快乐和他们一起分享。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并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2、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爱思考,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3、在活动中能享受到尊重与轻松的快乐,促进身心健康。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片《遵守纪律的小松鼠》小松鼠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心理环境,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师生自由地围坐在一起。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

  郝浩:老师,今天不上课吗?

  师:你先说你喜欢看吗?

  郝浩:当然喜欢,我们都喜欢呀!

  师:这就对了,我们现在就做我们喜欢做的事。

  (首先给孩子们创设一种很轻松的环境,他们显得很兴奋,边看边交头接耳,看完后要求再看了一遍,老师保持沉默。)

  二、创设语言环境,让幼儿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1、进入话题

  师:好看吗?

  幼:好看,那只小松鼠好美哦!(意外)

  师:是吗?美在哪儿?说说看。(应变)

  萧雨:外表美,很可爱!

  东东:颜色漂亮。

  李桥:尾巴好看。

  小雨:我认为它的行为美,它没听狐狸的话,不做坏事。

  (自由的语言环境使幼儿的思维异常活跃,对话正朝着预计的方向而来)

  2、深入话题

  小楚:小雨说的对,我也认为它的行为美。

  文雯:是呀,它不插队,遵守纪律。

  李然:狐狸很坏,教小松鼠做坏事。

  师:那你认为狐狸美吗?(随机引导,教给幼儿正确的审美观)

  李:不美!外表虽然美,但行为不美。

  (幼儿对美发表看法,师笑而不语,不时为他们的话给予肯定的笑容)

  强强:不对,我认为松鼠很笨,明明可以早一点看,又有狐狸帮忙,为什么不干,太笨!

  (又是一个意外!怎么办?是把教师的意愿强加给他,还是让他自己去领悟?最终决定交给孩子们去处理。)

  3、展开争论

  含刖:你说的`不对,它不是笨,它是遵守纪律。

  思祺:是啊,如果你也在那里呢?别人这样做,你会高兴吗?

  李荞:不能光替自己想。

  (孩子们七嘴八舌,最终说服了强强。只见他摸摸脑袋,不好意思地笑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对照自己的行为,“我们该向小松鼠学习吗?”

  师:我很高兴你们能有这样不一般的看法,现在想想,我们平时有和松鼠不一样的行为吗?

  吴迪:我喝水的时候老是喜欢抢先,这是不对的。

  贝贝:我下楼梯的时候喜欢乱跳,影响别人又不安全。

  桐桐:我睡觉喜欢讲话,扰的其他小朋友睡不着。

  寒冰:我画画时总是扰乱别人,我觉得是我错了。

  师:你们能意识到自己不对的行为,我很欣慰,那你们认为我们应该习小松鼠吗?

  蓉蓉:当然要学,我喜欢它。

  李木子:对!妈妈说了,我们要上学了,应该养成好习惯。

  晨晨:唉!遵守纪律就不自由了。

  蕊儿:不会的,我们自觉遵守纪律,老师就会让我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老师会更加爱我们的。

  师:当然!你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学习别人好的东西,我感到意外也为你们骄傲——你们长大了!老师相信你们说到做到。

  四、趣味游戏活动“看谁答的对”,让幼儿加深理解与认识。教师用语言设置一个个情景,问“你会怎么做?”,其他孩子当裁判,大家认为说的对的就奖给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图片。

  活动结束:

  游戏增加了趣味性,使严肃的话题更加生动起来。孩子们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也说的很好。活动在一阵阵开心的笑声中结束。

  小百科: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中的一个科,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匀称灵活的身体。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科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标志,标志随处可见,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的不同含义,并初步学会运用标志。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探索周围事物男巳?

  2、通过看看,说说,做做,让幼儿了解标志有不同的'含意,知道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它,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配合进行教育活动的多媒体课件,幼儿制作标志的纸、笔等、供幼儿张贴的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提问:这里有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小结:看到了这些标志,就知道这是哪里了。标志是各种各样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看到红“+”,就知道是医院,看见大滑梯等玩具就知道是幼儿园……

  3、请幼儿观看课件中的标志,并说出你在哪见过?它告所我们什么?(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一些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4、请幼儿说出自己还见过什么标志?

  5、请幼儿讨论这些标志应该张贴在什么位置?

  6、观看多媒体课件,启发性的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这张标志贴在这里合适吗?

  7、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含意,但不能随便乱贴,必须贴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的作用。

  8、请幼儿自由选择标志,到适合的位置进行张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做做,是幼儿了解了标志的不同含意,并学会了运用标志,知道张贴标志应选择适合的位置,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标志。使幼儿在生活中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活动延伸

  1、在平时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各种标志。

  2、幼儿园需要标志吗?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想想,做一做。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剪、黏贴和钉等方法制作风车。

  2、在用自制的风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风车的范样;正方形的广告纸、筷子、安全图钉和剪刀等人手一份;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玩转风车,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在玩什么?(风车)你们玩过吗?风车转起来是什么样的?

  二、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学习制作风车。

  1、教师:风车是怎么做的呢?需要哪些材料?(做风车需要蜡光纸、剪刀、图钉、筷子)

  2、教师:你觉得用这些材料怎样才能做成风车呢?还需要用什么材料呢?

  三、引导幼儿看挂图,学习风车的`制作方法。

  1、教师:你能看懂图上的意思吗?你觉得图上提示了我们什么?

  2、教师: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从什么位置开始剪了?

  3、教师:安全图钉怎么钉?钉在什么位置?

  4、教师: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四、幼儿尝试看图示自制风车。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跟着开始动手制作风车吧。

  (教师巡回指导,并帮助能力差的孩子完成制作。)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

  1.认识芹菜,了解芹菜的结构名称,梳理植物和蔬菜的概念。

  2.能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讲述,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

  实物芹菜每人一棵,剪刀、筐子、毛巾、黑板、白纸、油画棒等

  过程:

  一、引题:认识芹菜名称,了解幼儿已有的芹菜经验

  看看桌上放着的是什么?在哪里见到过?

  二、鼓励幼儿观察整棵芹菜的外形特点,尝试用比喻等方法进行描述

  看看这棵芹菜站着像什么?横着又像什么?

  三、了解芹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特点

  1.提出观察要求:看看、摸摸芹菜,身上有什么?是怎么样的?

  2.幼儿分组自主观察,教师巡视,个别引导,了解幼儿的.观察情况

  3.集中、交流:你找到了芹菜的什么?是怎么样的?

  根据个别幼儿的反馈,引导全体幼儿关注,共同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如:谁也找到芹菜的根了?是怎么样的?好像什么?教师在幼儿讲述一个部分之后,在黑板上直接画出该部分结构的样子,以验证幼儿的发现。

  四、理芹菜

  1.了解幼儿对于理芹菜的经验;家里是怎么理的?

  2.提出帮助食堂理芹菜要求: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3.重点引导幼儿认知芹菜叶是可以吃的,理过芹菜之后手上会有异味,让幼儿了解芹菜的营养价值,同时寻找芹菜的茎。

  五、梳理植物和蔬菜的概念

  六、延伸活动

  看相关视频再次了解芹菜的种植过程。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体育活动,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2、掌握侧身钻的动作要领,能在侧身钻时控制好方向。

  3、遵守集体体育游戏中的简单规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并了解小螃蟹的行走方式。

  2、物质准备:拱形门6个、用布连接的拱形门3个、大圆环塑料玩具2个

  3、场地准备:如图。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侧身钻的动作要领。

  活动难点:

  幼儿能弯腰、低头、侧身钻过拱门。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螃蟹快长大”,指导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听音乐做律动“小螃蟹学走路”,练习侧身走的动作。

  (1)指导幼儿练习侧身走的动作,要求幼儿在上身直立的`基础上,把身体侧过来,头转向行走的方向,屈腿侧身走。

  (2)教师带领幼儿沿场地上的粉笔线,练习侧身走的动作。

  3、通过游戏“回到大海找妈妈”,练习侧面钻的动作。

  (1)说儿歌:“小螃蟹,长大了,大海才是它的家。不怕艰难和险阻,回到大海找妈妈。”

  (2)教师带领幼儿沿着粉笔画好的线侧身行走,然后侧身钻过小山洞,侧身钻过用布连接的拱形门(珊瑚群),侧面钻过大圆门,最后找到妈妈。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教师重点讲解动作要领。

  (4)教师带领幼儿按要求玩游戏,练习动作。

  (5)请两名幼儿面对面站好,把自己的双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4、放松游戏:“回到家里真快乐”。

  听音乐模仿小螃蟹的动作,复习侧身走的动作,基本动作用开始部分的内容。

  活动评价:

  活动以完整的故事情节贯穿,引导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感受体育活动的快乐!教师能够结合活动的目标,重点强调动作要领,较清楚地为幼儿讲解,并能结合示范动作,将间接的语言讲解变得直观化。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侧身钻的运动量比较小,应该提供更多形式的障碍,把侧身走作为本次活动的一个侧重点,引导孩子在侧身走的基础上完成侧身钻的动作。这样既增加了运动量,也是活动更有层次性。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动作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2、围绕故事内容大胆想象并讲述,丰富词汇:圆溜溜、香喷喷、笑哈哈3、初步学习图书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图片四幅、“小老鼠做蛋糕”封面、鸡蛋图片、字卡:圆溜溜、香喷喷、笑哈哈小图书16份、订书机、蛋糕模型

  活动过程:

  一、出示鸡蛋图片,引出课题。

  老师带来了什么?你觉得这个鸡蛋怎么样?(学习词:圆溜溜)鸡蛋在哪里呀?草地上的大鸡蛋被谁发现了呢?

  二、通过观察、讲述图片,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图片(一)看到这么大一个鸡蛋小老鼠心里怎么样,会说什么呢?他们会怎么做呢?这么大的鸡蛋怎么才能搬回家呢?可他们想过了许多办法也没能将鸡蛋弄回家。师幼共同完整讲述第一幅图的内容。

  2、出示图(二)小老鼠没能将鸡蛋搬回家,他们到底怎么办的呢?(看着图跟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讲讲)。你觉得他们会做什么好吃的`呢?幼儿猜想我们一起来问问小老鼠好吗做蛋糕光有鸡蛋行吗?还要加点什么呢?(一起学一学小老鼠做蛋糕:敲破鸡蛋壳,加入面粉、牛奶、白糖,揉呀揉,捏呀捏,还要放在烤箱里烤一烤,忙了好半天,蛋糕终于做好啦!出示蛋糕模型。(闻闻看,香不香。学习词:香喷喷)这么漂亮的香喷喷的蛋糕,小老鼠们会跟谁一起吃呢?(幼儿想象)3、出示图(三)他们请来了谁?大家吃得怎么样?教师小结:小老鼠做了蛋糕知道跟好朋友一起分享。

  师幼共同完整讲述第二幅和第三幅图。

  蛋糕吃完了,蛋壳怎么办呢?(鼓励幼儿想象)

  4、出示图(四)小动物们用蛋壳做了什么?蛋壳车怎么啦?他们脸上怎么样?(学习词:笑哈哈)图上还有谁,它会说些什么?

  师幼共同讲述第四幅图。

  三、学习制作图书,师生共同看图书完整讲述故事。

  1、这个故事有趣吗?谁来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揭题:小老鼠做蛋糕)

  2、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把这些图片合起来做成一本书,怎么做呢?

  3、我们看着制作的大图书,一起来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来讲一遍,好吗?

  四、引导幼儿讨论:

  1、你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故事里的小老鼠活泼快乐,会动脑筋会想办法而且还是友爱善良的,有了好东西还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呢。所以我们大家都喜欢它。

  3、现在老师也要学习小老鼠,把我做的小图书和你们一起分享,也请你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跟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