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合集】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大》的自豪气势,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磁带及录音机。
2、地图一张;小铃、铃鼓、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大》。
● 教师告诉幼儿歌名,听一遍录音歌曲,提问: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她的名字叫《大》,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 教师清唱一遍歌曲,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现在再来听听,你从歌词里听到了什么?
2、理解歌词,了解祖国大好河山。
● 教师在地图的对应位置上用简笔画标出长江、黄河、长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
●根据歌曲内容提问,幼儿回答后,教师唱出歌词。
“兄弟姐妹都很多”指的是谁?(有56个民族)
“家里盘着两条龙“指的是什么?(长江和黄河)
3、播放录音歌曲,幼儿自由跟唱。
现在你跟着音乐,我们轻轻的唱一唱。
4、教师引导幼儿选择打击乐,如小铃、铃鼓、圆舞板为歌曲伴奏。
选择适合的`节奏进行伴奏,如小铃:× 0 0 0 ︳× 0 0 0 ︳
铃 鼓:× 0 0 0 ︳× 0 0 0 ︳
圆舞板:×××× ︳××××‖
5、播放《打》的歌曲做背景,结合《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第7页“祖国真大”,请幼儿在 地图上用蓝色画出长江,用黄色画出黄河,用灰色画出长城,用绿色画出珠穆朗玛峰。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音乐——精彩夏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夏季的特征,并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2、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图谱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自制小图卡、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大中国》、《采茶》、《织布》。
2、练声:《好娃娃》、《山谷回声真好听》,《山谷回声真好听》、《铃儿响叮当》、《雨中接妈妈》。
二、导入部分。
1、谈话导入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都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说一说夏季特征)
2、教师完整范唱第一遍,幼儿倾听。
教师:前几天,老师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精彩夏天》。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是几拍子的.歌曲?
教师小结:歌曲的名字叫做《精彩夏天》,是4拍子的歌曲。
4、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内容,感知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师:歌曲里的“夏天”都有些什么?
5、教师第三次完整范唱,帮助幼儿理解图卡。(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感知歌词内容,初步进行内容与旋律的匹配。)
教师:歌曲里的“夏天”有……请你们仔细地听,歌里到底还唱了什么?小图都表示歌里的哪些内容?
教师小结:歌曲里的夏天还有蓝天、白云、太阳公公、小鸟、小鱼、花儿、草儿、小朋友等。(教师结合图片小结)
三、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自主学唱歌曲。
(1)根据幼儿学唱过程中的困难,进行重点练习。
(2)学唱歌曲2—3遍。
2、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式分组演唱。
教师:刚才,我们大家是一起演唱歌曲的,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演唱歌曲呢?(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演唱。并进行对唱、领唱、分组唱,增加趣味性,熟练歌词。)
3、表扬、鼓励能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并有感情表演的幼儿。
教师小结:精彩夏天除了歌曲里说的有蓝天、白天、太阳公公、小鸟、小鱼、花儿、草儿、小朋友,夏天里还会有什么呢?小朋友下课后去找找看然后告诉自己的好伙伴。
结束本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一、 活动目标
1.学习选用园形体的废旧材料,制作自己喜爱的动物头饰,体现材料使用的多元化,并渗透循环再造的环保意识教育。
2.通过用园的形体构成各款可爱的动物头饰,提高对造型美的感觉力、想象力和动物操作能力,从成功的喜悦中培养自信。
3.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选用园的形体材料构成动物头饰。
教学难点:掌握毛线类材料的`粘贴固定方法。
二、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收集园形的废旧材料。(纸杯、碟、碗,厕纸筒,甜筒纸卷,塑料园钮扣,毛绒球,各种不同质料、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园形物品)。
2.制作头饰用的长条纸和松紧带,剪刀,各种粘合材料(浆糊、乳胶、透明胶纸),颜色笔,抹布等。
3.投影机和有关资料。
4.设置环境:摆设画有小动物形象的拱门,地面放置8~10个藤圈,3~4块荷叶形板,吊挂2~3个皮球,布置成小动物幼儿园。
三、 活动过程
1. 游戏进入活动场地教师扮八哥老师,幼儿扮小动物,听乐曲做律动进入拱门后,引导幼儿观察环境,鼓励幼儿使用场地上材料,进行简单游戏,从中感知园形、环状、球等物体的共同特点。
2. 进园的联想。
引导幼儿讲出活动中所接触到的园纸板、藤圈、皮球的外形及共同特征,归纳为都是园的形体。并指出自己扮演的动物中哪部分是园的。
3. 引出课题。
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可爱动物头饰参加动物联欢会。
4. 组织幼儿设计方案观察桌上园的形体材料特点,让个别幼儿讲出自己的制作方案,互相启发。
5. 观看投影。
从投影中找出由园构成的动物形象,丰富信息。
6. 解决教学难点。
帮助幼儿归纳说出许多小动物脸上有胡须,选细线粘贴固定,再示范使用透明胶纸粘贴等方法。
7. 幼儿制作头饰。
观察幼儿选材、结构、装饰情况,重点指导粘贴动物胡子的程序;帮助幼儿给头饰钉上松紧带。提议完成制作的幼儿,戴上头饰,按音乐做律动。
四、 活动评价
1. 组织幼儿互相观赏彼此的头饰,请2~3名幼儿说说谁的头饰最可爱,为什么?
2. 指导幼儿欣尝1~2件作品,分析如何选用园的形体构成有趣而可爱的动物形象,如何搭配色彩更调和,怎样把毛线类材料粘得更稳,从而感觉园形体的造型美。
3. 帮助幼儿认识动脑动手,能变废为宝,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4. 戴上头饰一起去参加联欢会,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这个幼儿美术活动中,通过欣赏一些在纸张或器皿上运用所提供的花纹、图片进行装饰,幼儿初步认识了线描画。在线描装饰画《神气的动物》中,幼儿根据均衡、协调美的规律,运用各种色彩和线条,构成千变万化的神气的动物图案。孩子的线描画很细致,会运用多种线条来装饰动物,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感和欣赏力,又有助于发挥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幼儿的好奇、想象中,萌动着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要抓住每一次机会,把它转化成强大的动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大班教案 篇4
一、目的: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 ,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
3、节奏练习:
我 的 花 园 种 满 了 什 么 ? ( 鲜 花 )
0/ /0/
——————
0X / X XX X/X0
——————
这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里 有 什么 颜 色 的 话 ? ( 红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11-04
[精选]大班教案08-25
大班教案(经典)08-17
大班教案[经典]08-18
大班教案(精选)07-31
(精选)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经典】11-26
大班教案[精选]12-02
【经典】大班教案08-30
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