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

时间:2023-12-28 17:38:1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课件、不同位置拍摄的警车照片、相机一台。学生4人一组围桌而坐。

  学具:教材、玩具警车每组一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隆重地向你们推荐一位老朋友,你能猜出他是谁吗?(出示老师的背面照)。请几个同学猜一猜。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样呢?好,接下来咱们就来揭开谜底,一起数,1、2、3。(李老师),老师向大家挥挥手,说同学们。

  师:你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

  生1:正面看得清。

  生2:看后面不好辨认。

  师:同是一个老师,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

  生:我站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在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样子。

  师:答得真棒!掌声鼓励。

  师: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老师的样子也就不同。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逐一出示了老师的背面、侧面以及正面的照片。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胜新,让他们猜一猜,这个班上的同学是谁?在游戏似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尽管是同一个人,但因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二、小组活动,观察学具

  (一)本位观察

  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你们最喜欢的警车玩具,你们喜欢吗?现在请每一组的小组长来拿警车。让警车的车头对着黑板放好。

  师:现在比一比哪组的同学坐得最好。

  2、好,现在请你轻轻地告诉警车里的警察叔叔,你坐在警车的哪个位置?然后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

  请坐在警车前、后、左、右的同学依次举手、挥手与老师问好。

  你们喜欢照相吗?(喜欢)那我们每人在自己的位置上给警车照一张相片吧。请你们用手当相机把它拍下来。

  老师刚才把你们拍的照片放到了大屏幕。现在请你们认真思考一下,你坐在警车的哪一边?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的警车的什么部位,与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左、右边的同学要注意一下,车头在你的哪一边。

  (生通过观察,在小组内自由述说自己看到的小汽车部位)

  3、全班交流

  生:我在警车的前面,我看到的是小汽车的车头,与图1是一样的

  师:谁看到的和他一样?向车里的警察叔波挥挥手,说:“警察叔叔好”。

  这些同学都坐在警车的哪一面?(前面)所以他们看到的是警车的正面。(板书:正面)一起读。

  生:我看到的是车尾。生:我看到的是车的左侧面。生:我看到的是右侧面。……每次都让相同部位的同学挥手问好。(提醒左、右侧面的同学车头向你的位置的哪个方向?(依次板书侧面、背面,全班读一遍。)

  思考:同一辆车为什么4个人看到的却不一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本位观察,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警车玩具。通过第一次观察尝试,想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流利地表达,并向学生介绍正面、侧面和背面的知识。

  (二)换位观察

  1、师: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别观察到了警车的正面、侧面和背面,下面我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不好?听老师口令,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小组的下一个位子上去。老师可以一个小组为例进行示范。

  师:看到第一张照片举起1个手指表示,每二张举2个手指表示……

  师:你们刚才看到的警车的.样子都是一样的吗?

  反馈。(不一样)

  2、师:咦,你们每个小组观察的是不是原来的那辆警车呀?警车没变,为什么你们看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因为我们换过位置了;因为我们观察的位置不同了;警车的前后不一样,左右一样;(左右一样,我们是怎么发现的,(换位了)……

  小结:是啊,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的警车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师:出示句子: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换位观察,要求学生按顺时针变换座位,再次对玩具进行观察。这次观察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看到玩具的哪个面,同时要思考,现在看到玩具的样子和刚才看到的是否一样?为什么?因为有了转换位置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因为改变了方向的缘故。这个环节是第一个环节的递进,让学生感知正确的、有序的观察方法。

  (三)做游戏

  师:刚才大家都江学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

  (媒体出示正面照、两张侧面照、背面照)老师这里有一些从不同位置拍摄的警车照片,我任意选一张,你认为我是站在警车的哪边拍的,就快快站到警车的哪边,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反应快,好不好!放完一张,就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然后再喊一、二、三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中能根据图片判断是在哪一个位置拍,加深对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理解。在这一系列的观察动中,我让学生体验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片面到全面的观察方法。

  三、应用拓展,激励创新

  1、观察恐龙。

  师:刚才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瞧,这三位小朋友在观察什么呢?想一想,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拿出练习纸,把名字写在每幅图的下面。(交流)

  师:第一幅图是谁看到的?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第一幅图是小明看到的。因为小明在恐龙的旁边,看到的是它的侧面。

  第二幅图是小亮看到的。因为小亮在恐龙的前面,看到了恐龙的头,是它的正面。

  第三幅图是小红看到的。因为小红在恐龙的后面,看到了恐龙的屁股和尾巴,是它的背面。

  2、连线练习。(书本p67页的做一做。)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书本、铅笔盒等等,你有没有观察过呀?瞧!这几个小朋友把数学书叠在一起,组成了什么图形?(长方体)那么他们分别看到了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呢?请在练习纸上连一连!(反馈)

  3、观察茶壶。

  师:有4个小朋友也在观察茶壶。(屏幕出现4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茶壶,并在旁边画有4幅不同形状的图形)他们看到的是哪幅图,请同学们边小组讨论边连线。

  生:戴头花的小女孩看到的是第一幅图。

  生:短头发的女孩看到的是第三幅图。

  生:穿绿衣服的男孩看到的是第四幅图。

  出示从上面和下面观察的茶壶图

  师:这是谁观察的?

  师:可以怎样观察?

  生:从上面和下面观察。

  请个学生来观察。

  4、拍摄照片活动

  教师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方向对学生进行拍照片。

  【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安排了四个层次。首先完成课本内容的连线,这是多方位的一种对应练习。其次设计了观察一个长方体的活动,把小组中同学的书本合放在一起,判断形状。第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位置与所见物体形状的关系,出示了同一茶壶不同方位的4幅图片,让学生猜测观察者是在杯子的哪个方向观察的,由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了给学生拍照片的游戏。通过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告诉学生,观察物体,须全面才能见其真面目。

  四、知识介绍,全课小结

  1、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玩得开心吗?那么,你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

  (我知道观察物体要全面;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观察的位置或者转动物体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我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2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经历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的过程,,明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从观察的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

  学习过程:

  一、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1.观察图形,理解题意。

  题中的物体是由4个小正方体拼摆成的,前后共两行,前面一行有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行有1个小正方体。通过观察,辨认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2.摆正方体,观察图形。

  学生用学具照着书上图形操作,从不同方向观察,并且连线。

  3.交流看法。

  学生做完题以后,老师指名说说为什么这么连线。

  4.教师根据书上图形,分析做题方法。

  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

  1.分析第一个图形。

  照着书上图形摆小正方体,分别画出从上面、从左面、从前面看到的图形。

  2、分析第二个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到的正方形,忽略距离的远近,拉在同一个平面上。

  3.分析第三个图形。

  总结规律: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看一看。

  从左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2.易错题分析。

  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从左面和从前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与左面、前面不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3

  教学目标:

  1、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并能描述看到的形状。

  2、能辨认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得到的形状。

  教学重点:

  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正方体木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预习新课。(课件出示)

  1、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以下图形,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图形。

  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问,从这三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一样吗?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观察物体”。

  2、课堂预习。

  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13页,请你拿出自带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进行拼组,然后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学习。

  1、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2、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一样吗?

  3、请你把能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在格子图上,并注明看的位置。

  4、我们分别不同的位置观察了拼成的立体图形,对于你画出的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二、自我检测。(课件出示)

  1、填一填。

  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图形,结果可能( ),也可能( )。

  2、连一连。

  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三、预估问题。

  1、观察我们摆放的组合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图形?

  2、同样都是用相同的4块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你们从前面、上面、侧面画出的形状不同呢?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怎么样?

  四、预设解惑。

  请同学们拿出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摆立体图形画出的`格子图,我们共同交流。

  1、同学们在实物图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出示从前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

  2、师把同学们的作品进行总结:(课件演示)

  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作品,我们是如何画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图形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1)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

  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

  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五、引导小结。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六、针对性作业。

  1、课本13页做一做,练习四1至3题。

  2、《配练》上的1至3题。

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

  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

  2、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

  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

  二、教学新课

  1、刚才我拉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

  ⑴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⑵提问: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你想怎么摆?

  ⑶指名汇报,并分别演示,启发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

  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想一想,这几种办法摆放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正方体摆放时有什么规律?

  指出: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可以。

  ⑸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

  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

  小结: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观察不同的形状,却是可能相同的。

  2、教学试一试:

  先还原成以上形状。

  ⑴现在这里的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状?

  组织讨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可以摆在哪儿?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操作。

  指名汇报,交流想法并摆一摆。

  提问:此时再分别从正面、侧面观察,你们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

  ⑵还原之后,让学生从侧面看一年,记住你所看到的。

  提问思考: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再添一个可以摆在哪儿?

  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指名交流汇报并摆一摆

  提问:相怀想,如果此时你从其它几个方面去观察,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为什么?

  ⑶小结: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

  视图,但也可能不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⑴出示图并说明要求

  ⑵学生独立完成,如学生有困难可让学生先摆一摆⑶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

  ⑴按要求请同学们先照着样子摆一摆。⑵请学生们依次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

  ⑶再请同学们同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让学生们比一比在同一个方位看到的形状是不是一样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⑴独立完成⑵分组汇报。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家庭作业书观察物体地一课时练习。

【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相关文章: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4-08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8-18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3-30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5篇)03-25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5篇08-07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5篇08-17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08-22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09-26

关于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4篇05-16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