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教案(常用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乐曲的节奏。
2.选择一种乐器为音乐伴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图谱各一张、圆舞板、碰铃、铃鼓。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曲子,你们想不想听啊!(想听)那我们来一起听一听,它叫什么名字?
二、播放音乐、感知音乐的节奏。
1.师:刚听的这首音乐你们熟悉吗?它叫什么名字啊?(小红帽)今天呀,老师还给这首曲子编了一段舞蹈,你们想看吗?(想)那老师在跳舞的时候你们来给我打拍子,好不好?(好)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师表演,幼儿轻轻的打拍子。
3.师:刚老师跳的还看吗?(好看)那你们刚有没有给我打拍子啊!你们是怎么给我打节奏的?这次老师来放音乐,你们打给我看好不好?(好)
4.播放音乐,师引导幼儿打节奏。
5.师:刚才小朋友节奏打的真好,那老师呀,把你们打的节奏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出示图谱
1.师:你们看这图谱上都有什么呀!(小脚丫、小手)一个小脚我们就拍一下,两只小脚我们家拍两下,(咚、咚)后面的四只小手我们连起来拍。(嗒嗒嗒嗒)
2.师: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咚、咚/ 嗒嗒嗒嗒)再来(咚、咚/ 嗒嗒嗒嗒)
3.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现在跟着音乐来一遍好不好?(好)
4.播放音乐第一段。
5.师:除了可以拍手打节奏,还可以拍哪里呢?(拍肩、拍头)那我们头拍2下,肩拍4下,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咚、咚/ 嗒嗒嗒嗒)
6.师:刚才有小朋友说除了拍头还可以拍肩拍腿,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玩,看到脚印就拍头,看到小手就拍腿,好不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咚、咚/ 嗒嗒嗒嗒)
7.师:那这里有两条弧形,我们该怎么打拍子呢?(请小朋友讨论并学一学)小朋友做得真好,那我们就往左边划半圆,右边划半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幼儿学习动作:咚、哗啦啦 / 咚、哗啦啦啦)。
8.师:最后这些小手我们刚拍哪里的呀!(腿)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9.师:现在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跟着音乐完整的拍一遍,我们本来拍的是头和肩膀,这次我们就跟着图谱来(好)
10.完整播放音乐,跟着音乐打拍子。
11.师:小朋友拍的真棒,还可以用什么来打拍子呢?(启发幼儿,还可以用别的动作打拍子)现在我们来决定,看到脚丫就跺脚,看到小手就拍手,我们来来一次。(试拍一次)
12.师:我们分组来合作一次,左边的小朋友跺脚,右边的拍手,中间的做弧形,最后拍手的动作大家一起拍手。
13.交换玩一次。
14.师:刚小朋友节拍打得真不错,现在我们就加上音乐再来一遍。(播放音乐)
15.师:小朋友合作的真棒,我们光是用手和脚打拍子一点意思也没有,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四、出示乐器,共同合作演奏。
1.师:看,老师带来了一些乐器,有谁啊!有圆舞板、碰铃、铃鼓。今天请它们来和我们玩打击乐,给“小红帽”配乐。那你们觉得圆舞板可以来代替哪个打节奏?(小脚丫)圆舞板的发出的声音很短我们就来代替小脚丫,那圆舞板应该拍几下?(拍两下)
2.师:碰铃可以用来代替哪个?(小手),那我们就用碰铃来代替小手。
3.师:弧线可以用哪个乐器来代替啊!(铃鼓)铃鼓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啊(沙沙沙),我们就用铃鼓来做弧形的动作,我们来学一学。
4.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们都来做演奏家,老师来做指挥员,老师指挥哪边做动作,哪边就做动作。(不配乐试拍节奏)
5.师:小朋友演奏的.真棒,现在我们加上音乐一起来演奏一遍。(播放完整音乐)
6.师:小朋友们合作的很好。(总结一下演奏时不足的地方)
8.师:小朋友演奏的真棒,现在我们来交换乐器演奏,看看别的乐器你们会不会演奏。(幼儿互换位置)
六、交换乐器演奏。
1.师:我们拿上我们的乐器准备开始。(播放音乐演奏)
2.师:有的小朋友想还有一种乐器我没有演奏过呢,我们再来交换一次。(再次交换位置)
3.师:乐器换过了,拿在手上试试看会不会拍,(幼儿试拍一下乐器)好,我们跟着音乐再来一遍。(播放音乐演奏)
小结: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打击乐,这个音乐还可以用其他的乐器演奏,下次老师带来和你们一起玩,好不好!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感知劳动性质的音乐,并尝试用声音和动作表现乐曲热情有力的情感。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感知劳动性质的音乐,并尝试用声音和动作表现乐曲热情有力的情感。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唱支节日歌》、《小指勾一勾》、《豆浆真好喝》。
2、律动练习:《头发、肩膀,膝盖、脚》、《手腕转动》、《摘果子》。
二、幼儿进行倾听歌曲,引导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请幼儿进行倾听乐曲,说说乐曲的名称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乐曲的名称)
2、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和以前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今天讨论然后说说自己的观点。
3、教师随钢琴伴奏用稍慢的速度的演唱歌曲,注意在演唱中唱到“嗬嗨”的时候,做挥拳的动作,一表达热情活力的劳动状态。
三、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感受劳动号子。
提问:刚才我唱歌的时候做了一个动作,你们发现时什么动作了吗?
“嗬嗨”是劳动号子,喊出来考验鼓励我们大家加油干!
(2)幼儿学唱。
提问: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唱,唱到“嗬嗨”的时候,和我一起做挥拳的动作。
(3)教师和幼儿一起学唱歌曲?衬词部分。
提问:在乐曲里,我们还可以加上的歌词,你们觉得是哪一句啊?
这是歌曲的衬词,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戚哩哩哩,嚓啦啦啦。嗦罗罗罗呔。
(4)教师弹钢琴幼儿跟随琴声一起练习歌曲两遍。
提问:现在我们小朋友来跟随音乐做动作,看看你们是如何把这首劳动性质的音乐表现出来的。(用合拍的拍手表示干活,轻快的'拍手表示劳动的快乐、边拍手边跺脚表示很用劲)
教师进行小结:
刚才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拍的非常的好,但是刚才有一段非常快的音乐,我们小朋友拍手的时候,应该轻快点,这样才能好听,(带领幼儿单独练习一遍)。
四、结束部分
1、歌表演《我们大家做的好》。
2、小结活动下课。
效果分析: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进一步体验成就感。
2、培养幼儿初步创编歌词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3、教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创编第二段歌词。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磁带事先丰富幼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做律动入教室。(放音乐,根据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
(二)发展:
1、发声练习
2、“磅磅,沙沙沙”小朋友听什么声音?是谁啊?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1)小朋友咱们一起问一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小雪花回答:“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2)小朋友知道小雪花是从哪来的?(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
(3)那小雪花为什么要来?它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
3、教师配乐完整朗诵,幼儿看课件跟诵
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5、看课件欣赏歌曲,“你听到了什么?”
6、听教师演唱,幼儿拍手
7、幼儿完整唱三遍
8、启发幼儿进行创遍第二段歌词
(1)“冬天过去了,什么季节来了?你听滴答滴答,谁来了?”(小雨滴)
(2)“小雨滴为什么要来,来告诉我们些什么?”
(3)小雨滴是特意来告诉我们春天来到,它可真好,为了感谢小雨滴我我们为它编首儿歌,好不好?
9、编完后完整的说,小朋友你们都非常的棒,为小学化编了这么好听的儿歌,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10、老师把小朋友的儿歌陪上了旋律,小朋友听一听好听吗?
11、幼儿和教师一起唱分组唱分组、个别进行演唱
12、“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完整的唱两编
13、“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雪花和雨滴》)
14、加动作进行演唱
三、结束:
好了,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你们能告诉我现在的心情吗?
那我们一起把这种快乐画下来,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其他的小朋友好不好,表演歌曲出教室
四、活动延伸:
美术:画冬天景色或是绘画歌曲的内容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熊可爱的憨态,能根据故事的情节积极参加讨论活动。
2.知道树荫的位置是会变换的。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熊、大树、小花、小狗、小鸟,会发光的太阳
2.幼儿在户外活动观察各种物体的影子,引导幼儿发现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改变位置。
活动过程:
1.回忆对树荫的认识,引起幼儿对听故事的兴趣。
(1)提问:夏天到了,人们喜欢站在哪里?为什么?
(2)小结:夏天,小朋友喜欢在树荫下活动,因为树荫下凉快。有一只小熊也喜欢在树荫下休息,现在,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小熊和树荫的故事。
2.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
(2)教师提问:故事中主要说的谁?说了一件有关小熊的什么事情?
3.再次欣赏故事,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感受小熊的可爱、憨厚。
(1)教师边操作教具边放录音,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小熊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讲述的情况适当提问,加以补充。
4.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积极的为小熊的想办法。
(1)再次欣赏故事后,提问:小熊最后被太阳烫醒了,太阳真的坏吗?为什么?
(2)启发思考:你能帮助小熊想个好办法,让他睡一个又香又凉快的觉?
5.引导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玩“踩影子”的游戏。
2.散步活动中开展寻找各种“树荫”的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时间掐的很准,具体时间分配还不是很合理,导入活动采用了开场白式,太过直白,语言太罗嗦。
中间部分有三次层层深入理解的听故事,第一边讲小朋友听得很认真,问题互动气氛也很好,到了第二第三次,倦怠情绪就又开始出现了。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30
中班的教案06-10
(精选)中班教案08-22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12-01
(精选)中班教案01-29
中班教案[精选]02-08
(经典)中班教案01-13
[经典]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精选)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