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共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猜谜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听好谜面: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猜一猜,是什么?(雨,相机板书雨)
2、你能说出带雨的成语吗?(毛毛细雨,雨过天晴,风雨无阻。。。。。。)
是呀,下雨过后,天放晴了,所以说阳光总在风雨后。
3、大雨过后,地上有很多小水坑,这个时候你最想干什么?
4、出示图,看,这些小朋友们不等雨停就急着跑出来玩水了。夏天的雨不仅小朋友们喜欢,冰心奶奶也很喜欢,所以她写了一首有趣的诗歌,名字就叫雨后。(完善课题)
5、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让我们一起记住诗歌的名字吧!(齐读)
6、你了解冰心吗?谁能来介绍介绍?
二、初读诗歌
(一)初读想象
1、《雨后》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诗歌,你们想听吗?那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欣赏,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尽情地想。(师范读)
2、睁开眼睛,谁能来说说,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二)自读
1、这么有趣的诗歌,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那就请小朋友认真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练习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通顺。
2、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小节?(指名读。读的真不错,不仅声音响亮,而且把句子读通顺了)
在这个小节中,有几个陌生的词语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把!
A.出示“嫩绿”谁来读读这个词?你见过嫩绿的'什么?
课文中是嫩绿的什么?
B.出示“树梢”。谁能读准这个词语?(你把翘舌音读准了)
你能指出这棵树的树梢吗?
C.接着往下看 出示赤脚,这个词准会读了?你记住赤了吗?
什么是赤脚?(赤脚就是光着脚)所以赤就是光着
有一个成语叫“面红耳赤”,这里的赤还是光着的意思吗?
把这些词语放进句子里,相信你会读的更好。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3、课文越读越好了,谁还想接着读?
⑴ 指名读2,3小结。
⑵ 这两个小节写的是谁在玩水?他是怎么踩水的?
使劲是什么意思?(用力)所以“劲”右边半部分是“力”?
你们什么时候会使劲呢?
⑶ 小哥哥尽情地玩耍着,但还不忘跟身后的——妹妹。一起读好这个词。
⑷ 下面这个词谁来读?(发射)谁记住了“射”?(认识身字旁)
你能给射找找朋友吗?(发射)
你以前有没有听过发射这个词语?发射什么?(卫星,火箭)
课文中是发射了什么?(兴奋和骄傲)
⑸ 谁能读好这个词?(兴奋)【注意:兴是后鼻音,奋是前鼻音】
这里还有一个多音字呢!兴
“奋”谁记住他了?你能给他找找朋友吗?(勤奋)我们要勤奋学习。
现在谁愿意来当小哥哥读读这两小节?男小朋友齐读。
4、小哥哥通红欢喜的脸上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又是怎么玩水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第四节)
⑴谁愿意读读这一节?
⑵ 这里有个字特别难,谁会读?(撅着)
我们平时会撅着什么?你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吗?
那“撅着”就是什么意思?(翘着)
课文中是撅着什么?谁撅着怎样的小辫?(短粗的小辫)
⑶ 这个词还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呢!谁记住了?(识记“短粗”)
短:认识新偏旁。短的反义词是长。
粗反义词是细。
⑷这里还有个难读的词语呢!谁来试试?(咬着唇儿)
你能做一个“咬”的动作吗?因为要用嘴,所以咬是口字旁。
你能再说一说像“咬”一样带口字旁的字吗?(吸,叫,喝)
谁再来读读这个词?注意读准儿化音。
课文中还有一个像这样的词儿呢?谁能读好?(提着裙儿)
齐读词语。
难读的词语都能读好,相信这一节你能读得更好,谁来试试?
女小朋友齐读。
(三)小朋友们读得可真认真,拿起书,让我们一起读好课文。
三、识写生字。
课文读通顺了可不能忘了生字呀!
出示生字:射、短,仔细观察,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些什么?找准关键笔画。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陨石知识的诗歌,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同学了解陨石的奇妙,激发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同学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培养同学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同学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三、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激发同学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石”激趣,导入新课。
1、谈“石”导入
同学们,这是一个“石”字,谁能变个字形小魔术,在它的上、下、左、右任意一边加一局部,使其成为一个新字?(同学自由说)一个小小的“石”字就这么有趣,大自然中的石头就更有趣了。
[以游戏方式导入新课,使同学在课开始就充溢兴趣]
2、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块石头,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同学谈自身的发现: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宇宙来客”……)的确,这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它来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来客(板书:天外来客)它的`名字叫陨石(板书:陨石)
[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巨大的石块,赫然醒目的“宇宙来客”四个大字,给同学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同学的好奇心被激发,探索欲望增强。]
(二)展示资料,了解陨石
1、关于陨石你了解了哪些知识?同学展示搜集的资料。
2、教师展示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出示:流星雨)1976年 3月8日,在俺国吉林省下了一场奇特的雨,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不是雨滴,而是大块的石头,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流星雨。在这次流星雨中降落下来的石头共有100多块,最大的重达1770千克。(出示各种形状的陨石)陨石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如米粒,有的似龟壳,千姿百态。
[通过展示资料,培养了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使同学对陨石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诗歌做好了铺垫,由于农村同学受条件所限,搜集的资料总是有限的,教师补充一些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关于陨石俺们课本上有一首诗歌,同学们想读吗?
2、同学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识字方法独立解决,教师引导同学区分重点字词。
3、同学反复读诗歌,要求:读后告诉大家有什么收获?
4、同学汇报读书收获,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通过自读诗歌,同学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
(四)
再读,理解内容
1、同桌合作读书,要求一人读一小节,读后互相评一评。
2、同桌合作读展示,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
4、同学评价教师朗读情况。
5、同学自读:注意每句话后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6、指名读,集体评议。
7、集体交流读懂的内容。
(教后补记:俺知道了陨石是石头也是星星、俺知道了陨石是与大气摩擦发生的、俺发现这首诗歌的每小节后的字的读起来非常顺口,让人越读越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来……)
[注重了以读为主,读的形式多样,同桌读、教师读、自身读、指名读,使同学在读中理解内容,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让同学在读中感受陨石的奇妙。]
8、同学质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集体讨论后解答。
[同学的探索欲望一旦被激发,他们的潜能是无穷的]
(五)
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想像:假如你是一块陨石,你从遥远的天际来到人间,你想向大家说什么?
[以童话般的方式让同学来总结,既激发了同学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同学整合信息的能力。]
2、谈自身的愿望(出示陨石图)面对天外来客—陨石,你想对它说什么?
[实现同学与文本的对话,使情感得以升华。]
3、播放歌曲《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曲。
教师总结:是啊,只要俺们爱说爱问爱动脑,天下的事情就能明了,让俺们带着心中大大的问号,继续去探索大自然无穷的奥妙!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单元词语,能拼读词语,初步区分"的,地,得"的用法,能在句子中选择填空.
2,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初步了解省略号的用法.
3,复习巩固本单元训练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和短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第2,4,6,7题.
教学难点:"的,地,得"学生往往难以正确运用,常常出现错误,教学时不需多讲语法知识,而要多放在实际例句中运用.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也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准备:投影片.作业错例.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词语.
2.懂得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具体些,能正确填写"的,地,得".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二)教学过程
练习第1题.
(1)指名开火车认读音节
(2)指名6人在卡片上拼写,其余学生在作业本上自行填写.
(3)反馈校对.
2.练习第2题.
(1)指名读题,说说这一题要求我们完成几个任务.
(2)指名读第(1)组句子,集体讨论,比较.
(填上"爽朗"一词,把"笑"的神态写具体了)
自行填写第(2)组句子,再集体讨论.
(明确用上"兴奋"一同,把教授当时的心情写出来了.)
3.练习第3题.
请"的',地,得"用得较为熟练的同学说说掌握它们的诀窍.
自由填写,反馈校正.
4.练习第4题.
(1)自读,思考:这两个句子分别在哪篇课文中出现过
(2)填写,试读.
(3)指导朗读.(指名读一评议一小组读一齐读)
5.完成课堂作业本.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
2.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二)教学过程
1,练习第5题
(1)复习第3课课后3中省略号的作用.
(2)归纳省略号的几种用法.
(3)朗读并抄写句子.
2.练习第6题.
(1)指名读例句,说说这两个句子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2)自由读例句,体会语气的不同.
(3)指名改写第一句.
(4)自己试改第二句,集体讨论.
3.练习第7题.
(1)自由读文,思考短文写了件什么事.
(2)划出人物的语言,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读
(3)指导感情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2—4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找出翘舌音的字,边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第2段。
(1)指名读课文。指说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哪一句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第二,三两句。
A:指名读第二,三两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大禹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B:哪些词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板书:走遍;吃忙尽。“走遍,吃尽”:说明什么?“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而是形容很多)
C:“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表示很多)。“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海,说明了什么?(说明治水工程浩大)。板书:挖通,劈开。
D: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E:指导朗读:“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读重音。
(3)学生练读,细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表示数量的'词。(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13年”强调大禹治水的时间长,“三次”与“一次”强调大禹治水舍小家为大家,一心扑在事业上。“十多岁”强调大禹离家时间太长,这几个数量词突出表现了大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5)假如你是和大禹一起治水的人,当经过他的家门的时候你会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为什么说大禹治是一位伟大英雄?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第2自然段)
大禹下决心干什么?他走遍了千山万水干什么?
2、自由练背。
3、指导背诵。
4、齐背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梦游”醉翁亭。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注重对景物的细致描写。
3、写作训练。
【重难点】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写作。
【教具】
投影仪、图片、录音机、磁带、送话器。
【教学程序】
一、内引铺垫
北宋时期,曾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今宜昌担任过县令,你知道他是谁吗?指名学生回答:欧阳修。
板书并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庆历六年也即公元1046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主张,被贬到今安徽省滁县做了一名“迁客”,那时期,他游览了风景秀美的“醉翁亭”,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板书:醉翁亭。
斗转星移,几千年后,现在的醉翁亭还“健在”吗?它的面容又如何呢?
今天,我们终于同“梦幻旅游公司”联系好了,在公司导游先生和导游小姐的带领下,一同去欣赏“醉翁亭”的美丽风光。在以上板书“醉翁亭”前加“梦游”二字,构成本文的教学主题:“梦游醉翁亭”。
二、导学品读
1、播放伴音:火车进站的声音,由弱到强。
2、指名一学生当导游并拿着送话器解说:各位旅客请注意,开往安徽方向的_______次列车到站了,请去滁州醉翁亭风景区的旅客,带好自己的行礼,检票下车。(重复一遍)
3、指名另一名女同学当导游小姐,在各位旅客下火车后去醉翁亭的车上,接待旅客:
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乘座我们“梦幻旅游公司”的大巴,再过几分钟,我们就要到醉翁亭风景区了,我们已经为大家做好了游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我们直接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去领略醉翁亭的风光。我们公司全体人员将热情为您提供周到地服务。如果您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请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是:______谢谢您的合作!
4、教师简单旁白,然后由另外几名导游按课文内容依次进行景点介绍。
5、景点之一:醉翁亭景点介绍。导游在介绍此景点时可让学生都把眼睛闭上,体现"梦游"。随着导游细致入微地讲解(学生可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景色进行细致描绘),进而完成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6、景点之二:醉翁亭早晚及一年四季景色介绍。亦可让学生闭上眼睛。
7、景点之三:醉翁亭风俗人情介绍。导游在介绍此景点时,可让有特长的学生进行特长展示:“山歌对唱”,“滁人游情境模拟”,“众宾欢情境模拟”,“太守宴特色菜介绍”……在此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在众多学生参与之下完成对课文的学习。
三、外联对比(教师接住学生传来的“接力棒”)
醉翁亭的景色怎么样?我们非常感谢“梦幻旅游公司”的导游为我们介绍了如此优美的景观,以及他们精彩的讲解。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如果要你把今天参观的内容写出来,你准备怎么写?
路线:车站──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四、延伸运用
运用本课所学,向大家介绍一处旅游景点。要求能写出景点的特色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09-17
(精选)语文教案09-18
语文优秀教案02-28
语文园地教案02-26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8-13
(热门)语文教案08-17
语文教案模板06-21
(通用)语文教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