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5-01-10 23:42:2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优选(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教案优选(10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欣赏诗歌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中情绪的变化。

  2、能在同伴面前用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中情绪的变化。

  活动难点:

  能在同伴面前用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活动准备:

  图片《风儿也想有个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大风和小风》

  小朋友们,我们来玩《大风和小风》的游戏。

  二、欣赏诗歌。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风的诗歌,一起来听听吧。

  1、欣赏诗歌《风儿也想有个家》。

  2、风娃娃在干什么?他找到家了吗?

  三、分段观看图片,理解内容。

  1、风到哪里找家了?(小河边)还到哪里找家了?(树上)

  出示图片树上小结:对了到树上,因为风把树叶吹得沙沙沙的响,树上有风,所以树上是风娃娃的家。

  2、风儿还到哪里去找家?(草地上)它在草地上找到家了吗?(找到了)你怎么知道?(提问几个小朋友)

  出示图片草地小结:风娃娃在草地上找到了它的家,风吹到草地上,吹动小草,小草就弯弯腰了,头低下了,草地那里有风,所以草地是风娃娃的家。

  3、风儿还到哪里去找家了?(小河边)它在小河边找到家了吗?(找到了)你怎么知道?(因为小河起浪花了)(提问几个小朋友)

  出示图片小河小结:对了小河起浪花了,风吹到河边把河水吹起了浪花,小河边有风,所以河边是风娃娃的家。

  总结:原来风娃娃的家在河边,树林里,草地上,还有很多地方,风每吹到一个地方,都是它的家。所以到处都是风的家。

  四、学习诗歌《风儿也想有个家》

  1、一句一句教读诗歌。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诗歌《风儿也想有个家》,小朋友一句一句地跟老师读。

  2、有感情的完整读一遍诗歌。

  诗歌里风娃娃没找到家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的)那这一句"风儿也想有个家"我们就用难过的心情读,那风娃娃找到家了以后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开心的,高兴的)那这句"找着啦!找着啦!"我们就用高兴的心情读。

  好,我们一起完整地读一遍,老师大声点,小朋友小声点。

  3、带上动作读一遍诗歌。

  好,我们给诗歌加上动作读一遍,一起跟老师做。

  4、带上动作再读一遍诗歌。

  五、仿编诗歌。

  1、到处都是风的家,刚才诗歌里风娃娃找到了3个家,她还会到哪里找家呢?大家想一想。

  2、提问幼儿。

  3、出示到( )找,( )把幼儿讲的话编成一首诗歌大家一起读一读。

  刚才小朋友帮风娃娃找了很多家,老师挑了几个编到诗歌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小朋友说到花园里找,(出示花园图片)花儿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后半句)到白云上找,(出示白云图片)白云怎么样?到国旗上找,国旗怎么样?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新编的诗歌。

  六、结束活动。

  总结:风儿说:"谢谢小朋友,帮我找到那么多家",还有许多地方也是风儿的家,我们一起去外面找找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父母虽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但内心都是充满了爱,加强与父母的互相理解和沟通

  2、在理解父母之爱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慈母严父

  2、VCD《让爱住我家》,广告录像

  3、妈妈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说说爸爸妈妈是怎么爱你的?

  师:从小朋友出生到现在,爸爸妈妈在你们身上倾注了很多很多的爱。爸爸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追忆并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奠定“爸爸妈妈是爱孩子”的这一感情基调,为下面体会父母不同方式的爱进行铺垫。)

  二、看情景表演“慈母严父”后讨论

  1、情景表演

  爸爸让威威把老师教的电子琴弹给他听。威威弹的`时候一点都不专心,身子总是动个不停,小脚荡来荡去的,曲子还总是断。爸爸一看急了,大声地批评他,并且要求威威不练好琴就不许玩。威威伤心地哭了起来:“爸爸,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妈妈走了过来陪威威弹琴,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改正,最后威威抱着妈妈甜甜地说:“妈妈,你真好!以后练琴你陪我好吗?”

  (设计意图:结合情景表演这一艺术形式,将幼儿的生活画面再现,引起话题,调动幼儿的兴趣参与讨论。

  2、讨论

  (1)当威威不会弹琴时,爸爸妈妈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

  问题: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威威的?

  爸爸为什么发脾气?

  你们喜欢哪种方式?

  师:让我们来听听威威是怎么说的。

  (威威:听到爸爸这样对我大声说话,我想哭。)

  (2)谈谈“爸爸妈妈大声对你说话时你的感觉”。

  (3)谈谈“爸爸妈妈对你声说过话吗?为什么?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训练幼儿联想能力和表达的流畅性。

  2.引导幼儿学习仿编诗歌,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学会一些物体、动物的手影方法,同时已熟悉诗歌《手影游戏》。

  (二)物质准备 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提出游戏主题,幼儿自由分组。

  2.幼儿在投影仪前表演手影,并仿编句子。例如:变蝴蝶穿花衣,变松鼠大尾巴,变小熊真可爱……幼儿轮流往下接,所接的句子不能重复,小组成员如果有人1分钟接不上就结束。手影句子最多的`一组为优胜组并奖励大红花。

  3.按程序开展游戏。

  4.从中选出恰当的句子,并整理成诗歌,

  如: 我在墙壁前, 我在墙壁前, 表演一双手。 表演一双手。 变灰狼,诡计多。 变鸭子,呷呷呷。 变蜗牛,到处走。 变青蛙,呱呱呱。变剪刀,本领大。 变小人,哈哈哈。 变太阳,红彤彤。 变小狗,汪汪汪。 太阳公公真高兴, 太阳公公回家去, 夸我有双灵巧的手。 要是喜欢全抱走。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区分动物的习性,认识词:小心、危险。

  2.有初步识字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习性的动物图和字、提示性的词句

  活动过程

  (一)区分习性,认汉字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在哪里?一些动物为什么要用栏杆隔开?边上写着什么?

  2.读词:小心、危险。

  3.为什么要有“小心”、“危险”的标志?

  4.讲一讲哪些动物是凶猛的,会伤害小朋友和小动物的。

  5.如果你们发现有危险的动物,可是别人还没有发现,你们会怎么办?(出示相应的汉字卡片“小心”、“危险”)

  6.平时你们看见写有“危险”或者“小心”的`地方应该怎么样?

  7.哪些动物是温顺的?小朋友见到温顺的动物会怎样呢?

  (二)游戏:“去森林”

  1.交代规则:

  (1)出示提示牌,读一读(老虎来了“危险”——快快跑,看见狮子“小心”——不讲话,看见老狼“小心”——蹲下来,小鸡来了“安全”——做游戏,看见小鸭“安全”——轻轻走)

  (2)教师出示提示牌,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2.带小朋友去户外花园环境中进行游戏。(要求小朋友边看指示牌边做动作)

  (三)延伸活动——“写汉字”有许多凶猛的动物,也有温顺的动物,可指示牌不够怎么办? (幼儿书写提示牌)

  提示与建议

  1.在户外游戏更有趣且空间大。

  2.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幼儿的情感,使幼儿更投入地活动。

  活动结束

  指示牌中的短句可根据孩子的识字量经常更换,增强孩子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本学期,我园开设了《字宝宝乐园》启蒙阅读活动,由于从未尝试过语言教学活动,从开始的环境创设,活动设计及活动方式都是在探索中前进。直到观看专家讲座视频,观摩优秀教师讲课,和同事共同探讨、交流,才渐渐摸索出了语言教学活动的方法及思路。

  【活动目标】

  1、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知道要保护动物。

  2、愿意欣赏诗歌,喜欢跟读诗歌,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认读字词“猫头鹰”、“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猫头鹰头饰、启蒙阅读《猫头鹰》大范例、启蒙阅读读本。

  2、字卡“猫头鹰”、“该”、信封、汉字沙包。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开始部分:

  猜谜语:像猫不是猫,黑夜站树梢,白天睡大觉,夜晚捉老鼠。

  幼儿猜谜底,师出示字卡“猫头鹰”

  二、基本部分:

  1、欣赏大范例。提问:(1)画面上是什么时间?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猫头鹰和其它的鸟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3)请你猜想一下,猫头鹰为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欣赏诗歌。(1)提示幼儿欣赏诗歌常规。

  (2)提问:①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②猫头鹰睁着那只眼睛做什么?闭着那只眼睛做什么?

  3、游戏活动:《猫头鹰来信了》

  师头戴猫头鹰头饰读猫头鹰的来信,请幼儿说一说猫头鹰为我们捉老鼠,我们要怎么对待它们?

  4、跟读诗歌。提问:(1)诗歌中的“想”做什么?

  (2)模仿读“我”的语气读句子。认读“该”。

  5、学做猫头鹰。幼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说说自己睁眼在做什么?闭眼在做什么?

  6、鼓励幼儿尝试将自己的想法仿编成诗歌。

  三、结束部分

  游戏活动:《猫头鹰捉老鼠》

  【教学反思】

  诗歌的内容浅显易懂,比较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动物的兴趣十分浓厚,知识掌握较快。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对幼儿提出了比较多维的问题,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想象抒发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因为班额较大,师对幼儿经验水平的了解不够,往往只能关注到个别幼儿,不能做到面向全体幼儿。

  师活动前材料准备充足,语言精练,活动环节会较为紧凑。活动后,要充分考虑幼儿对活动的需要进行教学调整,也会认真吸取同仁提出的宝贵意见,更进一步完善活动设计,开展适合幼儿自主发展的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2、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

  3、能创编动作。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婴儿和成人的衣服若干、词句卡“我长大了”、自制的魔棒、录像机、幼儿成长的照片或录像带(幼儿自备)、各种美劳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婴儿和成人的衣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自己不穿这些衣服,这些衣服适合谁穿。

  2、出示《变变变长大了》,讲述故事《衣服变小了》。

  故事:衣服变小了?

  今天放学时,欣欣把一张邀请卡送给美儿。美儿打开一看,原来星期天是欣欣的生日,她邀请美儿参加她的生日会,美儿十分高兴。回到家,她亲手做了一份礼物,准备在生日会上送给欣欣。星期天终于到了,美儿打开衣柜,想找一条心爱的裙子,穿着去参加欣欣的生日会。美儿首先穿上一条红色的裙子,她发现裙子太短了。接着,她穿了一条橙色的裙子,又发现裙子太瘦了。之后,她又想穿一件蓝色的衣服,但当她拿起衣服一看,便说:“太小了。”美儿站在镜子前不停地试穿衣服,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衣服都变小了。美儿快要哭了。这时妈妈拿着一条新裙子走了过来,对美儿说:“美儿,妈妈已给你准备了一条新裙子。你的衣服没有变小,只是你长大了。”美儿一边看墙上的照片,一边说:“妈妈,原来我真的长大了。”

  3、故事完成后,提问幼儿故事的情节:

  为什么美儿的衣服变得不合身了?

  美儿最后有没有新衣服参加生日会?

  你会怎样处理不合身的衣服?

  4、出示卡片“我长大了”与幼儿一起读。

  5、请幼儿创编一个表示“长大了”的动作。老师出示一支自制的魔棒,让幼儿轮流拿着魔棒扮演魔法师,当幼儿用魔棒指某幼儿时,该幼儿便要做“长大了”的动作。

  6、请幼儿出示自己成长的照片或录像带,介绍照片或录像带的内容,例如拍摄地点、自己正在做什么等,并说说自己的身材和相貌的变化。如果幼儿有一系列的成长照片,可以请他们按照成长的次序,把照片贴在图画纸上,加以装饰,摆放在展览区,互相欣赏。

  总结分享:请幼儿说一件证明自己长大了的事情。

  活动建议:

  1、结合本活动的进行,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长大了的自豪感,如可结合新生入园鼓励幼儿主动帮助弟弟妹妹做事情,或开展赠送礼物、表演节目等各种形式的大带小活动等。

  2、可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制作动植物的成长图,如蝴蝶、青蛙、花等,让幼儿体会万事万物都在成长变化。

  3、创设种植、饲养区,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测量等方式,记录、感受动、植物的成长变化。

  活动反思:

  第一次上品德与生活诊断课,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在课上,我自始至终都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们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为此出示一张学生小时候的照片,请学生猜一猜照片上的小娃娃是谁,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再以该生长大后的一张照片为对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身体上的长大,引出课题:我长大了。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其他小朋友长大后会做许多事情,进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会做的事情,并颁发星星予以鼓励,让学生感受成长中的乐事、趣事,从而逐步拓展长大了的内涵,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力图创设游戏活动,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有滋有味。我随机抽取班级的几位同学让他们上台系红领巾,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讲毛毛和妈妈的故事,深化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怎么做在父母眼中才算真正长大,让学生体会该如何做和好孩子,此刻我设计了合理利用20元钱,通过判断20元钱的支配方案,让学生知道学会合理消费也是长大的体现,使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望,写愿望的.活动正好给学生放飞愿望的舞台。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我认为自己还重视与学生的对话,努力做到将自己融入孩子们当中,注重以动情的言语将学生的心拉近,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身边亲人的关爱和呵护。

  课上下来了,经专家和各位老师的指点,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对教材的解读还远远不够,每一块内容的教学该怎么处理,该如何衔接,这都是我所欠缺的。如在系红领巾的环节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随机让学生上台系红领巾,如果此刻有学生不会系,而被同学嘲笑,对这个学生的打击会很大。课堂上说话的语气有待亲切,对孩子的评价语言还欠个性,不够丰富。游戏教学的有效使用上还不够完善,缺乏条理性。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2、喜欢高兴、快乐的感觉。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面部表情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小兔子图片,引起幼儿好奇心。

  2、教师(以小兔子的口吻):大家好,我是小腿跳跳,最近我发现自己总是有各种奇妙的感觉,

  你们有吗?

  二、出示图片 ,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的感觉。

  1.图一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然后说说看到了什么,并带领幼儿一起做高兴地表情。

  (2)教师: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看上去怎么样?(高兴)

  你们猜猜什么事情让他子这么高兴啊?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3)什么事情会让你们感到高兴呢?

  (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2.图二

  (1)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并带领幼儿一起做难过的表情。

  (2)教师:这个小朋友的表情看上去怎样?他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难过)

  你们猜猜他为什么这么难过呢?

  (3)你们有没有难过的时候?什么事情会让你们觉得难过?

  3.图三

  (1)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并带领幼儿一起做生气的表情。

  (2)教师:这个小朋友的表情看上去怎样?他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气)

  你们猜猜他为什么这么生气呢?

  (3)你们有没有生气的时候?什么事情会让你们觉得生气?

  4.图四

  (1)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并带领幼儿一起做害怕的表情。

  (2)教师:这个小朋友的表情看上去怎样?他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害怕)

  你们猜猜他为什么这么害怕呢?

  (3)你们有没有害怕的时候?什么事情会让你们觉得害怕?

  三、教师和幼儿共通过讨论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样的心情是好的,什么样的心情是不好的,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

  2、教师小结:保持心情愉快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快乐。当我们感觉难过、生气、害怕的时候

  要想办法调节,尽量让自己高兴起来。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一些运动项目,培养幼儿对参加运动的喜爱。

  2.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我最喜欢的运动”,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知道参加体育运动要坚持不懈,有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看着我,跟我做

  2.ppt课件:运动项目知多少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启发幼儿谈论运动项目

  小朋友,你们观看过运动会比赛吗?你看到了什么比赛项目?

  你最喜欢哪一个运动项目?

  (让幼儿自由讲述,激发谈论的兴趣)

  二、展开Ppt课件:运动项目知多少

  1.了解运动项目

  让幼儿逐项看这些体育项目,并讨论发言

  武术

  羽毛球

  篮球

  排球

  足球

  乒乓球

  水上排球

  跳水

  游泳

  花样游泳

  田径

  击剑

  马术

  体操

  射击

  拳击

  举重

  2.分组讨论

  引导幼儿讲一讲自己知道哪一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是怎样了解他们的',最喜欢哪一个运动员,为什么细化他?

  小结: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非常的不容易,这成功的背后付出了许多辛勤的汗水。

  3.运动员故事

  (1)教师有选择的将一两个运动员艰苦训练的小故事,让幼儿知道参加体育运动要坚持不懈,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

  (2)教育幼儿为他们的胜利感到骄傲,同时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练出好本领,争取长大后也为祖国做出贡献!

  三、结束观看动画片:《看着我,跟我做》

  让幼儿跟随动画片的表演,在愉快的的热身运动中自然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开端,幼儿通常是通过父母的教育状态和教育行为来了解社会,学会成长,并与家庭成员相互接触过程中学习理解与尊重,关爱与感恩。但在实际家庭生活中,教育子女的任务大多落在了母亲的肩上,爸爸的角色很容易被忽视。本次活动以《给爸爸的吻》这一绘本进行展开,行通过这一绘本故事内容说明好父亲和好母亲一样,都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小熊的爸爸,他对自己孩子的心理、个性和倾向了如指掌,因而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看似游戏和玩闹中,完成了对孩子的照料、鼓励与引导。贯穿着整个故事的,是那暖暖的、怡怡的亲子之爱。

  活动目标:

  1、语言目标:欣赏、理解图画书的内容,体验故事中人物情感。

  2、情感目标:激发对自己爸爸的感恩和尊敬,尝试大胆表达。

  活动重点:理解图画书内容,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活动难点:感受爸爸对孩子特别的爱,萌发爱爸爸的情感。

  解决策略:

  1、自主阅读,集体共读

  2、角色扮演,情境体验

  活动过程:

  一、节目引入,经验唤起。

  1、。观看《爸爸去哪儿》中温馨时刻照片与音乐的欣赏,感受父亲对子女的爱。

  师:这是什么节目你们看过吗?《爸爸去哪儿》

  你看了这个节目,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小结:这里面的爸爸都十分爱自己的孩子,而且还有许多感人感动的画面。

  2、师: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爱自己孩子的爸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他又是怎么爱自己的孩子的?

  二、教师导读,引发猜想

  1、出示PPT1、2、3提问:小熊给妈妈吻之后有没有给爸爸一个晚安吻?

  2、出示PPT4、5

  提问1:小熊是怎么做的?

  提问2:为什么不想吻熊爸爸?小朋友平时会不会亲吻自己的'爸爸?

  (为什么不想亲吻自己的爸爸?脏、胡子)

  小结:其实我们每一个爸爸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爸爸有他爱自己孩子的方式。接下来熊爸爸是怎么做的那,我们一起自己来看一看。(请小朋友们自主阅读四张故事内容图片)

  三、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幼儿自主阅读故事书里的四个场景(节选4个情景)

  提问:故事里熊爸爸是怎么爱他的熊宝宝的?

  2、分组演戏四个情境,幼儿进一步的体验与爸爸之间的感情

  情景一:幼儿饰演熊爸爸扮演的长颈鹿爸爸(举起熊宝宝)

  情景二:幼儿饰演熊爸爸扮演的考拉爸爸(背起熊宝宝)

  情景三:幼儿饰演熊爸爸扮演的鳄鱼爸爸(帮熊宝宝洗澡)

  情景四:老师饰演熊爸爸扮演的老师爸爸,全体幼儿饰演熊宝宝扮演的老师宝宝(哄熊宝宝睡觉)

  师:熊爸爸用了这么多办法熊宝宝有没有给他一个晚安吻那?(没有)

  四、师幼共读,激发情感

  1、集体阅读,感知情境

  师:熊爸爸想了这么多的办法还是没有得到熊宝宝的吻,最后他转身要离开了,小朋友们觉得这个时候爸爸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伤心、失望)

  2、故事转折,情感升华

  师:熊宝宝突然叫住了爸爸,想为他做一件事件,你们猜是什么事情?(吻爸爸)

  小结:听完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其实小熊也是十分爱自己的爸爸,只是有时候没有很好的去表达对爸爸的爱。

  五、、出示题目,情感延伸

  1、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PPT展示爱心)

  师:下面谁愿意大胆的说出对爸爸的爱那?

  3、爸爸的笑脸

  小结:看,爸爸听到我们大声的喊出爱爸爸的话,都开心的露出了笑脸。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同时也要大胆的表达出对爸爸的爱,他们会很开心的。这本好听的故事书就出自于《给爸爸的吻》这本绘本,让我们一起回家与我们的爸爸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本好听的绘本故事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10

  实践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熊过桥

  设计意图: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比较娇惯,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很差,有的时候长篇大论的说教也许不起作用,生动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谣小孩子却很乐于接受,本次活动《小熊过桥》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念起来又很有节奏,朗朗上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勇敢教育,并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困境中的同伴,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 ,学习有节奏的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律美。

  2、通过学念童谣,感受小熊在过桥过程情感变化过程,教育幼儿生活中要有乐于助人和勇敢独立的性格。

  活动准备:

  1、 带幼儿走平衡木。

  2、 教学挂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走过独木桥吗?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小熊的'外婆生病了,小熊要去看他,在去的路上要走过一座竹子做成的独木桥,你们猜在过桥是小熊会遇到什么是呢?

  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小竹桥,摇摇摇,你们说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觉?

  (2)当小熊准备过桥时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的流水怎么样了?小熊在听到乌鸦和流水的嘲笑后心里感觉怎么样了?他害怕的怎么说啊?

  (3)小熊在喊妈妈的时候谁听见了?他又是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

  (4)那小熊过桥了吗?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乐的怎么样?

  2、请幼儿跟教师一起完整观看幻灯片画面,感知小熊过河时的心情。

  3、边学习朗诵诗歌。

  4、集体念童谣,并感知童谣的韵律美。

  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童谣好听吗?老师告诉你们这首童谣啊念起来很有节奏。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所以非常的好听,我们还可以配上身体的动作很有节奏的把它念出来呢,你们想试一试吗?

  5、你们喜欢诗歌中谁?,为什么小朋友都都喜欢乌鸦和流水啊?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如果你看见别人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

  小熊过桥是害怕的喊妈妈了,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啊?

  小结:小熊在小鲤鱼的帮助下,终于勇敢的过了桥。

  结束部分;随录音机一起念儿歌。

  活动延伸:小朋友,现在你们想到怎么过桥了,现在我们再一起去玩过桥的游戏吧。

  附儿歌: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7-16

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09-18

(经典)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01-07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2-02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09-10

大班语言种瓜教案10-10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10-22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10-15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10-20

大班语言拼音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