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8 11:12:58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常用(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常用(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蒜,了解大蒜的外形特征。

  2.了解大蒜头的吃法,知道吃大蒜头对人体的好处。

  3.在剥蒜头、种蒜头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蒜头若干、塑料篮、盘子、种植架、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看、摸、闻、剥等方法,观察大蒜头的基本特征。

  (一)通过看、摸、闻的方法发现大蒜头的特征。

  1.出示大蒜头: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大蒜头)大蒜头是什么样的呀?(集体随意说一说:有点圆圆的,白白的)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个大蒜头,一会儿小朋友可以用小鼻子闻一闻,用小手摸一摸。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底下拿出大蒜头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的。

  3.幼儿观察,教师指导。

  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予引导,从形状、颜色、气味上引导幼儿观察。

  4.大蒜头是什么样的呢?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

  5.教师与幼儿共同大蒜头的特点:看上去白白的、有点圆圆的、外面有白白的蒜皮,里面像橘子一样一瓣一瓣的。

  (二)幼儿手剥大蒜,进一步了解大蒜头的特征。

  师:刚刚小朋友们说了,大蒜头像橘子一样一瓣一瓣的',你们想不想剥一剥,看看大蒜头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1.教师引导幼儿剥一剥大蒜。

  师:(1)你们觉得要先剥哪里呢?(外面)是的,剥的时候可以先把最外面的蒜皮先剥掉。

  (2)再掰开剥成一瓣一瓣的,剥的时候呀还可以闻一闻。(在剥的过程中提醒幼儿不要用小手揉眼睛哦)。

  (3)剥下来的蒜皮放在篮子里,剥好的大蒜瓣放在自己的小盒子里面。(教师边讲解剥大蒜的方法,边示范如何剥大蒜)教师关注幼儿剥大蒜的情况,引导剥得快的孩子剥蒜瓣。

  2.观察比较大蒜头和大蒜瓣。

  (1)幼儿说一说,剥大蒜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幼:大蒜头变成了很多个。

  (2)教师:(出示完整的大蒜头和剥开的大蒜瓣)原来我们有一个大大的蒜头,现在被小朋友们剥成了许多大蒜瓣,由1个变成了许多个。小朋友在剥大蒜瓣的时候有没有闻一闻,闻到了什么气味呢?(香香的,臭臭的)师:是的,大蒜头有一股特殊的气味。

  二、通过谈话,看图片了解大蒜头的不同吃法,知道吃大蒜对人体的好处。

  (一)了解吃大蒜的不同吃法。

  (1)剥干净的大蒜头就可以吃啦,你们有没有吃过大蒜头呀?(有)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炒菜吃、腌着吃、生吃、拌着菜吃)

  (二)知道吃大蒜头的好处。

  1.吃大蒜有许多好处,你们知道吗?

  幼:吃大蒜可以变漂亮。

  师:是的,吃了大蒜不仅可以让我们变的更漂亮,还可以让我们身体更健康呢。

  幼:吃大蒜可以杀死肚子里的细菌。

  2.教师:大蒜的本领可大了,它可以杀死我们身体里的细菌,能预防感冒,还能治病呢,所以小朋友要多吃大蒜。不过牙疼或眼睛不舒服的时候不能多吃哦。(语速放慢)

  三、幼儿种蒜宝宝,体验种植的快乐。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大蒜头种在土里,上面尖尖的地方还会长出绿绿的叶子呢。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种一种大蒜呀?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蒜头的头和根。

  3.教师讲解种大蒜的方法。

  师:等下种大蒜的时候呀,尖尖的那部分在上面,就会长出长长的叶子,种在泥土里的就会长出根,种的时候我们可以稍微用力点,只要把尖尖的头露在外面就可以了,小朋友们你们去试试吧。

  小朋友种的蒜宝宝我们搬到教室外面去让它晒晒太阳,每天来幼儿园时给蒜宝宝浇水,大蒜的叶子很快就会长出来了。大蒜的椅子也是可以吃的,和大蒜头一样有营养哦。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五月是劳动的日子,“我是小小建筑工人”的主题就在劳动节的大背景下开展了。爱劳动就要动手动脑,怎样让孩子在了解建筑工人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学当一名小小建筑工人呢?我们在众多的小型建筑工具中,选择了危险性相对较低,又有探索价值的扳手作为操作材料,把“拧转螺钉螺帽”这个作为活动重点,让幼儿在一次次地探索中,逐渐地了解扳手使用的方法。同时,教师把要求从个体操作——四人合作——全体分工合作,逐步提高,让孩子在充分操作探索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互助中展现一名建筑工人的风采。

  活动目标

  1.探索使用扳手拧转螺钉或螺帽的方法。

  2.乐意与同伴合作建筑大桥,体验当一名建筑工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探索使用扳手的方法。

  难点:尝试与他人合作建筑大桥。

  活动准备

  1.扳手人手一把、螺丝螺帽、带孔的木板、易拉罐若干。

  2.PPT一份,安全帽人手一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幼儿头戴安全帽进入活动室。

  (让幼儿头戴安全帽,提升角色意识,为顺利开展活动作铺垫)

  二、探索扳手拧转螺钉或螺帽的方法。

  小小建筑工人们,今天我们要来建造一座大桥,可是桥面上的一些螺丝拧错了,请大家用扳手帮忙,把螺丝拧下来。

  (开门见山地抛出问题,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一)第一次操作——初探扳手拧螺丝的方法。

  1.交代任务:人手一份材料,尝试用扳手拧下木板上的螺丝螺帽。

  2.组织讨论,分享经验:

  (1)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2)请成功的幼儿来介绍成功经验

  (先让没有成功的幼儿说说他遇到的困难,再由成功的幼儿来解答,这样生生互动的设计,更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的欲望)

  3.教师用PPT梳理:要调节钳口的大小,刚好要能把螺帽卡住;拧的时候要注意方向。

  (活动的'小结用PPT的形式间接明了,符合幼儿的接受特点)

  (二)第二次操作。

  1.继续尝试使用扳手拧螺丝螺帽。

  2.四人小组合作把木板用螺丝螺帽连接在一起制作一段桥面。

  3.组织讨论:

  (1)请最快完成拼接任务的那组幼儿来介绍经验。(合作、互助)

  (2)怎样使桥面更稳固?

  (第二次操作提升要求:四人合作用扳手拧紧螺丝螺帽把木板接起来。合作中必然会出现问题,所以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合作的方法,提升合作的能力)

  三、合作搭建大桥。

  1.协商合作:每组选派一名幼儿搭建桥墩,其余幼儿把所有的桥面都连接起来。

  2.为大桥取名,并在大桥旁留影纪念。

  (本环节对分工合作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幼儿有了前面的小组合作的经验基础,能更好地合作。同时,在自己的建筑作品旁留影,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场面,也提升幼儿做一名建筑工人的自豪感。)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感知淀粉遇碘会变颜色,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2、 学习简单的记录,乐于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淀粉水、碘酒、奶粉、豆奶粉、面、牛奶、水、棉棒若干,宣纸并画有红圈和蓝圈、喷壶、各种蔬菜水果切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小猴子要来我班做客,老师给它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有苹果、香蕉。幼儿:什么也看不到啊!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说变—变—变,老师用碘酒喷在画上。

  幼儿:哇!画显现出来啦!有香蕉、苹果。

  二、展开部分。

  1、试一试。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让画变出来?

  幼儿:想!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2种神秘的颜料,分别藏在了红杯子和蓝杯子里(红杯子里放红色棉棒、蓝杯子里放蓝色棉棒),小朋友拿红色棉棒画在红圆圈里,拿蓝色棉棒画在蓝圆圈里,画好后拿装有碘酒的喷壶喷在画上,看一看,哪一种神奇的颜料能让画显现出来?

  幼儿:用小红棒画的能显现出来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红色棉棒是什么神秘的颜料啊?(淀粉)教师总结:淀粉和碘酒是一对好朋友,只要是碘酒碰一下有淀粉的东西,淀粉就会变成蓝紫色。

  2、猜一猜。

  师:小朋友见过淀粉水了,你们见过淀粉吗?

  幼儿:没有。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淀粉和其他不同的粉末,小朋友自己动手找一找,看一看哪盘是淀粉?

  ①淀粉是白色的(幼儿把豆奶粉分离出来)②尝起来没有什么味道(幼儿把奶粉分离出来)③淀粉是滑滑的(把面粉分离出来)④用手捻着有声音(幼儿通过提示,找了淀粉)

  3、找一找。

  (1)师:小朋友都见过淀粉了,你们知道淀粉都藏在什么地方呢?

  幼儿:藏在馒头、面条、喝的粥里等。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食物,小朋友自己来找一找,看看什么食物里面含有淀粉?

  (3)通过实验,填表:

  “寻找食物中淀粉的踪迹”

  (4)验证幼儿的发现请幼儿把自己的实验结果贴在黑板上,老师和幼儿一起来验证。

  总结:淀粉主要在农作物、植物的根茎、豆类和一些水果中。

  瘦肉和奶制品不含有淀粉,各种蔬菜中含有淀粉的'含量很少。

  三、结束部分:淀粉的用途。

  1、淀粉用于:饼干、布丁、雪糕、冰激凌、果冻、软糖、凉粉、粉皮。

  2、检测假钞,帮助警察抓住罪犯。纸币印刷技术要求高度保密,纸币制造中会采取很多仿造假措施,包括移走纸中的淀粉。制造假钞者没法掌握所有的印钞技术,所以警察只要在纸币上滴上碘酒,看看纸币是否会变蓝,出现蓝色就是伪钞。

  3、淀粉碘酒反应还有一个应用,就是用来治疗碘酒中毒,既然淀粉可以和碘酒发生反应,人们误食碘酒中毒,口服淀粉就成为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4、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

科学教案 篇4

  教育价值分析

  幼儿对超市并不陌生,但对超市物品的摆放缺乏认识,也不清楚去超市购物的流程。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幼儿进入超市后,对超市的物品摆放有所了解,具有生活化的教育意义。

  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的用途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引发对超市的兴趣。

  2、能将6~10数量的物体与相应的数字进行对应,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难点

  了解超市的用途,并学习数物对应

  难点剖析

  幼儿的观察能力不够,所以要对幼儿零散的经验进行输理,拓展幼儿超市购物的经验。

  活动过程

  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1、讲述故事,引出问题

  教师讲故事从开始至“可把我累坏了”

  提问:森林里的小动物在买东西时遇到了什么麻烦?

  小动物买东西真不方便,你们有没有办法解决他们?

  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提问:金毛鼠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大家都很喜欢“亮亮大超市”,为什么?

  2、讨论:我喜欢的`超市

  你家周围有什么超市呢?超市是怎样的?你喜欢去超市吗?为什么?超市里怎样购物?工作人员都做哪些事情?

  3、数物对应的操作练习

  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并以“亮亮超市”贯穿于活动,便于幼儿理解超市的主要特征。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

  正是因为此次活动的选材直接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超市的内容是孩子熟悉的、亲身经历的,适合于幼儿的讲述活动,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和投入,师幼互动也非常激烈、有效。幼儿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语言活动中示范模仿法也十分重要,老师的示范讲述引起了幼儿浓厚的讲述兴趣,还让幼儿感受和理解了故事的要素和结构,幼儿在讲述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运用。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动脑筋尝试使用磁铁。大头针。糨糊。双面胶等不同材料,使小图片固定在不同质地的直立的板上。

  (2)能分析比较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固定的特点。

  活动准备:双面胶。磁性板。动植物。人物的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小图片及各种材料,引起幼儿动脑尝试的欲望。教师:秋天真美丽,这里有许多小朋友自己涂。剪的秋天的花果树。人和动物的`图片,我们来把这些小图片放在板上,看画讲故事,好吗?可是我们用什么办法让这些小图片固定在这几张直立的板上呢?

  2、幼儿动脑,根据已有的经验想出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表述给大家听。(可以用糨糊贴,大头针钉)

  (2)幼儿自选图片尝试用几种方法来固定,并注意画面的安排。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尝试过程并与其适当交流。如教师问:“你用什么方法固定小图片的?”

  (3)幼儿在集体中表述自己尝试使用的方法,并讨论在什么板上用什么方法最好,哪些方法不能用。

  (4)幼儿再次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固定,并注意在不同质地的板上选用不同的较为合适的方法。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想想、看看的过程中了解耳朵的基本功能,能够安静有耐心的倾听声音,听辨声音的来源。

  2、喜欢用耳朵听声音,能够关注周围事物发出的声音,体验收获的乐趣。

  3、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二、活动准备

  绘本PPT各种声音片段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耳朵

  1、小朋友,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请闭上你们的眼睛。我说到什么名称,你就用手快速的去摸一摸。

  2、请睁开双眼,你们的小耳朵本领可真大,听的真仔细,动作也很快。

  3、多亏了耳朵我们才能听到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一下耳朵的本领。

  (二)我们的耳朵本领大A细微的声音和嘈杂的声音

  1、我们都知道,耳朵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呀?

  2、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耳朵进入大脑,大脑会根据声音判断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3、我们现在教室很安静,安静的时候,可以听见很细微的声音,闭上小眼睛,请你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模仿,如:翻书,呼吸等让幼儿倾听。

  4、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听见很多声音混在一起,我们来听一听,你听见什么声音了。(播放一段嘈杂声音)B,喜欢的声音和不喜欢的声音

  1、你平时也会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你还听见过什么声音?

  2、你喜欢听什么样子的声音?为什么喜欢?

  3、那你觉得什么声音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不喜欢呢?

  小结:有的声音听起来让人心情舒畅,如:音乐的声音,小鸟的叫声,美妙的歌声等等。也有的声音听起来不舒服,如:汽车的喇叭声,造房子时候机器的撞击声,飞机的轰鸣声等。

  C、听辨声音1、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些声音,有的'是你听过的,有的可能平时听的不多,有的声音很大,有的声音很轻,我们一起来听听都有些什么声音。

  2、老师播放声音,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声音。(闹钟滴答声、风声、雨声、飞机飞过、汽车开过、门铃,音乐、讲话、笑声、鸟叫、木头燃烧、小老鼠、树叶落下来、雷声、大象、汽车喇叭、笛子、大提琴。

  D、耳朵的功能

  1、刚才这些声音是我录下来的,原来录音机和电脑是可以录音的,这些声音我们以后一直可以听,它们被保留了下来。

  2、耳朵的本领大吗?它还有很多本领呢,我们来看一下。

  3、播放PPT。一边播放图片,教师一边说。听到爸爸妈妈反复的说一些词语之后,我们才学会说话,如:爸爸爸爸。我们的耳朵听了这么多的声音,大脑会记住这些声音,如:汽车喇叭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滴滴叭叭。你的耳朵还能预报危险,我们听见身后传来的汽车声音,我们就要把自行车骑到路边,让汽车过去。

  4、我们的耳朵这么重要,如果耳朵听不见了会怎么样?那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耳朵,我们怎么样来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三)认识动物的耳朵

  1、除了我们的耳朵本领很大,小动物的耳朵本领也很大呢。

  2、你见过什么小动物的耳朵呀?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吗?

  3、播放PPT认识动物的耳朵。

  4、小结:大象的耳朵是最大的,小老鼠的耳朵是圆形的,驴和兔子的耳朵是长长的,还能动。鱼和鸟的耳朵我们平常看不见,藏起来了。小猫为了听的更清楚,它的耳朵也会转动,耳朵的不同位置代表了它不同的心情。有些动物可以听到我们听不见的声音,蝙蝠发出超声波,他们能听见,我们就听不见。毛毛虫也会发出声音,可是我们也听不见。

  5、还有一些小昆虫没有耳朵,他们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感受,如蟋蟀用脚来感受声音。

  (四)自主阅读耳朵的本领可真大,我这里有一本书,请小朋友去看一看,里面有很多关于耳朵的事情。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在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从活动效果来看,教学难度适宜,教学准备充分,视频资料、课件的运用有效帮助幼儿对动物耳朵功能的认识,引导幼儿不断探索耳朵的秘密。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科学教案 篇7

  目标:

  1.让幼儿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

  2. 萌发幼儿亲近自然的情感。

  重点:让幼儿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

  难点:萌发幼儿亲近自然的情感。

  准备:找一块开始出现绿芽的枯草地。

  过程:

  一、玩游戏。

  1. 带幼儿在草地上玩各种翻滚的游戏。

  师:教师引导幼儿在草地上自由翻滚。

  2. 游戏结束后,请幼儿看看自己身上多了些什么,想想怎么办,身后拍不到怎么办?

  师:引导幼儿互相帮忙,将自己身上的东西拍下来。

  二、观察枯草。

  1.身上沾了怎么样的草?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草沾在身上?

  师:让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2.草地上的草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怎么样?

  师:丰富幼儿简单的词汇“枯黄的草”。

  三、找一找。

  1.引导幼儿找找绿芽芽,提问:草地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有没有绿色藏在里面?

  2. 绿色的小草是新长出来的嫩芽,它要告诉我们小朋友天气开始暖和了。过一段时间草地又可以变成绿油油的一大片了,以后我们经常去看看它吧!

  活动建议:

  将幼儿看到的枯黄的'草地和绿色的小芽芽都拍下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带领幼儿去观察草地,并不断拍下绿色逐渐变多的草地,展示在活动室的一角,让幼儿体会草地慢慢变绿的过程。

科学教案 篇8

  病 毒

  教学内容:青岛版P2~P4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猜想假设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

  1.教师讲解.

  (四)、展示交流

  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五)展示交流

  5.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6.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六)、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现实生活中转动的现象随处可见,如陀螺的转动、风车的转动、乐园中的`旋转木马……这些现象在成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却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转动的奥秘让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因此,我选择了《快乐转转转》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去发现探索转动,体验转动的乐趣,学习掌握观察、操作、记录等科学方法,并获取有关转动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可转动的玩具用具,如不同样式的陀螺、伞、轮子、石磨、风车、竹蜻蜓等。

  (2)绳子、筷子、小碗、牙签、橡皮泥、雪花片、木片、盖子、纸板、牛奶罐等。

  (3)记录表、水彩笔、轻快的音乐。

  (4)录有各种转动物品的录象。

  2、知识准备:活动前让幼儿观察记录会转动的东西并展示在交流区。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探索,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1、幼儿自由操作可转动的物品,观察感知转动时的有趣现象。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玩许多好玩的东西, 玩时要注意观察,你玩什么东西,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幼儿操作探索,师观察并与幼儿交流。

  2、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告诉小朋友。

  师:你玩什么东西?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幼:我玩呼拉圈,我把呼拉圈套在腰上,扭扭腰,呼拉圈就转呀转,我还把它放在手上转呀转。

  我坐在转椅上,转椅转呀转,我也转呀转。

  我玩雨伞,我把雨伞打开,还让它转呀转,雨伞转起来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