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目标:动力系统:对空间方位感兴趣,积极参与操作和游戏活动。
能力系统:
1、能够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2、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能够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知识系统:认识前后。
准备:一、教师教具
1、熊哥哥、熊妹妹、小袋鼠、小刺猬、大萝卜
2、其他:黑板、磁扣
二、幼儿学具
1、《操作册》第20页
过程:一、导入
有一天,熊哥哥去菜园里拔萝卜,它使了好大的劲,可是萝卜一动也不动。熊哥哥赶忙叫来了熊妹妹一起拔萝卜,熊妹妹抱着熊哥哥的腰,“嘿呦、嘿呦”使劲儿拔,可是萝卜还是一动也不动。
小朋友,熊妹妹的前面是谁?(熊哥哥)
熊妹妹喊来小袋鼠一起拔萝卜,小袋鼠、熊妹妹和熊哥哥一起使劲,“嘿呦、嘿呦”使劲儿拔,可是萝卜还是一动也不动。
小朋友,熊妹妹的后面是谁?(小袋鼠)
熊妹妹的前面是谁?(熊哥哥)
这时小刺猬跑过来帮忙,和它们一起拔萝卜。大家一起“嘿呦、嘿呦”使劲儿拔。
小朋友,小袋鼠的后面是谁?(小刺猬)
小袋鼠的前面是谁?(熊妹妹)
萝卜终于被拔出来了!今天大家能吃到美味的萝卜汤了。
二、主体
1、回顾故事,解析知识点。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谁最先去拔萝卜的?(熊哥哥)
开始时熊哥哥拔出来了吗?(没有)
谁排在熊哥哥后面帮它拔萝卜?(熊妹妹)
熊妹妹来帮忙了,这时萝卜拔出来了吗?(没有)
后来谁排在熊妹妹后面拔萝卜了?(小袋鼠)
小袋鼠过来也没有拔出萝卜,后来谁又来了呢?(小刺猬)
谁排在队伍的.最前面?(熊哥哥)
谁排在队伍的最后面?(小刺猬)
小刺猬来了以后萝卜拔出来了吗?(拔出来了)
2、幼儿操作和练习。
幼儿自己操作,感知前后。
发《操作册》第20页,引导幼儿操作感知前后。
小朋友,看看《操作册》里有什么?(公共汽车和一群小动物)
原来是一群小动物乘坐公共汽车去旅游,请你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分别坐在什么位置上?请你贴一贴。
小朋友,请你说一说,小动物们是按照什么顺序坐的?(老虎坐在上层的最前面,小牛坐在老虎的后面,河马坐在上层的最后面,小狗坐在河马的前面,小兔子坐在下层的最前面,小刺猬坐在小兔子的后面,熊猫坐在下层的最后面,狐狸坐在熊猫的前面。)
三、结束
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
教学准备
数字1-10卡片若干、动物图片、棋子、插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一:小动物来排队
孙悟空发礼物,每个孩子一个数字卡片。当孙悟空说"呛呛呛呛呛"时,幼儿四散跑或走,
当孙悟空说"呔"时,幼儿要立刻按1-10的顺序排好一队,要求从左到右排列。
可以反复玩几次,练习1-10数序的排列。
二、游戏二:找朋友
1、幼儿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后,孙悟空带着幼儿说儿歌:
小猴小猴转一个圈,小猴小猴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彼此,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
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三、游戏三:小动物住哪里?
1、孙悟空请来小动物做客:(猴、猫、狗、马、牛、羊、ji、鸭、蛙、蜂)
将10种动物分别放在教师演示板上的1-10数字下边的格子里。
2、小动物住在哪间房子里,哪个数字就表示哪个小动物。
如:小猫住在5号房间,5就代表小猫。
四、玩法:
1、老师学小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说出代表小动物的数字;
2、老师说数字,请幼儿说出数字代表的'小动物的叫声;
3、老师学小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说出这个小动物两边相邻的邻居是谁;
4、老师学小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说出这个小动物两边相邻的数字是几。
五、活动结束
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给幼儿发贴纸。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等分的问题,如:吃午点,还剩了10个小西红柿,有两个孩子们吃,让他们两个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区活动时孩子们分纸等问题,展开了此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二等分的含义,学习二等分的方法。
2、通过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给图形二等分,体验等分中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
3、探索对不同图形进行二等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发散点:
运用不同的等分线对图形进行等分。
活动准备:
正方形彩色纸片若干、多项操作学具、棋盘若干,记录单,剪刀,铅笔、手偶
活动过程:
(一)等分图形
1、以情景引入。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这个问题情境,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够更加生活化地展现生活的数学,更加易于幼儿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们看谁来了?”幼儿:“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师问:“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兴了,有什么烦恼吗?”平平(教师扮):“今天早上吃早点,我发现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来分享,小朋友,你们快帮我想想我该怎么办呢?”
(3)师:“谁想到好办法了?”幼儿:“把面包片分成两份不就行了吗!”
(4)平平(教师扮):“可是分完了会有大有小,怎么办?”
(5)教师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纸片,提问:“面包片是什么形状的?”幼儿:“正方形的。”教师:“那我们就用正方形的纸来代替面包片帮平平姐姐来分成两块一样大的!”
2、提供幼儿正方形纸和剪刀,请幼儿操作。提供给幼儿尝试的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尝试各种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将其剪开的方法便于幼儿验证两部分是否相等。
3、小结:
(1)师:“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几块什么形状,你是怎样分的?”
(2)师:“有几种分的方法”(对角和对边折)
(3)师:“怎样证明这两块一样大呢?”(比一比)
(4)师:“怎样分才能一样大呢?”
(5)教师于幼儿共同总结:只要找到了中心线,就可以将一个分成两个一样大的。进一步引导幼儿掌握二等分的关键要点。
(二)运用学具进一步探索。只用纸来等分,以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比较精确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对角和对边折两种,运用学具,抓住学具有洞洞点的特点,可以让幼儿进一步尝试以各种折线为中心线进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够保证精确性。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幼儿在明确等分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地尝试二等分的多种方法。此环节更加注重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同时渗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道理。
1、师:“你们用了两种办法,还有没有更多的方法呢?”
2、请幼儿运用学具进行尝试,并准确找到不同形状的中心线,探索检验的方法。检验能够证明所分的两部分是一样大的,检验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为幼儿投放了与一块学具板相同的作业单的目的就是能够在记录等分方法的同时,还可以剪开记录后的作业单进行比较证明。除此方法还可以比较等分线两侧的洞洞子每排数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针对寻找不同的中心线以及检查的办法进行指导,并引导幼儿记录、检验。
4、小结:展示幼儿作业单,谁来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进行了等分,你是怎样指导它们是一样大的。请幼儿将有创新的分法介绍给其他的幼儿,并展示不同检验相等的方法。让幼儿能够有交流展示的机会,并且结合大班幼儿集体学习的特点,鼓励幼儿创新。
活动反思:
二等分是大班关于“等分”的重要内容,把一份整体分成相同的两份就叫做二等分。
二等分的运用很多,可以涉及到面积、长短、数量、体积等方面的二等分。平时孩子们也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等,但有时会因分得不公平而找老师。可见,对于二等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能准确地、科学地认识此概念。本节活动重点探索图形面积的二等分,通过游戏“叠叠乐”帮助幼儿获得二等分的初步概念,同时通过实践操作、交流分享的形式,鼓励幼儿尝试对正方形、长方形二等分进行多种分法,巩固建立二等分概念的.同时,发展其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在活动导入环节,选取生活材料叠一叠,也是为了孩子能迁移生活经验,并初步了解二等分。但由于材料的层次性,所以我们又在材料中添加了图形——圆,也是为了能让孩子从生活经验逐步转入到教学内容中来,让孩子明白二等分的含义,从而进入下一个环节,探索正方形、长方形的多种分法。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选取差异资源对本次活动的重要性。比如在第一环节中,当我初次投入生活材料时,我发现了孩子的叠一叠的经验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很大,会叠成多份。这时,在交流样本的过程中,除了交流正确的资源,象这样的错误样本就是对孩子经验的一个延伸和巩固,让他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并在同伴样本中学习经验,在自己样本中学会纠错。
在第二探索环节中,我认为让孩子尝试多种分法,首先得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在插板的设计上,我们尽量将所有分法想到,并加长了插板长度,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首先不受到学具的影响,能大胆尝试。在孩子探索结束后,交流又是关键,因为孩子全部从生活经验迁移到图形上来了,他迁移得怎么样,就只能看他的操作结果。在交流中,我第一个找的是半错误样本,孩子能给正方形找出两种方法,可是他又继续以同样的方法二等分,只是调整了摆放的位置。这说明孩子理解了二等分,但是不知道二等分含义,为什么这么做,所以活动的主要核心就被我破坏了。我认为我应当先找正确资源,让孩子知道有这样的分法,再在接下来的样本中,追寻,这样两份一样了吗?让孩子在正确中寻找经验,在错误中吸取经验。从而才能进一步延伸到生活经验中来,并进行运用。
二等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生活中常用到二等分,如分蛋糕,分饮料等,可是绝对的等分在生活中又是比较少见,所以如果能让孩子在游戏情境中理解二等分,并学会运用,那便是活动的价值所体现了。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大班10-11
大班数学教案11-1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12-24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12-28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25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1-05
大班数学教案10-06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1-01
大班数学教案11-24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