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11-04 20:28:01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中班音乐教案5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选)中班音乐教案5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2、根据歌词自编动作,体验与朋友共同歌舞的快乐。

  3、能大胆表现歌曲《哈罗哈罗》的内容、情感。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或CD。

  活动实录:

  一、哈罗,我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跟你的朋友们相互打招呼。

  幼:你好xxx。

  幼:握握手,你好,你好。

  幼:抱一抱,亲一亲。

  师:你们有这么多和好朋友打招呼的方式呀,真是些有礼貌的宝宝。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哈罗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不信,你们听听看。”

  活动评析:

  第一环节以简单的“打招呼”的形式进行,直入主题,使幼儿的思绪逐步自然地进入活动的情境中,幼儿也有浓厚的兴趣。

  二、朋友见面真开心

  1、欣赏歌曲第一遍,感受乐曲旋律。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

  幼:好听。

  师:你在这首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

  幼:哈罗,哈罗,哈罗,哈罗。

  幼:拉起小小手,我们一起来唱歌……

  2、欣赏歌曲第二遍,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做动作。

  师:你想和你身边的好朋友打招呼,一起表演《哈罗哈罗》吗?

  幼:想,那跟着音乐一起来吧。

  这首歌曲曲风欢快活泼,幼儿在第一遍倾听歌曲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参与演唱的欲望。在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做出了与歌词意境相匹配的动作。

  三、一起来唱《哈罗哈罗》

  1、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念歌词一遍。

  师:宝宝们,你们想不想把这首歌学会,下次表演的时候就可以边唱边表演,更加的有趣呢?

  幼:想。

  师:那我们先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念一念歌词。

  师:歌曲中有几个哈罗?

  幼:8个……

  师:那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怎样唱才会好听?

  幼:开心的唱。

  幼:高兴地唱……

  2、带领幼儿一起唱歌,要求唱清歌词,唱得连贯。

  师:朋友见面真开心呀,让我们一起开心的唱起来。

  3、和幼儿一起用轻松欢快的歌声进行演唱,并感受与朋友一起唱歌跳舞的快乐情绪。

  师:今天这么高兴,想不想和你的好朋友边唱边跳呀?

  幼:想。

  通过有节奏的跟音乐念歌词,学唱歌曲与动作的表现幼儿很快便记住了歌词的内容,对下面的歌曲表演奠定了较好的`前提。最后的表演环节采用了邀请的游戏形式,交换伙伴,共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四、谁的动作最好看。

  1、幼儿自由结伴一起自编动作演唱歌曲。

  2、欣赏、交流幼儿自编的动作。

  3、交换伙伴,共同歌唱、舞蹈,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活动评析:

  再次在轻松有趣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歌曲,感受到了歌曲活泼欢快的性质。对歌曲的表演将情感又推向了一定的**!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幼儿是主体,充分地体验到了成就感。最成功的便是我看到了孩子们在乐唱、勤唱、敢唱、善唱,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别的且不说,至少他们是快乐的。我想在快乐中学习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当然也是老师们感兴趣的。通过这次活动,我经过有节奏的跟音乐念歌词,学唱歌曲,孩子们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最后在边唱边表演的环节,我采用邀请的游戏形式,交换伙伴,共同游戏,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同时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感情,增强了交际能力。

  不足:

  形式有点单一。在配上动作要求的方面没有太强调,所以孩子在表现方式方面便显得含蓄了。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要注意提高敏锐度。根据孩子的能力来适时适当的提升教学目标,让孩子不至于满足于课堂上。

  小百科:打招呼见面时喊或说“你好”或“喂”,相互致意。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音乐游戏——《丢手绢》教学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歌曲一、活动目标:,了解游戏规则和玩法。

  2、在游戏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手帕有许多的玩法,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主动大胆地参加游戏,在游戏中享受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丢手绢音乐,手绢一块,室外空地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3<spanhttp://uploads.gzpinda.com/image/<p>  <strong>三、活动过程:</strong></p><p>  1、 教师和幼儿一起学“马妈妈和马宝宝”做骑马步进场。</p><p>  ①导入活动: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手绢有什么作用?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关于手绢的歌。</p><p>  ②幼儿倾听歌曲,熟悉旋律。</p><p>  1、教师放丢手绢歌曲,让幼儿熟悉歌曲。</p><p>  2、学习歌词歌曲,并了解游戏的.玩法。</p><p>  游戏玩法: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撒开手蹲下,选一名幼儿手持手绢,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绕着小朋友走,圈上的幼儿一起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唱到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幼儿将手绢悄悄地放到圈上某一个小朋友的身后)如果这个动作被这个人发现了,这个人就要捡起手绢去追老鹰。如果追到了,老鹰被罚出节目。如果没追到,老鹰蹲在空位上,拿手绢的人就是新老鹰,游戏重新开始。如果老鹰丢完手绢都跑了一圈了,这个人还没有发现,就将被罚出节目,原来的老鹰仍是老鹰。游戏重新开始。</p><p>  ③边唱边进行游戏:</p><p>  1、集体游戏2、分组游戏</p><p>  <strong>四、活动结束:</strong></p><p>  进行总结,鼓励幼儿再想出手帕的其他玩法。</p><p>  带领幼儿散步回教室休息。</p><h2>中班音乐教案 篇3</h2>
<p>  <strong>活动目标:</strong></p><p>  1.感受儿歌的韵律,学习猪、鼠的正确发音。</p><p>  2.通过欣赏儿歌,动手操作及动作等形式提示下记忆儿歌。</p><p>  3.乐意参与此活动,体验朗读儿歌时快乐的心情。</p><p>  <strong>活动准备:</strong></p><p>  虎、鹿、猪、兔、鼠的图卡及山上,林中,路上草里的背景图及五张凳子。</p><p>  <strong>活动过程:</strong></p><p>  1.把儿歌编成一个小故事,以此引起幼儿的兴趣。</p><p>  教师:春天来了,森林里可热闹了,许多的小动物都来到森林里玩,“噜噜……”谁来了?(幼儿回答:猪)“吱吱……”谁来了?(幼儿回答:老鼠)</p><p>  2.教师拿着猪、老鼠的图卡,有表情的讲述故事。</p><p>  教师:这故事真是好听,但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更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p><p>  3.教师和幼儿一起有情感地、多层次地朗读儿歌。</p><p>  (1)教师结合动物的.图卡及背景图教幼儿念儿歌(读三遍)</p><p>  (2)教师结合动物的图卡及背景图念儿歌的上部分(如山上一只,幼儿:虎。林中一只,幼儿:鹿等)(读二遍)</p><p>  (3)教师把所有动物图片拿出,请幼儿上来,边大声念儿歌,边把动物图卡插回到各自所在的背景图(读三遍)</p><p>  (4)教师和幼儿也学动物的动作念儿歌(读三遍)</p><p>  (5)幼儿自己结合动物的图卡及背景图念儿歌(读二遍)</p><p>  4.教师和幼儿一起复习儿歌一遍。</p><p>  教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都能把儿歌念下来,来我们一起给自己一点鼓励(鼓掌)</p><p>  <strong>活动延伸:</strong></p><p>  1.把动物图卡及背景图放在语言板,以便幼儿操作。</p><p>  2.要求幼儿回去把儿歌念给家人听。</p><p>  附故事及儿歌:</p><p>  <strong>找家</strong></p><p>  春天到了,森林里可热闹了。许多的小动物都来到森林里玩。小猪和小老鼠也来了,但是,这次它们可不是来玩的,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家。它们走啊走,来到一座山,山上有一只老虎很凶恶,它们吓着跑开了。它们又来到了一座美丽的森林,林中有只美丽的鹿,它唱着动听的歌。它们向鹿问完好后又走呀走,来到一条又美丽又安静的路边,小猪对老鼠说:“老鼠,你是知道的,我这人很爱睡觉,我决定住在这里。”小老鼠自己一个人又往前走,来到一个美丽草堆,它看到一只小兔在草堆里玩耍。老鼠对小兔说:“我可以住在这吗?”小兔说:“可以,欢迎你加入!”就这样,它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p><p>  <strong>儿歌:数一数</strong></p><p>  山上一只虎,</p><p>  林中一只鹿,</p><p>  路边一只猪,</p><p>  草里一只兔,</p><p>  还有一只鼠。</p><p>  数来又数去,</p><p>  虎鹿猪兔鼠。</p><h2>中班音乐教案 篇4</h2>
<p>  <strong>一、活动目标:</strong></p><p>  1、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符的高低,培养幼儿听辩不同音高的能力和动作表征能力。</p><p>  2、尝试学习互相合作编乐曲、分享合作的快乐。</p><p>  3、激发幼儿学习音符的兴趣,寻找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p><p>  <strong>二、活动准备:</strong></p><p>  1、知识准备:认识五线谱表、高音谱号及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p><p>  2、情景设置—音乐王国。</p><p>  3、教具准备:挂图一张,高音谱表、人手一个小音符的挂饰、音乐CD、地谱(在地板上画五线谱)若干个。</p><p>  <strong>三、活动过程:</strong></p><p>  <strong>(一)、感受音符不同的音高</strong></p><p>  1、随着《哆来咪》音乐欢快地进场,参观音乐王国。</p><p>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向音乐王国里的小音符问好。</p><p>  1双手在脚踝处,2在小肚腿处,3在膝盖处,4双手叉腰,5双手交叉抱手臂,6双手指肩,7双手抱头,1双手斜上举。</p><p>  <strong>(二)、辨别音符不同的位置:游戏《朋友在那里》</strong></p><p>  启发幼儿说说音乐王国里有什么?(音符、五线谱等)并找个音符做朋友。</p><p>  幼儿根据自己身上挂的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边表演边找到跟自己身上挂一样的音符的小朋友。</p><p>  <strong>(三)、认识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strong></p><p>  <strong>1.出示挂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复习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并引导探索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strong></p><p>  整体认识:在音乐王国里有许多会唱歌的房子,房子里住着高音谱表,高音谱表有几条线?(请小朋友拿出手指数一数)还有什么谱号?(高音谱号)这时候,来了许多音符豆豆,它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1——”,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一线,唱歌的房子又唱起来了:“3——”,(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间,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2——”,(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二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5——”,音符豆豆都滚到了唱歌的房子里,它们唱啊,跳啊,高兴极了。</p><p>  <strong>2.老师变换音符的位置,幼儿听琴唱一唱。</strong></p><p>  <strong>(四)、听音辨音游戏:</strong></p><p>  1、《音符找家》游戏:听琴声辨别是那个音符,跳到这个音符在地谱上的相应位置,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着各种动物唱出这个音符。</p><p>  音符找到家后,听老师所弹的是自己的音符就跟着节奏在地谱上跳一跳。</p><p>  2、《锤子、剪刀、布》游戏:小朋友自由结伴一起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赢的小朋友唱音符,输的小朋友就在五线谱上跳出这个音符的.位置。</p><p>  <strong>(五)、听音乐自由表演“哆来咪”结束。</strong></p><p>  <strong>四、活动总结:</strong></p><p>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地幼儿,让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音乐活动的愉悦氛围。同时,教师要注意安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也能获得快乐。</p><p>  <strong>五、活动评价:</strong></p><p>  教师首先以参观音乐王国的形式把幼儿带入充满童趣的音乐情景,随后展开的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音符音高的游戏、听音游戏、辨音游戏、“锤子、剪刀、布”的综合游戏、以及在地谱上跳音符舞的游戏,无论从哪个环节看,教师都强调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自由表现的音乐活动教育。活动中教师引进了奥尔夫体系的音乐教育思想,重视情感教育和思维灵活性的教育。从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幼儿根据自己所听所理解想怎么表现就可以怎么表现,能怎么表现就可以怎么表现。教师巧妙的指示语和地谱游戏环节直接用示范的方式提示的方式引出新任务,引导幼儿学习和表现。</p><p>  从活动目标看,该活动有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p><p>  第一,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符的高低;</p><p>  第二,尝试学习互相合作编乐曲;</p><p>  第三,找到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p><p>  这些预设目标指向性明确,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要求。同时教师能根据《纲要》精神,时代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活动中还注重“分享合作的快乐”和“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的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始终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与教学内容“小音符”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这也是这个活动最大的成功之处。</p><h2>中班音乐教案 篇5</h2>
<p>  <strong>活动目标</strong></p><p>  (一)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蜻蜓纸偶及教师范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理解记忆歌词。</p><p>  1、情感态度目标:愿意大声跟唱,体验飞行游戏带来的快乐,通过飞行游戏( 咻~停)感受节奏及音乐中的进行和停止。</p><p>  (三)能力目标:通过反复的欣赏和吟唱,能基本的学会歌唱《花花绿绿的蜻蜓》通过观察和模仿老师的动作知道每句歌词相对应的动作,在进行歌唱时能够根据动作想起歌词。</p><p>  <strong>重点难点</strong></p><p>  重点:熟悉旋律和歌词,并学会歌唱歌曲。</p><p>  难点:能用飞行游戏,较好的去表现音乐的进行和停止(咻~停)。</p><p>  <strong>活动准备</strong></p><p>  (一)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蜻蜓是一种能够飞行的昆虫。</p><p>  (二)物质准备:</p><p>  1、教具:较大蜻蜓纸偶(1 个);老鼠按钟(三个:mi、sol、la);hello 歌、花花绿绿的蜻蜓、收发乐器、再见歌音乐。</p><p>  2、学具:蜻蜓手偶(数量大于幼儿人数);蜻蜓翅膀(3 个);手摇铃(数量大于幼儿人数)。</p><p>  3、环境准备:奥尔夫音乐教室;坐垫围圆圈(幼儿与教师盘腿围圈而坐);音响。</p><p>  <strong>活动过程</strong></p><p>  (一) 热身活动:hello 歌(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p><p>  (二) 音感练耳(老鼠按钟)。</p><p>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好朋友,它们会是谁呢?(出示三个老鼠按钟) 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钟(教师有节奏的说出,再用手势示意幼儿说出)。</p><p>  幼: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钟。</p><p>  师:听听它的声音(教师按照 mi sol la 的顺序按响老鼠按钟)它要教小朋友们几个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一一展示每一个老鼠按钟相对应的动作并带领幼儿练习,边唱边做出相应动作 mi:小手摸眉毛 sol:小手举起来 la:小手拉一拉)现在呀,我们的小朋友都学会了,老鼠按钟告诉老师说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了(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带领幼儿进行音感练耳游戏: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且不发出声音,听到哪一个老鼠按钟的声音便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从mi 到 la 的顺序按一次再从 la 到 mi 的顺序按一次,幼儿做动作,在两次中按最后一个音时让幼儿保持动作不变,睁开眼睛看着老师再按一次,进行动作确认) 好了,老鼠按钟说它玩累了需要回去休息,我们一起跟它说再见吧。</p><p>  幼:老鼠按钟再见(教师收回老鼠按钟)。</p><p>  (三) 倾听音乐</p><p>  1、导入:故事导入,介绍朋友蜻蜓,通过蜻蜓纸偶让幼儿观察蜻蜓的外貌特征,教师用歌词语言进行总结,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初步理解记忆歌词。</p><p>  师: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边老师来到了一条小河边,老师正在玩耍的时候啊,身边来了一位朋友,老师一看!诶,这个朋友长着长尾巴、圆圆的眼睛还有一双好长的翅膀!它会是谁呢?</p><p>  幼 1:小鸟! 幼 2:蝴蝶!</p><p>  师:(教师出示蜻蜓纸偶)有没有认识的(幼:蜻蜓!)原来是我们美丽的`蜻蜓呀,你们看它有什么?(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利用蜻蜓纸偶,引导幼儿说出蜻蜓的外貌特征)。</p><p>  幼:长尾巴!。</p><p>  师:还有?(用手在蜻蜓纸偶的眼睛上画圆) 幼:圆圆的眼睛!</p><p>  (用以上相同办法,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p><p>  师:它呀对老师说想跟老师一起玩,带老师去它的蜻蜓世界飞一飞,你们想知道蜻蜓是带着老师怎样飞到它的蜻蜓世界的吗?</p><p>  幼:坐在蜻蜓身上飞的!</p><p>  师:那到底怎样飞的呢,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来飞一次吧!</p><p>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音乐,熟悉旋律和律动,加深对歌词的记忆。</p><p>  师:(播放音乐,音乐分两段,先放 A 段,教师跟着音乐坐着边唱边做动作,音乐无歌词时开始飞停(老师自己配音“咻~停”)前两次飞停到自己身上,后两次站起来飞停到小朋友身上与小朋友互动,再站着边唱边做动作一次结束)。</p><p>  (四) 感受音乐。</p><p>  1、分发蜻蜓手偶,请幼儿站立,播放整首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音乐 A 段中无歌词部分(“咻~停”)站在原位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B段中无歌词部分(“咻~停”)开始在教室自由飞停。</p><p>  师:蜻蜓是带着老师怎样飞到蜻蜓世界的呀(引导幼儿说出“咻~停”并做出相应动作)飞到目的地之后呀!老师都被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美的惊呆了!(教师反问幼儿什么样的蜻蜓世界?引导幼儿说出“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小朋友已经知道蜻蜓是怎么飞的的了,那你们想去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看一看吗?。</p><p>  幼:想!</p><p>  师:老师邀请了蜻蜓来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玩(分发手偶,让幼儿把手偶戴到手指上,请幼儿站立,播放整首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边唱边做相应动作,音乐第一段中的“咻~停”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第二段中的“咻~停”开始在教室自由飞停)让我们张开翅膀翩翩飞舞吧!</p><p>  2、分组进行飞行游戏:将幼儿分为三组,每组由队长来带领飞和停,队长怎么飞停, 队员就怎么飞停(队长需带上蜻蜓翅膀)</p><p>  师:我们有太多的小朋友和蜻蜓了,老师怕你们飞丢了!想要安全的飞到我们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呀,需要有队长来带着我们飞(请三名幼儿戴上蜻蜓翅膀当队长) 请我们的小朋友飞到队长身后去吧!(幼儿自主选择队长)</p><p>  师:待会呀,你们的队长是怎么飞的,后面的队员就要跟着怎么飞(教师做动作进行示范)你们的队长怎么停的,后面的队员就跟着怎么停(教师示范)我们看看是哪一队先飞到我们的蜻蜓世界!(播放整首音乐,幼儿边唱边做动作,飞停时跟着队长)</p><p>  (五)表现音乐:利用乐器手摇铃(飞时进行,造型停止)</p><p>  师:(引导幼儿放好手偶和翅膀)今天还有一位朋友想要和我们一起飞一飞(出示手摇铃并向幼儿介绍)它的名字叫做手摇铃(用手势示意幼儿重复)</p><p>  幼:它的名字叫做手摇铃</p><p>  师:你们看它像什么呀?(让幼儿观察手摇铃)。</p><p>  幼 1:皇冠!</p><p>  幼 2:项链!</p><p>  师:(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幼儿传递乐器)现在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带着乐器朋友一起飞一次吧(播放音乐,幼儿带着乐器自由飞,结束后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引导幼儿收乐器)。</p><p>  (六)再见歌(幼儿调整位置、坐姿,跟随老师一起边唱边做律动)。</p><p>  师:我们今天跟着蜻蜓朋友飞了那么久!还去参观了漂亮的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现在到了该和它们说再见的时候啦!(播放再见歌,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律动)。</p><p>  <strong>活动总结</strong></p><p>  (一)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是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来的,活动过程的环节从并列关系再到递进关系,比较适合中班幼儿。</p><p>  (二)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基本能达到目标,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基本能歌唱《花花绿绿的蜻蜓》,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能较好地去表现音乐中的进行和停止。</p><p>  (三)整个活动幼幼互动(飞停游戏)比较多,让幼儿体验到了与同伴交流玩耍的快乐。</p><p>  (四)教室空间有限,幼儿飞停游戏玩的不尽兴,如果活动实施当天天气较好,还可带领幼儿去操场进行飞停游戏。</p><p>  (五)在飞停时,幼儿比较依赖教师的语言提醒(教师配音“咻~停”)应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感知音乐中无歌词部分的长短,以及可以“咻~停”几次,让幼儿在飞停游戏过程中能够自己独立表现进行和停止。</p><script>s(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1-04

中班音乐教案10-21

中班音乐教案07-08

中班音乐奥尔夫音乐教案01-12

中班优秀音乐教案10-24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10-12

中班音乐鸭子教案11-08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09-21

【精】中班音乐教案11-28

中班音乐教案【热门】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