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5篇[优选]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教育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及基本特征。
2、进一步学习根据教师的提问,表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
3、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的生长过程,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一段音乐、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26、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做小鸡“叽叽叽叽”的动作,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呢?
二、新授部分。
1、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
教师:你知道小鸡是怎么来的吗?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谁在孵蛋呢?(母鸡妈妈)
教师:鸡蛋有什么变化?(裂开了、破裂了)
教师:鸡蛋怎么会破呢?谁在里面?(鸡蛋里面有小鸡)
教师:小鸡是用什么啄破蛋壳的呢?(小鸡是用嘴巴啄破蛋壳的)
教师:你看到小鸡了吗?蛋壳裂开了,它的身体是在蛋壳里还是蛋壳外呢?
教师:哇!小鸡推开蛋壳,出来了,我们仔细看看它的眼睛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小鸡站起来了,羽毛怎么样了呀?它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鸡叫。
2、引导幼儿了解小鸡长大后的样子,知道它与公鸡、母鸡的区别。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小鸡长大后是什么样子的呢?(有的长成公鸡,有的长成母鸡)
教师小结:小鸡还小的时候分不清楚有什么不同,等小鸡长大以后有的长成公鸡、有的长成母鸡,公鸡的鸡冠更大,尾巴更长,母鸡的鸡冠更小,尾巴更短。
教师:小鸡和公鸡有什么不一样?公鸡是怎么叫的呢?
教师:小鸡和母鸡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母鸡怎么叫的?
三、游戏;小鸡长大了。
游戏玩法;
幼儿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小鸡生长的过程,教师用语言进行提醒。最后,
当教师说:“小鸡变、变、变”时,幼儿用动作或用声音变成公鸡或母鸡。
效果分析: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第三只眼睛
活动目标:
1、能够在活动中发现不同透镜的特征及作用,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体会运用工具观察事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人手一面,彩色透明纸。
2、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若干。
活动过程:
1、发现我们的“第三只眼睛”。
——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三块奇妙的`镜片和各种透明纸、图书等,请你们用镜片放在眼睛前看看。说说有什么发现。
——幼儿尝试探索。
——三块镜片样子一样吗?透过三块奇妙的镜片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不一样,有的放大,有的缩小,有的不变;颜色不同的纸放在镜片前看到东西也变颜色。)
——用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边上厚中间薄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小)
用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大?(边上薄中间厚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大)
用哪种镜片看东西不变?(边上和中间厚薄都一样的镜片看东西会不变)
——什么时候需要用这三种不同的镜片?如:老人看书看报时会用放大的镜片。
——这些有趣的镜片就象我们的第三只眼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看东西。
2、玩各种透镜。
——刚才我们发现了三种镜片的秘密。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几种更奇妙的镜片,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大家都可以去试试看,等会儿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大家。
——幼儿自由玩各种镜片。
——创设问题情景:到草地上去观察蚂蚁;看远处的风景;检查手指甲里的“细菌”。根据不同的问题情景,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镜片分组进行观察。
——交流各自观察和使用镜片的情况。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变化。
2、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桔子、桔子汁、桔子罐头等。
2、刀子、盘子、剪刀、彩笔、抹布、牙签、即时贴等。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种水果——出示桔子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我就是这个会变的桔子娃娃,你们猜一猜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引导幼儿自由的想象桔子的变化。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桔子变变变”的游戏。
1、教师请幼儿给桔子喊“变变变”的.口令,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取出一盒桔子罐头。
提问:“桔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桔子罐头)它是怎么变成的?”
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桔子娃娃,一起喊:“变变变”的口令的同时幼儿要原地旋转,老师取出一盒桔子汁。
提问:“桔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桔子汁)它是怎么变成桔子汁的?
3、请幼儿再次给桔子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取出桔子制成的食品。
提问:“桔子娃娃真会变呀?它都变成了什么?桔子还会变成什么呀?”
三、剥桔子、品尝桔子。
教师与幼儿一起剥桔子,保留桔子皮,说一说桔子的形状、口味、吃桔子有哪些好处?桔子皮有没有用处?
四、出示桔子。
师:“今天,我们也来一个桔子大变身的比赛,看一看这些好看、好吃的桔子在小朋友的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分别向幼儿介绍提供的两组材料。
第一组:利用桔子皮进行装饰活动,利用粘贴即时贴、牙签等辅助材料。
第二组:将桔子制作成水果拼盘。
2、请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活动,教师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让幼儿分别品尝和欣赏各自的成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延伸】
小朋友我们有好吃的时候要怎样做呢?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论——分享。
幼儿同老师们一起分享。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特别是象小金鱼这样的小动物对于小班幼儿尤其喜欢。本节活动通过观察、喂养、表演模仿、画等环节,让幼儿在各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通过本活动,使幼儿产生对动物的兴趣,了解小动物的基本特征与习性,并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了对小动物的关爱。
【活动目标】
1、观察金鱼的外形特征,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2、愿意喂养金鱼
3、练习画金鱼。
【活动准备】
1、在班中养几条小金鱼(最少三种颜色的)。
2、画好小金鱼的背景图、彩笔。
3、《小鱼游》的录音带。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猜猜看它是谁?幼儿:小猫、小鸡……
教师:小朋友猜的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老师就把这位动物朋友请出来吧!(小金鱼)幼儿:高兴地喊出来是小鱼、小鱼。
2、组织幼儿观察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金鱼。
师:小金鱼是什么颜色的?幼儿:黑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师:小金鱼长着什么?幼儿:头 、尾巴、身体。
师:那头上长者什么?幼儿:眼睛、嘴巴
师:小金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圆的、长的……
师:小金鱼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幼儿:分开的、分叉的……
教师:小朋友最喜欢小金鱼的什么地方?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2)自由观察、交谈、 (为了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金鱼是哪条?为什么喜欢它?
幼儿自由回答、
(3)学习喂金鱼,感知金鱼的生活习性、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金鱼饿了吃什么吗?幼儿:吃虫子、吃菜、吃鱼食……
师:那小朋友为过小金鱼吗?幼儿:没有。
师:小朋友可知道小金鱼喜欢什么样的水呢?幼儿:清水、凉水、甜水……
师:什么时候给小金鱼换水?怎样才知道水脏了?幼儿:水脏了变颜色了就要给小金鱼换水,
师:现在小金鱼饿了,请小朋友喂食了,幼儿到台前面那鱼食开始喂鱼。(教师小结小金鱼的生活习性。)
3、观察小金鱼吐泡泡,练习画小圆。
(1)观察小金鱼是怎样游的,请幼儿听着小鱼游的录音带,学习摆百尾巴游呀游。
(2)教师示范画:用水彩笔在作业纸上画大大小小的泡泡。
(3)幼儿添画泡泡,教师巡回指导。
4、活动结束:
教师:孩子们幼儿学小鱼游的样子,出活动室。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8、9、10并了解其意义
2、认识数字8、9、10,能够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物体匹配。
活动准备:
1.大数字卡片1—10(2套)2、果树3棵3、苹果8个
4、梨9个5、桃子10个
活动过程:
1、“拍手应数字”复习数字1—7
2、参观果园导入活动,认识数字8、9、10
(1)认识数字8、9、10,,初步感知数量8、9、10。
(2)请幼儿说说水果可以用几表示?例:出示数字8,说出8可以表示什么?
3、幼儿操作练习
(1)请幼儿给相应的水果送上数字。
(2)请幼儿听声音匹配相应数字。
4、游戏:“1234567”
(1)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围成圆圈边走边唱歌曲《1234567》,当老师说3个小朋友是一家时,大家就要找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家。”
(2)幼儿游戏3—4遍,教师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找朋友。
5、游戏:“数字蹲蹲”
介绍游戏玩法:老师选4个小朋友分别拿上7—10的.数字卡,教师手拿数字卡7,为游戏开头,如“数字7蹲,数字7蹲,数字7蹲完数字9蹲”“数字9蹲,数字9蹲,数字9蹲完数字8蹲”以此类推,直至4位小朋友全蹲完。
6、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31
科学活动教案05-27
科学活动教案12-06
【优秀】科学活动教案11-22
科学活动教案[精]11-24
科学活动教案(通用)09-23
(集合)科学活动教案08-05
科学活动教案[荐]08-05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07-30
科学活动教案(集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