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班社会教案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看问题、想事情往往是以自己为中心,还不能顾及别人的感受,客观评价他人的水平还不高。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在评价别人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足,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往往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指出的都是别人的缺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注重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形成对他人正确、积极地评价,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见,培养孩子发现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是尤为重要的。
《嗨,你真棒》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活动,从中学会尊重别人、赞美别人,以体验为主,通过说一说、找一找、送一送的活动过程,引导孩子去观察和寻找周围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孩子认识他人的水平和能力,并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活动目标】
1、发现与欣赏同伴的优点与长处,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并会赞美别人。
2、感受赞美别人与被别人赞美的愉悦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视频。
2、人手一张点赞卡。
3、点赞展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理解大拇指的含义,交流感受。
1、了解大拇指代表的含义。
出示"大拇指",提问:这是什么?大拇指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自己的相关经验。
提问:你得到过大拇指吗?什么原因得到的?你的`心里什么感觉?
你夸奖过别人吗?为什么夸奖他、她呢?夸奖别人时你的心情怎样?
小结:你们能发现别人的优点,你真棒!
二、发现欣赏他人优点,尝试用适当的方式赞美别人。
观看视频一,集体找优点,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
观看视频二,讨论交流,发现他人的优点,会用恰当的语言赞美他人。
夸一夸:他有什么优点?
小结:你们善于观察,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你真棒!
三、赠送点赞卡,在互赠中感受愉悦
1、说一说,发现同伴的优点。
提问:你的同伴有哪些优点呢?
2、画一画"点赞卡",赞美同伴。
3、送一送"点赞卡",分享快乐。
猜一猜:画出了好朋友的什么优点?
夸一夸:互赠点赞卡,感受幸福。
四、传递点赞卡,感受赞美。
把点赞卡送给更多的人,赞美别人,快乐自己。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成功和失败,失败并不可怕。
2、体验成功和失败的感受,勇于面对失败。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皮球若干,奖牌若干。
2、记录表一张,上有圆、半圆标志;每个幼儿有自己的标记。
活动过程
1、玩游戏“传球接力赛”,引导幼儿感受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心情。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站成一竖排,每人举起双手到头顶依次传球,先传完的小组为胜利组。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赛,确定冠军小组。
★教师给获胜的幼儿发奖牌。
★教师:胜利的小朋友现在有什么感觉?失败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
★幼儿表达自己对成功、失败的感受。
自评:在这个环节上,发现幼儿对开始的竞争游戏很有兴致玩得好象意犹未尽。对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谈得不是很多。
2、每位幼儿述说自己的经历,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成功与失败。
★教师:你以前在家里、幼儿园里有过失败的经历吗?如果有过,就将你的标记贴在半圆的标记下,如果没有就贴在圆圈的标记下。
★幼儿在标志图上粘贴自己的标记,引导幼儿发现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
自评:在这个环节上,发现幼儿贴标记时显得很是茫然,有的干脆胡乱贴上几个,问他是什么事情失败了也讲不出所以然来。
★请幼儿猜测教师的粘贴结果。
★教师在标志图上粘贴自己的经历,并表达自己的失败体验。
★教师: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失败并不可怕。
自评:在这个环节中,感觉孩子对于失败和成功的'理解比较浅显,毕竟孩子的生活经验有限,可讲的内容受到限制,交流得很少,不外乎洗碗扫地什么的。不是十分紧贴成功和失败的概念。
3、通过讨论,引导幼儿积极面对失败。
★幼儿自由讨论:如果遇到失败,应怎样做?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失败没关系,可以继续努力,下次争取胜利。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设置棋牌游戏区,并提供一些记录纸,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自己记录游戏结果,进一步感受游戏中有输有赢。
集体评议:这次活动中,发现开始环节幼儿对竞争游戏很感兴趣,能否考虑在活动之前让他们就玩些类似的游戏,而把第一环节的游戏环节删掉,留更多的时间去让孩子们交流。另外,在让孩子贴标记时出现的状况,也是由于幼儿感受不多交流不够导致的。所以在这个环节上,是否作个调整。可以将老师的提示放在前面,然后再让幼儿去贴标记自由交流,更为恰当。
活动反思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2、师生畅谈后能让学生初步感知,任何尝试都像小孩学习走路一样,是一个不断摔倒不断爬起来的过程,失败是成功的起点。“学习”部分安排了三个主要的环节:故事体验、案例印证、情景剧思辨。引导学生感受到:百折不挠,终会成功。
3、通过航天史上失败与成功对比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4、情景剧《考试考砸了》再现了同学们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分析原因,引导学生获取成功。教师事先要收集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故事,了解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使汇报内容更充实,更丰富。
5、今后教师更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我在想,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事事由成人包办,缺乏劳动意识,需要我们把握契机实施教育和引导。于是,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自编了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通过故事发人深省的情节和对话,对幼儿进行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萌发幼儿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勤劳的人更受人喜爱。
2.学习思辨,用语言、动作、游戏棋等表达对勤劳与懒惰的认识。
3.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课件,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
2.表示勤劳和懒惰的图片若干,“勤劳游戏棋”每两人一副。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蝴蝶和蜜蜂的图片各一张。
第一次思辨:暖和的春天来到了,花园里飞来了小蝴蝶和小蜜蜂,你喜欢谁?为什么?
(评析:在第一次思辨中,很多孩子都表达了对蝴蝶的喜爱,因为蝴蝶长得非常漂亮,当然也有孩子是喜欢蜜蜂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合理理由,这就给幼儿提供了进行价值判断的机会,而价值判断是需要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培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故事演示,知道勤劳的人更受人喜爱
教师在电脑里播放完整的故事课件,提问:
1.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花园里做什么事情?
2.人们为什么只捉小蝴蝶,而不去捉小蜜蜂呢?
3.一开始,蝴蝶为什么想不明白蜜蜂要这样做?后来小蝴蝶想明白了吗?你觉得它是怎样想的?
4.小蝴蝶后来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5.第二次思辨:这个时候你又喜欢谁?为什么?
(评析:在第二次思辨中,孩子们又众说纷纭,喜欢蝴蝶的变成喜欢蜜蜂了,而喜欢蜜蜂的也有的换成蝴蝶了,孩子各有自己的'理由。作为教师,只要孩子的理由是合理的,就应该尊重孩子。重要的是在思辨的过程中,孩子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这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联系生活,表达对勤劳的认识
1.知道勤劳的好处与懒惰的坏处。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体会书包整齐有序给学习带来的便利,学习整理、摆放书本的方法,初步养成主动整理书包的习惯。
2.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 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 观看课件,收集问题,引发思考,积极参与。
上课了,老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看书,而芳芳小朋友却一直在翻书包找课本。
师:片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为什么找不到书?
幼儿:没有书不能阅读,没有整理好书包,书就会丢了,损坏了。没有整理好书包小朋友都在等。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对,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的学习工具,不仅要上课摆好还要及时拿出,要是学会整理书包,就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二. 动手实践,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1. 观察书包内物品
让幼儿将书包内的物品拿出,并说出其名称。
师:小朋友你们书包里有什么?
幼儿:铅笔盒﹙铅笔、橡皮﹚语言书,数学书,画画书…
师:这些东西混在一起,找起来很不方便,怎么办?
幼儿:分开放。书和书放一起,铅笔和橡皮放在铅笔盒里。
2. 幼儿动手尝试整理书包。
整理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谁摆放的整齐。
3. 学习辨别,根据需要准备课本。
师:我们平时会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来取放书本,怎样可以又快又准的拿出书本?
幼儿:把准备用的书本提前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三.循序渐进,巩固提高。
1. 做一做,好朋友怎样进书包。
师:现在开始放,看谁的书本很快进书包。幼儿欢快地收拾书包,形式各异。
师:请你们讲讲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幼儿:先放书,再放本,最后放文具盒。
2. 变一变,好朋友很快进书包。
师:把桌上的书本文具盒很快进入书包让桌面干干净净,开始。
3. 查一查,好朋友是不是排好了对?
师:同桌互相看一看,放的让人看起来舒服吗?
4. 归纳总结,轻轻松松回家去。
小朋友们都很棒,都学会了整理书包,并且摆放的尽然有序,这样就不会像课件中的芳芳小朋友那样上课拿书弄得手忙脚乱找不到书的'现象了,老师相信你们上小学后,一定能做个爱学习,好习惯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就孩子们上学遇到的迫切需求,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来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做一做中,孩子们手、脑、眼和各种感官并用,看好朋友怎样进书包。在变一变中,孩子们提高了整理书包的速度,在查一查中,同伴进行合作,给予评价。在背一背中体会了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目标完成较好。
不足的是:应该有延伸活动,让幼儿回家后把自己的本领给家里人表演,再给你的好朋友或者弟弟妹妹表演,还有再设置区域角,让幼儿进行整理书包的比赛,这些是需要改进的。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知道在输和赢的时候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对方喜欢自己,和自己成为好朋友。在游戏中培培养幼儿赢的.时候鼓励总是输的小朋友,输的小朋友要学会不灰心丧气,继续努力争取赢对方。
活动准备:两人一组,每组一份"拔河"用具(扑克牌10张,数字卡10张)
活动过程:
两人一组进行比赛。两人同时用食指与中指夹住扑克牌的两端,同时用力夹向自己,最先把扑克牌夹到自己身边者为胜。胜者可拿一张卡片,最后以数字卡的张数分输赢。多者为赢,少者为输。每一局结束,赢的幼儿主动与输的幼儿微笑握手。
游戏结束后讨论:
(1)你的小对手喜欢和你一起玩吗?为什么?
(2)当你赢的时候,你跟对方说了些什么?当对方总是输的时候,你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对方有信心继续玩下去。
(3)当你输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是怎样对他说的?你认为赢的小伙伴还喜欢和你玩吗?为什么?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集体的事就是大家的事,萌发乐意为集体做事的意识。
2、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
小兔、小狗、小羊的木偶和头饰。
教学过程:
1、欣赏故事。
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三位小客人,要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故事。
教师边表演木偶边讲故事,幼儿欣赏。
2、理解故事。
提问:故事里都有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再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提问:小兔、小狗、小羊的家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家为什么那么脏?小兔、小狗、小羊躺在床上睡不着时是怎么想的?它们是怎样解决的?
3、我能为集体做什么。
小朋友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你能为我们的集体做些什么?
组织幼儿进行擦桌椅和橱柜、清洗玩具、为植物浇水等实践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课教案11-05
大班社会教案05-23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6-14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8-10
大班社会树教案11-27
大班社会教案12-25
大班社会宝贵的时间教案12-14
大班社会珍贵的礼物教案09-19
大班社会树木的作用教案10-14
大班社会教案(精品)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