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6篇(合集)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花菜和卷心菜的特征,知道它们的食用方法。
2、培养幼儿爱吃蔬菜的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花菜、卷心菜若干,菜刀一把,熟制花菜和卷心菜若干,调羹。
活动流程
一、导语:
小朋友,我们昨天参观了农贸市场,我们都看见了什么啊?(幼儿发言)小朋友真棒,记得这么多东西,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好不好?
出示盒子。
这个盒子里面是什么?(幼儿发言)
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将事先准备的花菜从盒子了拿出来)可以睁开眼睛了。这是什么?(花菜和卷心菜)
二、认识花菜和卷心菜
A、出示花菜。
1、这是什么?(花菜)
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花菜,请小朋友看看它的叶子:
1、花菜的叶子是什么样的?(椭圆形的)
2、叶子边上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有点粗糙)
3、叶子上这条白的是什么?出自:大;考。吧"(叶埂、叶柄)
4、叶子的埂子是什么样的?(长长的)
教师总结叶子的样子:花菜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上尖尖的,叶柄长长的。(幼儿跟念)
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叶子剥下来
5、我们现在把叶子拨掉还剩下了什么?(花菜)
6、花菜是什么样子的?(像一朵花)
7、什么颜色的?(乳白色的)
我们把花菜掰开看看是什么?(许许多多的小花球)
教师总结:花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是有许许多多的小花球组成的。
B、出示卷心菜
1、卷心菜的叶子是什么样的?(椭圆形的)
2、什么颜色的?(绿色)
3、叶埂身什么样子的?(很短)
用刀将卷心菜切开,让幼儿观察里面的颜色。
教师用手剥菜叶让幼儿观察
4、它是由许多什么组成的?(叶子)
教师总结:卷心菜的叶子是椭圆形的,绿色的,是由许许多多的叶子组成的,因为它的叶子是一层一层包起来的,所以也叫‘包心菜’。
C、比较花菜和卷心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我们认识了花菜和卷心菜那么请聪明的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有不同?(幼儿发言)
三、了解花菜和卷心菜的实用方法
品尝花菜和卷心菜
1、小朋友都吃过花菜和卷心菜吗?(吃过)
2、那么花菜和卷心菜要怎么吃呢?(炒熟了吃)
3、有谁还记得是什么味道?
好,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品尝花菜和卷心菜,一会告诉老师是什么味道的?
(品尝后幼儿发言)
小朋友知道花菜和卷心菜是谁中出来的吗?(农民伯伯)
小结:花菜和卷心菜都是蔬菜,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花菜和卷心菜都要熟吃。它们的味道鲜,营养好小朋友吃了,身体会长的更好的。
四、结束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这些花菜和卷心菜整理好,好不好?
活动反思:
根据《纲要》的精神,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与活动性。因此,在最后一个讲评的环节中,让孩子充分地联想,将画面上的情节表达出来。综合了语言与美术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动手绘画中和动脑联想中发展了语言。但由于孩子的水平有差异,在具体组织引导中,将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层次的引导要求,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主要让幼儿了解驱蚊灭蚊的方法并掌握夏天蚊虫叮咬后的处理。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谜语,蚊子的叫声,图片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准备活动
2,引活动内容 出谜语让幼儿猜,放蚊子的叫声。来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的内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出示图片提问幼儿 让幼儿通过图片和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师生讨论驱蚊的方法。请各别幼儿找一找灭蚊的东西。(准备好的相关图片)
4,小结一下驱蚊,灭蚊的方法和东西。
5,听传播疾病的.蚊子,让幼儿了解蚊子是如何传播疾病和掌握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
6,游戏:灭蚊子来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寻找相关蚊子的知识,相互交流增长内容。
活动反思:
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已有经验和图片来了解驱蚊,灭蚊的方法。经过相互讨论和引导来掌握蚊虫叮咬后的处理。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孩子观察、比较和探究的过程使孩子初步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这个词的含义。
2、通过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倾听他人的能力。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次性杯子、绿豆、米、盐、糖、果珍、搅拌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部分
1、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摸一摸,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东西,请吧。
2、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大家轻轻地走回来,坐好,乖。谁愿意举手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
二、大胆猜测材料的溶解性
1、 老师:猜猜,这些东西分别放到水里会怎样?
老师:到底会怎样呢?我们等会再试试。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杯水里有什么东西?
2、老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尝一尝,谁愿意来试试。好,你来!
一名幼儿上来尝水的味道。
三、幼儿大胆操作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测
1、教师请幼儿自己尝试探索,让这些材料融解,如果盐暂时溶解不了,我们请小木棒来帮帮忙,帮我们搅拌一下,看看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个别交谈。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桌上的`东西都用上,看看哪些能取出来,哪些取不出来了。
3、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做完了的小朋友谁来讲一讲,你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小结
1、老师:这些东西躲到水中了,我们把这个现象叫什么?刚才非非说的是对的,它们都被水溶解了。这些水时间长了会变质,颜色会发生变化?到底会怎样呢,我们把它们放到阳台上去,过几天再去看看有什么变化,好不好?
幼集体:好!
2、带幼儿到阳台上摆放水杯,活动结束 。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教材简解:
月亮在一个月中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考虑如何让幼儿更形象地了解月亮的变化,我们采用了生动形象地PPT和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很感兴趣地就了解了月亮的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月亮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学会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以及学习儿歌,感知月亮的变化规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过程。
难点: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记录下来。
设计理念:
幼儿对自然的变化规律都感到非常好奇,都想去探索为什么,月亮的变化也不例外。所以对这样一节科学课,幼儿会很感兴趣的。
设计思路:
开始部分我们利用歌曲导入很自然的就引出课题《月亮》,然后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观察的结果让幼儿说说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并伴有儿歌的提示,让幼儿更容易地掌握。最后还让幼儿动笔记录月亮的变化。整个设计思路都是要幼儿掌握月亮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半个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这半个月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活动前幼儿会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3、初一到十五月亮变化的PPT。
活动过程:
一、 播放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刚才歌曲里唱的是谁呀?(月亮婆婆)你看见过月亮婆婆吗?(看见过)你看见的月亮婆婆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圆圆的)
师:你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画下来呢?(能)
请部分幼儿上来画自己看到的月亮。
师:你们看,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圆圆的月亮,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弯弯的月亮,你画的月亮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呢?(我画的月亮妈 妈告诉我是初五的月亮,我画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圆圆的)
师: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月初的月亮像一条线,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十五圆圆的月亮。
二、 通过PPT课件,让幼儿观察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并说出他们的变化,以及做好记录。
(1) 播放PPT课件
提问:小朋友,你刚才看到的月亮有变化吗?(有)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呢?(月初的月亮是细细的,后来越来越圆,到月半的时候,月亮就像盘子一样圆。)
(2) 你们看,初一的时候月亮像什么?初二的时候月亮像什么?边说边播放相应的PPT。
(3) 利用儿歌,让幼儿更容易掌握月亮的变化。
有一首儿歌说得很好,它把月亮的变化说得很好听。初一看,一条线,初二看,眉毛弯,初五六,挂眼镰,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圆,十五六,像玉盘。老师边说边配上相应的PPT,让幼儿对前半个月的月亮加深印象,幼儿也可跟着PPT跟说儿歌几遍。
三、 幼儿记录观察记录表
今天,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份观察记录表,想请我们的聪明宝宝把这前半个月的月亮变化记录下来,小朋友也可以边念儿歌边做记录。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 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让幼儿看记录表念儿歌。
五、 幼儿表演《月亮婆婆喜欢我》走出活动室结束课堂。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糖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知道糖果里含有糖,糖是甜的是人体必需的营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幼儿吃糖果要适量。
【活动准备】
1、各种各项的糖果若干,画上五官,富有表情。
2、请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两种糖果。
3、情景剧《小熊拔牙》的有关道具及场景。
【活动流程】
游戏导入——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给糖果宝宝找家——情景剧《小熊拔牙》——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戴上大糖的头饰,做大糖妈妈,带领幼儿到“甜甜大世界”去发现寻找糖果世界的秘密。
大糖妈妈: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对,在上次的活动中小朋友都已经认识我了,我是麻渠大糖妈妈,今天我要带领小朋友到我们糖果类的大本营“甜甜大世界”去,在那里你们会认识更多的糖果,发现糖果世界的.许多秘密,下面让我们快乐地出发吧!
二、看一看
大糖妈妈带领幼儿到“甜甜大世界”去参观,请幼儿认真观察各种糖果的不同形状、颜色和包装。
大糖妈妈:小朋友,“甜甜大世界”到了!你们看,我的糖果伙伴们正在向你们微笑呢!快去和它们做朋友吧?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糖?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他们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幼儿自由分散的观察,教师个别引导)
提问:你刚才看到了哪些糖?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以前吃过吗?是什么味道?它和别的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三、尝一尝
让幼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亲自品尝糖果的味道,加深幼儿对各种各样糖果的认识。
大糖妈妈赠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礼物,请小朋友每人挑选一块糖果进行品尝,并说出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四、说一说
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糖果?吃过什么糖果,什么形状、颜色、味道等?
五、给糖果宝宝找家
请幼儿根据不同的要求给糖果宝宝找家:
1、按照颜色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红色、黄色、绿色、白色、棕色等)
2、按照形状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圆、方、椭圆、半园、三角等)
3、按照软硬程度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棉花糖、橡皮糖;冰糖、水果硬糖)
4、按照味道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如菠萝味、桔子味、奶味、巧克力味)
六、表演活动:情景剧《小熊拔牙》
请幼儿观看情景剧,知道吃糖果虽然有利于健康,但是吃多了对身体不利。
看完表演后提问:
1、小熊为什么要拔牙?
2、你看了这个表演,明白了什么道理?
大糖妈妈小结:糖是我们身体里面必需的营养,但是不能多吃,要适量。吃多了不仅会伤害牙齿,还会造成肥胖。所以吃糖要讲究科学,不能无节制地乱吃。吃完糖后一定要漱口或刷牙,晚上睡觉前千万不要吃糖。
七、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离开甜甜大世界,到美工区利用糖果包装纸去制作精美的手工制品。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发现肥皂的外形和用途,(肥皂的颜色、形状、气球,肥皂可以去污。)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样的肥皂。
3、通过吹泡泡活动,增添幼儿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为每组幼儿准备形状、颜色、气味不同的洗衣皂、香皂、药皂、婴儿皂等等。吹肥皂泡瓶若干,盛水脸盆几只作洗手用。
操作卡片“请你涂颜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肥皂的特征,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肥皂。
“桌上有许多肥皂,请你们看看、摸摸、闻闻,然后告诉大家你的以现。看完一块后可以拿另一块肥皂观察。”“请你说说肥皂是什么样的?”(这是肥皂,要求幼儿说出名称。肥皂有圆、长方、椭圆等各种形状;有香味、药味、肥皂味、……有红、绿、黄、白等颜色。)
2、引导幼儿发现肥皂的`用途。
“现在你们用肥皂洗手。”(启发幼儿洗手前后看看自己的手和盆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幼儿洗完手后,教师问:“你们发现有什么变化?”
(手洗干净了,水脏了。肥皂能帮你把手上的脏东西洗掉。)
“肥皂还有什么用处呢?”
(可以洗衣服、洗澡,药皂还能消毒……)
“想一想,你们还可以用肥皂干什么?”(吹泡泡)
“现在我们请几位小朋友来吹泡泡,大家看谁吹得大,吹得多!”(使小朋友在欢乐中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07
中班科学教案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10
中班科学教案11-05
(优秀)中班科学教案08-05
中班科学教案(荐)08-02
(通用)中班科学教案08-08
(精华)中班科学教案08-10
中班科学教案(优选)08-16
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