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塑料小吸盘、饮料包装盒、吸管、玻璃杯、硬纸板、小盘子、蜡烛、水盆
活动过程:
一、玩玩小吸盘
1、教师出示吸力球,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没有胶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盘上的?
2、用吸盘试着吸一吸,吸盘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
3、怎样让吸盘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盘,有什么感觉?怎样轻松地拿起吸盘?
4、两人一组,将吸盘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开吗?
5、想一想,是谁把吸盘粘住了?
二、玩玩饮料盒
让幼儿向空饮料盒内吹气,再吸气,观察包装盒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吹气时纸盒会鼓起来,吸气时纸盒会瘪下去?
三、小实验:流不出来的水让幼儿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口,用手按在纸板上把杯子倒过来,再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水流出来了吗?想一想为什么?
四、小实验:谁让水面升高了
在碗中立一根蜡烛,倒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引导幼儿说一说谁让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五、出示钢笔、针管、吸盘玩具等实物,小结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我们是海岛上的孩子,海和船只对于我们说已再熟悉不过。但是真正让我们说出船上有些什么,它有哪些作用,也是很困难的。我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在船上,渔民伯伯把鱼捕来放在哪里?”孩子们都不知道。说:“我没有上过渔船。”据了解很多孩子除了要乘坐的客船外,很少带着孩子去别的船上看一看,所以,我设计这一科学活动,意让孩子对船只的内部结构有较深入的认识,从而激发幼儿对船只、对周边事物深入观察的兴趣和能力。
二、活动目标
(一)了解船的结构,能说出船上主要部件的名称。
(二)知道目前船的主要作用是海上交通工具
三、活动准备
各种船的图片、模型 船的大图片一张
四、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船的基本结构
重点提问
“这是什么?”“船上有什么?”
“有这个,”老师根据幼儿描述告知其名称。
(二)帮助幼儿理解他们的作用。
幼儿讨论锚 甲板 驾驶室 船舱 螺旋桨等是派什么用场的?
总结
(三)讨论船的`作用
重点提问
“如果没有船会怎么样?“
“船会带来什么好处?”—总结
(四)出示各种各样的船,展示
活动反思与建议
(一)通过本次活动的进行,孩子们对船只的结构和里面的装备产生了很浓的兴趣。纷纷向老师询问自己在船上看到的是什么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引发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同时,这次的活动内容科学性十分的强,孩子虽然喜欢,但是,简单的看图片和模型讲述,有的还是理解不了。所以,建议教师再设计一有关于水流位置与船行方向之间的关系的探索活动加深理解。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相关数经验积极发现“魔法数字表”中的秘密.
2尝试玩数字魔法游戏,体验数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硬币、魔术用的数字表、铅笔和橡皮、PPT、眼罩、1——7的数字卡片四套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进入活动主题.
1.出示刘谦的PPT,让幼儿讨论:他是谁?他在干什么?
2.教师魔术表演“硬币不见了”
3.提问:刚才的'魔术是真的吗?
4.小结:魔术表演并不都是真实的,每个魔术都有背后的秘密,揭密之后我们也会成为魔术师。
二、观看魔术,常识揭密
1.出示数字表和1——7的数字卡片,表演魔术
1)提问:今天的魔术和什么有关?
2)魔术表演:教师抽取一张数字卡片,幼儿不要说出卡片上的数字。魔术师提问:表格的第一行有这个数字吗?第二行有吗... ...答案揭晓:你手中的扑克牌是... ...
2.再次表演,请一位小朋友抽取一张数字卡片
3.请幼儿当魔术师,表演魔术。
1)提问:看完表演,你有什么感受?这是真的吗?
4.幼儿自由讨论: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一起记录,找规律揭密:出现目标数字的那一行中的头一个数字相加就是目标数字。
5.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来为大家表演。
6.分组游戏,独自表演
1)同桌的四人进行这个游戏,看看谁能最先成为魔法师?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自己找好伙伴,4个人一组,商量谁当魔法师,魔法师要坐在其他三个小朋友的对面,还要戴上眼罩哦。小朋友可以轮换着当魔法师。
三、小结
1.说说今天变魔术的感受。(虽然还有其它揭密的办法,但是计算的办法让我们感觉最快。)
2.刚才的魔术只能变出1——7个数字,我现在有一张图可以变出更多的数字,出示PPT,幼儿观察,这个魔术等我们下次再来玩好吗。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来了解电池的特性和用途。
2、引导幼儿学习正确安装、使用电池。
3、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电池、电动物品、图片若干、有关电池用途的.录象,幼儿操作材料:电池、电珠、电线各若干、小赛车人手一部,正确安装电池的操作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赛车,引出课题。
1、幼儿玩赛车,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为什么有的赛车没有动?
2、出示电池,请幼儿安装电池。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为什么有些赛车装上了电池还是不能开动?(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师不作结论,引导幼儿进入操作活动环节。)
二、探索、操作;讨论、交流,了解电池特性、用途,并学习安装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让幼儿仔细观察。
提问:电池的两头一样吗?(有“ ”“—”级)
2、幼儿两人一组,相互合作,共同探索。
要求:用电珠、电线和电池使电珠亮起来。
3、记录操作过程,讨论、交流:怎样使电珠亮起来?
小结:电池供电,使电珠亮起来。
4、按正负级标志正确安装电池。
(1)正确安装,线路通,电池才能供电,使彩灯亮起来,小喇叭响起来,风车转动起来。
(2)想一想,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有些赛车装了电池还是没动呢?(小结)
5、让幼儿给赛车正确安装电池。
三、通过扩散思维,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1、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东西用到电池的?它们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观看录象,了解生活中的电池及其广泛用途。
四、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
1、你想设计出和这些不一样的电池吗?
2、你想把它们用在哪里?
3、教育幼儿不玩电池,不随便乱扔,因为电池里的物质有毒,会污染环境。
五、结束,给各种电动物品装上电池。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重点:
通过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活动难点:
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1.幼儿自由取瓶子变魔术,初步感知不同的颜色,小朋友我们来当小小魔术师,看看谁能变出好看的颜色。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还有谁变出这个颜色?
2.给颜色做标记我们来给你的魔术瓶做个标记吧,你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可以做个什么颜色的标记?请小朋友选与水宝宝相同颜色的标记贴在魔术瓶上。
3.引导发现魔术的秘密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秘密藏在哪里,找一找?
小结:颜料溶解在水里,水变了颜色。
三、换瓶盖,变颜色。发现色彩的变化
1.通过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这里有许多的瓶盖,看看这些瓶盖里藏着什么颜色?怎样让你的水宝宝再变颜色?
2.请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瓶盖玩变色游戏。
你的水宝宝变色了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怎么变得?
小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四、结束部分
除了这些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颜色,颜色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非常美丽老师今天把这个魔术瓶送给你们,回去后再用它变出更多美丽的颜色。
活动延伸:
1.引导用变出的颜色进行涂鸦画。
2.引导玩配色游戏感知更多的颜色变化。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对糖的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杯子、勺子、温水、米、奶粉、果汁粉、沙子、盐、糖。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主题
1、玩游戏“做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饮料给小朋友们尝一尝试,后再轻轻的'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尝到的是什么味道的?
2、引导幼儿说说水的味道。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甜的)为什么?(因为里面有糖)那你有没有在里面看到糖呢?糖到哪里去了?
二、教师示范小实验
实验一:观察糖溶解的现象。
师示范操作方法:先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里去了?现在老师用勺子来搅拌一下,小朋友看到糖到哪里去了吗?躲到水里去了! 实验二:观察盐到哪里去了?(请3-4名幼儿来同时操作)
师:老师这里还有盐,你们谁也来试一试?(幼儿操作)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都知道糖和盐能在水里溶解。
三、幼儿实验
a)认识材料。
师:现在老师先请你们看一看你们桌上有什么东西?
b)幼儿动手实验。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上杯子、一个勺子、还有果汁粉,操作时可以自己选其中一样东西放到你的杯子里,作小眼睛看看你倒的这些东西会不会像糖一样藏在水里看不见,溶解了呢?在操作时还要注意互相合作,不要抢。
老师这里还有一张调查表,我想请你们把做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你们做好后啊,在可以溶解的东西下面的打勾,在不可以溶解的下面画圈。 提醒幼儿注意在实验中观察将果汁粉、米、沙子、奶粉放到水中有什么变化?
c)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发现了有的东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四、教师实验
五、结束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东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们一起观察、发现、然后再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对引导幼儿好奇心、独立思考、表达等习惯是非常有益的。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还有待改进,本次活动可以进行分组教学,以此来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31
科学活动教案02-26
科学活动教案05-27
(合集)科学活动教案01-05
科学活动教案[精]07-24
【优】科学活动教案07-25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07-30
科学活动教案【精】08-06
科学活动教案(集合)07-27
【优秀】科学活动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