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10-02 01:17:2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中班美术教案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中班美术教案锦集六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红、黄、蓝是三原色,通过操作了解任意两种颜色相混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

  2、能够大胆尝试探索,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泥、蜡笔、盘子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2、颜色记录表、涂色记录纸人手一张。

  3、白板课件、电视机、电脑。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认识三原色。

  师:今天汪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朋友,会是谁呢?先来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

  (播放课件)大家好,我是红色;我是黄色;我是蓝色。我们三个是好朋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师:你们知道吗?

  小结:对,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三原色。

  (二)探索三原色两两相加融合可以产生一种新的颜色。

  师:今天三个颜色朋友要去彩色城玩,可是彩色城的城门关着,怎样才能进去呢?听听彩色城的主人是怎么说的!

  (播放课件)欢迎你们来彩色城,不过要打开城门必须用六个颜色填满锁上的六个扇形才行。

  师:红娃娃说:“我有红颜色,我先来。”黄娃娃说:“瞧我的,我有黄颜色。”蓝娃娃说:“还有我,我有蓝颜色。”(边说边操作课件)

  师:现在有几种颜色?城门能打开吗?为什么呢?那剩下的三个地方有可能是什么颜色呢?

  师:那到底有哪些颜色呢,我们来听听彩色城的主人是怎么说的,好吗?

  (播放课件)主人:那剩下来的三个地方可不是随便什么颜色都能填的,一定要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相加后出现的颜色才行,小朋友们快点帮帮颜色宝宝吧!

  师:刚才彩色城的主人说了,一定要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相加后出现的.颜色才行。(课件出示记录表)

  想一想,红色可以和什么颜色加在一起?还可以和哪种颜色加在一起?还有哪两种颜色可以加在一起?我们每组都有一个盘子,盘子里就是红黄蓝三原色的彩泥。

  师:那一会操作的时候,每次取两种颜色,揉的时候要把颜色揉得均匀一点,最后把揉出的新颜色贴在这张记录表旁边的空格里,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吧!(播放音乐)

  师:都完成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请2位,视频展示台)你们的红色加黄色也是橙色吗?真的啊,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彩色城的主人,看看到底对不对!(播放课件)真的是橙色,你们真棒!

  师:还有谁想来介绍?你发现了什么?(同上)

  师:太厉害了,三种颜色都被我们找到了。诶,你们知道吗?橙色、绿色、紫色这三种颜色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三间色。

  师小结:原来红、黄、蓝三原色两两相加以后还可以变出绿、橙、紫这些三间色呢?真神奇!

  三、涂色游戏,巩固对三原色、三间色的认识。

  师:看,六种颜色全都找到了,那我们可以进去了吗?还是问问彩色城的主人吧!

  (播放课件)主人:你们可真厉害,六种颜色全找齐了,请进来吧!

  师:彩色城可真漂亮啊,颜色宝宝们在里面玩得非常高兴。它们说我们小朋友帮助了它们进城,它们想送给我们一份礼物,想要吗?

  (1)出示涂色记录纸师:瞧,这就是颜色宝宝们送给我们的礼物,来看看,上面有什么?(各种图形)颜色宝宝说了,这些图形可不是随便涂的,它说要请你们在图形部分涂上三原色,图形的重叠部分涂上三间色。诶,到底怎么装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涂色软件,教师讲解示范师:比如说我们的图形上面有一个方形,还有一个圆形,看看,哪一个部分是图形的重叠部分?对,真聪明!师:颜色朋友说了,图形部分要涂上三原色,那你们说正方形这部分涂什么颜色?圆形部分用哪一种三原色?想一想,图形的重叠部分应该涂上什么颜色呢?

  (3)教师强调操作要求师:注意哦,图形的部分要涂上…三原色,想一想三原色是哪三种。重叠的部分是要用两个图形相加后的三间色来涂。明白了吗?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四、讲评师:都完成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我们一起来帮他检查一下,看看颜色都涂对了吗?你们的都涂对了吗?真厉害!

  (五)制作帽子师:

  全部涂好了以后,请你把这张操作纸对折一下,发现了吗?后面露出了一些黑色的线条,我们用剪刀沿着黑色的线条剪到这,全都剪开,然后把后面的双面胶撕掉,图形部分露出来,后面一贴,我们就可以把它戴在头上当一顶彩色帽了,想不想来试一试?那就开始吧!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欣赏雕塑作品,初步感受雕塑作品的美和表达的基本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加深对家人间亲密情感的理解。

  3.享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我的家》幼儿用书第24页。

  2.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用书第24页,引导幼儿欣赏英国著名雕塑家亨利

  摩尔的'作品《家庭》。

  2.向幼儿提问:

  你在图中看见了什么?(自由回答。)

  雕塑中共有几个人?(3个人。)

  雕塑中的人是什么关系?(一家人。)

  猜猜他们在做什么?(自由回答。)

  你知道这个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创作的吗?(青铜。)

  3.请3位幼儿模仿作品中人物的动作。

  4.幼儿3人一组,进行“抱一抱”游戏。老师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走动,当音乐停止时,每组幼儿扮演家人拥抱。

  5.活动完成后,请幼儿分享感受。

  活动评价

  学习欣赏雕塑品。

  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建议

  老师可以带幼儿去欣赏不同的雕塑品,培养他们对雕塑等艺术作品的初步理解和审美能力。

  活动反思

  《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这样一个活动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幼儿的艺术情趣,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艺术表达,体验艺术创造活动带来的快乐。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春天季节的特征,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尝试积累认识春天季节特征的经验。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讨论。

  师: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了,花园里可真漂亮,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花园里都有什么?

  1、许多小朋友看到花了,那么都是什么样的花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根据画面讨论述说)

  2、在花园里,有些东西看不到,有些东西看的到,你是怎么看到的呢?(蝴蝶躲在花丛中就看不到,飞出来就能看到啦)

  3、那么我们用耳朵可以发现什么呢?(可以听到小鸟的叫声)

  二、探索与发现。

  我们在花园里的发现可真多,如果让你来画一张自己的花园,你会怎么画呢?

  (可以画上小蝌蚪、美丽的花、温暖的阳光、好大的一片草地、小鸭子在河里游泳~~~~~)

  三、幼儿绘画。

  幼儿绘画时提醒幼儿表现出五彩斑斓的'画面,涂色均匀、饱满。

  四、欣赏评价。

  分组将红花送给“最佳色彩奖”、”最佳构图奖、最佳创意奖等。

  教师在孩子互评后加以小结。

  活动反思

  在欣赏作品之后让幼儿自由装饰空白的花朵,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当然,活动中还有不足之处,有一些老师提出,在环节与环节的衔接处处理还不是很到位,下次选课备课的时候还应该准备的更加充分完整一些。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根据数字的特征进行想象画。

  2.能用连贯的语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作品发展语言,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勾线笔、 画纸等人手一份。

  2.已认识数字1---10,对数字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发幼儿对数字变化的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动画片,一起来看看,好吗?(放影动画)

  2.刚才你们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数字宝宝等)数字宝宝会变很多的魔术,你看到的数字宝宝变成的是什么呢?(幼儿回答)

  二、让幼儿了解数字宝宝是怎样来变化的?教师示范操作。

  1.瞧,这是数字宝宝几呀?(出示数字5)你想用它来变成什么呢?(幼儿回答)

  2.今天我也想来让它变一变,看看我把它变成的是什么呀?

  3.小朋友你还想拿数字宝宝几来变一变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卡片及画)

  4.那你还想用数字宝宝几来变一变呀?跟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

  三、幼儿操作

  要求

  1.先要找好自己想要的数字宝宝。

  2.印画数字宝宝的时候不能移动。

  四、总结讲评

  1.我们把画出来的画像前面的动画片一样说一说。(互动)

  2.小朋友们念的儿歌真好听,我们带到教室里念给别的小朋友听听,好吗?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一、生成活动

  在我园的民族教育活动中,我班的民族工艺展示台上,展示着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其中有各类编织的物品。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着一个竹编的小动物好奇地问:“咦?这是什么做的呀?真好玩。”他的一句话马上吸引来几名幼儿。他们又拿起其它的几件编织的物品,看着、摸着、说着。几天后,班上的小朋友先后拿来了竹编、草编、布编、绳编等各种编织物。见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我准备就编织开展几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编织物品,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欲望。培养幼儿多种能力。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活动

  目标:

  ⑴ 观察编织物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

  ⑵ 了解幼儿对图示的理解水平。

  材料:各种编织物品若干,纸编作品若干,彩条若干,说明书一份。

  过程:

  ⑴ 出示展示台,让幼儿欣赏,并介绍自己所带的物品,找异同点,引导幼儿小结用的材料不同,都是编织而成的;

  ⑵ 教师出示纸编作品组成的画面,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的兴趣;

  ⑶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出示作品所用的材料,并出示相关的纸编说明书,提出探索问题上面符号代表什么,和以前看过的折纸图示有什么不同;

  ⑷ 幼儿熟悉材料,尝试看图学习直编。

  分析:幼儿对参与活动,尤其是说明书的投放很感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但是说明书的第五步对幼儿较难,需成人指导,所以在说明书的旁边应投放相应的供幼儿拆编的纸编作品,提高对图示的理解。

  (二)操作活动

  小组活动

  目标:引导幼儿能自己看说明书,进行直线编。

  材料:说明书,彩条及相关成品,教师边观察边帮助小组。

  过程:

  ⑴ 幼儿分组自选编织成品,学习看说明书直线编,发现说明书中图示的规律;

  ⑵ 幼儿自由编织,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⑶ 引导幼儿在仿编后进行变化;

  ⑷ 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

  分析:幼儿基本学会了看说明书,在第五步时,不少幼儿借助旁边可拆收的作品。但投放的彩条的宽度要有变化,以利于幼儿选择组画。幼儿的作品种类少,主要是因为幼儿间的相互模仿和幼儿的感性经验少所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丰富幼儿的经验入手。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提供实物玩具餐具,引导近距离观察,了解餐具的外形和颜色特征,大胆地用线条表现餐具的外形特征及局部细节。

  2.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色调,学习设计色彩背景,处理主题物与背景的色彩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图片观察

  (一)整体观察

  1.教师: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餐具)

  2.餐具长什么样?它像什么?

  3.教师小结。

  (二)局部观察

  1.师:这是什么形状的餐具,这样的餐具看起来像什么?

  2.出示多种餐具的样子,这样的餐具像什么?

  3.第二个餐具像什么?

  4.这一个餐具又像什么呢?

  二、示范点拨

  1.教师选取一只餐具让幼儿互动观察,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把餐具比较形象地刻画下来。

  2.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餐具,画好后马上拿上来。

  三、幼儿作画

  要求:

  1.把你看到的餐具画下来,注意线条的粗细搭配,在背景的装饰上要大胆用色,涂色均匀饱满。

  2.画的时候不说话,不能打扰别人;画完盖好笔盖放回盒子

  3.自己把学号写在画纸上,不会写的请老师帮忙

  4.听到钢琴声后自己把画钉在KT板上,画和画要并拢

  四、互动评价

  1.谁能介绍以下自己的餐具,你的餐具有什么独特之处?

  2.同伴评价:你最欣赏哪个餐具?哪里画的最好?

  3.教师肯定评价。(结合目标)

  小结: 你们的想象力真的是丰富多彩,将餐具变得那么美,下次我们再来画画其他东西吧。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我是通过在观察、感知餐具,了解餐具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地把自己看到的餐具的描绘下来,能表现餐具的局部特征,并用喜欢的色彩装饰背景。在看看、想想、画画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力和表现力。乐于观察,积极探索,萌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美术07-23

中班美术教案【精】03-28

【推荐】中班美术教案03-28

【荐】中班美术教案03-28

【热门】中班美术教案03-29

(合集)中班美术教案07-20

实用的中班美术教案07-21

中班美术教案(必备)07-21

中班美术《窗花》教案11-05

中班美术教案(精华)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