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7-16 20:45:0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小班教案锦集10篇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水粉画以其的色彩鲜艳、创作灵活等多种原因,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我选择这个活动,是想通过水粉画这一优势,吸引孩子们对涂色的兴趣。为了让幼儿练习大面积涂色,首先就要让幼儿对活动感兴趣。本活动利用油画棒“排水”的特点,课前用不易察觉的白色油画棒在白色绘画纸上画出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造型;课上用游戏“变魔术”的形式将调制好的颜料涂在纸上,使本来似乎没有任何东西的白纸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象,这本身就能极大地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单一的美术活动不感兴趣,所以,小班美术在目标的制定上应该强调培养幼儿的对美工活动的兴趣,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热情。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通过生动、有趣的色彩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感受不同色彩的刺激,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

  活动准备:

  我选取了孩子们喜欢并熟悉的颜色,调制好盛在16各水粉瓶中;红、黄、蓝、绿四个筐;提供给每个孩子一支水粉笔(课前放于幼儿的椅子底下);幼儿每人一张课前用白色油画棒画好的白色绘画纸。

  活动流程及评价:

  第一环节:导入玩“手指游戏”。我们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能变这么多的东西。(手指游戏轻松的引入课题。)评价:手指游戏是小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边做边玩边念的游戏形式,会让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围绕着老师。同时,孩子们就轻松愉快地进入了角色。

  第二环节:激趣老师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一次出示需要的三样道具,并逐一认识,穿插游戏。(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的兴趣。)评价:孩子们的手指可以变出很多的东西,今天,老师又要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吸引了,并且都睁着渴望的眼睛,想知道这个魔术游戏是什么。老师神秘地出示了三样道具,孩子们也被一步一步的引入主题,而且不敢放松,生怕漏了什么。纸、颜料是孩子们较为熟悉的绘画材料,老师通过提问的方法起到了巩固和回忆的作用。水粉笔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水粉笔孩子们平时较为少用,对它不够熟悉,那么一个和水粉笔的游戏就一下子拉近了笔与孩子们的关系。老师带领孩子拿着水粉笔与身体各个部位做了一次游戏,并且用了“脸刷刷刷、手刷刷刷……”等形象的语句,让孩子们掌握一定来回刷的技能,为下一步垫定了基础。

  第三环节:示范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就可以变魔术了。教师示范:先让刷子在颜料里洗个澡,然后靠一靠,再在纸上来回刷;看刷出了什么、变出了什么?(刷出了××)用不同的颜料刷第二张图。

小班教案 篇2

  内容要求:

  1、学会区分一和许多的概念,知道许多是由一组成的,可以分成许多个一。

  2、尝试动手操作,可以挑选不同种类的.事物,分别作为一和许多,有初步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概念。

  活动准备:

  1.课件《买水果》。

  2.实物:每人一个"水果篮",一定数量的"水果"(苹果、橘子、香蕉、梨、桃子、葡萄,可用老师自己制作的教具。)以及水果店。

  指导要点:

  一. 谈话

  1、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帮我去水果店买水果。我们先来看一看,水果店都有些什么水果呀?

  2、展示【图片欣赏】,请幼儿一一认识各种水果。

  二. 【买苹果】

  1、教师:今天,老师去了水果店,我看到水果店里有许多苹果,然后,我买了一个苹果。(教师操作课件,点击许多苹果中的一个放入水果篮)

  2、请幼儿操作实物,尝试"买"一个苹果。(教师点击课件,出现许多个篮子里分别有一个苹果。)

  教师:水果店里的许多苹果变成了小朋友每人一个苹果。

  3、请幼儿操作实物,把买来的一个苹果都放到一起。(教师点击课件,每个篮子里的一个苹果放在一起,变成了许多苹果。)

  教师:每个小朋友的一个苹果放在一起变成了许多苹果。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

  2.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手偶。

  2.动画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动画片

  2.教师出示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手偶,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师:小哥哥和小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 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 是一对好朋友。

  3. 教师用这两个布袋木偶表演了儿歌的内容。

  4.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2遍。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3)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5.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

  幼儿自由结伴,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改编第四句内容。

  6.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你是我的好朋友》是小班《上幼儿园》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而对于入学不久,才刚刚接触集体生活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好朋友”的理解是浅层次的、模糊的,甚至是可笑的。我在课前向一些幼儿问起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反映各不相同。有个平时很善于言辞的小朋友他的答案居然是其爸爸的名字。父与子成为好朋友,它所体现的是现代社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无间、平等与理解,是如今十分提倡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如果话从一个十八岁的青少年口中说出,是令人称赞,令人羡慕的,但对于只有五岁的孩子来说,我感到他并没有真正理解“好朋友”的概念。在我的提醒下,他说出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也是他的邻居。而其他小朋友似乎更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说起。因此,我针对现有的情况,修改了原来的教案。原设计的导入是说说好朋友的.名字,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导入比较呆板,而且小朋友之间的名字也不熟悉,很有可能说不出来。因此我改为以两个布袋木偶的形象出现,这样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孩子理解“好朋友”的概念。于是我通过让观看小故事: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在第二环节,我就以这两个布袋木偶表演了儿歌的内容,整个活动以布袋木偶贯穿始终,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同时也对“好朋友”这一概念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虽然孩子们会用秩嫩的口气较连贯地表演儿歌“你是我的好朋友”了,但我想,这只是一个表层的反映,“好朋友”的概念不仅仅是一种关系,更是一种深厚的感情。因此,如何培养这种社会情感更具有现实意义。认真学习幼儿教师《指南》,幼儿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它的意义是显见的,它所提倡的是赋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社会的界定”,给他们一个积极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孩子们渴望爱,渴望对他人的归属感,“好朋友”正是这种渴望的外在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多为他们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且加以指导。“千里难寻是朋友”,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许多真诚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春天的美丽景色,初步理解诗歌。

  2、借助图夹文的诗歌的展示,能有序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初步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文字及图片、磁带

  活动过程:

  (一)、打开窗户,感知春风。

  教师:教室里的树叶为什么会跳舞?(风的吹动)

  教师解释词语“春风”。

  (二)、理解、学习诗歌《春风》。

  1、幼儿听录音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2、提问:春风吹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创编简单的.动作。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文字。

  3、师生共同边看图示边念儿歌。

  (三)、表演儿歌。

  1、教师念儿歌,幼儿用动作表演。

  2、部分幼儿念儿歌,部分幼儿用动作表演。

  (四)、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教师:春风还会吹来了什么呢?鼓励幼儿结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大胆地仿编儿歌。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室外感受春天的变化。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画人方法画出孩子的基本外形并能大胆涂色。

  2、在教师引导下,感知不同类型的甜嘴巴。

  3、激发幼儿争做甜嘴巴娃娃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1、油画棒。

  2、小朋友美工用书。

  3、记号笔。

  4、甜嘴巴娃娃手偶造型。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甜嘴巴娃娃”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请来了两位甜嘴巴娃娃,我们一起跟甜嘴巴娃娃打个招呼吧。

  2、提问:“你们猜猜我为什么叫“甜嘴巴娃娃”?

  3、这两个甜嘴巴娃娃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4、教师小结。(甜嘴巴娃娃会说很多很多有礼貌的话,还会唱歌、讲故事。)

  (二)、教师示范画“甜嘴巴娃娃”。

  1、画有礼貌地甜嘴巴娃娃,让幼儿说画人的步骤,教师画。

  2、师:甜嘴巴娃娃不仅说话好听,唱歌、讲故事也好听。

  (出示唱歌的甜嘴巴娃娃)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用记号笔画出甜嘴巴娃娃,再用漂亮的蜡笔进行涂色。

  2、画出自己喜欢的甜嘴巴娃娃。

  四、讲评:

  1、你画的是什么样的甜嘴巴娃娃?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结束:师:回到教室里把你的画去送给你的好朋友,并跟她去说一句有礼貌地话,好吗?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分大象和小鸟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

  2、通过讨论简单的配器,使幼儿初步了解高音和低音的音色特点。

  二、活动准备:

  1、大森林背景图,大象、小鸟图片。将活动室布置成大森林。

  2、音乐磁带,打击乐器:大鼓、碰铃、沙锤、圆舞板。

  3、大象、小鸟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情景化的语言将幼儿带入音乐背景里,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小朋友去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

  2、教师和幼儿一起走进“大森林”里。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大象和小鸟的角色特点。

  1、教师边用大象和小鸟的口吻说话边用身体模仿大象和小鸟的形象。

  2、引导幼儿理解:

  (1)大象说话声音粗粗的、重重的、沉沉的,走起路来慢慢的。

  (2)小鸟说话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飞起来快快的。

  (三)欣赏音乐《大象和小鸟》,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分大象和小鸟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

  1、第一遍欣赏音乐。

  (1)师:听!大象和小鸟在说话唱歌呢!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名字就叫《大象和小鸟》,我们小朋友仔细听,听听哪一段音乐像大象出来的声音,哪一段音乐听起来像小鸟出来的声音。(幼儿欣赏音乐)

  (2)提问:

  ①刚才我们小朋友在音乐里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②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③是粗的还是细的?

  ④粗的听起来像谁出来了?

  ⑤细的听起来又像谁出来了?

  (3)师:在我们的音乐里除了有好听的声音还有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大象的声音,粗粗的重重的.,高音就像小鸟的声音细细的轻轻的。

  2、第二遍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一支手模仿大象鼻子,一支手模仿小鸟飞。

  (四)通过讨论简单的配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音乐中的角色特点,初步区分高音和低音的音色特点。

  师:看这边这么热闹,小乐器也想我们小朋友一起活动呢!

  1、和幼儿一起讨论配器。

  2、一部分幼儿用大鼓演奏大象出来的音乐、一部分幼儿用碰铃演奏小鸟出来的音乐。

  (五)请幼儿用整个身体进行表演。

  师:小乐器的声音真好听!大象和小鸟可高兴了,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表演呢!

  (六)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在大森林玩的真高兴,时间不早了,我们给大象和小鸟再见吧!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积极尝试松紧带圈的多种玩法。

  2.了解松紧带的多种玩法,大胆创新。

  3. 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活动准备

  松紧带圈人手一个;录音机、磁带;课前让幼儿了解松紧带圈的特性,知道它具有可变性,可以由短变长,由圆变长;利用其有弹性可以射出等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玩变形人的游戏。拿松紧带玩变形的`游戏。(可以变成8字、小园、长园等)

  二、基本部分

  1.分散玩松紧带圈。

  师:我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个圈,松紧带圈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幼儿尝试练习)

  2.集中演示。

  排成男孩和女孩两路纵队,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幼儿讨论玩法:手指绕圈跑、拉弓射箭、背拉松紧带圈、打气筒、拉力器、两人玩炒豆子、揪尾巴、二人三足走等等)

  3.幼儿再次分散练习。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也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幼儿再次尝试)

  4.游戏“揪尾巴”。

  规则:教师做揪尾巴的人,小朋友将松紧带圈当尾巴塞在裤腰上,左右躲闪揪尾巴的人,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揪下来。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最后两组幼儿排成火车状队列开出场外,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丰富幼儿生活知识经验,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情感。

  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表述。

  活动准备:

  各种有对应关系的图片(茶壶、杯子;雨伞和套鞋、锁和钥匙、椅子、桌子)、实物若干份(与幼儿人数相符)

  活动过程:

  一、看看“好朋友”

  指导:

  1、出示图片,请幼儿讲讲这些图片的名字

  指导语:我今天带来了一些图片,他们叫什么名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为这些图片找找好朋友。

  提问:你想为哪个客人找朋友?

  它的朋友是什么?

  二、找找好朋友

  指导:为周围的实物找找好朋友

  提问:你为什么东西找朋友?

  它的朋友是什么?

  三、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

  指导语: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就一边听音乐,一边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好吗?

  设计思路:

  最近《我的好朋友》是

  我班进行的主题活动之一,通过“找朋友”、“猜猜我的好朋友”、“小兔子生病了”、“礼物给好朋友”等系列活动,创设了“与同伴一起活动,分享快乐”的氛围,逐渐培养起孩子喜欢自己的朋友,学会关心自己朋友的良好情感。

  在“好朋友”的活动中,幼儿不仅体会集体游戏的快乐,同时通过看看、讲讲、找找等形式,培养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乐意于他人交流,并且在交流中丰富、提升幼儿生活知识经验,综合的完成教育目标。

小班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动作发展差,需要大量的练习。为了使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及跑、跳、投掷等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为幼儿准备了一些自制的体育活动器械,划分活动区域,让幼儿在各区域的情景中掌握技能。启发幼儿利用体育器械玩出不同的玩法,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考虑到小班孩子好模仿,我所划分的区域不多,而每个区域里的'相同器械投放较多。

  由于小班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我选用的体育活动器械大多是布缝的,安全性较好。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培养幼儿的走、跑、跳、投掷能力。

  2、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欢乐,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活动准备

  1、自制体育小器械若干(小转盘,布绳,沙包等)

  2、划分4个区域:沙包区、布绳区、转盘区、球区

  沙包区投放沙包30个,大嘴巴2个,“害虫”15个;

  球区投放球20个,球架2个,小纸棒20个;

  布绳区投放布绳20个;

  转盘区投放转盘20个。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检查幼儿衣服、鞋等情况,为活动做准备

  2)、引导活动,放松关节

  看见小鸟点点头——头部运动

  看见小熊招招手——上肢运动

  看见小猴问个好——弯腰运动

  看见山羊蹲下来——下蹲运动

  看见小兔跳一跳——跳跃运动

  2、分散运动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

  提醒幼儿到自己没有玩过的区域活动

  2)、教师在各个区域进行指导

  沙包区:幼儿将沙包投进动物大嘴巴,消灭“害虫”,要求投的准。比比谁投的远。

  球区:幼儿可以拍球,滚球,踢球,用纸棒赶球。

  布绳区:幼儿可以将布绳夹在裤子后面,当“小尾巴”,玩抓尾巴游戏。也可放在地上摆成各种图案,跳格子。

  转盘区:把转盘当飞盘飞到空中,放在地上当障碍物跳过去。

  3)、启发幼儿想出器械的新玩法,鼓励幼儿介绍并演示自己怎么利用小器械来活动的。

  比如绳子可以用手连起来开火车,甩绳子。转盘顶在头上走直线,曲线等。

  3、评价

  表扬在活动中玩法多的幼儿,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活动器械。

  3、早操

  1)、找到自己的早操队伍,按直线排好队。

  [page_break]

  2)、合着音乐做动作,动作整齐,有力。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气氛活跃,幼儿情绪饱满,积极性高,乐于练习。幼儿的跑、跳、投掷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在第一个环节中,幼儿在教师的指令下,轻松地完成各个肢节的运动。在第二个环节中,孩子的体育技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活动中发现,小班大部分孩子没有创新意识,跟着别人做。只有能力强、年龄大的几个孩子会想出新的玩法。

小班教案 篇10

  目标:初步理解儿歌中的内容,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学念儿歌。

  准备:

  1.教学挂图。

  2.小狗、小猫、小鸭的动物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份新房子操作卡片。

  过程:

  一、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内容。

  师:在一片森林里,住着三只可爱的小动物,这一天,三只小动物一起造了一座新房子,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座新房子漂亮吗?(出示教学挂图)这么漂亮的房子里都住着谁?(小狗、小猫、小鸭)这幢房子一共有几层楼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一共有三层楼,这三只小动物分别住在不同的楼层里,我们来看一看最下面住着谁?最上面住着谁?中间住着谁?

  二、师:老师把这幅图片编了一个很好听的.儿歌,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儿歌的名字叫《新房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三、师:这首儿歌好听吗?儿歌的名字叫什么?这么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说一说好吗?(师幼共同将儿歌念一遍)

  四、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幢新房子,可是还没有小动物住进去,我们来请这三只小动物住进去好吗?(教师与幼儿边念儿歌边将小动物卡片贴在新房子里)

  五、老师这幢房子里都住进了小动物,你们的新房子里还没有小动物住进去呢,现在请宝宝们把小动物住到你们的新房子里好吗?

  (幼儿操作练习,幼儿边操作教师边念儿歌,增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经典)12-19

【经典】小班教案12-07

(经典)小班教案09-09

小班教案【精选】07-27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07-27

小班的教案02-23

小班教案[经典]12-17

(精选)小班教案12-05

[经典]小班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