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9-28 17:27:3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美术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美术教案合集7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侧身动的方法带着纸箱滚动,能够克服困难,坚持把纸箱运到终点。

  2、在参与集体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每名幼儿一个纸箱(去掉两头折盖),在户外布置出草地场景(地垫)

  2、背景音乐磁带,小刺猬头饰若干。安全要求:在搬运纸箱时注意安全,避免幼儿拥挤或相互碰撞。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共同扮演角色,活动身体。教师出示小刺猬头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师幼一起伸伸臂、弯弯腰、蹦蹦跳等、活动身体。

  二、展开:组织幼儿分组练习侧身滚动动作。教师提醒幼儿分三组在两处"草地"上练习侧身滚动动作,注意两人之间保持距离,不要碰到小朋友。幼儿自由玩滚动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注意侧身滚动时下巴要下压,两只手交叉放在胸前,双脚要绷直,全身绷紧向自己的侧边做翻滚。

  组织幼儿游戏:小刺猬运纸箱

  1、出示纸箱,请幼儿帮忙运纸箱,不能用手、脚,引导幼儿说出用身体滚动的方法带着纸箱动。

  2、幼儿分组练习用侧身滚动的`方法带纸箱动。

  三、运纸箱比赛:幼儿分三组,请每名幼儿拿一个纸箱,用侧身滚动的方法将纸箱运到终点,最先完成任务的组获胜。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认识。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房子、胶水、红、黄、蓝、绿4种不同颜色的门和窗若干。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颜色王国去玩玩。

  (1)讲故事,让幼儿初步感知4种不同颜色。

  (2)进一步认识4种不同的颜色。

  2、游戏:找朋友。

  (1)介绍游戏规则。

  (2)让幼儿为颜色宝宝找朋友。

  3、幼儿操作活动:颜色匹配

  (1)为房子装上相同的.颜色的门和窗。

  (2)幼儿活动讲评。

  4、为教室外面的颜色宝宝找家,结束活动。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内容:

  绘画:骑自行车的人

  活动目标:

  1、学习表现侧面骑自行车的人身体各部位的遮掩虚实关系。

  2、学习恰当地勾画出人与自行车的比例。

  3、培养观察力。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骑自行车的人的图片,范画,油画棒,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观察骑自行车的人的及自行车的结构。

  出示图片,讨论:自行车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人骑在自行车上是什么样的?

  2、教师范画一遍,幼儿观察。

  出示范画,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且范画一遍:画的时候先画出自行车,接着画出骑在自行车上的人,画完后,还可以在马路旁添画些树、楼房等。

  3、幼儿作画,教师辅导。

  提醒幼儿注意,人与自行车的正确比例,根据自行车的不同,启发幼儿画出不同的人物。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讨论:我们找找哪一辆自行车最好看,最稳,骑上去不会倒?

  再看看哪一张画上饿人骑车姿势最好?

美术教案 篇4

  盒子造型游戏美术教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盒子造型游戏:

  (一)综合分析

  本课盒子造型游戏是第11册第8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盒子造型游戏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主要利用一些大小、形状、色彩不同的纸盒,以及一些废旧的物品,通过学生的创意和实践,在师生相互协作过程中,“变废为宝”,设计出奇妙的造型来,并以此为道具做个游戏来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盒子造型游戏同时,也能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玩中撞击出创造的火花,产生更有新意的造型。

  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 第八课:盒子造型游戏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本课是对整个一单元学习后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其他的一些“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又有所不同,它不但可以体现在动物、建筑和服装的造型上,它还可以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艺术节中的活动展示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综合探索”味道,能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盒子造型游戏

  (二)教学目标

  情意领域: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体验合力营造一个情境的自豪与欢乐

  认知领域:感受化腐朽为神奇、积零碎为宏大的力量,认识到寻常资源可以创造美妙和快乐。

  操作领域:能巧妙地进行单个的盒子造型和盒子的组合造型。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各种纸盒、废旧纸张、绳子、瓶盖、瓶子等废旧物品、剪刀、刀、海绵双面胶等。

  学具:各种纸盒、废旧物品、双面胶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欣赏书上的作品。他们玩得多开心,盒子造型多奇妙啊!

  (2)在操场上让学生把盒子组合造型,做成城堡或奇异建筑切入主题。

  (3)教师把带来的纸盒加以装饰,做成一个怪异服装造型,激发学生的兴趣。欣赏讨论课本上“化装舞会”的学生游戏照片。

  ● 教学新授:

  分小组进行讨论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再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教学重点:

  用线和形的组合,在纸上画棋谱。

  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好范图及若干小图片。

  学生:彩笔及几幅游戏棋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游戏切入: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和基本组成部分。

  师出示游戏棋:这是什么?(游戏棋)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游戏。(依次请数个学生和老师对手进行游戏)

  2、师生共同讨论,展示游戏棋的种类。

  师: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上面都有些什么?

  (学生展示带来的棋谱,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图案。)

  3、通过实物棋谱,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组成部分。

  提问:一幅游戏棋都会由哪几部分组成?

  总结: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谱、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

  4、学生尝试,实践总结

  (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

  (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

  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

  线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

  (3)总结学生的草稿,并示范。

  a)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

  b)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插图装饰成完整的棋谱图。)

  c)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

  d)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

  5、再实践,学生独立设计一份游戏棋,师巡回指导。

  6、欣赏,并学习评价

  展示学生的草图,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设计的游戏方法。

  施教时间:10月11日——10月14日

  第二课时

  1、请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登山游戏棋。

  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

  2、要求小组长安排好分工与合作。

  要选择一份共同的设计稿,围绕棋盘的'装饰进行。

  3、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小组成员与众不同的创想。

  4、根据自己设计的图谱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在纸上设计图,让学生自己安排棋子走的路径他们特别兴奋,有创作与游戏的愿望,为本课的导入与进行做了较好的准备。课的重点是线路图在整张纸上的构成安排,教师通过让学生范画发现问题,并讲评导学,让学生较快理解棋盘布局的合理与适用。课中能引用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让他们自由创想棋的玩法与规则,使学生玩得有趣,也设计得生动。

  施教时间:10月17日——10月19日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秋天梧桐树叶的形状和丰富的色彩,感受其造型和色彩的美

  2、尝试用手掌、拳头等手的不同造型印制秋天的梧桐树。

  活动准备:

  1、课件:秋天梧桐树图片多幅。

  2、画有梧桐树的树叶和树枝的作业纸人手一张。

  3、装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盘子,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l、欣赏秋天梧桐树的图片,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和丰富的`色彩。

  (l)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梧桐树图片。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树叶足什么样子的?像什么?有哪些颜色?

  (2)欣赏飘落的梧桐树叶。

  教师:梧桐树叶除了树上有,还有什么地方有?是什么样子的?

  2、探索梧桐树的印制方法。

  (1)教师:怎样用小手来印梧桐树叶呢?可以印在纸的什么地方?

  (2)教师:有多少梧桐树叶?好多的树叶挤在一起怎么印呢?

  (3)教师:飘落的梧桐树叶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方法来印?想换一种颜色怎么办?

  (4)教师:梧桐树的周围还会有什么呢?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手的什么部位来印?还有什么?3、幼儿操作。

  要点提示:

  1)最好在颜料盘内垫上薄薄的海绵,这样手掌蘸颜色的时候容易均匀。

  2)提醒幼儿将树叶印满大树,并观察色彩相融合产生的变化。

  3)用“先擦手、再换色”这样的短句提醒幼儿遵循操作规则。

  4)启发幼儿用手的不同部位印制梧桐树叶。

  4、作品。

  教师:你们印的梧桐树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不同的颜色碰在一起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用手的不同部位印制图形,并进行想象添画。

  ☆家园共育 建议家长与幼儿一起用大手和小手印制亲情树。

美术教案 篇7

  一、设计意图:

  1、“坐乌蓬、品黄酒、看社戏”这是水乡绍兴的一大旅游特色,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接触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火车或汽车等。一些幼儿只知道乌蓬船它是一只船,可以载人在湖中游,孰不知,乌蓬船这一特殊的古老交通工具已改变了它原来的社会利用价值观,成了一种休闲消遣的交通工具。同时它也是我们水乡绍兴的象征。

  2、大班幼儿对一些事物的感知能力还是比较强烈的,特别是对周围熟悉的东西,“乌蓬船”这一载体,可以说近乎幼儿的生活,也可以说是远乎幼儿的生活,但他们能用他们脑子中粗糙的轮廓去创造近乎完美的意境,教师用多媒体结合的方法,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会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正是新纲要中对于艺术这一块中提出的关于指导要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乌蓬船的`外形特征,及它的主色调。

  2、感受水乡绍兴浆声的美妙意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了解“坐乌蓬,品黄酒,看社戏”是绍兴旅游的一大特色。

  三、教学准备:

  乌蓬船模具一个,歌曲《找回鉴湖》和《坐着乌蓬来看你》,柯岩和东湖的题材CD带,乌蓬船挂历若干,教师范画数张。画一条长长的环城河及河边画一些绍兴特色的建筑物和图画。

  四、教学过程:

  1、欣赏与讨论:

  (1)、欣赏歌曲《找回鉴湖》,让幼儿在欣赏水乡绍兴的那股恢宏气势的同时,感受意境美—突出“坐乌蓬,品黄酒,看社戏”的这一特色旅游环节,引起幼儿兴趣。

  (2)、看模具,观察作品(引导幼儿观察乌蓬船的特征)

  今天老师把乌蓬船缩小带到我们教室里来了,小朋友来看一看(出示模具)让幼儿我们绍兴的乌蓬船是怎么样的?(长长的、弯弯的、窄窄的、黑色的、让幼儿自由发言)它有几个船老大呢?(一个还是两个)船老大总是戴着一顶乌毡帽。

  (3)、讨论: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讲我见到过的乌蓬船(窄窄的、有一个拱、有单浆或双浆…….)

  2、再次感受水乡乌蓬船,看实物画面(放柯岩和东湖的CD)

  教师:小小的船儿两头翘,船尾坐着个船老大,脚一蹬,手一划,里面坐着个乖宝宝。(老师以诗歌的形式描述乌蓬船的特征,让幼儿通过电视画面和老师的讲述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的去感知的特征。

  3、出示各种乌蓬船图及教师的各种乌蓬船范画,让幼儿观察乌蓬船的外形特征。

  4、交代要求:昨天,柯岩风景区的一个管理人员来告诉老师,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柯岩去旅游,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设计一些漂亮的乌蓬船。

  5、幼儿做画,教师指导(放音乐《坐着乌蓬船来看你》)

  (1)了解幼儿意图,启发大胆想象,鼓励独特的表现,例如:xx小朋友真棒,在乌蓬船上画了一把大花伞…….

  (2)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添画相关的人物,例如:船老大、乘客、水乡戏台……

  (3)尊重幼儿的意愿,适当建议幼儿选择与内容相关的颜色涂外轮廓,如,天、水,以蓝的各种冷基调为主,其间也可添加与蓝色互相协调的暖色调:橘红、黄色等。

  6、出示教师准备的长长的环城河图画,让幼儿把各自的乌蓬船粘贴到美丽的环城河中,看看哪个小朋友画的乌蓬船最漂亮、最特别。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1-30

(经典)美术教案11-01

美术教案[精选]09-03

美术教案(经典)09-13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8-15

【经典】美术教案11-30

美术教案【经典】08-14

(精选)美术教案09-27

春的美术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