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总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启发幼儿想出各种保护牙齿的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心中的想法,初步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3、通过各种生动的表演,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老虎和虎妈妈的掌偶各一个。
2、录音机和磁带《刷牙歌》
3、电话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叮叮铃……,电话响了。)
师:咦,是谁打来的,让我来接接看。
师:(接电话)喂,你好!哦,是小老虎啊,你怎么了?别着急,慢慢说,好,我们班小朋友一定会帮你想办法的,你别担心,再见。
师:小朋友,你知道刚刚的电话,是谁打来电话吗?(小老虎)
师:对,是森林的小老虎打来的。
师:小老虎跟我说遇到一件事,想让小朋友一起帮它想想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昨天晚上小老虎在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
二、通过掌偶表演,让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教师生动表演,幼儿欣赏。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1)小老虎为什么这么难受?(牙齿疼)
(2)小老虎为什么会牙齿疼?(吃很多糖,还不刷牙。)
三、师幼共同讨论如何保护牙齿,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心中的想法。
1、鼓励小朋友开动脑筋帮助小老虎想办法?
师:小朋友,小老虎知道错了,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大家想一想,怎样做小老虎的牙齿才不会疼呢?(天天刷牙)
2、教师启发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
师:小朋友再想想,还有什么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办法,来保护我们的牙齿?(早晚刷牙、定期去看牙医,不能吃太多的糖、吃完饭后要漱口、拔掉驻牙)
过渡语:小朋友,我们和小老虎一起来表演刷牙歌吧!
四、通过歌表演“刷牙歌”,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1、播放歌曲《刷牙歌》,鼓励幼儿做简单的刷牙动作。
师:牙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把牙齿刷得白白的、亮亮的。
2、活动自然结束。
小结:小老虎很感谢我们教了他这么多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它说以后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
五、活动延伸:
1、日常生活中要提醒幼儿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2、语言区:(投放指偶)鼓励幼儿尝试着模仿小老虎说话的声音。
附:故事《小老虎的.牙齿》
一天晚上,小老虎妈妈和小老虎准备睡觉了。突然,小老虎说:“妈妈,我想吃糖。”老虎妈妈说:“这么晚了,该睡觉了。不能吃糖,糖吃太多,牙齿会长驻虫的。”小老虎可不依,一边吵一边说:“不嘛,妈妈,我就要吃糖嘛。”妈妈:“小老虎听话,快点去刷牙,刷完牙早点睡吧!”
夜深了,妈妈睡着了,小老虎偷偷的打开电冰箱,拿了整整一大袋的好吃的,有棒棒糖,有巧克力,还有大蛋糕呢!小老虎可高兴了!
小老虎一边吃一边想:“哼,我才不信呢!我的牙齿这么坚硬,连树枝都能咬断,还会怕这小小驻虫吗?”小老虎高高兴兴的吃了起来。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小老虎吃了好多东西,他早把妈妈说要刷牙的事给忘了,爬上床,就呼呼的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妈妈喊道:“小老虎快起床啦,你今天不是要去幼儿园给小朋友表演节目吗!快起来啦!”
小老虎一边哭一边说:“哎哟,妈妈,快来呀,我的嘴怎么肿了,我的牙好痛啊!”
妈妈看了看小老虎的嘴巴说:“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小老虎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妈妈,是我没听你的话,吃了太多的糖。”妈妈看看满桌的垃圾,一下明白了。
“妈妈,我的牙好疼啊!哎哟,妈妈,好疼啊!”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让幼儿对故事图片有个感官上的认识,培养其语言复述能力和理解能力。
2、在看看、听听、玩玩、讲讲等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故事的理解和认识。
二、准备:
图书(人手一册)、录音、纸偶、桌面玩具(立体、平面)
三、过程:
1)幼儿自己阅读。
幼儿阅读图书,教师观察。
幼儿主动提问。
有什么地方不懂可以来问老师。(幼儿提问,其他幼儿能回答的尽量让幼儿回答)
2)老师准备问题:
三只小猪本来是住在哪里的?
妈妈为什么要叫小猪们出去自己盖房子?
什么叫草屋?
砖屋是用什么做成的`?
大灰狼从烟囱里爬进去,猪兄弟们为什么要害怕?
3)围绕重点讨论:
你们觉得哪间房子最好?为什么?(巩固词:坚固)
你们最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
老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完整的书面语言。
4)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逐一介绍游戏内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学习倾听,在翻阅绘本、观看演示文稿和实物、共同表演等方式引导下,进一步理解绘本中词句所表达的意识
(2)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耐心、仔细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好习惯,有初步的耐心、仔细倾听别人讲话的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录音磁带、演示文稿、绘本、实物;
经验准备——有绘本阅读的经验,会一页一页阅读。
活动过程:
(1)出示绘本,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将绘本的封面展开,师:图书封面上有谁啊?
(2)播放故事录音磁带和翻阅绘本,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①(翻到绘本正页图片一)
师:他来到了发明家的工作室,发明家给了小熊什么样的物品?
②(翻到绘本正页图片二)
师:大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谁?
③(翻到绘本正页图片三)
师:猜猜看,这是什么地方?给了他什么帮助?
④(翻到绘本正页图片四)
师:大熊又到哪里去了?
⑤(翻到绘本正页图片五)
师:大熊又遇到了一个小贩,卖给了他一个幸运坠,
(中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删减六七八图片及录音内容)
(3)师:我们一起再来听听故事,说说故事。
播放故事录音磁带和幼儿观察实物、演示文稿,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师:大熊有了什么麻烦?麻烦解决了吗?你怎麽知道的?
小结:要帮助别人就应当像小蜜蜂那样,耐心、仔细地听清楚别人的请求。如果自己想请别人帮忙,一定要大胆地把事情说清楚,不能像大熊那样吞吞吐吐。
延伸活动
玩游戏"熊妈妈找宝宝,宝宝有个小烦恼"。
教师交代规则 "妈妈"在收拾房间,小熊要轻轻的躲,不让妈妈听到声音,"妈妈"问我调皮的小熊在哪里呢?听到话语迅速出来,站在班级老师的身边围成圈,边转圈边说话:我们有个温暖的家,我们有烦恼,会对妈妈说,会对朋友讲,也会愿意听别人说。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手势言语,能说出常见手势所表达的含义
2.通过猜测手势故事丰富词汇,尝试根据手势创编故事。
3.体验手势言语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积累“手势”经验。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用手势招呼一幼儿上前,提问:你怎么知道我叫你来?
2.师:我们不光嘴能说话,手也能说话。现在我做几个手势动作,请小朋友猜猜我的“手”说的是什么:你真棒、耶。
3.师:现在我要来点难的:一交警动作、停,知道得真多,还难不倒你们呢!
二、游戏“小手变变变”。
1.师:我的手还会变各种小动物,请小朋友看我变的是什么。(蛇、雀、兔)
2.幼儿用手玩“小手变变变”的游戏。
师:你的小手会变小动物吗?小手准备好,变变变——(玩三次)
(1)师:你变出了谁?这是谁呢?
(2)师:再来一次,跟刚才不一样!
(3)师:最后变一次,看谁能变出新朋友!
三、教师用手“讲述”故事。
师:我的手呀不但会变动物,还会讲故事!请你仔细看,看谁眼睛亮,会动脑,能猜出我的手讲的是什么。教师表演手势故事——
一只小兔走过来,发现一块大石头,左瞧瞧,右看看,蹦蹦跳跳跳过去。
一只小鸭走过来,发现一块大石头,左瞧瞧,右看看,摇摇摆摆绕过去。
一只小羊走过来,边走走,边玩玩,哎呀撞上大石头,一瘸一拐走过去。
四、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学习手势表演故事。
1.师:你看到了谁?还有谁?他们发现了什么?在干嘛?怎么过去的?
2.师:刚才你们猜得都有可能,究竟故事里讲了什么呢?请你认真看、仔细听—
(教师边讲述边表演故事。)
3.师:你们想用手讲故事吗?好,准备让你好听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里。
4.师:还想讲一次吗?这次老师只做手势,请小朋友用响亮的声音讲出故事。
(引导幼儿学习边手势表演故事边讲述。)
五、幼儿仿编故事。
1.师:你觉得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走过来呢?怎么过来的?请你用手势做出来。2.师:现在我们要把新的.动物朋友请到故事里,谁来试一试?(请幼儿到前面边做手势动作边仿编故事:一只……走过来,发现一块大石头,左瞧瞧,右看看,……走过去。如有困难其他幼儿看手势表演可协助把故事完整讲出来。)
3.教师肯定幼儿创造:老师真的没想到,我们小朋友这么小就能编出这么多有趣的手势故事,真是不简单!
六、欣赏手影表演《逗趣》。
(1)师:有两个叔叔更不简单,他们的手会表演更精彩的故事,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2)师:我们好羡慕吧!很多小朋友在讨论刚才的手影故事,下次我们也来试试,让小手说出更精彩的故事,好吗?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正是引导幼儿探索周围事物和景象的好时机。这首诗歌明快清新、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美和春天的美丽变化。可以借机培养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进而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语言和意境的美,学会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3、感知春天的美景,培养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及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会朗诵诗歌。
2、难点:发展幼儿仿编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在幼儿园及社区寻找春天,观察春天的景色。
2、春天景色的图片一套。
3、诗歌《春姑娘》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 幼儿随音乐《春天在哪里》做律动走入活动室,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基础部分:
(一)经验回忆,引起兴趣。
1、刚才我们一起唱的歌曲唱到了什么?表现的是什么季节?小朋友,春天来了,我们周围都发生哪些变化了?引发幼儿回忆说出春天景物的特征。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主要特征。
2、出示春天的图片,感知春天的美丽。师:我们来看看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感觉到这是春天呢?春风吹来后,小草、柳树、桃花有什么变化?让幼儿能描述出春天的样子,教师及时捕住幼儿语言的亮点,鼓励幼儿互相学习。
3、教师: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变化的季节,春天来了,树绿了,花开了,草地绿了,许多小动物也都醒了,春天真美丽。
(二)感知理解学习诗歌。
1、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春天有什么颜色?教师朗诵诗歌:“春天有颜色:草儿青青,杨柳绿绿的,花儿红红的。”
2、出示第二幅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春天不但有颜色还有气味呢?春天有什么气味?教师朗诵诗歌,“春天有气味:花儿香香的,蜂蜜甜甜的.,土地润润的。”这些颜色和气味是谁带来的?(春姑娘)“春天的颜色,春天的气味,这都是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
3、引导幼儿学说诗歌语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4、这首诗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春姑娘”。幼儿完整欣赏一遍诗歌并小声跟读诗歌。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诗歌并加进自己创编的动作。
(三)理解创作,分享快乐。
1、再次欣赏,诗歌里说:春天有颜色:草儿青青的,杨柳绿绿的,花儿红红的。春天有气味:花儿香香的,蜂蜜甜甜的,土地润润的。颜色是我们用眼睛能看到的,气味是我们用鼻子味道的,春天还有声音呢?春天有什么声音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2、引导幼儿创编“春天的声音”,并加进诗歌里。现在老师要把大家说的这些东西都编进儿歌里……”,让幼儿更加明确诗歌的句式,帮助幼儿根据诗歌句式进行简单的仿编,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
3、请他们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编的诗歌、诗句,并组织其他幼儿学习优秀诗句。这样进一步调动幼儿情绪。
三、结束部分:
在音乐《春天在那里》伴奏下分给幼儿春姑娘给他们带来的礼物,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在音乐声中结束。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猜测、想象的方法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知道快乐源于帮助别人的道理。
2、学习词:捏、背、按、驮,词组:快快乐乐。
3、能耐心地倾听同伴的'表达,体会故事情节生动奇妙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泥塑:橡皮泥猪、河马、小象、大皮球各一个;橡皮泥一块。
2、故事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一块橡皮泥,变魔术吸引幼儿注意力。
教师和幼儿互动,并随幼儿的想象即兴捏泥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玩过它吗?想想看,用橡皮泥可以变成什么?
二、出示泥塑的橡皮泥猪等,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并提问。
橡皮泥猪都变成了什么?它为什么要变?它都做了哪些事情?帮助了谁?你觉得橡皮泥猪快乐吗?为什么?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请幼儿参与再次讲述故事。
四、讨论
你有快乐的事情吗?说给大家听听吧!
(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交流,小结生活中帮助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感受)
活动延伸:
1、感官和益智区根据故事的主题情景,投放操作学具卡片"找出断桥的一部分"、"看看树上藏着谁:运算连线"等,幼儿自选操作。
2、美劳区自制泥塑小书示意图,幼儿可按照图示的提示进行泥塑活动。
3、图书角提供关于友爱互助的绘本、图书,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阅读,体验互助的快乐。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6-13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推荐】04-10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热门】05-17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热】03-28
【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28
(热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7-21
【精】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4-01
【热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4-0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荐】04-02
中班语言活动春雨教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