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7-23 12:38:5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范文锦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中班教案范文锦集6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幼儿园开展了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的研究,各种本土材料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内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我们也根据中班幼儿好奇、好动好探索的年龄特点,结合仙岩的本土资源,选择锁这一课题,让孩子们在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对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锁是仙岩的工业产品之一,大到汽车方向盘锁、摩托车锁、自行车锁,小到一点点大的抽屉挂锁,铁锁、铜锁、不锈钢锁五花八门它们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玩的,当我们关注它们时,会看到这些锁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围绕“锁”这个主题,我们把孩子平时熟悉的挂锁引入课堂和孩子们一起看锁、开锁。孩子们通过玩锁,可以从情感上喜欢上锁,知道常见锁的名称,了解锁的'特征,并愿意尝试自己开锁,知道锁是仙岩的工业产品之一,感受对家乡的热爱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快乐。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锁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锁,会用图表记录的方式表示需要锁的地方。

  2、探索锁的秘密,了解锁的作用,知道锁的重要。

  3、对观察和动手活动感兴趣,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操作卡人手一份。

  2、收集各种各样的锁和钥匙。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

  1、出示锁和钥匙:今天,老师带什么到幼儿园来了?小朋友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锁和钥匙,你带来的锁和钥匙是什么样子的?你想玩一玩吗?

  2、幼儿自由玩锁

  3、交流: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锁和钥匙:它是锁什么的?你是怎样玩锁和钥匙的?你的锁有什么用?

  二、认识不同种类的锁,了解它们的用途。

  1、分别观察不同种类的锁和钥匙:这是什么锁?是什么样子的?它是用来锁什么的?

  2、提问:你还见过哪些锁?你还认识哪些锁?

  3、讨论:为什么要有锁?如果没有锁会怎样?

  三、操作活动:

  1、猜谜语。

  2、提出操作要求:说说图上哪些物品需要锁?在需要锁的物品下面打√,不需要的则打×。

  四、评价活动:

  1、说说哪些物品需要锁。

  2、想一想,还在哪里见过锁?说一说锁有什么用处?

  活动二:《好玩的锁》

  设计意图:

  幼儿的天性是爱玩,好模仿,每次到三味书吧看书,孩子们总是抢着拿钥匙开锁,看到幼儿开锁时的认真样。他们虽然对锁有一点了解,但对于锁的外形、齿纹、用途都没有仔细观察、交流。而挂锁在我们仙岩穗丰又是特色工业品之一,为了更好的挖掘和利用这一本土资源,特意设计“好玩的锁”,除了让幼儿在看看玩玩过程中观察、比较对挂锁的外形特点、内部齿纹和作用及特殊用途的锁。知道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以及同样齿轮的钥匙可以开同一把锁。还从幼儿情感出发,通过了解家乡的特色工业锁产品从而激发幼儿的爱家乡情感,发展幼儿观察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和特殊的锁及锁的作用。

  2、知道一把钥匙配一把锁以及相同齿纹的钥匙可以开同一把锁。

  3、主动大胆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常见的锁,如:自行车锁、挂锁、摩托车锁等。

  2、纸制的锁和钥匙模板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游戏:《金锁、银锁开开》。

  让幼儿自由配对玩金锁、银锁的游戏,吸引幼儿对锁产生兴趣。

  2.将挂锁展示在长桌上,让幼儿分组自由操作开锁。桌上有5把锁,5把钥匙,由5 个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方法一:选择一把钥匙,依次试开每一把锁,一定会有一把锁被打开。

  方法二:选择一把锁,依次用钥匙试开,一定会有一把钥匙打开这把锁。

  3.老师以不会玩挂锁,让幼儿来教老师的方法学习开关挂锁。

  (1)开锁:找到钥匙孔――把钥匙正插――插到底----旋转

  (2)关锁:挂锁对准小孔――往下按。

  4.共同探索“一把钥匙开同一把锁”。

  (1)教师出示4把钥匙,一把锁,摆在桌上,提问:这4把钥匙是不是都能开这把锁?请个别幼儿上来试开,提醒幼儿试过一把钥匙把它放回原位,再拿另一把。

  (2)幻灯片出示锁和钥匙的模板。提问:拿一把钥匙可以开拿一把锁?为什么?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喜欢探索风车制作的方法,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幼儿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环境创设:

  风车范例。正方形纸、剪刀、胶水、图钉、铅笔或小木棒等材料。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并制作风车。

  活动难点:

  四个角的粘贴方法。

  活动过程:

  一、好玩的风车。

  ——出示风车范例,玩风车游戏,激发幼儿制作风车的'愿望。(结合识字:风车、转动)

  ——风车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让幼儿仔细观察风车范例进行探讨。

  ——教师鼓励幼儿拆开风车范例,探索风车的制作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把握制作方法:用正方形的纸,沿着两条对角线剪纸,只能剪到靠近中心的地方,剪出四个口,出现八个角,再将相隔的四个角粘贴到中心处。(隔一个角一粘)

  二、做风车

  ——提供制作风车的材料,鼓励幼儿边研究范例边制作风车。鼓励合作研究。

  ——提醒幼儿:做一做,看一看,边琢磨边制作。

  三、玩风车

  ——幼儿玩自己制作的风车,鼓励分享玩风车,比

  一比哪个风车转动得好。

  ——研究自己制作的风车在转动时是否有问题,帮助幼儿寻找问题的原因,尝试修改。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懂得多吃糖会坏牙,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理解故事内容,记住大体情节。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和动漫flash.

  2.装糖的箩筐3个,一个有牙齿的老虎头饰1个。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记住大致的故事情节,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难点:了解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理解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

  设计思路: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孩子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而且故事也蕴含了很多的道理。通过本节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表达及倾听能力的`同时,明白要保护牙齿、遇事多动脑筋等道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活动出示ppt课件,老虎的两张图片提问"小朋友再看看这只老虎和刚才的那只有什么不一样?" (牙齿)"想知道为什么这只老虎从有牙到没牙吗?它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二) 基本部分1、讲述一边故事。

  提问:

  "故事里都有谁?" (小猴,小兔,狐狸,老虎)"小猴子小兔子害怕大老虎,它们分别是怎么说的?""狐狸不害怕大老虎,它又是怎么说的?""那狐狸是会想什么办法给老虎拔牙呢。狐狸出场了三次,是哪三次?让我们接着往下听,听完了之后告诉我。"讲述故事至还有一颗牙狐狸实在拔不动了,你有什么好办法?

  幼儿讲述自己在故事中了解到的故事情节。回答以上的提问。狐狸的三次出场能够引出故事里大致的情节。

  第一次出场:.狐狸送糖。(拔牙的办法)第二次出场:狐狸劝说。(在狮子劝说老虎,老虎准备刷牙,狐狸来了)第三次出场:狐狸给老虎拔牙。(老虎找了马大夫,牛大夫,都不敢替它拔牙,结果狐狸来了)——解决难点2、看FLASH,提问,提升幼儿进一步的理解故事中的教育含义。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幼儿自由回答。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做适当的。

  (三)结束部分游戏:接力赛教师出示有锋利牙齿的大老虎。请幼儿用小狐狸送糖的方法把老虎牙齿拔了。

  游戏规则:分成2组。以两端为起点,把糖运到老虎嘴里。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区角活动时表演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中班教案 篇4

  一、 活动准备:

  凡高、米罗、修拉、毕加索、蒙德里安的画各4幅、画家头像各一幅、小红心17个、网架2个

  二、 活动过程:

  (一)以到艺术博物馆参观引入,引导幼儿结伴在作品前自由欣赏。

  1、幼儿自由欣赏、交谈。

  2、幼儿为自己喜欢的画贴上小红心。师引导幼儿凭借自己对画家风格和特点的`印象来识别和谈论作品。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幅画?这幅画里画的是什么?

  这应该是谁的作品?你为什么知道?

  他的风格都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自由选择一幅画讲述画里的故事。

  1、要求:a、根据画家的背景想象故事。

  b、为故事起个好听的名称,内容丰富。

  2、幼儿自由结伴讲述故事。

  3、请1、2位幼儿上台讲述。

  提问:你觉得他那段讲得非常好?你还有什么补充或建议吗?

  4、师小结,提出建议。

  (三)活动延伸:幼儿在区角中继续向伙伴讲述各幅画里的故事。

  三、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根据凡高、米罗、修拉、毕加索、蒙德里安5位画家的不同风格分析画,并大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提高幼儿美的欣赏能力。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2.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活动重点:

  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活动难点:

  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活动准备:

  1.小镜

  2.幼儿用书

  3.故事《照镜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欣赏故事《照镜子》,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讲述故事后,提问:毛毛和皮皮的帽子是怎么戴的'?衣服和裤子是怎么穿的?后来,镜子为什么夸奖他们?镜子是怎么说的?

  2.教师:外出前小朋友应该做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外出前要主动检查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要把衣帽穿戴整齐?引导幼儿讨论衣帽穿戴整齐的好处,如别人看了感到愉悦,自己穿着感觉舒服等。

  2.教师:平时小朋友穿衣服,戴帽子经常出现什么问题?可请幼儿上前模仿衣服没有穿戴好的样子。

  3.教师:怎样做能把衣服穿整齐?如穿好衣服后照一照镜子,如果没有镜子,可以请别人帮助看一看。也可以自己动手检查一下扣子是否对齐了,衣领是否翻好了。

  3.听儿歌做整理衣服的练习。

  三、结束部分

  玩游戏"照镜子"

  1.幼儿自由结对,面对面站好,一个人扮镜子,一个人为照镜子的人,边说儿歌边做动作,两个幼儿动作要相同。

  2.幼儿互换角色再次练习照镜子整理衣服的动作。

  3.请每个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的头发、衣服是否收拾得整齐。

中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熟悉各种QQ表情,初步了解QQ表情在网络交往中的运用。

  2、根据情景选择适合的QQ表情,了解合适的情感表达方式。

  3、在游戏中体验、表达各种情感,感受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QQ在线、动画、自制历险图人手一张、若干QQ表情

  2、教学重点难点:

  3、认识QQ表情,体验表达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一、通过QQ交流,激发兴趣

  通过在线QQ交流,初步了解QQ表情在网络交往中的运用。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有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啊?

  总结:QQ和电话一样都是用来和别人说话、聊天的。

  (幼儿在平日的生活中对QQ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同时对QQ也充满着好奇。所以通过QQ交流引出主题既符合幼儿的当前心理特点也富有新意易于激发兴趣。)

  二、播放Flash动画,引出主题

  1、根据Flash动画,进行猜表情活动。

  播放第一段动画,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QQ表情。(掉到洞里会是什么表情?)

  (QQ表情既动态又夸张可爱,非常迎合幼儿的“口味”。让幼儿根据情景猜测、选择QQ表情这个环节能给幼儿带来“玩”的感觉,还能调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发他们体验、表达各种情感。)

  2、通过Flash动画感知QQ表情的`趣味性

  播放第二段动画,根据所播放的动画,讲述故事内容。(爬树→吃苹果→呕吐)

  (让幼儿根据动画讲述故事内容比前一环节更加富有难度,提升了幼儿的已有水平。好玩、生动的情节也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根据Flash动画,猜测故事。(惊恐→看到大灰狼)

  播放第三段动画,根据QQ表情的变化,创编故事。

  (根据QQ表情的变化,猜测、创编故事比前二个环节增加了难度,既调动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力。)

  4、运用Flash动画,引出各种QQ表情

  播放第四段动画,让幼儿感知QQ表情的多样性。

  (这样的结尾很快乐,还能给幼儿展现出更多的QQ表情,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三、运用Flash动画,引发游戏

  运用Flash动画,让幼儿在《QQ大转盘》的游戏中体验表达各种情感,感受活动的乐趣。

  四、自制QQ表情历险图

  1、教师介绍要求

  (1)看历险图里有什么困难?

  (2)面对这些困难QQ的表情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3)为你的历险图编一个好听的故事。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幼儿对情感的认识,同时运用“自制历险图”的环节营造游戏的氛围,让幼儿在“玩”中体验、表达各种情感。)

  五、结束活动

  协助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精选】04-02

【精选】中班教案09-20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8-30

中班教案(精选)09-04

(精选)中班教案08-22

中班教案(精选)11-06

中班教案(经典)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