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09-09 11:14:3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帮手”这一话题内涵广泛,包罗万象,孩子们画画用的笔,吃饭的筷子,上幼儿园坐的各种交通工具等等都是我们的好帮手,生活中吃、住、穿、行,样样离不开帮手。

  《纲要》中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根据这一原则,我从孩子身边最熟悉的活动入手,选取孩子们爱不释手的螺丝玩具、每一天接触到的图书、多种绘画用具等,巧妙组合设计生成本节活动。让孩子们身边常用的生活用品成为他们认识生活、动手操作、探索秘密的重要教育资源。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日常用品,明白这些日常用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透过发现、讨论、验证,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工具组:组装玩具汽车,冒钉的小椅子,螺丝刀,锤子;

  修补组:破旧图书,订书器,剪刀,胶带,固体胶;

  装饰组:白裙,印章,彩纸,水彩笔,油画棒;

  课件,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火车车箱,螺丝,绳子,夹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表演,引出工具

  (1)师扮演“小工人”出场,引起幼儿兴趣

  师拎着工具箱边走边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拿起一张椅子,师表演钉子轧了手,掏锤子,钉;拿出一个掉了螺丝的玩具,用工具拧紧。)

  (2)出示工具,帮忙幼儿认识

  师:哎,你们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吗(指箱)我那里有许多宝贝,一准能帮上你的忙。你们想不想明白我箱子里藏的是什么宝贝(想)

  师:箱子上有铅丝拧着打不开,怎样办能够请什么来帮忙(启发幼儿说出请钳子来帮忙,同时师操作钳子拧开铅丝,打开箱子。)

  设计意图:透过教师形象的情境表演,并透过与幼儿的互动,很自然地演示锤子、螺丝刀、铂子这些帮手的作用,.让幼儿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态度。

  2.参观“动物新村”,幼儿寻找、发现动物们遇到的困难

  (1)师生乘坐小火车边唱边去动物新村参观

  师:听说动物新村的一些动物遇到了困难,你们愿不愿意去帮忙它们好,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出发!

  设计意图:本环节所带给的小火车的车身是用一只只纸盒透过螺丝连接而成的,车轮是用螺丝将陵弃光盘固定在纸盒下方,既暗喻工具的`作用,又为接下来的活动埋下伏笔。

  (2)透过创设的场景,引导幼儿发现动物遇到的困难

  场景一:这是小狗的家,小狗遇到什么困难(凳子冒出钉子,玩具上的螺丝掉了。)

  场景二:熊猫家里图书怎样了(图书破了。)

  场景三:小鸭碰到了什么难题呢(小鸭的白裙子不漂亮。)

  设计意图:将动物的家布置成相关问题场景,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并发现小动物遇到的困难,调动他们的动手操作热情。

  3.引导幼儿讨论帮忙动物所需的工具,并选取适宜的工具进行操作

  (1)利用课件,讨论动物遇到的困难及帮忙所需的工具

  师:小狗家汽车坏了、凳子上的钉子冒出来了,我们怎样帮忙它

  师:熊猫遇到什么困难了怎样帮忙它

  师:小鸭碰到什么难题了用什么来帮它

  设计意图:将帮忙小狗、熊猫、小鸭所需的工具透过f|asn课件一一呈此刻屏幕下方,让幼儿进行选取。幼儿在选取相应“帮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构成工具组、修补组、装饰组,帮忙幼儿建立了分类概念。

  (2)幼儿分组,根据动物所遇困难选取相匹配的工具操作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工具都在这三只盒子中呢,待会请大家用这些去帮帮小动物,你想帮忙谁就选谁的照片贴在身上,贴好之后,到这边选上你认为适宜的工具去帮忙!

  设计意图: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原因,不会自由分组,采用选贴动物照片的形式能帮忙幼儿自由、快速地分组。

  4.借助课件,幼儿交流、总结自己的好办法

  师:请你们告诉大家,你们用了哪些工具帮忙小动物的

  借助课件画面配音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用锤子、螺丝刀、订书机、彩笔、印章这些宝贝当帮手,帮我们修好了汽车、图书,还让白裙子变成了彩色的漂亮裙子。你们的这些好帮手真是太神奇了,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透过小明友的实际操作及讲述,帮忙幼儿巩固“帮手”与物品的匹配经验。

  5.合作修理火车,拓展经验,体验成功快乐

  (1)检修火车,引导幼儿讨论修理的办法

  师:我们苗苗爱心队这天又帮忙了别人,真开心!(看表)工作了一天,该下班了,苗苗爱心队的队员们,坐上我们的火车!

  师:哎呀,我们的火车怎样了(好几节车箱都掉了,还少了几个轮子。)

  师:好险哪,怎样办用什么来修呢(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带给幼儿所需的“帮手”,鼓励幼儿合作修理火车

  师:这边有你们需要的夹子、螺丝、绳子、胶带,我们大家一齐动手赶紧修好。

  火车修好后,师生坐上小火车回到。

  齐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需要不断的情境刺激,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特定的修理情境中完或了操作,看着自己修理好的长长的一列火车,孩子们欢呼雀跃,再次体验勤了成功的快乐。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主要目标:

  1、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

  2、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迷迷转(目的: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理解"转动"的意思)

  二、动手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

  1. 提问推动: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2.试一试不同的材料。

  3. 提问推动: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使他转动吗?

  小结:

  1.出示文字总结幼儿探索的方法。

  2.转动和"力"有关。

  三、创造性地通过组合,让二种物品转动起来

  1. 提问推动:请你用一样物品帮助另一样物品转动起来。

  2. 随机观察,给与鼓励和支持。

  3. 你这种转动,在那里也看见过?引发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小结:

  1.从一到二位幼儿演示的`创造性转动作品自然引导到生活中的转动,总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四、游戏:跨步前进(目的: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发现生活中的转动)

  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的制定符合幼儿特点,活动内容的各环节均指向目标。教师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给幼儿充足的自我探索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发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和满足。这个活动基本完成了设定的目标,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渴望。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3、学会做观察记录。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大树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了不同树种

  1、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2、提问: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二、带幼儿去室外观察树木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

  2、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三、领养大树活动

  1、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

  2、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四、观察记录

  1、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2、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

  3、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五、区分树的种类

  1、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

  2、让幼儿学习点数。

  六、绘画:我喜欢的树

  1、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2、总结分享。

  请幼儿谈谈对园区树木千姿百态的感受。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鸭子和鹅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观察和比较鸭子和鹅的异同,从而正确认识鸭子和鹅。

  3、对家禽类动物有兴趣,有探索的欲望。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鸭子和鹅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

  观察和比较鸭子和鹅的异同,从而正确认识鸭子和鹅。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活动,引出主题。。

  教师念谜语,幼儿猜谜底,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教师分别出示鸭子和鹅,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鸭子,说说:

  鸭子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头上有什么?鸭子叫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身上有什么?下面有什么?鸭子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走起路来是怎样的?请幼儿学一学。

  (2)教师小结。

  (3)引导幼儿观察鹅具体方法同上。

  3、引导幼儿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鸭子与鹅的异同,进一步认识其特征。

  启发幼儿注意观察鸭子与鹅的外形,说说:鸭子与鹅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4、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其特征。

  (1)看图说说:鸭妈妈身边的小动物是谁?你知道是谁把小鸭子从蛋壳里孵出来的?

  (2)启发幼儿观察沙滩上的动物和脚印,用连线的方式帮动物找到脚印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蜜蜂的外形特征,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2、知道蜜蜂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ppt《蜜蜂》

  2、蜂蜜

  教学过程

  一、认识蜜蜂的外形特征

  教师说谜语:一只小小虫,飞到花丛中,又采花粉又采蜜,人人夸它爱劳动。

  谁来告诉大家,这只小小虫是什么?

  二、课件演示

  1、我们来看看小蜜蜂长的什么样呀?

  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蜜蜂的特征

  (1)蜜蜂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头、胸、腹)

  (2)蜜蜂的头上有什么?

  (眼睛、触角、口器)

  (3)蜜蜂身上有几对翅膀?(两对)

  (4)蜜蜂的.有几对足?看看三对足长的一样吗?

  第三对足跟前面两对有什么不一样?(三对足,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5)蜜蜂全身长什么?

  小结: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大眼睛和口器,

  胸部上有两对翅膀、下面有三对足,蜜蜂全身长着细细的毛,可以粘住花粉。

  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三、蜜蜂的作用

  1、引导幼儿讨论:

  (1)蜜蜂是怎样采蜜的?

  教师讲解: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

  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

  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

  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里?

  (3)蜜蜂的家族里都有谁?

  2、蜜蜂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吗?

  课件演示:蜂产品

  四、认识蜂窝

  课件演示

  1.你们知道蜜蜂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吗?蜜蜂的房子叫什么?

  2.蜂窝是什么形状的?

  3.蜂窝是蜜蜂用什么造的?

  知识讲解: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

  蜂房的房孔都是正六角形,两个房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

  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尖的。

  这个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

  两个钝角都是109°而两个锐角都是70°。

  五、品尝蜂蜜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加认知活动,能用闻、看、触摸的方法认知草莓的形状、颜色及内外结构特征。

  2.幼儿能仔细观察、大胆操作,乐意积极讲述自己的发现和看法。

  3.学会制作草莓三明治的方法,并感受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新鲜草莓、完整外形的草莓图片一张,塑料小刀,餐盘,蜂蜜,切片面包,小勺,配班老师一名。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猜水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吃那些水果呢?它看起来又像什么呢?

  幼:香蕉、苹果·······

  师:可是老师今天只带了一样水果来,很多的小朋友都喜欢吃,下次老师再带其他的水果来好吗?

  幼:好。

  师: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吗?

  幼:想。

  师:它呀红果果,麻点点,咬一口,酸又甜。(边说边将遮盖住的草莓让幼儿闻一闻)

  幼:草莓。(若不能猜出,露出图片的一角,引导幼儿猜出草莓)

  师:对啦,就是草莓,大家真棒。

  二、认识草莓

  1.观察图片,说说草莓是什么颜色的?看起来像什么?

  师:草莓和我们小朋友刚刚提到的水果有什么区别呢?

  幼:草莓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

  师:那它们看起来像什么呢?

  幼:草莓看起来像爱心,香蕉像弯弯的月亮。

  ········(引导幼儿说出它们喜欢的其他水果和草莓的区别)

  2.利用食物草莓操作认知:

  (1)观察草莓的表皮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师:我们来看看草莓的表面上有什么?

  幼:有坑、有许多黄色的小点,还有黑色的。

  师:恩,这些黑色的、黄色的小点都是草莓的'种子,就是老师刚才在谜语里讲到的麻点点。

  师:接下来,我们摸一摸草莓,告诉老师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幼:XXXXXX

  师:草莓很娇嫩,所以大家要轻轻的捏。

  (2)切草莓:草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草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导幼儿使用塑料刀对草莓进行横向、纵向的分切)

  (3)幼儿自由交流看到的草莓内部结构,个别进行发言。

  师:我们的小朋友切开草莓后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分享你看到了什么。

  幼:XXXXXXX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也和老师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呀?

  幼:有一条白色的线。

  师:谢谢你得分享。这条白色的线呀可是非常的神奇,非常的厉害。它呀连接上草莓表面上的种子,就是那些小点点,给它们输送营养,然后草莓酒一点点的长大了。

  三、体验活动

  1.谈一谈,说一说

  师:你们想吃草莓吗?

  幼: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品尝吧。(让幼儿集体去洗手,将洗干净的草莓发给幼儿品尝)

  师:草莓好吃吗?

  幼:好吃。

  师:那我们来夸一夸它吧?

  幼:草莓红艳艳的、香甜可口·······

  师:刚刚我们吃了可口的草莓,它除了可以这样直接吃,还可以加工成什么呢?

  幼:草莓味的冰淇淋,草莓味的棒棒糖,草莓味的蛋糕·······

  师:哇,小朋友说了这么多,老师今天也带了材料,想教小朋友们做一样美味的东西,看(将制作三明治的材料展现给大家),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了吗?

  幼:草莓面包,三明治。

  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三明治(配班老师将装在餐盘内的切片面包、小沙锤、小砂罐,草莓分发给幼儿),小朋友们先不要自己弄额,等一下我们大家一起制作。

  2.制作三明治

  师:现在我们小朋友们中间都放着制作三明治的材料,你们要有好合作额。首先,我们把草莓放入砂罐内,用砂锤把草莓捣碎,然后举手告诉老师让老师给你们加入蜂蜜,最后我们用小勺子把草莓酱均匀的抹在一片面包上,然后合上另一片。像老师这样切开,变成三角形的形状就成功啦!每人分一块(和配班老师一起帮助幼儿操作),开动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染料使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是可以再利用的,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活动所需资源:

  洋葱皮、咖啡渣、红茶渣、绿茶渣各若干,锅、网勺、橡胶手套、敞口盘、明矾水、白色小手绢(幼儿人手一块)、白色T恤衫(幼儿人手一件)。

  活动内容及过程:

  看一看:盘子里是什么东西?是从哪里来?

  (1)是洋葱和茶叶渣。

  (2)是咖啡渣、茶叶渣和洋葱皮。

  (3)妈妈把这些东西都扔了。

  做一做:制作染料。

  自由选择实验物(咖啡渣、绿茶渣、红茶渣、洋葱皮),将其放人锅中煮沸。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现在锅里的水比刚才更深了。

  (2)洋葱皮水煮成咖啡色。

  (3)红茶渣煮的水颜色变成了黄绿色。

  (4)水的颜色变黑了。

  试一试:给手绢染色。

  介绍染色材料:除自制的染料外,还需要稀释过的`明矾水。

  (1)我们把锅里的染料水,过滤出来以后,再染手绢。

  (2)先把手绢放进染料里浸湿,绞干水分后,浸入明矾水中。再从明矾水中捞出手绢绞干水分,泡人染料水中,反复三次。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我的手绢变红了。

  (2)我的手绢颜色一次比一次深。

  (3)我的手绢颜色变了一点点。

  (4)我的手绢变成黄颜色了。

  讨论分析。

  在染手绢的过程中,哪种材料最容易着色?

  (1)洋葱皮煮的染料,最容易着色。

  (2)茶叶渣煮的染料,能让手绢变黄。

  (3)咖啡渣煮的染料,几乎看不出来。

  注意事项:

  1.材料使用时需要煮沸,因此,适合小组进行,以保证活动安全进行。

  2.教师在明矾水的配制时要注意,明矾重量约为织物重量的10%。

  拓展性方案线索:

  把植物性材料的收集记录填在表格里。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2-27

中班科学教案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07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10

中班科学教案详细03-16

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8-16

【精华】中班科学教案08-25

中班科学教案(精华)09-27

中班科学教案[实用]09-18

【精品】中班科学教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