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种子,比较其异同。
2、学习种植的基本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持久观察力及爱护植物的感情。
3、会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水壶等。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几种种子,在自然角做发芽实验。
2、一些简单的种植工具。
3、蚕豆生长的图片,让幼儿事先了解蚕豆的外形特征、生长过程和种植的季节。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类种子:
师:“小朋友拿来了这么多豆豆,现在请小朋友帮忙拣一拣,把相同的豆豆放在一个碗中。”(幼儿动手操作)“你分出了几种豆?你认识吗?”“对,它们是蚕豆、黄豆、红豆。”“仔细比一比,蚕豆、黄豆、红豆的样子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它们都是豆,表面很光滑,圆圆的、捏上去硬硬的,都可以当种子。不同的地方是有的大、有的小,颜色不一样,吃起来的味道也不一样。”
2、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知道秋天是播种蚕豆的好季节。
师:“豆豆是怎么长出来的呢?”教师出示蚕豆的生长过程图,让幼儿观察。“刚才小朋友看了图片,了解了种子生长的过程,现在请你和好朋友一起讨论:种子生长需要什么?什么季节是播种的好季节?
教师小结: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土壤。在种植时要选择好种子,再种,种子才会慢慢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对了,现在正是春天,是播种的好时节,我们一起去种种子,好不好?”
3、学习选种。
讨论:是不是所有的.蚕豆都可以当种子?为什么?
师:“小朋友都很聪明,看的非常仔细:蚕豆上有蛀洞的、豆特别小的、壳的颜色枯黄的,都不能当种子。”“请小朋把颗粒饱满的蚕豆选出来。”
4、种植蚕豆。
(1)师:“刚才我们都知道了种子生长发育需要泥土、水、阳光、空气。现在谁来说说怎样种蚕豆?(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
(2)教师示范:先将土放在种植盆中,然后用小铲子挖一个小洞,放进3——5粒蚕豆,然后用泥土盖上,浇上水。
5、学习管理蚕豆的技能,爱护蚕豆。
师:怎样才能让蚕豆长的好?(适量的浇水、施肥、还要除草)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棒,下面就让我们大家去我们的种植园种蚕豆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
1、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园《挖掘运用乡土资源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倡导运用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幼儿通过亲身的观察、参与,培养乐探究、勤表达等良好的习惯,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活动中,老师引导孩子观察、讲述蚕豆的外形,并且启发他们大胆猜想,最后通过种植积累相关的经验。
2、设计构思巧妙: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看的懂的方式进行猜想记录,然后充分运用幼儿自己的记录,引导幼儿有序排队种植,最后再次运用这张记录进行区分,以帮助幼儿最后总结正确的经验。可见,这种记录是有效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活动具有系列性:本次活动是蚕豆系列活动中的一个,虽然这样的活动看似很平常,但是它是真实有效的,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真正能帮助幼儿建构、积累经验的活动才是真实有效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细化食品和糖类的大量摄入,导致孩子们出现龋齿的状况大大提高。日常生活中我们开始难得看见孩子们露着白净整齐的牙齿了,个个或多或少都有龋齿,而且有的孩子经常闹牙疼。因此有必要让孩子们对“如何保护牙齿”、“怎样预防龋齿”、“当牙齿出现问题时该如何处理”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如何让孩子科学理解这些内容呢?刚好我园旁边有很多牙科医院,于是我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教育契机,带领孩子走进了中医院牙科医院,一起去了解保护牙齿的秘密。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牙科医生的工作,以及引起龋齿的原因。
2、养成从小保护牙齿的好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活动准备:
1、联系中医院牙科病房,设计相关的参观路线
2、与医生沟通有关的口腔知识。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参观牙科医院,引出课题。
提出参观牙科医院的任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参观牙科医院,了解牙科医院的设置和医生的工作。
1、认识牙科医生,了解牙科医生的工作:主要是处理拔牙、补牙、镶牙、洗牙、美白、正畸、修复等各类口腔齿科问题。
2、参观诊所,了解牙科医院各诊疗室:如诊疗区、候诊区、消毒室、放射室、技工室等
3.介绍治疗牙齿的机器和工具,并做相关的演示。
由牙科医生介绍治疗牙齿的各种机器和常见工具。
三医生讲解孩子的换牙期以及引起牙齿龋齿的原因。
1、什么是孩子的换牙期?
医:我们小朋友一般是20颗牙齿左右。小宝宝生出来后,慢地长出了乳牙,到了六七就开始换牙了,新牙就是恒牙,要用一辈子的,我们要好好保护牙齿。
2、引起牙齿龋齿的原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过渡的吃甜食。
四怎样保护牙齿,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1、怎样保护牙齿?
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2、医生利用牙刷和牙齿模型,讲解并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3、互动:和幼儿一起来学习刷牙的方法。
4、告别医院,感谢牙科医生。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参观了牙科医院,知道了引起龋齿的原因,那么今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学会用正确方法刷牙,来保护我们的牙齿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恐龙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并学习认识草食恐龙和肉食恐龙。
2、知道恐龙曾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它的灭绝至今是科学上的一个谜。
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
2.操作活动业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恐龙化石,请幼儿说这是什么?教师总结:这是一个恐龙蛋化石,当时的恐龙蛋被掩埋,经过几百万年地地质挤压而形成的恐龙蛋化石。
2、说起恐龙,它有很多种类,主要分为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两大类。你们都知道那些恐龙?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恐龙照片,能帮我确认一下这些都是什么恐龙?
二、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图片
图片1霸王龙又名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它们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强的食肉动物。身长约13米,肩高约5米,平均体重约9吨。
图片2梁龙 属于食草恐龙,个体最长可超过25米,是最长的恐龙。体重约10吨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当陆上敌害攻击时,它就逃入水中躲藏,头顶上的鼻孔不会被水淹没,便于呼吸。
图片3偷蛋龙 身长2m 宽0.2m 高1m 重24~34公斤既吃植物也吃肉,比如其它动物的蛋,种子,昆虫等。主要特征:手上有三个长手指,鼻子上长小角。
图片4异特龙 属于食肉恐龙,出现时间更晚,身长最大的有15米长,身高大约5米高,体重3吨图片5镰刀龙是一种杂食恐龙,它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前肢上极长的指爪--长达75厘米,可以用于驱赶天敌,或者得到食物。镰刀龙可能长有羽毛,但是显然不会飞。
图片6腕龙体重约在70-80吨之间,是最重的恐龙。体长: 长23米,高12米恐龙(五六层楼),食物: 草食动物,它吃树梢处的.叶子,尾巴短粗,头部能抬得很高图片7鸭冠龙它与霸王龙一样都是生活在6850万年以前,鸭冠龙的生活与鸭子相似,是在水中游泳,并且以水中植物为生。
图片8剑龙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耸起的两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着尖棘。剑龙是草食性的恐龙,行动缓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龙最好的防卫了。
图片9雷龙体重约在35公吨到50吨之间(7到10只成年大象),粗壮的腿,有如树干一样雷龙的身体虽然大得惊人,性情却很温和,平时以植物为食,有时会走入沼泽里,由于水具有浮力,可以减轻它身体的沉重负担,同时也能躲避像异特龙般凶暴的肉食性恐龙的攻击。
图片10慈母龙 身长9米(三到四层楼) 体重4吨 ,主要食物: 吃树叶,浆果,和种子 ,杂食恐龙,长着和鸟一样的脚,性格温顺图片11巨齿龙最早的大型、二足、肉食性恐龙,体长:7-9米长,约3.5米高(尽两层楼高),锯齿龙的大脑是最大的且,它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图片12翼龙就是会飞的恐龙,其实翼龙不是恐龙,它是生存在恐龙时代的一种动物,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当时恐龙控制着整个陆地,翼龙就控制着整个空中,是当时的空中霸主。
三、探索恐龙外形与食性关系
1.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看上去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呢?
2.引导幼儿观察肉食恐龙、草食恐龙的牙齿、脖子、体型的不同,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启发幼儿思考食性和外形的关系,比如为什么肉食恐龙的牙齿很锋利,为什么草食恐龙的脖子很长。
3.根据初步了解的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典型特征,给挂图中的恐龙分类4.小朋友知道肉食恐龙与草食恐龙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吗?
小结;几亿年前的地球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恐龙可以自在地四处漫游。按照四、食性给恐龙分类按照恐龙的食性对自己熟悉的恐龙进行分类恐龙喜欢吃什么呢?
那哪些恐龙喜欢吃肉哪些恐龙喜欢吃草呢?
(引导幼儿按照食性分类进行连线。)五、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可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亿七千万年以后却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请你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幼儿自由讨论、猜测并交流。——教师小结:就象你们的猜测一样,我们的科学家也作了各种猜测,但却都没有根据,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小朋友,你们觉得恐龙神秘吗?希望我们小朋友努力学习,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恐龙,早日找到答案。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磁铁具有磁性,能吸住铁质物品。
2、初步学习运用表格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3、对研究磁铁感兴趣,体验动手尝试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物品材质的认识、人手1份记录表格、记号笔
2、操作物品:磁铁、铁制品、塑料制品、木制品、布制品等每组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操作材料“磁铁”
1、欣赏“小绵羊转圈”:谁来了?仔细看,小绵羊在做什么?它为什么会转动呢?(幼儿自由猜测)
2、出示绵羊背后的磁铁:原来小绵羊的背后藏着一样东西,你们认识它吗?还知道吸铁石的另外一个名字吗?
3、出示夹子:猜猜老师用磁铁去碰碰夹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4、小结:原来“吸铁石”也叫“磁铁”。磁铁能吸住夹子,你知道它还可以吸住什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猜想并记录
1、出示大表格,认识表格内容,猜想并记录
师:看看表格的第一行有什么?(操作材料的图片)
2、师:表格的第二行有一个符号,你们认识吗?(问号)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呢?(它表示你的猜想,如果你认为磁铁能吸住图片上的东西,就在这个物品的图片下面做上记号,可以画个圆圈,也可以画个勾勾。
3、教师请幼儿猜测并记录:你觉得哪个物品可以被磁铁吸住?
4、提供幼儿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三、验证并记录
1、认识表格的第三行:表格的第三行有一只小手,它表示小朋友亲手做过实验后的发现,如果你看见什么物品真的被磁铁吸住了,就在这个物品下面、小手一栏里画个标记。
2、幼儿实验并记录结果。
3、介绍实验结果:谁来介绍你的记录表?说说你猜想哪些物品是可以被吸住的?实验后看到的结果是什么?
4、师:为什么磁铁能吸住xx,不能吸住xx呢?
4、师:谁的实验结果和他是一样的?还有谁和他不一样?
四、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用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1、游戏情境:今天早上老师不小心把回形针掉到了雪花片积木的框里,你们愿意帮老师找一找回形针吗?
2、请2-3名幼儿一个一个地找,请一名幼儿用磁铁吸:猜猜谁快速地找出回形针。
3、小结。
五、延伸活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东西能被磁铁吸住,请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明天来把你的新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2-27
中班科学教案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07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10
中班科学教案详细03-16
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8-16
【精华】中班科学教案08-25
中班科学教案(精华)09-27
中班科学教案[实用]09-18
【精品】中班科学教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