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08-17 10:52:20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语言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大班语言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七彩虾》是一个很温馨、感人的故事,通过讲述一条小青鱼为了实现年老的虾公公的心愿,把自己变成七彩虾耐心陪伴虾公公,刻画了一个孝顺老人的可爱孩子的形象。作为社会活动设计,即合适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故事主题非常符合社会的现实需要,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从小关爱老人、尊敬老人。教材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故事童话式的语言、情节符合大班幼儿的欣赏水平,能被他们理解与接受。设计中,我运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理解、体验角色的情感和心理并进行迁移,萌发幼儿尊敬、关爱老人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青鱼尊敬老人的情感。

  2、懂得理解老人的心愿并愿意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协助幼儿调查老人的心愿,填写“祖辈的心愿”卡。

  2、邀请家长、孩子的祖辈到幼儿园参加半日开放活动

  3、排练手语:《感恩的心》

  4、七彩虾的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胡老师请大家看动画片,动画片的题目叫《七彩虾》,请你们仔细听听,发生了什么事?

  二、理解故事:

  1、播放动画前半段,提问:

  (1)、是谁发现了虾公公?(小青鱼)。

  (2)、小青鱼是怎么帮助虾公公的?(小青鱼背着虾公公到河面上去玩。

  (3)、为什么虾公公把彩虹当成了七彩虾呢?(形状、颜色)

  (4)、虾公公发现七彩虾不见了,心情怎么样?(伤心、很郁闷).

  (5)、小青鱼看到虾公公这样,她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很着急)

  设疑:小青鱼会想什么办法来满足虾公公的心愿呢?

  2、播放动画后半段,提问:

  (1)、小青鱼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七彩虾的.模样?(出示七彩虾,感受七彩虾用线把自己缠成虾的难受劲。)

  (2)、有了七彩虾的陪伴,虾公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你喜欢小青鱼吗?为什么?

  小结:小青鱼帮助虾公公找到了她的好朋友,这说明小青鱼是一个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向他学习吗?噢!你们真是懂事的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迁移经验:

  小朋友,故事中的虾公公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人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师:是呀,虾公公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那你们知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愿吗?猜一猜他们的心愿会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测)

  集体分享

  师:a、小朋友真能干,猜出了这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的心愿到底是什么吗?

  今天爸爸妈妈带来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愿,等会请你轻轻的过去,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愿是什么?

  b、幼儿采访爸爸妈妈或前来的祖辈,在黑板上张贴“祖辈的心愿卡”集体分享祖辈的心愿。

  c、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么爱我们,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可以给他们唱歌、跳舞、捶背、讲故事等)

  d、我们要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经常去看看他们。我们不仅要尊敬老人,更要尊敬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一首歌,用歌声来表达我们心中的爱。让我们一起,把《感恩的心》送给在场的、不在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感谢他们这些年来对我们的关爱,让我们一起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爱你们。

  四、全体起立:

  表演《感恩的心》并大声地说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爱你们”。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我们正在开展"春夏秋冬"的主题活动,孩子们探索、发现着四季不同的特征。现在正值春季,孩子们发现花朵们最喜欢春天,春天有色彩斑斓的花。"梦姐姐的花篮"是一首优美的散文,散文中色彩斑斓的鲜花变得神奇,会给动物们带来美丽的梦。借助散文,通过渲染优美的意境,激发孩子们想说的欲望,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美梦。

  活动目标:

  1、大胆交流自己做过的梦,体现分享的快乐;

  2、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尝试创编不同的简短诗句。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散文课件;

  2、梦姐姐娃娃;

  3、小花篮。

  活动重难点:

  1、猜猜小动物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2、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梦见了什么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价值取向:创设睡觉的氛围,激发幼儿大胆交流做过的梦的欲望。

  1、PPT出示汉字——花篮师:认识这两个字吗?

  2、出示实物花篮师:真棒,是花篮。看!我这有个花篮,漂亮吗?猜猜是谁的花篮?

  3、出示PPT——梦姐姐(配合节奏拉上窗帘)师:这是梦姐姐的花篮。梦姐姐在干吗啊?嘘……我们轻轻的,别吵醒了梦姐姐的美梦。

  4、说说我的梦师:每个人都会做梦,你们做过些什么梦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经验提升: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有时会做美梦,有时会做恶梦,这是很自然的生理现象。

  二、欣赏散文

  1、梦姐姐和她的花篮——课件第一段师:梦姐姐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几个美丽的梦,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价值取向:通过课件、音乐起到感受散文优美意境的作用。

  2、小黄鸡的梦——课件第二段师:小黄鸡正靠在妈妈身边香甜的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黄色的花。于是,小黄鸡做了一个金黄色的梦。猜猜它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价值取向:分段理解散文,为交流与创编铺垫。

  3、小青蛙的梦——课件第三段师:小青蛙正在小草边静静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淡绿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绿色的梦是怎样的呢?

  4、鹦鹉的梦——课件第四段师:鹦鹉用脚爪抓住树枝,在树上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红色的花,于是,鹦鹉就做了一个红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红色的梦里会有什么呢?

  5、完整欣赏师:梦姐姐的花篮真神奇,会让小动物们做各种各样颜色的美梦,让我们一起分享下小动物们的美梦吧。

  小动物们做了这么美的梦,心情会怎样啊?

  价值取向:完整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优美,体验做美梦的心情。

  三、小朋友的`梦师:梦姐姐最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她觉得这样的孩子比小黄鸡、小青蛙和鹦鹉可爱多了,所以她总是把最美最好的梦送给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现在,美丽的梦姐姐就要来啦,让我们闭上眼睛,看看她会送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那么你会做一个怎样的梦呢?(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花送入幼儿手中)哇,天亮了,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呢?

  价值取向:尝试用"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色的花,我做了一个X样的梦。我梦见……"语句表述。

  四、活动结束和同伴、客人老师分享自己的美梦。

  价值取向:能自然大方地向他人交流表述。

  活动评析:

  1、教学方法注重情境的渲染,一方面配合活动环节打开与拉上窗帘,营造了天亮了和天黑了的情境,将幼儿巧妙地带进了美丽的梦乡。另一方面,教师扮演梦姐姐趁幼儿做美梦之际,送上各种颜色的花,是活动的点睛之笔,激发了幼儿踊跃交流美梦的欲望。

  2、教学中注重师幼互动,在欣赏散文诗,教师会引导幼儿跟着散文一起思考,并跟着教师一起说,鼓励每个孩子都能开口说。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自然现象:“风娃娃”就在我们身边。

  2、欣赏儿童化的散文,培养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风娃娃的话》,《我和空气娃娃玩游戏》。

  知识经验准备:有寻找“空气娃娃”的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磁带《风娃娃的话》,提问:风娃娃在哪里?

  提供线索,寻找答案。

  播放录像《我和空气娃娃玩游戏》。启发幼儿根据录像内容展开讲述。

  欣赏电脑课件《找到了》。

  结合幼儿园课件逐段欣赏并提问:

  ①谁在帮柳树梳头发呀?

  ②谁在和花儿跳舞呀?

  ③谁在帮小船摇摇篮?

  ④谁在逗风筝翻跟头呀?引导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科学活动:风是怎样形成的?

  在活动室窗框上垂挂各色飘带或大小不等的风车,使幼儿感受风娃娃就利用饭前、午睡后等生活环节进行有关自然现象的猜谜活动。

  建议家长在天气晴好的周末带幼儿去郊外感受风。

  散文:《找到了》

  “呼——呼——”风娃娃轻轻地走着,它和小豆豆藏猫猫呢!

  小豆豆找呀,找呀!就是找不着风娃娃!

  “风娃娃,你在哪里呢?”

  柳树说:“小豆豆,你想想,谁在帮我梳头发呀?”

  花儿说:“小豆豆,你想想,谁在和我跳舞呀?”

  湖里的小船说:“小豆豆,你看看,谁在帮我摇摇篮?”

  风筝在空中快乐地玩着说“小豆豆,你说说,谁在逗我翻跟头呀?”

  明白啦!小豆豆抓起小风车跑了起来,风车骨碌骨碌转得欢。

  “风娃娃,你躲在我的`风车里。我找到啦!找到啦!”

  【录音内容】

  (1)风扇对着书本、对着风铃吹的声音。

  (2)风娃娃”说:“小朋友们好,我是风娃娃,虽然你们从来都没见过我,但我一直都在你们身边呀!聪明宝宝们,快来找找我吧!”

  【录像内容】

  幼儿在操场放风筝、玩风车、用塑料袋装空气、对着小伙伴的身体用力扇扇子、扇子扇出大小不等的声音、摇摆的树叶……

  活动分析

  本活动选取的散文用“小豆豆找风娃娃”的情节描绘了无处不在的风。散文中一连串的问句,层层递进地把幼儿引人了优美的散文意境中,让幼儿和“小豆豆”一起与“风娃娃”做游戏,轻松自在地学习散文、欣赏散文。

  实施指导

  活动重点:理解风的特性,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活动难点:能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之上,讲述一些关于风的趣闻。

  活动拓展:

  将电脑课体在幼儿园局域网内共享,供幼儿随意点击、学习。

  收集有关风的知识,并向幼儿做简单的介绍。

  情境表演: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表演道具,形象地再现散文的内容。

  注意事项

  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有限等客观因素,幼儿在讲述时或许会无话可说。教师切勿着急,耐心加以引导,相信作品的语言魅力将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埋在幼儿心底的潜意识会令他们茅塞顿开的。

  活动前幼儿已经知道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鸟禽类动物的嘴巴外形和某些工具的相似之处,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2.通过阅读绘本,初步了解鸟禽类动物的嘴巴外形和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的关系。

  3.激发阅读科学绘本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PPT课件,大图书一本,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小燕子》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引发兴趣

  1.幼儿欣赏歌曲《小燕子》,引出小燕子。

  2.说说小燕子。

  (二)观看视频,引出绘本。

  1.观看视频(2-4页),视听结合,进一步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

  2.引出绘本,观察封面,了解书名。

  (三)阅读绘本,认识小燕子和它的`朋友。

  1.提出阅读要求。

  2.幼儿自主阅读。

  3.幼儿集体阅读,提升经验。

  ●将各种鸟类的图片放在同一画面,引导幼儿从自己认识的、感兴趣的说起。

  ●关键问题:你想介绍小燕子的哪个朋友?它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这样的嘴巴有什么特别的用处?(追问:它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

  ●可以将生活在树林里的啄木鸟和山雀,生活在河边的鹭鸶、水鸟和鸭子,放在一起观察、比较、讲述。

  4.幼儿翻阅图书,完整欣赏故事。

  (四)激发了解更多的动物朋友的兴趣。

  教学反思:

  幼儿预期表现

  能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燕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仔细观察图片。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能迁移经验,乐意进行仿编活动。

  活动准备:

  了解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识别各种动物脚印;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1、以猜谜的方式,引出主题师:白色花,无人栽,一刮北风它就开,无根无枝又无叶,跳着舞从空中来。小朋友,老师说的是什么呢?(雪花)。(教师播放课件,下雪雪景)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师: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动物(出示小动物),有谁呀?他们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呢?(课件出现小鸡、小猫、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

  3、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师:它们的脚印像什么?(小鸡的脚印像小草、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饼干........;小鸭的脚印像枫叶、雨伞......;小马的脚印像月牙、耳朵......)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师:你们说得真像,我觉得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出示竹叶),小鸡用小脚画了什么呢?(竹叶)小鸡画竹叶(出示竹叶和字)依次讲述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

  师:哇!这么多小画家,我们一起来说说它们画了什么?

  师:小动物画画要用颜料和笔吗?(不用颜料不用笔)那它们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几步就成了一幅画)师:呀!爱热闹的小青蛙上哪去了呢?孩子们,你们说说,青蛙怎么不参加呢?(冬眠去了),原来,小青蛙躲在洞里睡着了(课件一角出现洞中睡觉的青蛙)师:雪花姐姐笑哈哈地说:"小动物的画真美,我要把你们编进儿歌里"。(由雪花姐姐朗诵诗歌,幼儿欣赏)师:孩子们,你们和雪花姐姐一起来夸夸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吧!(幼儿学习儿歌)

  4、幼儿更换儿歌中部分内容,学习仿编师:还有谁爱在雪地里画画呢?它们会画什么呢?

  师:冬天还有哪些动物会冬眠?

  5、游戏:动物脚印匹配。

  师:小动物们很不错,画的画都有自己的特色,可粗心的小画家们把自己的画给弄丢了,请你们帮忙找找,送还给它们,好不好?找到自己的画以后,用儿歌里的'话和好朋友一起说一说。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感觉到教师在课前的备学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从他们平时的生活出发,多准备些授课过程中需要的图片,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当下课后孩子们能用童真的声音喊着“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小小的成就感。。

  但是也存在的一点遗憾,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我会多准备几种材料。应该多给小朋友们自己发挥的空间,也就不局限于书上说的这几种小动物在雪地里画的画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也可以让小朋友自己想好之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及还把画出来。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几位听课老师,他们都认为这次活动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难度有点大,不过在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好,也有良好的氛围。我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后,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就会更有经验一些。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词语"心满意足"

  2.结合已有经验,大胆想象并创编故事情节,并能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讲述。

  3.学习乌龟的友善,体会好朋友之间的美好感情。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你觉得你们家的房子周围环境怎样?

  看来,我们小朋友对自己家周围的环境还比较满意,有两只小老鼠,

  他们一直在寻找可以安家的地方,你们猜猜他们会把家安在什么地方?

  二、欣赏故事

  1.教师:有这么多的地方呀,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小老鼠把家安在了什么地方,

  他们对这个地方满意吗?

  2.提问:小老鼠对他们找到的地方满意吗?

  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心满意足)心满意足是什么意思?

  小老鼠对什么事情都心满意足?

  心满意足会是什么表现?

  谁来学一学心满意足的样子?

  3.教师:你都有哪些心满意足的事情?

  现在老师给你一次机会,让你给自己的房子重新找个位置,你会选在哪里?为什么?

  4.教师继续讲故事

  提问:有一天早上。周围的一切怎么都变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师小结:原来,小老鼠把房子建在了乌龟的背上,不是周围的景色没了,而是乌龟走动了,

  所以周围的景色变化了!

  教师:那小老鼠现在除了惊讶还有什么感觉?他为什么会害怕?乌龟这时是什么反应?

  5.教师:乌龟到底会不会像大家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乌龟有没有生气?从哪里看出来的?

  “不一般的'事情”指什么?

  你们觉得乌龟怎么样?

  6.讲述故事最后一段

  教师:真是一座奇妙的房子呀,那他有什么奇妙的本领呀?(会移动)

  三、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是呀,这是一座会移动的房子,真有趣!那我们就把再来欣赏一遍吧!

  (幼儿看图片完整听故事)

  四、续编故事

  教师:是呀,他们肯定一起玩了很多地方,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

  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将小老鼠的房子移到什么地方去?他们都看到了什么?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让幼儿学习运用生动的语气、语调表现蝴蝶与花的对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让幼儿大胆地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扮演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

  3、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情感,教育幼儿同伴之间团结友爱。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对话与短语,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剪纸三只蝴蝶(红黄白)

  2.多媒体课件《三只蝴蝶》的故事

  3.三只蝴蝶的头饰 红花 黄花 白花头太阳乌云头饰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二.教师出示剪纸三只蝴蝶,引发幼儿兴趣,从而引出故事《三只蝴蝶》

  三.学习故事《三只蝴蝶》

  1.请幼儿欣赏故事《三只蝴蝶》的视频,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将幼儿回答的问题用课件一一展示,加深幼儿记忆。

  3.教师着重对三只蝴蝶和三朵花的对话进行练习

  四.教师带领幼儿再次欣赏故事,让幼儿学习故事中各情节语气语调的变化。

  五.角色表演

  1.请幼儿分成三组扮演红黄白三种花找三名幼儿分别扮演三只蝴蝶

  2.请幼儿扮演三朵花三只蝴蝶进行对话。

  六.德育教育

  1.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教育同伴之间要团结互助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爱护。

  2.讨论:如果你是三只蝴蝶你会到哪去避雨呢?(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避雨方式)

  七.活动延伸

  请幼儿欣赏音乐《蝴蝶找花》让幼儿学蝴蝶在教室自由的飞,最后有秩序地飞出教室。

  教学反思

  活动前我做好了准备工作:红黄白三种花及三只蝴蝶,课件《三只蝴蝶》,开始部分,,先出示三只蝴蝶、用问题的.形式把故事的主角展示给幼儿,紧接着通过课件把故事展示给幼儿,真实形象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虽然课前幼儿已看过,但孩子们还是饶有兴趣地跟随着老师的思路走,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整节课我较好地掌握幼儿的情绪,让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整节课中去把握好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我重点突出红花姐姐和小蝴蝶之间的对话,通过分段欣赏的方式让幼儿熟悉红花和蝴蝶之间的对话,然后在欣赏后面的情节前让幼儿猜测蝴蝶与黄花、白花之间的对话,再紧接着把黄花、白花和小蝴蝶的话放完,当幼儿听到黄花、白花和小蝴蝶之间的对话与她们说的一样时,更调动和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

  小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故事内容,了解月亮在不断的变化。

  2.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初解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3.能大胆想像,进行创编活动,并尝试做图书。

  准备:课件、月亮图片,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月亮吗?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幼儿自由讨论。

  3、小结:有的小朋友说月亮是圆的,有的小朋友说月亮是弯的。

  二、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也是关于月亮的,月亮姑娘想要做一件新衣服,月亮姑娘穿上漂亮衣服是什么样子呢?

  2、幼儿听故事,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3、播放故事《月亮姑娘做衣服》,并提问: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夜风吹过,很冷)

  (2)月亮姑娘怎么办呢?决定要干什么?(请裁缝做衣裳)

  (3)裁缝为月亮姑娘做衣裳前做了些什么?(量尺寸)

  (4)裁缝为月亮姑娘一共做了几次衣裳?(3次)

  (5)为什么月亮姑娘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月亮在不停变化)

  (6)月亮姑娘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引导幼儿说出因为月亮姑娘的身体总是发生变化。引导幼儿说出月亮姑娘的身体越来越胖。

  3、看图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月亮姑娘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吧!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月亮姑娘刚开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发现,月亮刚开始的时候是弯弯的月牙,像眉毛一样。并用一句话来描述:弯弯的月亮像眉毛。

  观察第二幅图:

  教师:月亮姑娘的身体现在变成了什么样?

  引导幼儿发现月亮姑娘胖了一点,像镰刀一样。

  并用一句话来描述: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出示第三幅图片:

  教师:月亮姑娘的身体又变成了什么样?

  引导幼儿发现又胖了一点,像小船一样。

  并用一句话来描述: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出示最后一幅图片:

  教师:最后月亮姑娘的身体变成什么样子了?

  引导幼儿发现胖胖的,像圆盘一样。

  并用一句话描述:弯弯的月亮像圆盘

  教师播放月亮的'变化图片,巩固幼儿的认识。

  4、幼儿为月亮姑娘穿衣服。

  教师:听完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月亮姑娘为什么穿不上新衣服了吧,现在月亮姑娘想请小朋友们帮忙设计一件新衣服,让月亮姑娘不在怕冷。好不好啊?

  5、放松活动,听音乐做动作找到座位。

  6、让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订成图书,区域活动时讲给小朋友听。

  活动延伸:

  师:今天的故事有趣吗?老师给每个小朋友留一个任务,给每个小朋友一张月亮变化的观察记录表,请每个小朋友回家观察月亮每天的样子,并把它的样子画出来。一个月后,我们再来看一看月亮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哪一天最圆?哪一天最弯?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说说、演演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精卫鸟的由来,能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大海和精卫不同的角色形象,感受精卫鸟不怕辛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坚持不懈做过的事情。

  4.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师:在蔚蓝的大海上,有一只小鸟,它从哪来?它在大海上飞来飞去干什么?

  (引导幼儿猜测)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二)看PPT课件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段,了解精卫鸟的由来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精卫是谁?它从哪来的?

  师:看到精卫鸟每天飞这么远去衔石头和树枝填海,你想对它说什么?

  2.欣赏第二段,理解大海和精卫鸟的对话

  师:大海是怎么说的?

  师:大海为什么嘲笑精卫?谁来用嘲笑的语气学一学大海说话?(鼓励幼儿说出“嘲笑”的语气)

  师:精卫鸟听了大海的嘲笑有没有停下来?对,它继续这样做着,它怎样对大海说的?

  师:精卫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它很坚定、自信,我们也来用精卫这种坚定自信的语气说说看!(鼓励幼儿用坚定的语气自信地说)

  师:请男孩子来做大海,女孩子来做精卫,我们来说说看!(交换角色说一次)

  3.理解故事中精卫的坚持不懈

  师:精卫每天早起飞去衔石填海,都来不及喘上一口气,它这样做累吗?会厌烦吗?(引导幼儿体验精卫衔石填海的辛苦)

  师:可是精卫鸟为了能把大海填平,它有没有因为累或厌烦而放弃呢?

  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精卫鸟的这种精神?

  师:是的,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息,明明知道很难实现还要坚持去做,这就叫“坚持不懈”。

  (三)迁移经验,说说自己坚持做过哪些事情

  师:你平时做事情会坚持吗?你做过什么事情是像精卫这样坚持不懈的?(请个别幼儿来说自己坚持做的事情)

  师:把自己坚持做过的事情讲给听课的老师听一听!(幼儿下去讲)

  师:有一句话叫“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果你们做任何事情都能像精卫鸟这样坚持,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四)完整讲述故事,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回去把这个《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他们也知道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道理,好吗?

  附改编故事:《精卫填海》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字叫女娃。她特别喜欢大海,经常到大海里去游泳,海里的大鱼小鱼都羡慕她长得美。有一次,当她玩得正开心时,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一排排的浪花汹涌而来,一个巨浪一下就把她淹没了。女娃的灵魂化成了一只鸟,名字叫精卫,精卫痛恨这片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它决心想把这片海填平。每天一大早,精卫鸟就飞到很远很远的山上,用嘴衔小石头或小树枝,然后飞呀飞飞到大海上,投下小石头或小树枝,来不及喘上一口气就继续去衔小石头和小树枝了。

  大海看到了嘲笑它说:“你想用这些小石头或小树枝把我填平吗?哈哈,那是不可能的!”精卫鸟不听它的嘲笑继续这样做着,它对大海说:“哪怕是干上一千年,一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山上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息。

  后来,精卫生出许多小鸟,小精卫和它们的妈妈一样,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它们还在大海上做着这样的工作。

  小百科: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7-16

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09-18

大班语言教案11-06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2-27

大班语言识字教案03-21

大班语言教案11-05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7-10

大班语言种瓜教案04-01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03-30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