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健康教案范文集合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健康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启发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通过探索动作要领体验成功的喜悦。
2、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在游戏中观察和探索"渔夫"和"小鱼"角色的动作要领,团结协作开展游戏,发展观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调合作等能力,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3、技能目标:进一步发展跑的基本动作和快速躲闪等灵敏性的身体素质。
4、创造力培养目标:在逐渐增加难度的游戏中大胆探索跑、躲闪和合作捕鱼等方法。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熟练掌握体育游戏《拉网捕鱼》活动规律与程序。
2、制作的小鱼儿和渔夫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跟随教师进入活动场地站两队做准备活动。(重点活动下肢和腰部)
二、展开
(一)在游戏情境中探索、练习"合作追捉""跑"和"躲闪"的基本动作。
1、提问:渔夫是怎样追捉小鱼的?小鱼是怎样逃脱的?
2、探索、练习渔夫"合作追捉"的基本动作。
(1)鼓励幼儿模仿、探索渔夫捕鱼"合作追捉"的'基本动作。
(2)邀请几名幼儿分组示范基本动作,引导其他幼儿观察练习。
(3)教师小结动作要领,指导大家一起练习基本动作。
(二)开展游戏,总结动作要领和应对策略,强调游戏规则。
1、分组游戏两遍,总结动作要领,强调游戏规则。
(1)请1组的幼儿扮作渔夫,2组的幼儿扮作小鱼进行游戏。
(2)师幼共同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合作追捉""跑"和"躲闪"的动作要领,强调游戏规则。
(3)两组互换角色再次分组进行游戏。(方法同上)
2、增加游戏难度,在圆圈内进行"拉网捕鱼的游戏。
(1)教师讲解新的游戏玩法与规则。
游戏玩法:请两名幼儿扮作"渔夫",手拉手当渔网,其他幼儿扮作"小鱼"。音乐(网小鱼)响起,"渔夫"开始追捉"小鱼",被捉住的"小鱼"要立刻与"渔夫"手拉手编成渔网继续追捉剩余的小鱼。
游戏规则:音乐响起,游戏开始;音乐停止游戏结束;游戏过程中"渔夫"的手不能放开,被捉住的"小鱼"要立刻与"渔夫"一起继续追捉剩余的"小鱼";所有幼儿不能跑出蓝色圆圈。
(2)师幼共同总结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
提问:当渔网越来越大时,"渔夫"们应该怎样合作追捉"小鱼"?
三、结束
教师小结:活动过程,随音乐(再见歌)带幼儿扮作小鱼做放松活动,离开场地。
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营养宝塔,初步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
2、通过谈话和交流,知道不能偏食,要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3、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营养餐。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与幼儿互动谈话,导入游戏。
师:小朋友,今天早晨你们吃了什么早餐?你们最喜欢吃什么?……现在,老师这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都画在了纸上,你喜欢什么就可以到老师这里随便拿。
2、幼儿自由上台拿小纸片。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都拿了哪些食物。
4、教师小结,提出疑惑。
小朋友们喜欢吃的东西真多,有的也是老师喜欢吃的,那你们知道这些东西吃了合适吗?哪些东西应该多吃?哪些东西又应该少吃呢?
二、营养大学堂。
1、观察营养宝塔。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看营养结构图。
2、互动交流:
--老师:谁能告诉大家我们每天吃的最多的应该是什么?(米饭、馒头、面包和面条,还有玉米等)
--老师:的确,这些粮食做的食物可以让我们长力气。那么,吃的.第二多的是什么?(蔬菜、水果)
--老师:比蔬菜、水果吃得少一些的是什么?(牛奶、鸡蛋、鱼、肉……)
--老师:吃得最少的又应该是什么?(巧克力这样的甜食和一些油炸的食品。)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我们每天吃东西也要讲规律。也就是"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
三、我的营养食谱。
1、设计一张营养食谱,向同伴介绍。
2、选择几份典型的食谱,引导幼儿讨论他们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健康。经讨论合格的食谱教师盖上"健康印章"。
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通过听觉判断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发展平衡能力和灵敏性。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布袋开展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布置。
2、了解“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的过程。
3、布袋人手一只。
4、打击乐器4件,《我爱洗澡》伴奏带,轻音乐磁带一盘。
5、桑叶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播放《我爱洗澡》伴奏带)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做运动吧!
2、玩布袋 (布袋分散在四周)
师:小朋友,你们看,地上有很多的布袋,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注意观察幼儿玩袋的情况。)
3、“蚕宝宝”游戏
(1)师:小朋友玩的真不赖,现在让我们钻进布袋,把自己变成一只蚕宝宝吧!
来,变--变--变!
师:你们知道蚕宝宝是怎么走路的吗?(幼儿集体在地上做蚕宝宝走路)
师:看,这只蚕宝宝爬的真好,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爬的?
(2)模仿“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
A 师:蚕宝宝们爬了这么久,肚子一定饿了吧?看,那边有桑叶,我们爬过去吃吧!
(教师作为喂桑叶的人,不断地变动自己的位置,蚕儿也随之改变爬行的方向。)
B 师:让我来摸一摸,蚕宝宝的肚子吃的可真饱啊!咦?我好象听到有蚕宝宝在吐丝了。
C 师:蚕宝宝吐了这么多的丝,把自己也包在里面了。
D 师:蚕宝宝在茧里面睡着了,慢慢地变成了蛹,它在茧里滚来滚去,飞蛾终于咬破茧,飞了出来,一只又一只,一只又一只,都飞出来了。(模仿飞蛾的动作四散跑)
(3)师:刚才小朋友都从蚕宝宝变成了飞蛾,学的可真像!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好吗?
4、“盲人听音走路”游戏
(1)师:平时我们都是把布袋套在脚上玩的,今天我们要换种玩法,把布袋套在头上玩。大家体会一下盲人走路时的感觉。
(2) 幼儿将布袋套在头上,四处走动。教师提示注意安全,互不碰撞。
(3)师:听,有声音传来了,我们试着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走去吧!(请四名老师在场地的四个角落,看教师的手势敲打乐器)
(4)游戏结束,师:请小朋友把布袋拿下来吧,现在你们可以体会到盲人走路是多么的不方便,如果我们平时遇到盲人应该怎么做?(幼儿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说到做到!
5、放松游戏:布袋魔术
师:好,我们用布袋再来变个魔术吧!我们先把它从一个胖子变成一个瘦子(将布袋竖向对折),然后变成一个矮子(再将小布袋横向对折),然后再变得矮一点,成一个小矮人(再将布袋横向对折,此时,布袋已经被折叠好),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小矮人送回家里去吧!(拿着布袋走出场外,活动结束)
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隐藏的一些危险因素。
2、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培养幼儿远离危险的意识。
教案准备:多媒体动画"小狗的一天"、物品图片、筐三个。
教案过程:
一、教师用生动话语,引出活动内容-小狗的一天。
师:小朋友们,明天又是周末了,休息时你们喜欢上哪里去玩呀?有一只小狗叫汪汪,星期天,它想在家附近逛逛玩玩,看看它都去哪玩儿了呢?
观看多媒体动后提问。师:小狗汪汪都去了哪些地方?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狗走过的路线图。
二、根据观察路线图,幼儿了解常见的场所,并能说出危险场所及危害。
1、点击场景一:
师:这是哪里呀?(建筑工地)它为什么不能去玩呀?你怎么知道的?(安全标志;有一块一块的砖头掉下来)这个安全标志有什么意义?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安全标志并能说出它代表的意义。
2、点击场景二:
师: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树木和小草都长出了新枝芽。小狗在草地上干吗?(放风筝)
3、点击场景三:
师:这又是哪里?(变压器)你看到了什么?(闪电安全标志)这里可以玩吗?为什么?
同样以提问的方式讨论下两个场景:池塘和图书馆。
师:小狗最后去了哪?(回到了家)再看看在小花狗的`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点击场景四:
师:小狗想干嘛?妈妈说了什么?(插座很危险,会触电的)宝宝们,你们家有带插头的电器吗?
师小结:家用电器上都有插头,千万不能去插插座哦!要爸爸、妈妈,大人们才能碰。
5、点击场景五:
师:再看看,小狗去干嘛啦?(开煤气灶)这样危险吗?为什么呀?你们有没有去碰家里的煤气灶啊?它们最后在干吗?(玩积木)
教师小结:回想一下,小狗去的哪些地方,做的哪些事是很危险的?它真是乖宝宝,听大人的话,不去危险的地方,不玩危险的东西,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向它学习,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6、危险的物品在哪里。
师:小朋友们仔细瞧,其实家里还有许多危险的日用品是小狗也不能碰的,我们一起帮忙当个小侦探,帮它找出来,好吗?
试试看,找对了吗?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些危险的东西。
三、和孩子们讨论,共同完成危险图片的分类。
师:今天,我们跟着小狗认识了一些危险物品和场所,学习了许多安全知识,这个月是我们幼儿园的安全月,想请小朋友来当安全小卫士,你们愿意吗?仔细看,在你们每人的座位下都有一张图片,请你按照危险、较危险、安全的要求贴入上相应的海报里,看谁分得最好。
四、结束。
邀请幼儿一起将分好的安全提示海报张贴出去。
大班健康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完整、最精彩也是最成功的长篇神话小说之一。而本次《火眼金睛》活动我将带领孩子们去领略他们心中的英雄人物。
组织形式
集体。
活动目标:
1、 发展凝神注视、能瞄准目标,用力投掷。
2、 能根据游戏情景的要求,击中固定目标和游动目标。
3、培养幼儿坚强勇敢,遵守纪律的意志品质。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有投掷的经验基础。
环境准备
沙包人手一个,投掷对象两个。
心理准备
孩子已经了解西游记的故事,知道其中的主要人物。
重点:
正确的投掷方法。
难点:
能击中不同高度的固定目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火眼金睛”孙悟空。引导幼儿一边吟诵儿歌,幼儿做动作。
1、为什么孙悟空能很快认出妖魔鬼怪?因为他看东西的时候,盯着看,仔细地看。我们来学孙悟空那样“火眼金睛”看东西好吗?
2、引导幼儿定睛看物,模仿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二、小悟空打妖怪
让我们一边念儿歌一边来做动作。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所以能很快认出妖怪。我们都是小孙悟空,用我们的火眼金睛看看妖怪在哪里?
1、幼儿扮演小猴子,教师扮演孙悟空。孩子们,我得到一个消息,猴山上来了许多怪兽,我们该怎么办?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张大眼睛看,看得清,投得准”,边做投掷动作。
3、幼儿两人一组,互相分散自由地进行抛接、投掷练习。
三、学习投掷的正确方法。
我们找到了妖怪在哪里,我们像孙悟空那样用沙包去打妖怪,你们打到妖怪了吗?怎么样才打得准?我们一起来学学打妖怪的办法。看的.清,瞄得准,用力投,打得重,才能打死妖怪。
出示四个挂在柱子上的妖怪,引导孩子用沙包去对付它们,学习正确的投掷方法。
(1) 首先让幼儿自由的进行投掷
(2) 集中讨论:怎样投才会又远又准
(3) 师生共同讨论正确的投掷沙包方法: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微微向后倾,右手拿沙包举起,投沙包的时候眼睛要看准目标,然后用力往前扔。
(4) 增加人与妖怪之间的距离,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投掷。
四、追打逃跑的妖怪
1、游戏玩法和规则
教师和一名奔跑能力较强的幼儿背上贴着妖怪形象的塑料筐,扮成妖怪,四处奔跑,其他幼儿拿纸球,跑步投向自己队的“怪兽”,比一比哪队投得多又准。
2、师生共同追逐投掷游戏
妖怪被打得哇哇乱叫,它逃跑了,我们追上去打。要注意不能打到幼儿的头。
3、庆祝胜利。
五、师生共同收拾场地结束。
活动反思:
以儿歌的形式导入,儿歌朗朗上口,孙悟空也是幼儿非常崇拜的人物,因此让幼儿当孙悟空打妖怪他们的兴趣非常的高,第一个环节:幼儿随音乐入场,幼儿随教师动作而做动作,做好了开展活动的准备工作。第二个环节:引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后让孩子们来练习投掷,这里先定点投掷再两人合作对投,既在能力上加强了难度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在此环节中教师能作为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进去,很随机的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要求。再进一步清楚的讲完游戏规则后,便开始了游戏“打怪兽”,在游戏中练习跑、双脚跳、投掷等基本功。刚开始练的时候幼儿没掌握方法,打的比较轻,进过练习,幼儿渐渐地自己摸索到方法。整节课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愿望,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活动中幼儿都打得不错。
【大班健康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健康教案05-18
大班健康教案[优]07-10
有关大班健康教案03-26
大班健康教案【热门】03-20
【精】大班健康教案03-20
大班健康教案【荐】03-20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精选】06-16
(优选)大班健康教案09-18
大班健康运动教案09-18
大班健康教案范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