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4-12-13 18:02:58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6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口手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2、初步了解4以内的概念。

  3、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材料准备:

  1、有关磁带录音

  2、画有3个鸡蛋的图片一张。

  3、乒乓球若干个,塑料筐3个(分别画有2个蛋、3个蛋、4个蛋做标记)

  活动指导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你们仔细听听是什么声音呀?(老师放录音),噢,原来是老母鸡在下蛋呢,鸡妈妈今天心情很好,下了不少的鸡蛋,想请我们小二班的宝贝们帮她数一数她下了几个蛋,

  2、老师:在帮鸡妈妈数蛋之前,先请几个数字宝宝来和我们认识交朋友。(教师逐一出示数字1、2、3、4,让幼儿大声说出这些数字)

  3、记忆4以内的数字(数字宝宝要和你们捉迷藏了,教师出示1---4的大数字卡,拿掉其中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是哪个数字不见了)。

  小朋友们,你们太棒拉,这么快就认识了这些数字宝宝,现在我们可以帮鸡妈妈数蛋了出示图片,请幼儿用右手食指点数图片上的鸡蛋数量。

  二、我们每个人都表扬一下自己,真棒。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帮鸡妈妈捡蛋的游戏。

  1、老师模仿母鸡的声音“咯咯达、咯咯达”:鸡妈妈下了2个鸡蛋。(引导幼儿用点数的方法帮助鸡妈妈捡蛋,把2个乒乓球送入有2个蛋标记的筐里。)

  2、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来然后请幼儿根据图片提示捡蛋,分别把3个球、4个球放入相应的筐中。

  三、老师小结:小朋友都很聪明,帮鸡妈妈捡回了它的蛋宝宝,鸡妈妈让我一定要谢谢你们。并给幼儿进行小奖励。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离不开操作。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在活动中我准备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4以内的'数量,并且我创设了幼儿喜欢的“帮鸡妈妈捡蛋”的游戏,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吸引幼儿,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我力求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分物体的大小,并按大小进行匹配。

  2、认识大小标记,能大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大象和老鼠的图片

  2、大小不同的两座房子

  3、两扇大小不同的门和窗、大小花朵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森林里住着一对好朋友,看,它们是谁?(出示大象和小老鼠),你们觉得大象看起来怎么样啊?(大大的),小老鼠看起来怎么样(小小的),大象喜欢大的东西,小老鼠喜欢小的东西,它们都造了一座新房子。

  二、区分大小,认识大小标记。

  1、出示两座房子。

  师:瞧,这就是他们的房子,你们觉得哪一座房子是大象的,哪座房子是小老鼠的呢?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因为大象大所以住大房子…)

  2、拿出大小不同的两扇窗户。

  师:新房子是造好了,可是还没装修呢,我们先帮他们来装上窗户吧,瞧,我这里有两扇窗户,我们应该把哪扇窗户装在大象的大房子上呀?哪扇装在小老鼠的小房子上呀?(引导幼儿说出大大的送给大房子,小的给小房子)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两扇门。

  师:恩,窗户装好了,还有门没装呢,我这里有两扇不同的门,谁来帮他们的房子装上门呢?

  4、认识大小标记

  师:你们可真棒,帮它们的房子装修好了窗户和门,房子变得漂亮多了,有两个标记宝宝也来帮忙了,瞧,一个是大标记宝宝,一个是小标记宝宝,你们猜一猜哪个是大标记宝宝哪个是小标记宝宝呢?

  师:瞧,这个标记宝宝的小手是怎样的?(展开的)这个标记宝宝的小手是怎样的(放下来的)我们也来学一学标记宝宝的动作吧。你们觉得哪个标记宝宝大哪个小啊?恩,这个大标记宝宝就送给大象的大房子,小标记宝宝就送给老鼠的小房子,你们说对吗?

  三、操作活动,贴墙纸。

  1、师:大象和小老鼠真开心,有这么多人来帮他们,可是他们觉得房子还不是很漂亮,希望我们小朋友能再帮帮他们,把他们的房子装修的更漂亮,贴上漂亮的墙纸,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个小篮子,请你们选出一朵大花一朵小花,选好了吗?大大的花送给谁啊?小小的花送给谁呀?开始吧。

  2、检验,讲评。

  师:我们来看看小朋友的`墙纸贴对了吗?为什么呀?

  师:大象和小老鼠非常感谢我们小朋友们,他们开心极了,邀请我们下次去他们的新家做客,好吗?恩,和他们说再见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设计上,我的重难点还是比较清楚的,环节也比较清晰,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也比较高,随着我的引导逐渐掌握和巩固知识点,但在语言的引导上,我缺乏对孩子语言完整性的练习,在小结和归纳时,我的语言组织也稍欠考虑,另外,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贴墙纸,由于事先提的要求不够清楚,幼儿在贴的时候将小花都贴的比较集中,使得房子看上去缺少美观性,可做适当修改。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作用,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学习牙齿的刷牙方法,养成刷牙的习惯。

  3、学习在集体活动中表达和倾听同伴的表达,初步形成乐意帮助他人的情感和意识。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富有个性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动物大嘴怪。

  2、各种甜食。

  3、小牙刷,小水杯节奏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嘴怪,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嗨,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大嘴怪,见到你们非常高兴。因为,我爱吃甜食,所以大家都叫我大嘴怪,你们好啊!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瞧,我还给你们带了些好吃的甜东西,我请大家吃。教师将分好的甜食给幼儿,并且把剩余的一些甜食一口吞进嘴里。

  幼儿自由分享大嘴怪的甜食,一边吃一边说谢谢。

  (二)大嘴怪的烦恼。

  1、引导幼儿分析大嘴怪突然牙痛的原因。

  师:哎呦,我的牙齿好痛啊!我的牙齿?教师以疑问的口气问幼儿:我的牙齿怎么了?小朋友快帮帮我。

  教师提问幼儿:A小朋友,你们说一说大嘴怪的牙齿为什么疼呀?(幼儿自由表达,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进行归纳、小结。)小朋友说是因为他吃了太多的甜食,牙齿才痛的。

  B小朋友想办法?小朋友说去医院、吃药、赶快刷牙。

  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办法,这下我可学会保护牙齿了。谢谢你们!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刷牙,怎么办呢?

  2、大嘴怪学本领。

  师:我不会刷牙,小朋友你们能帮帮我吗?。教我刷牙,好吗?

  师:小朋友我们是怎样刷牙的?

  小朋友:小牙刷,手中拿,我们大家来刷牙。上刷、下刷、里面刷、外面刷、最后喝口清清水,牙齿变得白又白。(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儿歌,进一步让幼儿自己理解儿歌。)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好啦!可是大嘴怪还没有学会,我们再教一教他,好吗?

  小朋友:好(教师一遍一遍的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幼儿分组或集体练习,进一步引发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师:教师及时归纳和小结儿歌

  (三)创编刷牙歌

  1、教师出示牙刷边做动作边讲儿歌。

  师:牙齿有上下牙,我们都要刷。(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上面上面刷刷,下面下面刷刷。

  还有里面和外面的牙齿也要刷。(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里面里面刷刷,外面外面刷刷

  最后喝口清清水,牙齿变得真舒服。(教师边说边拿水杯)

  2、出示节奏图(要求儿歌与节奏图相吻合)

  师:小朋友大嘴乖一高兴画出来了一张节奏图。

  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 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3、幼儿与大嘴怪进行titi和ta的节奏练习。(拍腿、拍手做声势动作并且分组游戏。)

  A、节奏接龙练习。

  B、分声部练习。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刚才你们教大嘴怪学会了刷牙的本领,那你们知道每天什么时候刷牙最好吗?

  以牙医生的话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刷牙常识:每天都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养成好习惯。

  小朋友大嘴怪要回家了,让我们跟他说再见吧!

  活动后的反思

  幼儿园中与教师的师幼互动关系

  新《纲要》多处提到幼儿在幼儿园中与教师的师幼互动关系,有让幼儿形成安全愉快、宽松的氛围。在本次活动中,我多次使用准备好的教具,一方面是为了给活动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最初就能感受到活动的轻松感,使他们能很快进入状况。另一方面,我觉得能给予幼儿直观形象的动作使幼儿充分、准确的领悟教师的意图。《大家来刷牙》是幼儿园一人一课活动之中的一堂公开课,我在设计这篇教案时,充分考虑了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幼儿熟悉的动物,以大嘴怪这一角色贯穿课堂,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经过调查发现,幼儿都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但事实上很多幼儿不喜欢刷牙,不知道怎样正确刷牙。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懂得如何正确刷牙,而且让刷牙有了音乐,有了乐趣。请家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牙刷、牙膏,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不能强迫,只有让幼儿意识上接受了,才能让他愿意刷牙,喜欢刷牙。教师准备好的杯子、牙刷,在教育活动中利用实物去实践,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很大的帮助。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老师的示范便能很清晰的展示在幼儿眼前,易于幼儿模仿接受。教案在班级实施后,效果很好。听课的老师普遍反映,认为这节课效果较新颖。老师也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主动的去学习。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蔬菜,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养成爱吃蔬菜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参加过菜园里蔬菜的.采摘

  2、各种蔬菜。青菜、南瓜、黄瓜、丝瓜

  活动过程:

  一、回忆采摘活动,引发活动兴趣。

  1、教师出示幼儿采摘活动的照片,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上面是谁?你们在哪里?

  二、在看看、说说中认识常见的蔬菜。

  我们在菜园里收获了许多的蔬菜宝宝,老师把它们请到了这里,我们一起去看看。

  1、老师带领幼儿参观布置在周围的采摘果实。

  提问: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的蔬菜宝宝,请你说说它们是谁?长的怎么样?

  2、幼儿集中交流。

  3、老师出示布袋请幼儿摸摸布袋里的蔬菜宝宝是谁?(大蒜头)

  4、你还见过什么蔬菜?

  三、品尝蔬菜食品

  今天食堂的阿姨给我们准备许多蔬菜做的好吃的菜,请你们来品尝。

  幼儿自由选择品尝,让幼儿说说。你吃了蔬菜什么?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性别,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

  2.能从外表辨别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点。

  3.掌握男孩与女孩正确的如厕方法。

  活动准备

  1.男孩子、女孩子卡片各一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图片,男孩、女孩厕所的图片。

  2.裙子、短裤若干(与班上的男、女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男、女孩子卡片,让幼儿观察这些图片,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二、教师帮助幼儿总结男孩与女孩的明显特点

  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是谁?教师引导幼儿辨认: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

  2.提问:你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呢?引导幼儿准确说出"我是男孩"或"我是女孩"。

  3.出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图片请幼儿再次辨认。

  四、操作活动

  1.师:这儿有许多漂亮的衣服,我们来看看哪些是女孩子穿的,哪些是男孩子穿的。(引导幼儿给衣服分类)

  2.师:请小朋友选出自己能穿的衣服(进一步帮助幼儿区分性别)

  五、说说男孩子和女孩子除了外表上不一样,还有哪里不一样

  六、引导幼儿结合性别,学会自己上厕所

  1.师:小朋友都知道自己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了,那谁知道,男孩子、女孩子是怎样上厕所的呢?

  2.教师出示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厕所图片,讲解男孩与女孩上厕所的正确方法。

  3.组织幼儿上厕所,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手感知物体软与硬、冷与热、光滑与粗糙等特征,并尝试用语言表述。

  2.能按教师的指令摸出相应物体。

  3.有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兴趣,发展触摸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布口袋若干:绒毛玩具、积木、丝瓜筋、糖果盒、热水袋、盒装冰牛奶数量各一;网球、乒乓球、橡皮泥、竹板、核桃等,人手一份;糖果、点心、冷果汁、热豆浆若干。

  活动过程

  一、摸猜游戏,感知不同物体的特征

  1.出示口袋一(内装丝瓜筋和糖果盒),感知粗糙和光滑。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吗?老师不给你们看,请你们用手来摸一摸。摸后要告诉大家你摸到了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评析:教师运用“神奇的口袋”设置悬念,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

  (2)教师邀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说一说、猜一猜,帮助幼儿准确表达触摸的感觉。

  (评析:让幼儿感知、猜想、判断、表达,凸显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

  (3)取出物品集体验证猜测,并将物品拿给其他幼儿触摸,说说感觉,再请幼儿找找、说说活动室里其他粗糙和光滑的东西。

  (评析:找找、说说给幼儿提供了迁移、拓展感知经验的机会)

  2.出示口袋二(内装冰牛奶和热水袋),感知冷与热。

  师:神奇的口袋里面会装着什么呢?悄悄告诉你们哦,是冷冷的和热热的东西。

  幼儿按教师指令分别摸出冷冷的和热热的东西,再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热的,哪些东西是冷的。

  (评析: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使得教学互动富有变化。说说生活中冷与热的东西,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表达)

  3.出示口袋三(内装绒毛玩具和积木),感知软与硬。

  师:这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藏着什么呢?

  幼儿摸出一个物体后.说出软或硬的特征,并在身上找一找具有相应特特征的东西,如软软的皮肤、硬硬的牙齿。

  (评析:幼儿在自己的身上探究、感知,既方便又有趣,体验也充分)

  小结:刚刚我们摸到了软软的玩具,硬硬的积木;热的热水袋,冷的牛奶;光滑的盒子,粗糙的丝瓜筋,小朋友的感觉真灵敏。

  (评析:对三对操作材料的特性进行总结,便于幼儿准确获得事物特征的关键经验)

  二、集体操作,巩固已有的感知经验

  1.听指令摸物体。

  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神奇的口袋,就藏在你的椅子底下,把它找出来吧。

  幼儿按教师指令取出相应物体,如:请小朋友摸出和老师手上一样的东西(网球),说一说网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请一位幼儿从袋中取出一物,发出指令,要求同伴摸出和他手上一样的东西。

  (评析:听指令摸、说,是对前面经验的巩固运用,同伴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听语言描述摸物体。

  师:请把这些东西都藏到神奇的口袋里,我们玩个更难的游戏。老师说,你们摸,看谁摸得又对又快。神奇口袋东西多,伸出小手摸一摸,摸出一个光滑的、硬硬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一块竹板,听语言描述继续游戏)

  (评析:该环节难度加深了,适度的挑战利于幼儿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小结:小朋友从神奇的口袋里摸出了硬硬的、光滑的竹板,硬硬的、粗糙的`核桃,软软的、毛毛的、粗糙的网球,你们真厉害。

  (评析:总结是对幼儿经验的再一次提升,利于幼儿的准确表达,同时也能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与成功体验)

  三、自选食物,体验生活中的美味与快乐

  师:小朋友今天的表现很棒,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美味的食物,每人上来选一样,告诉老师和旁边的小朋友,你选的食物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是冷冷的,还是热热的。

  幼儿享用美食,体验生活的快乐。

  (评析:该环节回归到生活化的真实情境,不仅让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也进一步巩固、提升了本次活动中获得的感知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10

幼儿园小班教案07-05

幼儿园小班的教案03-28

(经典)幼儿园小班教案08-26

幼儿园的小班教案06-17

幼儿园小班教案09-04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班语言《下雪了》教案模板09-06

[荐]幼儿园小班教案07-10

【优秀】幼儿园小班教案07-06

【精选】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