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安全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全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知道走楼梯的正确方法:一手扶栏杆,一手摸小肚子;紧跟前面的宝宝;一步一步上下楼梯,不跳;
2. 尝试用正确的方式走,并说说感受;
3. 获得有序上下楼梯的愉快体验。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宝宝平时上下楼梯的视频;
经验准备:宝宝在园经常上下楼梯;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请宝宝看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有谁?在干什么?(播放刚才宝宝上下楼梯的'视频)
2.师幼讨论找出其中宝宝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宝宝自己说出其是否正确和应该怎么做。
3.学习儿歌通过儿歌进行自我指导:
扶栏杆,摸肚子;你先我后别着急;一步一步下楼梯。
4.组织宝宝练习上下楼梯(周老师用相机拍下)
5. 再次观摩视频教师引导宝宝发现自己的进步,同时看看还有哪些欠缺,予以指出,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改善。请宝宝大胆自由表达
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知道病从口入,做到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等简单的卫生 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照片、健康卫士照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导幼儿了解不卫生的食品引发的身体状况。
1、以“教师“的“心情变化”引出话题。
猜猜老师为什么会肚子痛?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老师不舒服的原因。
小结:贪吃东西会生病的。
二、观察路边小摊做点心的照片,引导幼儿懂得不吃路边的小食。
1、你觉得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
2、照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他们卫生吗?
小结:路边做的食物虽然很香,但是一点也不卫生,而且也没有营养。一些颜色的'很漂亮的食物里面有很多色素,吃了会中毒的。所以我们不能去买路边的小吃。
三、以关爱老师的健康,引发幼儿懂得爱吃蔬菜和水果等有营养的食物。
(1)老师身体不舒服了,怎么办呀?
(2)吃哪些食物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小结:少吃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能让我们的身体很健康。
安全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中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本节教学可以说是本章的一个小结,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内容都能用于解决本节所涉及的问题,本节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做到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掌握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亲自下厨烹饪。
2、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亲自为长辈烹饪可口的饭菜,关心长辈的饮食和健康。
2、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从目标可以看出,学生要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那么前提就应从例子上也能判断出怎样的饮食是不合理,怎样的饮食是合理。这种合理最后归纳为能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包括了对食物的成分和吃的量的一个认识,是日常生活常识、信息与现有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教材开展了一个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是把情感与知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应用和造就了亲子活动的沟通平台。
所以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和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营养问题是不容任何人回避的,关系到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人体的消化方面的知识。本节知识与学生自身健康密切相关,学生有感性认识。但现代中学生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实践能力都较差。据此本节课教学定位于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的升华。提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等查找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布置观察生活实践,增加生活常识性知识。通过为亲人设计食谱,鼓励他们亲自到市场购买原材料,在家长的.协助下亲自烹饪,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并通过此活动学会关爱身边亲人。同时通过关注食品安全的真实事件,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从而在生活中关注食品安全,关注家人健康。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不单纯是向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体现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上的价值,促使学生养成合作、分享、关爱他人、孝敬父母、有责任感的良好个性品质。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扮演服务者(即为学生制备必要的课件),合作者(即协助学生完成探究的主题),引导者(即对学生的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完善),参与者(即参与学生的调查、讨论和交流),组织者(即与学生一同汇总材料为课堂展示做准备),为学生展示个性搭建平台,注重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的空间与层次。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实物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1、准备小品《不吃早餐的坏处》;
2、学生早餐和正餐情况的调查报告;
3、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拍相片、整理评价意见;
4、收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
5、制作有关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手抄报;
6、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
7.第1小组(5人)制定调查表,调查本班同学饮食习惯并归纳分析。
第2小组(会做饭菜的学生)根据膳食指南,为家庭中的长辈设计一份食谱,记录长辈的评价;
第三小组(约20人)向父母或医生等咨询怎样注意食品安全,汇总。
第四小组(余下的学生)收集食品包装袋,归纳购买食品应该关注什么?
提前一周准备,明确小组中的分工,人数过多的大组要继续分成小组,确保人人参与,任务明确,调查表的制作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
教师:1、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教学需要;
2、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开展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
3、电视报刊中有关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信息;
4、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并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或录相带;
5、指导学生制作手抄报;
6、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言:80年代的富人比肚子,90年代的富人比房子、车子,现在的富人比什么呢?
安全教案 篇4
目标:
l.知道并记住几个特殊用途的电话号码,练习在相应情景下运用。
2.巩固对数字0、l、2、4、9的认识,学习从左向右排序。
准备:
1.教具:110、114、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头饰各一个,电话机一部,多媒体课件。
2.学具:电话号码卡片人手一份(用带绳子的夹子夹好,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1、2、9、O、4数字卡片若干。
过程:
一、提问讨论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一――着火了的小黄狗家。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拨打119电话求助,并能较清楚地说出地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准确地说出地址。)
(2)小黄狗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屋顶上出现火苗。)用什么办法才能把火扑灭?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消防队的叔叔呢?(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打119电话求救。)
(3)教师出示卡片“119”,请幼儿在自己的数卡中找出l、1、9,并按顺序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19”。(如拨打正确。画面上出现消防车,火苗消失。)
(5)教师小结:我们如果遇到火灾要及时打119电话,向消防队的叔叔求救,这样才能很快将火扑灭。但我们不能随便拨打这个号码,只能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拨打。
2.出示多媒体画面二――小猪的家,猪妈妈生病躺在床上。引导幼儿了解并记住急救中心的电话120,并能说清楚病人的情况及具体的家庭住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
(2)猪妈妈生病了,小猪应该找谁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能尽快找到医生呢?(拨打120电话。)
(3)教师出示“120”卡片,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2、0,并按顺序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20”。打电话时雨点说明小猪妈妈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拨打正确并说出具体住址后,画面上出现救护车。)
(5)教师小结:由于我们及时拨打了急救中心的电话。猪妈妈很快被送到了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现在猪妈妈已经康复了。
3.出示多媒体画面三――站在雪地里的小松鼠,家里的窗户开着。引导幼儿知道遇到困难或坏人时可以打110电话,找警察叔叔帮忙。
(1)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
(2)下雪了,小松鼠为什么不进屋呢?它发现了什么?
(3)遇到坏人应该怎么办?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警察?(拨打110电话。)
(4)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l、l、0,并按顺序排列。
(5)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lO。先请个别幼儿拨打,然后全体幼儿拨打。重点说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
4.出示多媒体画面四,引导幼儿根据场景与所需拨打的电话进行连线,巩固所学知识。
二、游戏
请幼儿挂上电话号码卡片,与同伴交流卡片上的号码,从而明白拿“llO”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队员,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并进行模拟表演,加深印象。
延伸活动:
讨论: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电话号码怎么办?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使之明白可以拨打114查号台询问,这样就能又快又准确地知道想要的电话号码。
安全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一年一度的暑假即将来临,在漫长的暑假里,孩子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特此设计此活动。
考虑到孩子未真正懂得暑假的含义,于是,在活动的前端,便设计了让孩子了解“暑假”这个词语的含义。以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让孩子对暑假这个词汇容易理解和接受。由于孩子大多是在家里过暑假,这便需要家长对安全知识有深刻的认识,需要家长认真配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于是,我便设计了让家长填写一份《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借助家长的力量帮助加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 使孩子了解暑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2、 通过讨论,激发孩子向往过暑假的情感,教育孩子愉快、合理地过暑假。
3、 培养孩子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40份(附后);《暑假俱乐部》手册40本(摘取手工制作、数学操作、智力开发等书本装订而成);安全图片每人一套;蜡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 使孩子了解暑假的含义,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孩子过暑假的兴趣。
1、 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孩子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暑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孩子动脑筋想问题。
2、 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 教师总结暑假的含义:这个假期是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暑假,暑:就是热的意思。
二、 组织孩子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暑假,培养孩子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 教师引导孩子:“暑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 孩子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
3、 那么在暑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孩子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
4、 出示各个家长填写的《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挑选几个家长所写的暑假安全知识,提问孩子:可以这样做吗?不可以做这些事情吗?运用家长的话语来帮助提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加认真、投入地参与活动。
三、教师总结暑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 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游泳。
(2) 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 夏天的太阳毒辣,不能到太阳底下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的皮肤。
(4) 吃冷饮时,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
(5) 吃西瓜时,要把瓜洗干净,请爸爸妈妈切好西瓜,吃的时候不讲话,以免瓜子呛人,还要防止西瓜汗流到衣服上,另外,不可乱扔西瓜皮。
(6) 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7) 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请孩子看安全图片操作。
每个孩子一套安全图片,请孩子在正确的图片上打上对号,错的图片打上错号。
五、延伸活动:
发给每个孩子一本《暑假俱乐部》手册,要求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孩子的一日活动,安排孩子做手册中的作业,并带领孩子去游泳、旅游等,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安全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了解离园的程序,知道离园前要收拾物品。
2.知道离园时要向小朋友和老师说“再见”,树立礼貌意识。
活动准备
1.男孩手偶。
2.摇铃。
3.书包、书本、玩具。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
1. 出示男孩手偶,表示离园的`时间快到了,手偶假装收拾书本、玩具等物品,并把活动室里的物品放好。
2. 摇动摇铃,表示现在离园了。
3. 请幼儿和手偶说再见,手偶也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4. 请幼儿尝试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可以伴随自己喜欢的动作。
活动评价
1.离园前知道收拾物品。
2.离园时会说“再见”。
活动建议:
1.将幼儿在园里快乐生活和活动的环节做成照片展,放在活动室门口,启发和鼓励幼儿借助照片进行讲述。
2.在离园环节,要及时鼓励幼儿礼貌和规范的离园行为,温和地纠正幼儿的不适宜行为。
【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大班《安全》教案10-23
安全《乘车安全》教案07-19
安全安全的玩教案10-30
安全教案07-30
小班安全教案用电安全09-18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吃药》11-20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乘车》03-28
大班《马路安全》安全教案06-27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溜冰08-14
中班安全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