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班语言教案汇编八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画面情景,理解狼和小猪的情绪变化。
2、采用单页、多页、跳页的多种阅读方式,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提高解读画面的能力
3、感受故事的诙谐,体验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悬念导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P1:大家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这只小猪看上去怎么样?猜猜小猪要干什么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师:大家仔细来看看吧?
二、集体参与式阅读,幼儿大胆讲述故事的发展情节。
1、幼儿观察画面讲述P2-P6的画面内容。
P2:师:哇!你发现了什么?狼为什么要藏起来?
师:看到一只又白又胖的小猪走来了,他们会怎么想?狼和狼之间又会怎么说呢?
(幼儿猜测狼的心理活动)
师:小猪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幼儿猜测小猪的心理活动)
P3:小猪刚一说完,哎呀,怎么啦?
师:狼是怎么出来的?(冲出来的)有多少只狼?
狼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师:他们一边冲一边嘴里还说什么?(冲啊,弟兄们—)
师:看到这么多狼追来了啊,小猪有什么反应?
师:看来小猪今天遇到的麻烦可大了,真是太糟糕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P4:小朋友仔细看,这三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狼追猪)
师:小猪是怎么逃的?往哪边逃?谁能够用一个恰当的词来说一说?
(理解词东逃西窜)
师:小猪东逃西窜,害怕极了边逃边会喊什么呢?
师:100只狼追1只猪,你觉得狼会追到猪吗?
P5:小猪怎么啦?这只可怜的小猪看着狼群慢慢逼近,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大家看狼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100只狼都想吃到这只小肥猪,怎么办?
(引导幼儿说出狼讨论怎么吃猪)
教师小结:小猪吓得全身发抖,他会不会被这群狼吃掉呢?想知道答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
P6:结果怎么样?
2、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高潮部分。
师:怪了,小猪为什么没有被狼吃掉呢?在这当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猜猜看!(幼儿猜测故事发展情节)
师:是不是你们猜的那样啊?我们来看看故事中是怎样讲的?
(快速浏览P7-P11)
P7:就在狼群越逼越近的时候,有一只狼,站了出来,这只狼在狼群中有什么地位?他作了一个什么手势?他会说什么?
师小结:这只狼手一挡说:“我们有100只狼,而猪只有一只,我们每只狼,只能分到一丁点,怎么会吃得饱呢?”原来狼是嫌猪太少,根本填不饱肚子,就在这个时候,小猪听了狼的话,会怎么想?
P8:小猪想到了一个什么逃生的好办法?它真的会找100只小猪来吗?
P9:狼答应小猪的办法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狼对小猪怎么说的?
P10:天黑了,星星都出来了,狼还在等啊等啊,课时小猪一人没有出现。
师:故事的结尾就是小猪在家很惬意的睡觉了。
3、幼儿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小猪吗?为什么?
师:刚开始狼看到小猪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最后呢?
(引导幼儿讲述狼由“充满希望”到“无奈失望”的表情变化)
小猪被狼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最后呢?
(引导幼儿讲述小猪由“恐惧害怕”到“舒适惬意”的表情变化)
三、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1、幼儿讨论故事的名字?
2、教师出示故事书的封面,介绍名称。
四、师幼共同梳理故事,并完整讲述。
结束:孩子们,在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危险的事,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多动脑想一想办法,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会解决的,就像这个可爱的小猪一样。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引导幼儿想像讲述,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对社会各种职业有一定的了解,萌发热爱劳动者的情感。
(三)人格目标
培养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积极地表现自己,养成耐心倾听他人说话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画纸、水彩笔、木偶。
(二)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对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已有了大胆的想像和尝试性讲述经验。
三、活动过程
1.提问题引导幼儿想像讲述。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分别请幼儿讲讲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2.启发想像。教师操纵木偶,以木偶口吻讲述:假如我是一名设计师,我要设计一把伞,它不但能遮雨,而且能带着我上祖国各地,甚至飞上月球呢!这把伞能变得很小很小,像一支钢笔,它又能变得很大很大,下起雨来,几个小朋友站一起都不会淋着。你想打电话给你的好朋友吗?只要撑开伞,不仅能听到朋友的声音,还能看到人呢!你们想要一把这样的伞吗?别急,将来我一定努力设计出来。
3.请幼儿讲述“假如我是……”鼓励幼儿大胆想、大胆说,充分发挥想像,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幼1:假如我是护士......
幼2:假如我是老师......
幼3:假如我是解放军......
幼4:假如我是科学家......
......
4.活动延伸 主题绘画:假如我是……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看专题片《未来的科学技术》,并进行讨论。
五、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
六、环境中渗透 在活动室内提供各种职业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熟悉他们。
七、家庭中渗透 带孩子上街,引导幼儿观察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情况。
八、活动评价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运用“如果······就”的句式学讲故事中的对话,并尝试仿编。
活动准备:
多媒体,PPT,图文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叫《逃家小兔》(出示画面),你们知道“逃家”是什么意思吗?森林里住着一只淘气的小兔子,它很想离家出走,有一天,它对兔妈妈说:“妈妈,我要跑走啦!”
1)关键提问:听了小兔子的话,你觉得兔妈妈心里会怎么想?
2)教师小结:兔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找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二、感受故事,学讲句式
过渡语:小兔子可不想被妈妈找到,它说,如果你来找我,我就变,让你找不到我,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想变成什么?
1、画面一:小鱼和捕鱼人
1)关键提问:小兔在哪里,它变成了什么?兔妈妈该怎么办呢?(出示捕鱼人画面)兔妈妈在干吗?兔妈妈的鱼饵和我们平时用的鱼饵一样吗?她为什么用红萝卜做鱼饵?
2)教师小结:兔妈妈想得可真周到,她用了自己宝贝最爱吃的食物。
3)教师运用故事中的“如果······就······”的句式进行表述,并出示图文.
4)幼儿集体学讲对话。
2、画面二:石头和爬山人
过渡语:淘气的小兔又有了新主意。
1)关键提问:瞧,这是一座怎样的山?小兔又变成了什么?你认为她会对妈妈怎么说?(出示图文卡,引导幼儿运用句式学讲“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变成高山上的一块石头,让你找不到我。”)
2)关键提问:刚才兔妈妈是捕鱼的人,这次它会变成什么?兔妈妈变成爬山的人,它带了哪
教师小结:每个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到哪里,妈妈的心总会牵挂着孩子,妈妈的目光总会跟随着孩子。
2)感谢妈妈
今天是感恩节,在这样一个特别的节日,听了这样一个有趣而温馨的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会对你的妈妈说什么呢?那我们回家把对妈妈的爱向妈妈表达出来吧!
些东西去找小兔?它为什么要带那么多东西?
3)教师小结: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妈妈也要找到小兔,因为孩子,是妈妈心中最深的牵挂。
4)师生扮角色学讲对话。
1、画面三:小花和园丁
过渡语:接下来小兔还会变吗?你认为小兔会变成什么?
1)关键提问:小兔变成了什么?兔妈妈在做什么?园丁会做些什么?
2)教师小结:兔妈妈变成园丁,给小花浇水施肥,让小花更好地长大,每个孩子都是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慢慢长大的。
3)请幼儿两两结伴自主扮演角色运用句式练习对话。
三、表达表现,尝试仿编
过渡语:这真是一场有趣的捉迷藏。
1)教师出示图文卡片,总结以上三个句式。
2)出示画面自主仿编:
过渡语:瞧,小兔还在不停地变。
天空中的一只鸟;大海里的一艘船
3)幼儿个别交流
四、完整欣赏,迁移情感
过渡语:故事里的小兔还变成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关键提问:你喜欢兔妈妈吗?为什么?小兔一次又一次的逃跑,兔妈妈很不放心的一次又一次找到它,让宝贝回到了自己的怀抱,是不是只有小兔的妈妈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2、 知道画面中松鼠的动作及背景线索,能说出画面的季节。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并能与他人交流、分享。
二、活动准备
PPT《小松鼠的大尾巴》
三、活动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出主角
1、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开动小脑筋立即猜出来的?
“小动物,真奇怪,小松果,它最爱,大尾巴,真可爱。”小朋友们猜出它是谁了吗?(出示小松鼠图片)
2、“原来真的是只小松鼠啊,你们真棒!谁来说说小松鼠长的怎么样呀?(引导幼儿说出最大的特点:大尾巴)(教案:)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你觉得小松鼠的尾巴像什么呀?”(让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原来小松鼠的尾巴像那么多东西,那这条尾巴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第一、二幅图,用开放性提问让幼儿理解画面情节。
1、出示画面①:
(1)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松鼠,小鸡,雨伞,小花)哦,有人看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小花,那这些漂亮的花都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啊(春天)?那天气怎样啊(下雨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天空下起了雨)?
(2)小松鼠遇见了谁?(小鸡) 小鸡它怎么了?(被雨淋湿了)——引导幼儿感受小鸡被雨淋湿后的状态。
它们两个在干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自由猜想)(3)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扮演小松鼠,老师是小鸡,我们来看看小松鼠会说什么。
再请其他幼儿说说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对小鸡说什么。
(4)小松鼠为什么会帮助小鸡挡挡雨?——师:小松鼠是个很热心、又很爱帮助别人的人。
(5)小鸡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开心),为什么?——师:受到别人的帮助很开心,遇到了小松鼠这样热心又很有爱心的`好朋友感到很温暖。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根据画面①讲故事。
3、出示画面②:
(1)在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太阳,小松鼠,蜗牛)
(2)这个太阳怎么样啊?(很大,很红)这么大的太阳,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啊?(教师做出很热的夸张动作),什么季节到啦?(夏天)
(3)我们看看,谁也和我们一样,都热得出汗了?(小蜗牛)那小松鼠在干什么呢?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尾巴在动,在给小蜗牛扇风)
(4)有谁愿意根据这个画面,给我们讲讲小松鼠和小蜗牛的故事?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根据画面②完整讲述。
(三)引导幼儿观察第三幅图,请幼儿两两分角色自由讲述、表演。
1、出示画面③:
(1)现在,就请你找一位自己的好朋友,根据这幅画面,两个人一起来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可以加上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来演一演。
(3)请两名幼儿上台表演故事。
(4)分别请底下其他扮演小兔和小松鼠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2、看来,小朋友们刚刚都讲了一个快乐又好听的故事,那我们现在就一起用和第一、第二幅画面一样简单的句子,把这个故事完整讲一遍。
(四)请幼儿猜想冬天,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并联系自身说说如何帮助别人。
1、我们知道春天,小松鼠用它的尾巴为小鸡挡雨;夏天,小松鼠用它的尾巴为蜗牛扇风;秋天,小松鼠用它的尾巴为小兔扫落叶。(教案:)那冬天,天很冷,你们猜,小松鼠又会用它的大尾巴干什么?
2、幼儿进行猜想,出示图片④,鼓励幼儿讲述小松鼠用大尾巴当被子盖的情节。
(五)带领幼儿边看图边完整地讲述故事。
1、故事我们都讲完了,可是故事的名字还没有呢,谁可以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2、我们大家一起来完整的讲述这个《小松鼠的大尾巴》故事吧。
(六)活动延伸:
1、原来,小松鼠的尾巴有那么多的用途,小松鼠用它的大尾巴帮助了很多人,给别人带去了快乐和温暖,自己也得到了快乐。那我们小朋友平时肯定也会经常帮助人,想一想,你都是怎么帮助别人的?(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事例进行表扬鼓励。
2、教师:你们喜欢小松鼠吗。我们也要像小松鼠一样,做个爱帮助别人、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的人。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掌握游戏玩法,能根据词语中的字进行接龙,丰富词汇量。
(2)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3)能根据词语中的字进行接龙,丰富词汇量。会首尾相接的方法又快又准地进行词语接龙。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词语卡片若干
指导要点:
(1)教师出示一张词语卡片,请幼儿根据词语的第二个字进行组词,并把第二个词的卡片杰在第一张后面,依次接龙,引导幼儿发现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
(3)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游戏,要求幼儿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丰富幼儿的词汇。
(4)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
活动反思:
今天我们的小朋友表现的棒极了,而且说了这么多的词语接龙,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好多这样词语可以玩这种接龙游戏,这就需要小朋友在平时多读书,多增加词汇量,就可以玩这种游戏了。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一玩接龙游戏,看谁说的多。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鸟禽类动物的嘴巴外形和某些工具的相似之处,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2.通过阅读绘本,初步了解鸟禽类动物的嘴巴外形和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的关系。
3.激发阅读科学绘本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PPT课件,大图书一本,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小燕子》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引发兴趣
1.幼儿欣赏歌曲《小燕子》,引出小燕子。
2.说说小燕子。
(二)观看视频,引出绘本。
1.观看视频(2-4页),视听结合,进一步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
2.引出绘本,观察封面,了解书名。
(三)阅读绘本,认识小燕子和它的朋友。
1.提出阅读要求。
2.幼儿自主阅读。
3.幼儿集体阅读,提升经验。
●将各种鸟类的图片放在同一画面,引导幼儿从自己认识的、感兴趣的`说起。
●关键问题:你想介绍小燕子的哪个朋友?它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这样的嘴巴有什么特别的用处?(追问:它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
●可以将生活在树林里的啄木鸟和山雀,生活在河边的鹭鸶、水鸟和鸭子,放在一起观察、比较、讲述。
4.幼儿翻阅图书,完整欣赏故事。
(四)激发了解更多的动物朋友的兴趣。
教学反思:
幼儿预期表现
能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燕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仔细观察图片。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时间:
故事《谁来帮助他》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出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2、体会故事中各角色在困难时获得帮助的心情,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情感。
3、认读重点字词:迷路、火光、小屋、雨点。
活动准备:
小图书人手一册、小字卡、蜡烛、大图书、大字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森林吗?"请幼儿想一想森林里住着哪些小动物?提出问题"有一只小狐狸遇到了困难,有谁来帮助他吗?"将幼儿引导到故事中。
二、自由阅读1、幼儿自由阅读小图书,教师提出阅读要求:一页一页从前往后安静的看,看看图书中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可以和同桌小声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故事中出现了哪些角色?他们之间有些怎样的联系?鼓励幼儿讲述故事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
三、大图书阅读。教师组织幼儿集体阅读大图书,学习理解故事内容。
1、阅读封二和第一页。小狐狸在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小狐狸的表情。会有谁来帮助他呢?幼儿回答时教师随即出示大字卡"迷路"。
2、阅读第2~12页。
是谁来帮助小狐狸的?想一想火光能给小狐狸带来什么?你们见过火光吗?你见过的火光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教师出示大字卡"火光"。火光遇到了什么困难?为什么?这时,教师可点亮一支蜡烛,吹一口气看看火光会熄灭吗?证实风和火光之间的关系。猜一猜火光会得到谁的帮助呢?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出示大字卡"小屋"。除了小屋,你认为还有谁能够帮助火光?说说你的理由?有了前面的.铺垫,接下来让幼儿讲述小屋和小鱼遇到的困难。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雨点"。小狐狸最后有没有顺利的回到家?他现在的心情如何呢?小结:原来,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帮助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教师朗读故事一遍,幼儿完整欣赏。
4、教师和幼儿一同回顾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试着用故事里的语句讲述,教师随机出示大句卡:让我来帮助你吧,小狐狸。
四、交流讨论:
1、故事中有谁帮助了谁?如果是你在场,你会去帮助他们吗?
2、你喜欢故事中的谁呢?谈谈你的理由。
五、游戏活动:谁来帮助他。
教师出示大字卡"火光"问:火光宝宝找不到朋友了,谁来帮助他呢?幼儿举起小字卡"火光"回答:让我来帮助你吧,火光。以此类推。
六、结束活动,幼儿有序收书,整理物品。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广告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了解广告的各种类型。
2.能模仿和创编有趣的广告语。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收集各种广告资料。
2.准备几段幼儿熟悉的广告片段,不同形式的广告图片。
3.几件供幼儿表演的,幼儿熟悉的物品,如书包、水彩笔、挂图等。
活动过程
1.播放广告视频,引出我们知道的广告。
(1)播放几段幼儿比较熟悉的'广告,激发幼儿兴趣。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广告。
(3)集体讨论:广告在生活中的作用,为什么要做广告。
小结:为了宣传自己的商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购买商品,才要做广告。
2.广告的各种形式和分类。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里见过各种各样的广告。
幼儿:马路边、超市里、玩具店、快餐店、汽车上,等等。
(2)除了电视广告,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广告,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播放投影让幼儿了解其它形式的广告)
教师小结:报纸广告、传单广告、扇面广告、车身广告、霓虹灯广告等广告类型。
(3)引导幼儿说出见到的商品广告有哪些?
幼儿:汽车、服装、感冒药、肯德基、洗发水、3D彩泥,等等。
(4)将各种商品广告进行分类。
教师小结:汽车广告、食品广告、药品广告、玩具广告等。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广告,它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3.幼儿模仿广告用语。
(1)"童年不同样,巴拉巴拉"。
(2)"尝尝欢笑常常麦当劳"。
(3)"欢迎来到缤纷的智高3D彩泥世界。
4.幼儿设计广告用语。
(1)将准备好的不同物品,分别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观察其特征,并为自己的物品设计一句广告语。
(2)要求:广告词里必须有产品名称和特点。
5.活动延伸。
(1)请幼儿当小演员,手拿自己选择的物品上台表演(播放相应音乐),说出广告词,教师稍作辅导。
(2)游戏:热闹小商店。
收集幼儿手中的物品,请几名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扮演顾客,销售商品。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7-16
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09-18
大班语言识字教案03-21
大班语言教案11-06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10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03-30
大班语言种瓜教案04-01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10-31
大班语言教案11-05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