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

时间:2024-12-21 20:14:09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安全教案范文汇总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安全教案范文汇总4篇

安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育,让师生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地震,防传染病、防爆、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等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前段时间汉源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学校外康藏路上也时有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

  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开学初我们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1)、怎样预防地震

  (2)、交通安全教育

  (3)、严禁携带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到校

  (4)、春季传染病的预防。

  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小组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Du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不坐超重、超载车辆以及无证、无牌和人力货三轮车辆。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不带手机、游戏机、学习机等贵重物品到校,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5)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

  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

  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

  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要相互关爱。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安全教案 篇2

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社会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现在生活好了,可出的安全事故也逐年增加。因为人们对安全的意识还远远不够。种种的安全事故,往往是在无意的.瞬间发生的,谁也无法预料到,它就会悄悄地降临在你身上,当你真正意识到已经晚了。在这里,我们倡议如下:

  一、交通安全

  凡是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不能骑自行车到学校,骑自行车要遵守规则。不要随意横穿马路,或在马路上玩耍,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二、防溺水

  结合当前天气炎热的情况,学生游泳要有大人陪同,不能私自到河滩、水库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严守规则。

  三、饮食安全

  不允许买街头摊点的食品(尤其是校门口流动摊点的食品)、饮料,不喝生水,不吃未经过冲洗或未去皮的水果,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以防止食物中毒。

  四、校园安全

  不允许同学们带易爆、易燃物品及锋利的刀具进校门。课间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奔跑。

  五、消防安全

  不使用打火机、火柴等打火工具玩火放火,注意热水器、煤气灶的规范使用。爱护公共财物,不破坏各种消防设施,电路设施。学会简单的自救自护方法。

  同学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格规章制度,确保安全学习;关注安全,关注生命;安全是效益是保障。让我们自觉遵守交通等规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一人安全,全家幸福!让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行动起来,做个安全小卫士。在自己做好的同时,还要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不安全行为,做好宣传工作。因为我们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在有限的时间里,你注意了安全,你就获得了更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安全教案 篇3

  不挤不抢好朋友

  【活动意图】

  小班的幼儿初入幼儿园,还没有培养起排队等待、轮流喝水、洗漱、如厕的意识,常常会出现拥挤、碰撞、推拉等现象,这样不但会影响幼儿的正常活动,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如摔伤、碰伤、抓伤等。因此,本活动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目标】

  知道洗漱、喝水、如厕时,不争抢、不推挤,会等待。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不推挤》,图片《哪些宝宝做得好》。

  2、《幼儿用书》第18—21页。

  【活动过程】

  1、阅读《幼儿用书》第18—21页,或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不推挤》。

  (1)请幼儿说一说:

  看到了什么?那些小朋友是怎样洗手的?大家感觉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为什么?

  (2)小结:洗手时,人多水龙头少,小朋友不能同时洗手,所以要排队等待,不能拥挤、争抢、推拉。

  2、引导幼儿了解在幼儿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

  (1)请幼儿说一说: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做哪些事情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喝水、如厕、玩滑梯等。)

  (2)组织幼儿学习儿歌《不推挤》。

  先教幼儿学习儿歌《不推挤》。幼儿熟悉儿歌后,可以将儿歌中的“洗洗手”替换成其他内容,如,上厕所、滑滑梯等。

  (3)阅读《幼儿用书》第18—21页,或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哪些宝宝做得对》。讲讲谁做得对,谁做的不对。

  3、情景练习:排队轮流喝水。

  (1)请幼儿按男孩、女孩进行分组到喝水处排队轮流喝水。

  (2)小结:当很多人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排队等待,不争抢、不推挤,这样就不会出现被挤倒、碰伤等现象。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轮流如厕、洗手、喝水、玩滑梯的意识和习惯。

  附:儿歌

  不推挤

  洗洗手,不推挤,

  小心滑倒伤自己,

  排队等候别着急,

  安安全全记心里。

安全教案 篇4

  小班幼儿入园半年,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都很弱,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我们小二班将安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让孩子在日常的生活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保护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在队伍中掉了鞋要离开队伍到圈内提鞋。孩子们喜欢挤到门口去玩,喜欢开门、关门‘不免会出现挤手的情况,老师便利用外出活动、进入教室的时机教给幼儿正确的开关门的方法。入厕、接水、洗手时要排队,地上的小脚印,提醒幼儿要耐心等候不要拥挤。

  一、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二、活动准备:

  提供若干组成对的安全行为与危险动作的图片如:“用树枝打闹”、“投掷小石头”、“挥动小刀”等,教案《安全教案2》。提供若干个安全品或危险物的实物与卡片,如:空药瓶、易碎物(卡片)、尖锐物(卡片)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伴随动感的音乐带领幼儿做律动,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分组感知讨论,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1)出示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图片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玩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玩好吗?也许会发生什么事?(会摔跤、会打痛、会从玩具架上掉下来等等)那你觉得应该怎么玩,小朋友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幼儿大胆交流)(2)帮助幼儿整理生活经验,了解避免危险的方法: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玩危险物(如鞭炮、玻璃);正确使用玩具、工具(如剪刀);不追逐打闹等。

  2、寻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1)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动时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午睡室、卫生间都有许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装水的保温桶等等.(2)小朋友两两结伴去寻找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3)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后,为不安全的地方贴上红色警告标记,提醒孩子注意。

  (三)活动结束幼儿集体或分组操作实践,利用日常生活或创设特定情景,让幼儿学习保护自己身体安全的行为。(1)小心关门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为什么会哇哇大哭?”“应该如何地小心关门或开门?”并请个别幼儿示范(2)安全使用剪刀强化巩固日常生活中自我安全保护行为,为奠定良好的习惯打基础。

  (四)活动反思幼儿能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能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但孩子年龄小,我们在生活中还要多提醒,不断地进行随机安全教育,让孩子切实学会自我保护。

【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大班《安全》教案10-23

安全《乘车安全》教案07-19

安全安全的玩教案10-30

安全教案07-30

小班安全教案用电安全09-18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吃药》11-20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乘车》03-28

大班《马路安全》安全教案06-27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溜冰08-14

中班安全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