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健康教育教案模板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教育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健康教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在集体面前用动作来表现生活中洗澡的过程。
2.体验与同伴一起模仿洗澡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 洗澡歌的磁带, 沐浴露瓶一个,玩具小狗一只。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刷牙、洗脸、梳头》,导入活动。
师:我们一起来刷牙、洗脸、梳头好吗?
我们刷牙、洗脸洗好了,现在我们来洗澡,好吗?
师:爸爸妈妈平时在家给小朋友洗澡,是怎样洗的`呢?
2.引导幼儿讲述并模仿洗澡的过程。
请个别幼儿讲述并模仿动作,引导幼儿一起跟做。
3.幼儿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洗澡一遍。(动作有所变化)
4.刚才我们洗澡时,忘记了涂沐浴露,我们用沐浴露再洗一次,好吗?
5.以游戏化的口吻,请小动物来检查幼儿是否洗干净了,适当的提出小手、肚皮等地方没有洗干净,要求重心再洗一次。动作变换。
小结:小朋友洗澡洗的真干净,现在,我们和小狗一起来跳舞,好吗?活动活动放《晚安》的音乐,幼儿和小动物一起跳舞。
健康教育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纲要》在健康领域指出"幼儿应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康安全的成长对幼儿来说最重要,保护牙齿是生活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吃糖及零食并不会太大程度的影响健康,甚至孩子不喜欢刷牙,家长就随着他们。对保护孩子的牙齿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我发现班上有部分幼儿已经有蛀牙。开展保护牙齿的活动迫在眉睫!我们园是礼仪特色园,我觉得有必要把本次活动与礼仪相结合,所以就设计了两个木偶——白牙宝宝和黑牙宝宝,让孩子们感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说说、做做让幼儿明白刷牙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体验刷牙的正确方法。
3、通过帮黑牙治病,让幼儿感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三、活动准备:
1、用纸盒做的带有表情的白牙、黑牙(里面有糖、剩饭菜、零食、细菌图片)手偶各一个。
2、故事《白牙与黑牙》PPT,牙齿模型一个,牙刷一把。
3、音乐《刷牙歌》,数码照相机一部。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白牙和黑牙手偶,引出课题。
1、教师手偶表演:嗨!小朋友们好!我是白牙宝宝,你们瞧我白白的,多漂亮!黑牙宝宝不高兴了,说:"我黑黑的才是最漂亮的!"我漂亮,我漂亮……,就这样白牙宝宝与黑牙宝宝吵了起来。
2、教师提问:白牙宝宝和黑牙宝宝为什么会吵架?(它们都认为自己漂亮)
你们觉得谁漂亮呢?你喜欢谁呢?(白牙宝宝)为什么?
3、小朋友们都说白牙宝宝漂亮,喜欢白牙宝宝。黑牙宝宝不高兴了,大声的哭了起来!黑牙宝宝别哭了,我们请你一起看一个小电影吧!
(二)看故事《白牙与黑牙》PPT,让幼儿明白刷牙的重要性。
1、木偶白牙和黑牙和幼儿一起看PPT。
2、看完提问:
(1)为什么白牙洁白又神奇?黑牙为什么愁眉苦脸、而且又脏又臭?
(2)谁是牙齿的好主人?你是怎样做牙齿的好主人的?
(3)谁喜欢吃糖?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牙齿,怎样才能当牙齿的'好主人?
3、你们想帮助黑牙宝宝,让他变成白牙吗?让我们一起帮助它吧!
(三)出示黑牙,找出蛀牙的原因。
1、教师:黑牙宝宝你现在知道你不漂亮的原因了吧!原来你得了龋齿,生病了才会变黑的,让小朋友们帮你治病好吗?
2、幼儿找出黑牙宝宝生病的原因,让我们来看看黑牙里到底有什么?请几名幼儿从黑牙的身体里找出糖、食物残渣、零食、细菌等等。
3、原来,黑牙里有这么多脏东西,才会引来蚜虫,把牙齿蛀掉的。我们一起帮黑牙宝宝想个办法好吗?幼儿回答(应该早晚刷牙,少吃零食,晚上睡前不要吃东西等等)。
(四)播放《刷牙歌》,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让幼儿感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1、一看刷牙的正确方法。(出示牙齿模型)
老师示范刷牙的动作(一颗一颗慢慢认真的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刷干净!)
2、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刷牙吧!(幼儿和白牙、黑牙木偶一起刷牙)
3、黑牙宝宝终于变白了,高兴的笑了。他还谢谢我们小朋友呢?(谢谢小朋友!)
我们应该怎门说?(不用谢!能帮助你,我们很高兴!)
(五)我们的牙齿刷的干干净净,白白香香的,让我们和牙齿宝宝一起拍一张最美的照片传到上去,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我们白白的牙齿好吗?(教师带幼儿到户外自由摆造型拍照)
(六)活动结束。
健康教育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活动准备】
芝麻糖、调羹、镜子、杯子、水、脸盆等。
【活动过程】
1、请客吃芝麻糖:过新年的时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今天请你们吃好吗?(幼儿品尝芝麻糖)
2、送礼物,照镜子:我还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你们看看是什么?(镜子)今天我们来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齿)牙齿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齿上去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黑芝麻从牙齿上赶走呢?
3、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4、教师总结: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有牙刷,就让我们来漱口吧。
5、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请个别幼儿听口令做动作。集体听口令做动作。
6、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
7、让客人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健康教育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在活动中跳的动作和协调能力。
2、引导幼儿积极参加玩盒子的活动,大胆创造玩盒子的新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盒子。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热身准备
(1)带孩子进入场地,按一定的.距离四散站好
(2)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活泼、轻松的准备操。
2、创设情境,探索创新。
(1)师: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盒子可以怎么玩,有哪些玩法?
(2)师:大家各自找一个地方,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
幼儿分散,独立或合作探索盒子的各种玩法,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3)集体练习跳的活动。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做好示范。
(4)游戏“占盒”。幼儿听音乐自由自在地站在场地上做各种动作。当老师说“占盒”,全体幼儿迅速地找到一个盒子双脚站在打开的盒子内。游戏重复,等幼儿熟悉游戏后可以让幼儿自由组合两人或三人站一个大一点的盒子。
3、放松活动。
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放松动作开火车回教室休息。
健康教育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尽管具有了一定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但是仍然需要继续锻炼、继续提高。另外,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也需要不断的加强,因此,我们设计了户外活动《蚂蚁搬豆》,既锻炼幼儿的体能,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
活动:蚂蚁搬豆
活动目标:
1.学习团身蹲走基本动作。
2.巩固手脚、手膝持物钻爬的基本动作。
3.提高身体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拱形门若干、沙包、纸箱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整队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随音乐《健康歌》进行热身运动。
二、导入部分:
1.“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个好办法,活动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
2.学习团身蹲走基本动作。
讲解团身蹲走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掌握要领,身体直立,膝盖弯曲做下蹲姿势。
三、游戏过程:
1.语言导入:蚂蚁妈妈买了许多豆豆,妈妈要请把它运到洞里去。扮演蚂蚁妈妈,幼儿扮演小蚂蚁进入游戏。
2.游戏开始:场地起点线处备有沙包若干,场地上布置彩色拱形门若干,折返处放有准备装运送来的沙包的纸箱等。“小蚂蚁”每人一个沙包,将沙包放在后背和其他的地方,手脚和手膝爬,同时钻过拱形门,到达后将沙包放在纸箱里,蹲着走回来,游戏继续。
3、待往返两次后,改变游戏方式。幼儿自由结对,两两组合,合作搬豆,搬豆的方式方法可以自由创编,可以抬、可以用背靠背的方式等等。(鼓励幼儿创编新的`方法)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跟一起玩蚂蚁搬豆的游戏,并创编更多的玩法。
五、带领幼儿做整理运动,并整理好活动器械,培养幼儿活动后整理器械的好。
健康教育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经常剪指甲,了解到生水是不卫生的,并培养学生喝开水的习惯。
教学重点 养成饭前便后吸收。不喝生水的习惯。
难点 培养学生饭前便后吸收的习惯。
教具 显微镜、载玻片 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 板书:手的清洁。
提问:你觉得你的手干净吗?
(我们用手写字、画画、拍皮球……手上沾了很多细菌,所以我们要注意手的清洁。)
二、 怎样清洁双手呢?
1、 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时使用肥皂。
2、 要及时修剪指甲。
3、 保护手帕清洁,做到每天洗,随身带。
三、请一位用作手的同学,从手指上取下脏东西。
放在显微镜下让同学们观察,教育学生保持手的清洁。
四 、读课文。
1、取河水样化验,让同学们看看,明白喝生水是不
卫生的。
2、看图。
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要看医生?
教育同学们要养成喝开水或纯净水的习惯。
3、读课文。
4、作业:
①怎样保护手的清洁?
②为什么不能喝生水?
板 书 设 计
手的清洁 饭前便后洗手
不要喝生水
教学后记
2册 课题 人的器官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这一课,使学生们对自己的身体外表各部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并初步了解眼、耳、鼻、口的主要功能。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眼、耳、鼻、口的主要功能。
难点 认识身体的各部份。
教具 酒精、水、醋 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 你认识我们的身体吗?
看图,老师指出身体的四个部分:头、颈、躯干和四
肢。头部又有眼、耳、鼻、口。
二、 请一个同学上讲台,老师分别指出身体的各部
分。再请同学指出同学身体的各部分。
三、 我们的身体各部分有什么用呢?
(说说做做)
1、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教室里的一切就看不见了。(说说眼睛有什么用。)
2、把酒精、水、醋摆在讲台上,请几个同学上来闻。再请同学把鼻子捂住,于是什么气味也闻不到了,也不能用鼻子闻了。
(说说鼻子的作用。)
3、请同学用手把耳朵捂住,声音就听不见了。再请同学说说耳朵的作用。
4、把嘴闭上,我们就不能说话和唱歌了。
四、 教读课文。
背诵人体4个部分的名称。
五、 看图,画出图中小朋友头部缺少的部分。
六、 作业:
人的身体分拿几个部分?
板 书 设 计 眼
头 耳 颈、躯干、四肢
鼻 口
健康教育教案 篇7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声带”是人体重要的发音器官以及它是如何发声的。2。认识声带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好声带?
教学重点:认识=声带所处人体的位置及声带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教学难点;如何教育学生坚持长期不懈的保护好自己的声带
课前准备:一幅放大的'声带结构图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新一学期的健康教育课开始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
二、学习新课:
1.同学们,我们平时唱歌、讲话、读书所发出的声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怎样发出的?为什么发出的声音有高有底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学习的内容。
2.请大家摸一摸自己的喉部,当你说话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不说话,你的手还有感觉吗?大家试一试以后再回答我的问题。
学生回答,讨论。教师进行纠正。
3.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喉部里面为什么会震动?为什么有震动就能发声?
人的喉部就是喉头,喉头有个疙瘩叫喉结,它是由软骨构成的,在它里面,平铺着两片薄膜,叫声带,俗称嗓子
4.提问:有声带就能发出声音了吗?光有声带还不能发声,因为声带里面还有肌肉,平时不说时肌肉是放松的,声带也是放松的,两条声带间的空隙大,就好象是开着的大门一样,有谁知道哪幅图是开着“大门”的?
人们在讲话、唱歌时,喉头的肌肉收缩,拉紧两条声带,中间只留下一条窄窄的缝,就好象是开着的小门一样,有谁知道哪幅图是开着“小门”的?
5.现在我们再看插图,当气体从小门从出时,这时声带会怎样?
6.教师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些人由于种种的原因了声带松弛,缝隙增大,气体冲上去但振动不大,所以发出的声音低沉、沙哑,当然才唱歌也就不好了。同学们想一想拥有有一幅好嗓子呢?
从现在起为了嗓子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回答、讨论,教师一旁辅导)
三、布置作业:
1、你应该怎样保护嗓子?
板书设计:
1.保护声带
“嗓子”怎样发声:肌肉收缩缝振动气
流强弱
怎样保护“嗓子”:不要。。。不要。。。。
课后小结: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有了了解。同时也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护嗓子的方法
【健康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健康教育教案07-16
健康教育教案06-07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11-09
健康教育优秀教案03-27
小学健康教育教案05-27
小学健康教育教案【经典】06-14
小学健康教育教案02-23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05-24
健康教育主题教案09-12
安全健康的教育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