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11-16 14:58:1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中班教案集合七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提高幼儿投准的能力

  【活动目的】

  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性,练习幼儿大肌肉灵活性,巩固幼儿对数序的理解。

  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碎花布头、压膜好的小花、棉花、大米、竹竿、旧蚊帐头、粗铁丝。

  制作方法:

  1、用粗铁丝围成圆,用即时贴缠绕固定,并用旧蚊帐或纱帘用铁丝固定成网兜型,在铁丝下方用竹竿固定,把压好膜的小花用针先缝在边上装饰,捕蝶网即成。

  2、用碎花布制成蝴蝶形状的沙包(中间装米,外边用棉花包裹)既有重量又不会伤到幼儿,把数子卡片固定在蝴蝶上即可。

  适合年龄和地点:可在户外或室内体育活动中进行,适合3-5岁幼儿

  操作方法:

  1、3-4岁幼儿可一人拿网,一人扔蝴蝶,投到网中。

  2、4-5岁幼儿可按数序投蝴蝶沙包至网中。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通过感知春雨——这一自然现象,理解雨水与万物间的关系,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在观看动画短片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看看、讲讲、做做中学习诗歌,认读“小雨点”、“张嘴巴”、“摇尾巴”、“向上拔”、等字卡,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录有风声、雨声、小鸟叫声、青蛙叫声等……)。

  多媒体课件。

  字卡(“小雨点”、“张嘴巴”、“摇尾巴”、“向上拔”)。

  活动过程:

  导入,并感知春雨。

  (1)、教师以愉快的口吻说:小朋友,春天到了,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声、雨声、小鸟叫声、青蛙叫声等……)。

  (2)、对了,春天吹来了小雨点,小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3)谁会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沙沙沙)认读字卡“小雨点,沙沙沙”

  2、通过师生双边活动,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在沙啦啦的小雨中,花儿慢慢地开放,张开嘴巴快乐地喝着雨水;鱼儿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摇着尾巴嬉戏;远处青青的禾苗茁壮成长……)。

  观看动画短片的同时,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小雨点,沙沙沙,唱着歌,落在哪里?花儿变得怎么样了?花儿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幼儿用完整话说出: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认读字卡“张嘴巴”,并要求幼儿做动作。

  小结:花儿喝到了雨水,高兴极了,张大了嘴巴(引导幼儿学做花儿,边读短句边做动作:花儿乐得张嘴巴)

  (2)小雨点还落在了哪里?鱼儿变得怎么样了?从哪里可以看出鱼儿很开心?

  认读字卡“摇尾巴”,谁来学学小鱼摇尾巴的样子?(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说短句: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小雨点,沙沙沙,落在池塘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3)这是什么?(禾苗)它在干什么?(生长)禾苗为什么张得这么快?好像被拔起来似的?

  认读字卡“向上拔”并用道具示范。

  (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最后小段: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了得向上拔)

  3、学习诗歌

  教师:小雨点,沙沙沙地唱着歌,一会儿落在花园里,一会儿落在池塘里,一会儿落在田野里,像个顽皮的小朋友,把春天打扮得真漂亮,我们一起来学《小雨点》这首诗歌。

  (1)带领幼儿边看动画边朗诵诗歌。

  (2)出示字卡,让幼儿在朗诵时巩固这些词。

  诗歌表演

  请幼儿在朗朗的诗歌声中,贴上字卡分别饰演“小雨点”“鱼儿”“花儿”“苗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诗歌的美。

  结束活动

  创编新的诗歌:小雨点,沙沙沙,它欢快地唱着歌,又会落在哪儿呢?(树林,草地,小朋友身上……)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幼儿对自然界中一切都充满好奇,尤其是四季变化过程,年年岁岁周而复始中,蕴含万物生命奥秘轮回。于是我利用新春伊始,设计了“春天来了”这个主题活动,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春天气息、大自然美丽。

  活动目标

  1、让儿童通过看图、讨论、理解春内容。

  2、能用语言、绘画抒发情感。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情感。

  4、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绘画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春天主要特征、抒发对春情感、提高语言能力和绘画能力

  难点:能用绘画表达对春天情感

  活动准备

  1、大挂图、大字卡

  2、幼儿用书、录音带

  3、相关春天图片资料(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

  活动过程

  活动(一)春天走来了

  ①出示大挂图,请幼儿看图说话;

  教师:“美丽春天来到了,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这里有一幅关于春天图画,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看见了什么?”

  幼儿:“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小朋友”

  教师:“柳树到了春天有什么变化?什么颜色?小鸟在干什么?春风吹过来,柳条怎样回荡?什么花儿开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其它事物变化,并逐句引出儿歌

  教师:“小朋友说得对,你们看柳条发出嫩绿新芽,在春风中来回荡漾,小鸟高高兴兴地唱起了歌,桃花也开满了枝头,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

  ②播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朗读儿歌

  活动(二)字宝宝乐园

  ① 请幼儿打开书,边听录音边用手指划读

  ② 玩字宝宝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教师:“咦?怎么儿歌中有字宝宝不见了呢?原来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呢。”请幼儿一起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字宝宝××就回来;哈哈,××回来了!”

  活动(三)绘画

  ①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春天图片资料(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

  ②讨论春天美景,启发幼儿扩展思路,并用画笔画出更多春天景象、春天颜色。

  ③ 指导幼儿初步构图,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简单画法等。

  活动延伸:

  ① 请家长周末带幼儿春游,发现更多春天秘密。

  ② 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增添有关春天图片。

  ③ 带领幼儿播种各种种子,观察其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

  1、春天是万物复苏季节,在幼儿园周围和大自然中变化万千,柳条抽芽、

  桃花盛开、春雨绵绵、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景象去寻找有关春天秘密,在暖暖春风里去踏青,享受大自然美景。在这里我通过儿歌 “春天来了”让幼儿了解春天主要特征,培养幼儿对春天喜爱以及对大自然探索兴趣。

  2、通过一系列以幼儿为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用观察方法、敏锐眼睛去感知和发现春天变化、人们活动、生物生长变化等,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本节课选自主题《我喜欢》这是一节非常有趣的后动教学,通过对本活动的学习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的好奇心。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蛋、剥蛋、吃蛋、找蛋、品尝美味的鸡蛋菜肴等知道蛋的基本知识,进一步了解蛋在生活中的营养价值。

  2.在剥蛋的过程中,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度。

  3.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之中丰富自己、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说蛋、剥蛋、吃蛋、找蛋、品尝美味的鸡蛋菜肴,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认真,耐心的态度。

  难点:让幼儿知道鸡蛋的基本知识,更进一步了解蛋在生活中的营养价值。

  活动准备

  生、熟鸡蛋、各种餐具、美味的鸡蛋菜肴、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说蛋

  1. 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什么?——教师出示鸡蛋

  2. 你们都知道是鸡蛋,那你们知道的鸡蛋里面是怎么样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生鸡蛋图片。

  3. 那鸡蛋里面是不是和小朋友说的一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二)吃蛋

  1. 让幼儿通过动手剥蛋了解蛋的结构(蛋壳、蛋清、蛋黄)

  2. 通过吃蛋让幼儿知道鸡蛋的吃法(煮、炒、煎、蒸等)

  3.提问:小朋友平时喜欢吃蛋糕吗?(导出含有鸡蛋的食品)

  4. 通过课件展示含有鸡蛋的食品。

  (三)游戏

  1.找蛋(通过课件上的图片,让幼儿找出鸡蛋或含有鸡蛋的食品,并说出食物后面的卡通图片.)

  (四) 鸡蛋的营养

  1.提问: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鸡蛋,而且还这么喜欢吃鸡蛋做的食物?(答:鸡蛋有营养).

  但是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在家里或幼儿园里有挑食的现象,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营养专家,我们一起听听他告诉了小朋友们什么.

  (五) 品尝鸡蛋的菜肴

  1.让小朋友们观看老师带来的食物。(虎皮蛋,蛋宝宝饼、鸡蛋炒柿子)。

  2.品尝美味的鸡蛋菜肴。

  (六)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不但了解了鸡蛋,学会了剥鸡蛋还知道了鸡蛋的营养价值。那小朋友们回家后每人准备一个鸡蛋壳。下节课老师带你们做蛋壳宝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从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学会技能,以达到获取经验、建构概念,培养能力的目的。 目标贴近孩子的生活。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说蛋、剥蛋、吃蛋、找蛋、多媒体课件等、引发幼儿的积极性。准备充分、选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本次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导入过程中并没有吸引孩子,特别是老师总是在帮孩子们回答问题。

  通过交流让我对原有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我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完善自己。我会在以后不断的努力,取长补短,也谢谢大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名称:跳舞的小人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幼儿根据现有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已有经验和大胆的想象力,大胆进行跳舞小人的构造。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

  小树枝、橡皮泥、果核、果壳、毛线、钢丝球等

  活动过程:

  1、 幼儿跳着愉快的舞蹈进场,并讨论都有什么好看的动作,引出主题。

  2、 请幼儿欣赏各种舞蹈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讨论、观察,开阔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1) 舞蹈演员的手臂动作。

  (2) 舞蹈演员的腿步动作。

  (3) 舞蹈演员的服装。

  (4) 舞蹈演员的表情。

  3、 幼儿观察各种材料的'形状、颜色,讨论可以做舞蹈小人的哪些部位。

  4、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启发。

  5、 开一个舞蹈小人展览会,请幼儿看看自己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了孩子音乐美的享受。《纲要》和《指南》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谊。以往的传统音乐活动都是固定的教唱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为了让幼儿在自然游戏下边玩耍边学会演唱,所以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小猴真淘气》,活动中借助点兵点将的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学习游戏的正确玩法;通过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感受到音乐游戏中互动交往的快乐,真正的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过程中,尝试有节奏地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3、在游戏过程中,懂得应该养成不乱扔脏东西的好习惯。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猴手偶2个,音乐伴奏。

  2、师幼围坐成圈。

  【活动重点】

  能理解歌词,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正确的'玩游戏,有节奏的轻点同伴,能创编出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导入情境,激趣导入。

  师:森林里,有一只淘气的小猴,有一天,他吃完西瓜就把西瓜皮一扔,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

  1、感知歌曲,理解歌词。

  (1)教师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一遍、

  (2)理解歌词、

  提问:这只小猴吃了什么?

  吃完西瓜然后呢?

  结果滑到了谁呀?(先滑到了……又滑到了……)

  2、倾听范唱,唱完时出示手偶。

  (1)教师清唱歌曲一遍。

  (2)教师跟钢琴范唱,唱完出示另一只手偶。

  (3)师幼游戏。

  A、教师在圈中边唱边示范“找小猴”的游戏,并提问:我是怎么样找到他的?

  B、教师示范唱最后一句,唱至最后一个字“呀”时,手偶停留在一位“小猴”头上。

  C、教师第五次演唱歌曲,并完整示范游戏。

  3、学唱歌曲,幼幼游戏。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找乱扔西瓜皮的小猴呀?(想)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唱歌边一下一下地做点数动作。

  (2)幼儿和同伴之间开展游戏,学唱歌曲。

  (3)玩游戏2—3遍。

  4、添加“小猴滑到情节”,继续学唱。

  师:原来是这2只“小猴”乱扔了西瓜皮,西瓜皮先滑倒了熊大伯,又滑倒了鹿阿姨,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教师再次示范,在“找小猴”的基础上,添加“小猴滑倒”的情节,听音乐旋律做旋转的动作,音乐一结束,便摆出痛苦的滑倒造型,口数“五、四、三、二、一”后方可起身。

  (2)请1名幼儿上来表演。

  师:我们在滑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懂得保护自己千万别摔伤自己,滑倒是很痛苦的,我们一样要表现出痛苦的表情。

  (3)请2名幼儿上来示范滑到的造型,并坚持至全体幼儿给倒数5个数方可起身。

  (4)教师邀请1名幼儿“找小猴”并让被找到的幼儿扮演“小猴滑倒”的造型,完整游戏1遍。

  5、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师:小朋友们模仿的都不错,你们知道小猴为什么会被滑倒吗?因为他乱扔了西瓜皮,小朋友们如果有垃圾了应该怎么办呢?

  三、反思评价

  师:这个游戏已经玩了很多遍了,现在有个问题需要你们思考,你们觉得会唱这首歌了吗?你们可以先想一想,觉得会唱的小朋友请举手,待会唱给大家听,不会唱的可以坐在位子上,倾听别人演唱。

  四、表演唱

  1、请四位幼儿在圈内表演唱。

  2、教师再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演唱。

  3、全体幼儿演唱,活动结束。

  4、集体表演唱

  结束语:

  猴儿们表现的真不错!今天我的小猴们已经有点累了,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

  教学反思:

  歌唱本应该是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可是每次学习新歌,孩子们的兴趣都不浓厚,积极性也不高,很难让孩子们都开口快乐的唱起来,实在让我头疼。该如何激发孩子们的歌唱兴趣,开启他们歌唱的快乐之门,让他们愿意唱、喜欢唱、自然地唱呢?我陷落了沉思……又是一节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这是首曲调简单,情节有趣,又贴近幼儿的生活歌曲。讲述了小猴在吃完西瓜后,乱扔西瓜皮,结果滑倒了熊大伯和鹿阿姨,最后害得自己也滑倒了的故事情节。活动开始,我顺手弹奏着孩子非常熟悉的音乐“比比谁最棒”。与往常一样,刚在课间游戏的孩子们一个个散开了,以飞快地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坐位并随着音乐做着简单动作,只有刚才还在玩“点兵点将”游戏的有几个孩子,似乎没有玩尽兴。“哎,真好玩,我都还没轮到呢?”“我们等下继续玩吧。”慢慢吞吞有些失落的回到座位上。我感到有些不妙,似乎打断了孩子刚快乐游戏的情绪,让我于心不忍。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幼儿使用筷子的基本方法。

  2、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喜欢使用筷子的情感。

  3、了解筷子的种类和区别,如(不同材质、长短、粗细)等。活动准备:幼儿每人自带一双筷子、筷子舞音乐、贴有标价的分类盒、各类食品、人手一双消毒过的筷子、擦手纸巾等。

  活动过程:

  一、 说一说:各种各样的筷子。

  师: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双筷子,下面我们把你的筷子介绍一下。

  幼1:我的筷子是爸爸从国外带回的。

  幼2:我的筷子是竹子做的。

  幼3:我的筷子上有“喜”字和“万事如意”。

  幼4:我的是象牙筷。

  幼5:我的筷子上有象斑马一样的花纹。

  师:你们观察真仔细,和旁边小朋友介绍介绍,你的筷子是什么样的?还有的小朋友没介绍呢。幼儿 和旁边小朋友两两讲讲。

  师:我们把筷子轻轻放在桌上,不发出声音。我们带来的筷子是各种各样的。现在请小朋友把筷子和别的小朋友的放在一起,看看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幼1:筷子有各种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白色的`,是五颜六色的。

  幼2:身上的花纹不一样。

  幼3:有的是用木头做的,有的是象牙筷。

  师:请幼儿把用木头做的举出来,木头做的比较普通,也多。有一种用特殊的材料不锈钢做的,叫“不锈钢筷”。老师也带来了一双筷子,用布袋装着,是用特殊金属材料做的,叫“银筷”,问:银还可以做什么?

  幼1:银可以做银戒指。

  幼2:银可以做挂件。幼……

  师:要是把筷子放到娃娃商店去卖,怎么放?出示10元、5元、2元的篮子。 老师的银筷放入10元篮子,还有的呢?

  幼1:象牙筷、不锈钢筷放入5元篮子。

  幼2:木筷、竹筷放入2元篮子。师:现在可以放入商店里卖了。

  二、 玩一玩:筷子游戏。

  师:筷子能够发出声音呢。从桌子底下把筷子拿出来吧,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敲。全体幼儿听着音乐玩:筷子打节奏 师:筷子还变出东西呢。你们看老师变成了小兔。边说“筷子筷子变小兔”边把筷子放在头上变成小兔的耳朵。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幼:变出房顶、望远镜、小提琴、二胡、蜜蜂……当幼儿说到抽香烟时,老师的随机很好,说抽香烟影响身体健康,我们不学。

  三、 练一练

  筷子的使用(提供各种食品)。师:平时生活中,筷子最常用的是什么?到了中班我们都学会用筷子吃东西了,今天我们用筷子吃东西,看谁不用另一手帮忙夹住东西不掉桌上。提供的东西有圆的、长的食品。师:提醒幼儿把玩的筷子给老师,到旁边去擦擦手。全体幼儿练习使用筷子。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精选)11-06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的教案06-10

中班教案(精选)09-04

中班教案[经典]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