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8-18 16:00:2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数学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小班数学教案锦集八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教案目的】

  1、初步感知、了解量的保留与面积守恒的概念。

  2、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思维能力。

  3、能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运用重合、拼摆的方法来比较两组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案准备】

  1、教学挂图五幅:分别为两个大小相同而位置、颜色、排列方式不同的几何图形或图形拼图、投影仪、小兔图片一只。

  2、操作材料: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图片、幼儿用书、垫板若干。

  【教案流程】

  一、设置情节,引入课题。

  师:春天到了,小兔要到花园里去种花了,我们跟着它一块儿到花园去吧!

  二、运用重合的方法,感知面积守恒。

  A、图形面积不因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①出示挂图一(两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请幼儿判断大小。

  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一样大?(取下两个正方形,用重合的方法比较大小)

  ②“超级变变变”,将其中一个正方形变成黑色,请幼儿判断大小,并说出原因。(同样用重合的方法进行验证比较)

  ③小结:图形的大小不会因为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B、图形面积不因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①出示挂图二(两个大小、颜色、位置均相同的长方形),请幼儿判断大小并用重合的方法进行比较。

  ②“超级变变变”,将其中的一个长方形改变摆放位置,请幼儿判断大小并说出原因。(请幼儿用重合的方法进行验证比较)

  ③教师小结:图形的`大小不会因为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C、图形面积不因颜色、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出示挂图三(两个同样大小、颜色、位置相同的三角形),过程同上。

  三、运用拼摆的方法,感知量的保留。

  A、出示挂图四(两个大小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形状不同的图案),请幼儿判断大小,并说出原因。

  B、引导幼儿观察图案的构成,并比较构成图形的大小。

  C、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运用拼摆的方法进行图案间的比较。

  D、引导幼儿寻找更为简单的办法比较两个不同形状图案的大小。(计数)

  E、教师板书构成图形的数量,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并小结。

  小结:原来,用相同大小、相同数量的图形拼出来的图案,虽然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却是一样的!

  四、运用计数的方法,感知量的保留。

  A、出示挂图五(两个排列方式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也不同的图案),请幼儿判断大小,并说出原因。

  B、引导幼儿观察图案的构成,并比较构成图形的大小。

  C、引导幼儿运用计数的方法进行不同形状图案间的比较。

  D、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拼摆的方法检验比较结果。

  五、操作活动:

  提示语:小兔真高兴,它送了一些花圃给小朋友们,让我们都去种花!

  A、书面练习:请能力较弱幼儿完成书面练习,描述结果并说出理由。

  B、拼花园:给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数量不同的三角形拼图片(6-8片),两人一组,各自进行行拼摆,并比较大小。

  ①先数一数,自己有几块三角形的图形片?

  ②再比一比,自己与朋友的三角形一样大吗?

  ③再拼一拼,拼出自己最喜欢的花园。

  ④最后说一说,自己的花园和朋友的一样大吗?为什么?

  六、请几组幼儿上来用投影仪展示操作结果,讲述比较结果,并用拼摆的方法验证结果

  七、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3以内的数数。

  2、学习单位量词,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卡片

  2、1—5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出示图片,你们找找看图片上那些东西只有一样?

  (请幼儿上来边点边说。)

  教师:一只小猪、一个水桶、一块肥皂、一条裤子……

  2、教师:那你们再看看那些东西是有两样?

  (让幼儿个别回答,说出物品的单位量词,如果幼儿一开始说不出来,教师可以帮忙提醒。)

  3、图片上有数字“1”和数字“2”表示的.东西,你们看看有没有用数字“3”表示的呀?

  (幼儿个别回答)

  二、认识数字

  1、刚才你们找到图片里有一只小猪,一块肥皂,那你们看看这张原点卡片用什么数字宝宝

  来表示啊?为什么?

  (教师出示圆点卡片。用“1”来表示,因为有一个圆点。)

  2、教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原点卡片,你们找找谁是这两张卡片的好朋友?

  (幼儿个别上来操作)

  三、编数数歌

  1、教师:现在老师有一首很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学呀?

  2、教师范念:

  你数1,我数1,1只小猪来洗澡;

  你数2,我数2,2条毛巾擦擦背;你数3,

  我数3,3滴水珠淌下来。

  3、提问: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幼儿个别回答,教师)

  4、教师:你们一起来跟我念一遍儿歌好不好啊?

  四、

  今天我们学会了3以内的数数,还学了数数歌,你们回家帮这首数数歌编一套动作,明天来幼儿园告诉我好不好啊?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记得陆老师曾在我们班试教一节数学课,我被孩子的专注而吸引,孩子们很喜欢操作,也喜欢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于是,心里就有点小冲动,我也要上节数学课!因为至今为止,一般公开课,我还没有尝试过数学活动,比较偏科。于是,我打算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呈现一节数学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对孩子来说,同样激发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小班数学活动:《复习3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复习1--3的数字和排序,正确感知和操作3以内的数量。

  2、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小动物模型、点卡和数字卡、玩具图片、点卡"糖葫芦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念数字儿歌《手指谣》。

  2、师:《手指谣》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啊,我们就邀请了小动物们到我们班级来做客。

  二、学习按序点数。

  1、师:喵喵喵,是谁啊?(出示1只猫、2只狗、3只兔子。)2、师:小猫有几只啊?小狗呢?小兔子呢?

  3、教师鼓励幼儿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2、3。

  4、教师出示相应的圆点卡,让圆点卡和小动物对应。

  5、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3只小兔子吧。你们说,从哪边开始数呢?

  6、教师带幼儿从左往右数两次。

  7、我们这里有三个数字(1、2、3),我们帮她们找朋友吧,应该跟哪个小动物做朋友呢?

  反思:

  1、目的.明确也完成得较好,可改为“感知4、5的数量”更好些。

  2、设计的环节围绕目标而实施;活动层次性十分明显:复习→学习→应用→生活中应用。

  3、情境性强、游戏性突显:以小刺猬为背景贯穿始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4、教玩具美观、实用,易于操作。

  5、幼儿学习主体性要再加强一点,操作应注重全体幼儿,复习3、感知4和5的环节最好是面向全体。

  6、挂图应该往下移一点,幼儿才贴得到。

  7、小白兔应该贴在背景图的中部,刺猬贴在下部,便于幼儿操作。

  8、 “找朋友”的环节应该验证一下。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正确获得大小、差异变化的知觉。

  2、在活动中能大胆进行尝试。

  3、 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方体玩具、包装盒

  活动过程:

  1、游戏:“搭火车”

  (1)幼儿尝试游戏。

  师:“小朋友们瞧,老师带来了好玩的积木宝宝。”

  “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感知立方体及它们的不同。活动中,幼儿说出了“上面有许多正方形”、“它们大小不一样!”“有小的、有大的!”)

  “你们想玩吗?”“我们玩一个搭火车的游戏吧!”

  “看看哪个宝宝能干,搭的火车漂亮!”(老师先不提要求,让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注意发现是否有幼儿按规律进行排序。)

  (2)讨论小结。(在幼儿的活动中发现规律,既肯定了幼儿的探索,又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音乐集中幼儿、观察选择能按大小顺序排列的'火车)

  师:“**宝宝搭的这列火车真漂亮!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搭的。”

  (3)老师示范。

  师:“老师也想玩一玩这个游戏。宝宝们看,老师也来搭火车!”

  “看看谁最大?让它做火车头!再找个大的做身体,找哪个?看看,还有谁大?搭上去。再找哪个?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

  2、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

  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

  你们喜欢糖吗?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1、猜糖。

  教师: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了,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

  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

  2、手指夹糖。

  教师: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

  现在,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三、装糖游戏:

  1、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

  2、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3、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

  【活动结束】

  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价值取向:

  1、认识各种用品,扩展幼儿的知识面。

  2、比较物品的大、小,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三种物品比较大小,感知大小的相对性。

  材料设计:

  1、画有三个格子的底板一张。

  2、实物图片:各种生活用品(椅子、房子、桌子、衣柜、锅子、杯子、钮扣)

  3、实物图片:各种汽车(卡车、小轿车、救护车、消防车、面包车、双层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

  玩法提示:

  1、两位幼儿一起玩,一位幼儿负责在底板上放上三张卡片,分别放在三个格子中,另一位幼儿说出谁最小。(交换角色游戏)

  2、卡片要不同放置,如:椅子、房子、桌子(椅子最小)而房子、衣柜、桌子(桌子最小)。

  指导要点:

  1、能够根据物品的实际大小来判断最小,不受画面的干扰。

  2、引导幼儿说出实物的名称,并进行比较大小。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直观比较两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图卡直接比较图卡人物的高矮。

  活动准备:

  高矮不同的玩偶数个。

  人物图卡数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准备数个能站立的玩偶,拿出两个(高矮差异大)提问:说说看XX和XX,谁高?

  2、幼儿直观比较两玩偶的高矮,并回答。

  3、教师请两位幼儿到前面比较高矮。(先找两位身高差异较大的.,再找两位身高差不多高的。第二种情况时,幼儿如果回答“一样高”也可以。)

  4、教师将幼儿每三人分成一组,请幼儿两两互相比较(以背对背站在一起的方式),另一个人轮流练习判断。(教师可以到幼儿旁边询问谁高谁矮)

  5、教师那出两张大型的人物图卡,展示在黑板上(两人的距离放远一点,不易直观地比较出来)。教师提问:这两个娃娃,谁比较高?

  6、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代表地面,并说明:你们和其他同学比身高的时候,都是站在地上比的,所以娃娃图卡要比身高,脚也要先对齐,再看谁比较高。

  7、教师重复5、6的操作,那出其他的人物图卡重新布题。

  8、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教师提问:有3个娃娃要比身高,猜一猜,手上拿故事书的娃娃和拿积木的娃娃哪个比较高?

  9、请幼儿拿出娃娃图卡,将手上拿故事书的娃娃和拿积木的娃娃图卡放在框框中比一比。

  10、教师提醒:比身高时,娃娃的脚要对齐框框中的底线。

  11、幼儿任意选择2个娃娃图卡,重复练习判断高和矮。

  12、教师可以在角落摆放身高不同的玩具数个,让幼儿不断练习比较。

  小结:让幼儿了解和同学比较身高的方法,以及操作娃娃图卡比较身高时,脚要对齐底线的做法。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活动准备:

  超市用的柜台,里面有各种玩具、食品、文具等、篮子若干、小兔的家背景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好不好?你们喜欢去吗?超市中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每 人买3个,要一边买一边数数。

  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一边买一边数。幼儿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买的.什麽,买了几个。

  2、你们买了东西以后还要赠送你们一个。一边赠送一边问幼儿:你买了几个?(3个)3个在添上一个是几个?幼儿尝试用语言回答:3个再添上1个是4个。

  把买来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数一数有几个(点数)

  3、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小兔子好不好?(一边送一边说:我送小兔子4个玩具。)

  4、让幼儿自己添数

  刚才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了小兔子。现在我们自己来买喜欢的东西好吗?请小朋友每人拿3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一边拿一边数。回来摆在桌上。

  老师问:你们有几个玩具?(点数)

  老师想让你们每人有4个玩具,在添上几个就是4个了?请你们去拿。(幼儿自拿)。告诉我3个添上1个是几个?(尝试回答:3个添上1个是4个)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5-17

[优秀]小班数学教案10-24

小班数学教案(必备)08-05

(热)小班数学教案08-09

小班数学教案(必备)07-28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07-20

小班数学教案圆形10-14

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03-28

小班数学教案范文04-14

小班数学教案(精)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