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10-17 01:53:04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中班教案范文汇编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中班教案范文汇编7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6以内书的认读基础上学习按数取物。

  2.能按指令要求进行比较和取物游戏。

  3.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图“火锅”一只、“大菜单”一份。

  2.幼儿活动教材《数学》第17页操作材料。

  3.胡萝卜、西红柿、茄子、黄瓜、包心菜、葫芦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小羊过生日,他最爱吃蔬菜汤,我们一起来煮蔬菜汤好吗?我们看看用什么菜吧。

  二、学习按数取物

  1.出示贴有蔬菜的火锅图,提问:你认识什么蔬菜?数数有几种?

  2.出示大菜单图,认一认蔬菜的数量有多少。

  3 . 教师示范1—2个按数取物的方法。

  4 .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评议结果。

  5 . 比一比,什么蔬菜最多,什么蔬菜最少。

  三、 幼儿自主操作

  1 .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 . 幼儿按数取物并贴进火锅内,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煮的蔬菜汤真香哦!给客人老师闻闻我们一起把香喷喷的蔬菜汤送给小羊吧,祝它生日快乐!

  课后反思:

  《蔬菜汤》是香香的`蔬菜主题中的一个数学活动,经过活动让孩子知道蔬菜汤会更有营养,孩子们也会经常吃到妈妈做的美味汤,现在自己也要做汤了,虽是做做,但相信孩子在活动中还是乐此不彼的,本次活动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认识6以内的数字,感知6以内数量的多和少,符合了幼儿的数学是在生活中去学习,在生活中运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布的特征,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

  2.增进对布及布制品多样性的认识,初步了解布的用途。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种布制品的物品,如:布衣裤、布娃娃、床上用品、布袋、布鞋、桌布、布书、手绢、帽子等,在班级里布置成展台。

  2.用来做对比的塑料桌布和皮鞋。

  活动过程

  一、感受布和其他材质的区别

  1.教师出示塑料桌布与布质桌布,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师:这里有两块漂亮的桌布,我们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师: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摸一摸,有什么布一样?布做的`桌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2.出示皮鞋和布鞋,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师:这里还有两双鞋,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看一看、摸一摸,布鞋给你什么感觉?

  师:穿在脚上试试看,有什么不同?

  二、看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布制品。

  1.出示布制品展台,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感受各种布制品。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布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用什么布做的。

  师:布还可以做什么呢?

  师:如果请你用布做东西,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三、触觉游戏。

  教师准备依个大袋子,里面放用布、塑料、陶瓷、橡皮做的玩具。

  请一个幼儿上来,闭上眼睛,在袋子里摸布玩具。确定后,其他幼儿喊"一、二、三",拿出来看一看。如果他摸到布玩具,其他幼儿为他鼓掌奖励,如果没有摸到布玩具,可以请他再试一次。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找一找,生活环境中有哪些布质的物品,共同填写"各种各样的布"调查表。(详见"附")。

  活动提示

  (1)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感知与体验的时间,帮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布的特征,并且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2)有的幼儿可能只从表面理解问题,如只从表面的特性,如颜色、图案等来区别布和其他材质。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追问,帮助幼儿深入了解问题,如材质,的软硬、光滑与粗糙等。

  (3)该活动可以进一步向语言领域扩展,请幼儿细致描述布制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本活动结束后,将幼儿带来的各种布制品展示出来,布置"布的世界"主题墙和展台。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不怕冷的大衣》这个故事来自于学习活动中《寒冷的冬天》主题背景下,故事以小兔的奶奶家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为线索,层层深入,作品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这样神秘的“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而是在层层的悬念中,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故事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感受、感悟不怕冷的秘密是运动。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导入部分,引发幼儿对于不怕冷的方法的讨论;第二环节是重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不怕冷的.方法;最后环节请幼儿通过实践来对于不怕冷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2.能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

  1.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天气怎么样啊?

  2.冬季是一年里最冷的季节,呼呼的北风吹着,河里结冰了,还会下大雪呢!那这么冷的天气,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冷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取暖方法)

  3.小朋友有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不错。可是小白兔呢?它怕冷吗?但是我听说她姥姥家有件不怕冷的大衣,穿在身上可暖和了,还冒汗呢?小朋友你们猜猜这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样的大衣呢?(幼儿回答)

  4.你们想得都很棒,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怎么说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二、理解故事

  1.师分段讲述故事。

  2.提问,理解故事

  (1)小白兔为什么不肯起床?

  (2)妈妈说姥姥有什么东西要送给小白兔?

  (3)小白兔去姥姥家时穿得什么衣服?

  (4)小白兔是怎么去姥姥家的?

  (5)小白兔怎么会这么热的呀?

  (6)小白兔拿到不怕冷的大衣吗?

  (7)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

  小结:原来运动会使身体暖和,在冬天,我们要多做运动,这样就不怕冷了。我们小朋友平时要做个不怕冷,勇敢地好孩子,对吧!再冷的天我们也不要怕,早早起床,多做运动,这样我们也会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哦!

  3.再次完整地欣赏故事。

  三、延伸活动

  1.你们知道吗?故事里的小兔来到了我们中二班了,小兔以前特别怕冷,喜欢睡懒觉,现在我可爱运动了,每天都能早早起床锻炼身体,你们平时爱运动吗?(幼儿回答)。

  2.你们都很棒,和我一样是个不怕冷.爱运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一起出去做运动吧!

  活动反思:

  寒冷是冬季不可回避的现实,而战胜寒冷则需要勇气和智慧。诗歌中的小兔从一开始怕冷,到后来通过跑步而拿到了一件“不怕冷的大衣”,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知道运动能使身体变得暖和起来。现在天气寒冷,班里常有孩子因为怕冷睡懒觉而经常迟到,相信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改善迟到现象。

  本次活动,幼儿还是能运用生动的语气较完整地朗诵诗歌,尤其有几个孩子在学习奶奶的语气学的惟妙惟肖,目标基本完成。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自己薄弱的地方,引导语不够精炼,师幼互动还需再热烈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营造让幼儿想说、敢说、主动说的一个轻松的语言氛围。

  通过这次的展示活动,在前期准备、组织过程、过后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作为一个小孩,无论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看到别人吃药,也想尝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懂得药片不能随便吃,吃错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并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同的药功效不同。

  2.了解吃错药的危害。

  3.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知道药片不能随便吃。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不同的药功效不同。

  2.吃错药的危害。

  活动准备

  自制小药箱、大画册、护士服、护士帽、针管、各种药(片剂、胶囊、喷剂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亲切问好:

  宝贝们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小品,请小朋友们欣赏(小演

  员入场,自我介绍)。

  二、情景表演:

  场景:医院

  人物:医生、妈妈、宝宝

  (一)情景:宝宝有些咳嗽,妈妈带着去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给打针、开药。

  (二)讨论情景并提问:

  1、妈妈带着宝宝去哪里?

  2、宝宝怎么了?谁给宝宝看的病?

  3、医生是怎么做的?

  4、请小宝贝们说说见过什么样的药?

  三、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药给小朋友看,并让小朋友说说这些药的颜色、形状等,该怎么吃?

  四、讨论吃药时应注意什么?

  小结:每种药都有它特有的.功效,不同的药治疗不同的病,要按医生的要求服药,吃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

  五、观察大画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让幼儿讲一讲画册中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这样做对吗?

  (2)让幼儿知道药是不能乱吃的,吃错了药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引起其他的症状,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生病了一定要在大人的照顾下吃药或用药。

  六、游戏:小小药剂师,发明一种新药,用橡皮泥制作好,放进小药箱里。

  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药箱。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教育一直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孩子们自我意识薄弱,对任何的事物都充满的好奇心,不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所以我在班里和孩子们开展了一个健康活动:《药片不能随便吃》,活动主要让孩子们要懂得药片不能随便吃,吃错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并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活动开始,我先让三个孩子演了一个小品,创设了一个医院环境,让小朋友们懂得:有病要去医院。然后我出示了一些常见药品,孩子们对这些药的用途及名称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很多的孩子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这些药品的名称,有的孩子把用途说出来了(班里有的孩子知道但回答不太完整,相信孩子们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不断积累,会有所进步的)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和老师同伴交流,已经了解了一些初步的药品知识。然后出示一个孩子随便吃药后出现的症状的大画册,让幼儿知道药是不能乱吃的,吃错了药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引起其他的症状,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幼儿园教育是琐碎的,很多的知识我们要融入于孩子们一日活动中,孩子们就能更好的体会,所以平时我常常把安全教育融入在孩子们的一日活动中,利用游戏、儿歌、语言、故事等提醒孩子们注意保护自己和同伴。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牵动着老师和家长的心,相信只要家园同步会起到事半倍的效果,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可爱的孩子们共同努力吧!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每个幼儿时时刻刻都在与自己的身体打交道,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活动“小鼻子真灵”旨在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了解鼻子的功能和保护鼻子的方法,学会正确应对一些突发意外,同时通过激发幼儿交流、表达,发展他们大胆自信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根据本班幼儿特点,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让幼儿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而将难点定位在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鼻子的功能,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2..在发生鼻出血、异物入鼻等意外时不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3.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花露水一瓶

  活动过程

  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猜谜。引出课题

  1、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鼻子)

  2、观察鼻子的外形

  师:每个人都有鼻子,请小朋友互相看看旁边小朋友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

  1、用谜语吸引幼儿注意力。谜语隐含了鼻子的外形和作用,为下面作了铺垫。

  2、引导幼儿互相观看,可以促进同伴间的交往与合作。

  二、了解鼻子的功能

  1.教师在活动室内喷洒花露水。

  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用什么闻到的?你的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2.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受。(提醒幼儿注意,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

  3.请幼儿思考:有时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鼻子受伤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本领了。你有没有鼻子失灵的情况,假如鼻子失灵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难。

  幼儿在生活中已初步了解五官的功能,这一环节通过闻气味、捏鼻子、回忆生活来提升幼儿经验.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鼻子的作用,知道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三、通过欣赏故事,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1.师:鼻子里有很多细细的血管,很娇嫩,容易受伤、出血,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鼻子,让它健健康康的。有一只小猪,它不爱护自己的鼻子,就发生了意外。

  2. 听故事《翘鼻子噜噜》。

  提问:噜噜平常有什么坏毛病?有一天它在家做了什么事情?噜噜把东西塞进鼻孔后,感觉怎样?妈妈送噜噜到动物医院,熊医生怎么解决的?熊医生还说了什么?

  3.请幼儿说说保护鼻子的方法,激发幼儿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结:我们不可以把东西塞入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有了鼻涕要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不要用力擤;游戏时注意躲闪,也要避免碰撞、推挤小朋友……

  将单调的教育内容渗透进童话故事里,充分调动了幼儿倾听参与的积极性。讨论唤起了幼儿对吐活经验的记忆,让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想法的机会,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幼儿共同整理了相关经验。

  四、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一些意外情况

  1.请幼儿联系实际进行表述:如果东西已经进入了鼻孔,或者鼻子出血了,你会怎么办。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情境演示。

  2.一起选出正确合理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东西放入了鼻孔,应该赶快告诉大人,让他们按住另一个鼻孔,自己用力把鼻孔里的东西擤出来,绝不能用力吸或用手挖。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见别人的鼻子出血了,不要慌乱,首先坐下来,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暂时用嘴呼吸,然后请大人帮助处理。在额头上敷冷水毛巾,用药棉填塞出血的鼻孔都可以。不管出现什么意外,如果大人解决不了,都要及时送医院请医生帮忙。

  幼儿从感知到接受,必须经过实践,而情境演示为幼儿搭起了通向实践的桥梁,使他们在模仿中进行“演练”,巩固所学。

  五、学做鼻子保健操,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一起为鼻子做个按摩吧!在感冒、鼻塞、流涕时,这样的按摩可以减轻症状呢!

  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操作:将两只手相互摩擦发热,以两手中指向上推擦两侧鼻翼,用力适度,反复多次。保健操不仅让幼儿身心得到放松,也学到了一个实用的小技能。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亲子活动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幼儿与家长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的一种活动。

  因此,随着此次三八妇女节的到来,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次活动,让幼儿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通过表演节目和妈妈一起游戏,表达对妈妈的祝贺和爱。

  活动目标:

  1、感激、爱自己的妈妈,并愿意大方自然地向妈妈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

  2、尝试运用折叠的方法学习制作小红花。

  活动准备:

  妈妈们的照片、色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好妈妈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1、(出示妈妈们的照片)看看这些照片,她们是谁啊?(她们是我们的'妈妈)

  2、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好妈妈?(幼儿自由表述,引导幼儿从外型、性格、情感等多角度进行介绍)

  3、你爱你的妈妈吗?为什么?(妈妈总是辛辛苦苦照顾我们、妈妈上班很辛苦)

  4、小结:我们的妈妈每天辛苦地工作,还要照顾我们,她们都是我们的好妈妈。

  二、在三八妇女节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谢让幼儿知道妈妈的辛苦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三八妇女节吗?哪些人可以过三八妇女节呢?(妈妈、奶奶)

  2、三八妇女节是妈妈、奶奶、阿姨们的节日。那么今天是我们最爱的妈妈的节日,我们可以怎样祝愿自己的妈妈呢?(唱歌、拥抱、给妈妈做家务、送妈妈一份礼物等)

  3、小结:在妈妈的节日里,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表示表达对妈妈的祝福。

  三、做花送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

  1、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一朵小花,把它当做礼物送给我们的妈妈好不好?

  2、引导幼儿将方形纸角对角折成三角形,山头放在上面,山底放在下面。将右边的小山腰折上来,左边的小山腰折上来变成一朵美丽的郁金香。

  3、将郁金香花朵的背面涂上固体胶贴在纸的上面。

  4、用勾线笔画出粗粗的花茎和漂亮的叶子。(鼓励幼儿在花朵的上方可以画一些爱心或圆圈等进行装饰)

  5、小朋友都准备了自己做的郁金香送给你们最爱的妈妈,那你除了送妈妈花朵外,还想对妈妈说点什么呢!(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等)

  小结: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我们可以说好听的话给妈妈听,还可以送礼物以及抱一抱妈妈,让妈妈感受到我们对她们的爱。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两幅表情图:一幅为哭泣的表情,一幅为微笑的表情。

  3、空白的圆形卡片,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1、看表情图。

  教师出示两幅表情图,请幼儿说说看了哪幅图能联想起快乐的事?

  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喜欢微笑的表情。

  让我看看你们甜甜的微笑吧!

  (让幼儿在甜甜的微笑中进入活动,感受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2、欣赏故事第一段。

  出示挂图,欣赏故事第一段。为什么小蜗牛很着急?

  小鸟、大象、小兔为朋友做了什么?朋友感到怎么样?

  小蜗牛能为朋友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像并讲述。

  (通过让幼儿自由想象,畅所欲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完整欣赏故事。

  请幼儿边看挂图,边完整欣赏故事。

  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的事?

  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

  它是怎样把微笑送给大家的?

  朋友们喜欢微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家为什么认为蜗牛了不起?

  (在一连串的问答中,让幼儿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知道给予比得到更幸福。)

  4、制作“微笑”标志。

  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时刻提醒自己为朋友带去快乐,另一标志则送给其他班级的幼儿。

  (孩子们亲手做一个“微笑”标志,加深了他们对“微笑”的理解。)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推荐】中班教案范文汇编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4-02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经典)12-01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精选]中班教案08-30

中班教案(精选)09-04

(精选)中班教案08-22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的教案06-10

【推荐】中班教案范文汇编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中班教案范文汇编7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6以内书的认读基础上学习按数取物。

  2.能按指令要求进行比较和取物游戏。

  3.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图“火锅”一只、“大菜单”一份。

  2.幼儿活动教材《数学》第17页操作材料。

  3.胡萝卜、西红柿、茄子、黄瓜、包心菜、葫芦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小羊过生日,他最爱吃蔬菜汤,我们一起来煮蔬菜汤好吗?我们看看用什么菜吧。

  二、学习按数取物

  1.出示贴有蔬菜的火锅图,提问:你认识什么蔬菜?数数有几种?

  2.出示大菜单图,认一认蔬菜的数量有多少。

  3 . 教师示范1—2个按数取物的方法。

  4 .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评议结果。

  5 . 比一比,什么蔬菜最多,什么蔬菜最少。

  三、 幼儿自主操作

  1 .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 . 幼儿按数取物并贴进火锅内,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煮的蔬菜汤真香哦!给客人老师闻闻我们一起把香喷喷的蔬菜汤送给小羊吧,祝它生日快乐!

  课后反思:

  《蔬菜汤》是香香的`蔬菜主题中的一个数学活动,经过活动让孩子知道蔬菜汤会更有营养,孩子们也会经常吃到妈妈做的美味汤,现在自己也要做汤了,虽是做做,但相信孩子在活动中还是乐此不彼的,本次活动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认识6以内的数字,感知6以内数量的多和少,符合了幼儿的数学是在生活中去学习,在生活中运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布的特征,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

  2.增进对布及布制品多样性的认识,初步了解布的用途。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种布制品的物品,如:布衣裤、布娃娃、床上用品、布袋、布鞋、桌布、布书、手绢、帽子等,在班级里布置成展台。

  2.用来做对比的塑料桌布和皮鞋。

  活动过程

  一、感受布和其他材质的区别

  1.教师出示塑料桌布与布质桌布,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师:这里有两块漂亮的桌布,我们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师: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摸一摸,有什么布一样?布做的`桌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2.出示皮鞋和布鞋,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师:这里还有两双鞋,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看一看、摸一摸,布鞋给你什么感觉?

  师:穿在脚上试试看,有什么不同?

  二、看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布制品。

  1.出示布制品展台,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感受各种布制品。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布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用什么布做的。

  师:布还可以做什么呢?

  师:如果请你用布做东西,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三、触觉游戏。

  教师准备依个大袋子,里面放用布、塑料、陶瓷、橡皮做的玩具。

  请一个幼儿上来,闭上眼睛,在袋子里摸布玩具。确定后,其他幼儿喊"一、二、三",拿出来看一看。如果他摸到布玩具,其他幼儿为他鼓掌奖励,如果没有摸到布玩具,可以请他再试一次。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找一找,生活环境中有哪些布质的物品,共同填写"各种各样的布"调查表。(详见"附")。

  活动提示

  (1)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感知与体验的时间,帮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布的特征,并且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2)有的幼儿可能只从表面理解问题,如只从表面的特性,如颜色、图案等来区别布和其他材质。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追问,帮助幼儿深入了解问题,如材质,的软硬、光滑与粗糙等。

  (3)该活动可以进一步向语言领域扩展,请幼儿细致描述布制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本活动结束后,将幼儿带来的各种布制品展示出来,布置"布的世界"主题墙和展台。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不怕冷的大衣》这个故事来自于学习活动中《寒冷的冬天》主题背景下,故事以小兔的奶奶家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为线索,层层深入,作品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这样神秘的“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而是在层层的悬念中,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故事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感受、感悟不怕冷的秘密是运动。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导入部分,引发幼儿对于不怕冷的方法的讨论;第二环节是重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不怕冷的.方法;最后环节请幼儿通过实践来对于不怕冷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2.能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

  1.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天气怎么样啊?

  2.冬季是一年里最冷的季节,呼呼的北风吹着,河里结冰了,还会下大雪呢!那这么冷的天气,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冷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取暖方法)

  3.小朋友有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不错。可是小白兔呢?它怕冷吗?但是我听说她姥姥家有件不怕冷的大衣,穿在身上可暖和了,还冒汗呢?小朋友你们猜猜这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样的大衣呢?(幼儿回答)

  4.你们想得都很棒,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怎么说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二、理解故事

  1.师分段讲述故事。

  2.提问,理解故事

  (1)小白兔为什么不肯起床?

  (2)妈妈说姥姥有什么东西要送给小白兔?

  (3)小白兔去姥姥家时穿得什么衣服?

  (4)小白兔是怎么去姥姥家的?

  (5)小白兔怎么会这么热的呀?

  (6)小白兔拿到不怕冷的大衣吗?

  (7)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

  小结:原来运动会使身体暖和,在冬天,我们要多做运动,这样就不怕冷了。我们小朋友平时要做个不怕冷,勇敢地好孩子,对吧!再冷的天我们也不要怕,早早起床,多做运动,这样我们也会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哦!

  3.再次完整地欣赏故事。

  三、延伸活动

  1.你们知道吗?故事里的小兔来到了我们中二班了,小兔以前特别怕冷,喜欢睡懒觉,现在我可爱运动了,每天都能早早起床锻炼身体,你们平时爱运动吗?(幼儿回答)。

  2.你们都很棒,和我一样是个不怕冷.爱运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一起出去做运动吧!

  活动反思:

  寒冷是冬季不可回避的现实,而战胜寒冷则需要勇气和智慧。诗歌中的小兔从一开始怕冷,到后来通过跑步而拿到了一件“不怕冷的大衣”,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知道运动能使身体变得暖和起来。现在天气寒冷,班里常有孩子因为怕冷睡懒觉而经常迟到,相信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改善迟到现象。

  本次活动,幼儿还是能运用生动的语气较完整地朗诵诗歌,尤其有几个孩子在学习奶奶的语气学的惟妙惟肖,目标基本完成。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自己薄弱的地方,引导语不够精炼,师幼互动还需再热烈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营造让幼儿想说、敢说、主动说的一个轻松的语言氛围。

  通过这次的展示活动,在前期准备、组织过程、过后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作为一个小孩,无论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看到别人吃药,也想尝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懂得药片不能随便吃,吃错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并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同的药功效不同。

  2.了解吃错药的危害。

  3.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知道药片不能随便吃。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不同的药功效不同。

  2.吃错药的危害。

  活动准备

  自制小药箱、大画册、护士服、护士帽、针管、各种药(片剂、胶囊、喷剂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亲切问好:

  宝贝们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小品,请小朋友们欣赏(小演

  员入场,自我介绍)。

  二、情景表演:

  场景:医院

  人物:医生、妈妈、宝宝

  (一)情景:宝宝有些咳嗽,妈妈带着去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给打针、开药。

  (二)讨论情景并提问:

  1、妈妈带着宝宝去哪里?

  2、宝宝怎么了?谁给宝宝看的病?

  3、医生是怎么做的?

  4、请小宝贝们说说见过什么样的药?

  三、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药给小朋友看,并让小朋友说说这些药的颜色、形状等,该怎么吃?

  四、讨论吃药时应注意什么?

  小结:每种药都有它特有的.功效,不同的药治疗不同的病,要按医生的要求服药,吃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

  五、观察大画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让幼儿讲一讲画册中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这样做对吗?

  (2)让幼儿知道药是不能乱吃的,吃错了药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引起其他的症状,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生病了一定要在大人的照顾下吃药或用药。

  六、游戏:小小药剂师,发明一种新药,用橡皮泥制作好,放进小药箱里。

  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药箱。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教育一直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孩子们自我意识薄弱,对任何的事物都充满的好奇心,不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所以我在班里和孩子们开展了一个健康活动:《药片不能随便吃》,活动主要让孩子们要懂得药片不能随便吃,吃错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并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活动开始,我先让三个孩子演了一个小品,创设了一个医院环境,让小朋友们懂得:有病要去医院。然后我出示了一些常见药品,孩子们对这些药的用途及名称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很多的孩子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这些药品的名称,有的孩子把用途说出来了(班里有的孩子知道但回答不太完整,相信孩子们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不断积累,会有所进步的)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和老师同伴交流,已经了解了一些初步的药品知识。然后出示一个孩子随便吃药后出现的症状的大画册,让幼儿知道药是不能乱吃的,吃错了药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引起其他的症状,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幼儿园教育是琐碎的,很多的知识我们要融入于孩子们一日活动中,孩子们就能更好的体会,所以平时我常常把安全教育融入在孩子们的一日活动中,利用游戏、儿歌、语言、故事等提醒孩子们注意保护自己和同伴。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牵动着老师和家长的心,相信只要家园同步会起到事半倍的效果,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可爱的孩子们共同努力吧!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每个幼儿时时刻刻都在与自己的身体打交道,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活动“小鼻子真灵”旨在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了解鼻子的功能和保护鼻子的方法,学会正确应对一些突发意外,同时通过激发幼儿交流、表达,发展他们大胆自信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根据本班幼儿特点,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让幼儿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而将难点定位在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鼻子的功能,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2..在发生鼻出血、异物入鼻等意外时不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3.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花露水一瓶

  活动过程

  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猜谜。引出课题

  1、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鼻子)

  2、观察鼻子的外形

  师:每个人都有鼻子,请小朋友互相看看旁边小朋友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

  1、用谜语吸引幼儿注意力。谜语隐含了鼻子的外形和作用,为下面作了铺垫。

  2、引导幼儿互相观看,可以促进同伴间的交往与合作。

  二、了解鼻子的功能

  1.教师在活动室内喷洒花露水。

  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用什么闻到的?你的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2.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受。(提醒幼儿注意,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

  3.请幼儿思考:有时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鼻子受伤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本领了。你有没有鼻子失灵的情况,假如鼻子失灵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难。

  幼儿在生活中已初步了解五官的功能,这一环节通过闻气味、捏鼻子、回忆生活来提升幼儿经验.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鼻子的作用,知道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三、通过欣赏故事,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1.师:鼻子里有很多细细的血管,很娇嫩,容易受伤、出血,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鼻子,让它健健康康的。有一只小猪,它不爱护自己的鼻子,就发生了意外。

  2. 听故事《翘鼻子噜噜》。

  提问:噜噜平常有什么坏毛病?有一天它在家做了什么事情?噜噜把东西塞进鼻孔后,感觉怎样?妈妈送噜噜到动物医院,熊医生怎么解决的?熊医生还说了什么?

  3.请幼儿说说保护鼻子的方法,激发幼儿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结:我们不可以把东西塞入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有了鼻涕要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不要用力擤;游戏时注意躲闪,也要避免碰撞、推挤小朋友……

  将单调的教育内容渗透进童话故事里,充分调动了幼儿倾听参与的积极性。讨论唤起了幼儿对吐活经验的记忆,让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想法的机会,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幼儿共同整理了相关经验。

  四、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一些意外情况

  1.请幼儿联系实际进行表述:如果东西已经进入了鼻孔,或者鼻子出血了,你会怎么办。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情境演示。

  2.一起选出正确合理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东西放入了鼻孔,应该赶快告诉大人,让他们按住另一个鼻孔,自己用力把鼻孔里的东西擤出来,绝不能用力吸或用手挖。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见别人的鼻子出血了,不要慌乱,首先坐下来,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暂时用嘴呼吸,然后请大人帮助处理。在额头上敷冷水毛巾,用药棉填塞出血的鼻孔都可以。不管出现什么意外,如果大人解决不了,都要及时送医院请医生帮忙。

  幼儿从感知到接受,必须经过实践,而情境演示为幼儿搭起了通向实践的桥梁,使他们在模仿中进行“演练”,巩固所学。

  五、学做鼻子保健操,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一起为鼻子做个按摩吧!在感冒、鼻塞、流涕时,这样的按摩可以减轻症状呢!

  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操作:将两只手相互摩擦发热,以两手中指向上推擦两侧鼻翼,用力适度,反复多次。保健操不仅让幼儿身心得到放松,也学到了一个实用的小技能。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亲子活动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幼儿与家长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的一种活动。

  因此,随着此次三八妇女节的到来,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次活动,让幼儿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通过表演节目和妈妈一起游戏,表达对妈妈的祝贺和爱。

  活动目标:

  1、感激、爱自己的妈妈,并愿意大方自然地向妈妈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

  2、尝试运用折叠的方法学习制作小红花。

  活动准备:

  妈妈们的照片、色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好妈妈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1、(出示妈妈们的照片)看看这些照片,她们是谁啊?(她们是我们的'妈妈)

  2、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好妈妈?(幼儿自由表述,引导幼儿从外型、性格、情感等多角度进行介绍)

  3、你爱你的妈妈吗?为什么?(妈妈总是辛辛苦苦照顾我们、妈妈上班很辛苦)

  4、小结:我们的妈妈每天辛苦地工作,还要照顾我们,她们都是我们的好妈妈。

  二、在三八妇女节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谢让幼儿知道妈妈的辛苦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三八妇女节吗?哪些人可以过三八妇女节呢?(妈妈、奶奶)

  2、三八妇女节是妈妈、奶奶、阿姨们的节日。那么今天是我们最爱的妈妈的节日,我们可以怎样祝愿自己的妈妈呢?(唱歌、拥抱、给妈妈做家务、送妈妈一份礼物等)

  3、小结:在妈妈的节日里,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表示表达对妈妈的祝福。

  三、做花送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

  1、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一朵小花,把它当做礼物送给我们的妈妈好不好?

  2、引导幼儿将方形纸角对角折成三角形,山头放在上面,山底放在下面。将右边的小山腰折上来,左边的小山腰折上来变成一朵美丽的郁金香。

  3、将郁金香花朵的背面涂上固体胶贴在纸的上面。

  4、用勾线笔画出粗粗的花茎和漂亮的叶子。(鼓励幼儿在花朵的上方可以画一些爱心或圆圈等进行装饰)

  5、小朋友都准备了自己做的郁金香送给你们最爱的妈妈,那你除了送妈妈花朵外,还想对妈妈说点什么呢!(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等)

  小结: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我们可以说好听的话给妈妈听,还可以送礼物以及抱一抱妈妈,让妈妈感受到我们对她们的爱。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两幅表情图:一幅为哭泣的表情,一幅为微笑的表情。

  3、空白的圆形卡片,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1、看表情图。

  教师出示两幅表情图,请幼儿说说看了哪幅图能联想起快乐的事?

  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喜欢微笑的表情。

  让我看看你们甜甜的微笑吧!

  (让幼儿在甜甜的微笑中进入活动,感受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2、欣赏故事第一段。

  出示挂图,欣赏故事第一段。为什么小蜗牛很着急?

  小鸟、大象、小兔为朋友做了什么?朋友感到怎么样?

  小蜗牛能为朋友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像并讲述。

  (通过让幼儿自由想象,畅所欲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完整欣赏故事。

  请幼儿边看挂图,边完整欣赏故事。

  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的事?

  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

  它是怎样把微笑送给大家的?

  朋友们喜欢微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家为什么认为蜗牛了不起?

  (在一连串的问答中,让幼儿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知道给予比得到更幸福。)

  4、制作“微笑”标志。

  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时刻提醒自己为朋友带去快乐,另一标志则送给其他班级的幼儿。

  (孩子们亲手做一个“微笑”标志,加深了他们对“微笑”的理解。)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